书城管理财务管理学
7734200000019

第19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2)

例如,M公司预计销售增长2%,则: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358—0.183—0.018×[(1+0.02)÷0.02]×(1—0.5)=—0.284

这说明企业有剩余资金1500×2%×0.284=8.52万元可用于增加股利或进行短期投资。

又如,预计明年通货膨胀为10%,M公司销售量增长15%,则销售的名义增长率为26.5%,则: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358—0.183—0.018×[(1+0.265)÷0.265]×(1—0.5)=0.132

企业要按销售名义增长额的0.132倍补充资金,才能满足需要。

即使实际增长为零,也需要补充资金,以弥补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的损失:

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0.358—0.183—0.018×[(1+0.1)÷0.1]×(1—0.5)=0.076

销售的实物量不变,因通货膨胀造成的名义增长为10%,每年需要补充资金:

外部融资额=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销售增长额=0.076×1500×10%=11.4(万元)

(二)外部融资需求的敏感分析

外部融资需求的多少,不仅取决于销售的增长,还要看股利支付率和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销售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就越少。此时仍使用前述计算方法即可确定不同股利支付率和不同销售净利率的外部融资需求。

【例4‐5】 如上一节【例4‐1】 中企业股利支付率为50%,外部融资需求36.3万元。

若预计销售额仍为1800万元,股利支付率改为100%,则:

外部融资额=新增销售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年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率×(1—股利支付率)=300×(0.358—0.183)—1800×1.8%×(1—100%)=52.5万元

若股利支付率为零,则:

外部融资额=300×(0.358—0.183)—1800×1.8%×(1—0)=20.1万元在第一节【例4‐1】 中,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是1.8%,外部筹资需求为36.3万元,若销售净利率为3%,则:

外部融资额=300×(0.358—0.183)—1800×3%×(1—50%)=25.5万元

二、内含增长率

外部融资额为零,仅靠内部融资时的销售额增长率称为“内含增长率”。

设外部融资等于零,则

0=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计划销售净利率×[(1+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由上述公式,代入数值,可求出销售增长率

【例4‐6】 以上一节【例4‐1】 资料:

0=0.358—0.183—0.018×[(1+销售增长率)÷销售增长率]×(1—0.5)[1÷销售增长率+1]=(0.358—0.183)/[0.018×(1—0.5)]=19.441÷销售增长率=18.44

销售增长率=5.42%

三、可持续增长率

(一)可持续增长率的含义

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保持目前的财务比率的条件下,无需发行新股所能达到的销售额增长,也称“可保持的增长率”。

当资产周转率不变时,销售增长一倍则资产增长一倍;资产负债率不变时,资产增加一倍,负债也会增加一倍,净资产也随之增加一倍。所以,销售和净资产同步增长。

可持续增长率的假设条件如下:

(1)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一个目标结构,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2)公司目前的股利支付率是一个目标支付率,并且打算继续维持下去;

(3)不愿意或不打算发售新股,增加债务是其唯一的外部筹资来源;

(4)公司的销售净利率将维持当前水平,并且可以涵盖负债的利息;

(5)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将维持当前的水平。

在上述假设条件成立时,销售的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相等。

可持续增长的思想,不是说企业的增长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问题在于管理人员必须事先预计并且解决公司超过可持续增长率之上的增长所导致的财务问题。超过部分的资金只有两个解决办法:提高资产收益率,或者改变财务政策。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改变财务政策是有风险和极限的,因此超常增长只能是短期的。尽管企业的增长时快时慢,但从长远来看总是受到可持续增长率的制约。

(二)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

1.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的可持续增长率

限制销售增长的是资产,限制资产增长的资金来源(包括负债和股东权益)。不改变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的情况下(即企业平衡增长)限制资产增长的是股东权益的增长率。因此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公式可推导如下: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留存收益÷期初股东权益=(留存收益÷净利润)×(净利润÷期初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销售收入/期末总资产)×(净利润/销售收入)×(期末总资产/期初股东权益)×收益留存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收益留存率2.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可持续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也可以全部用期末数和本期发生额计算,而不用期初数。其推导过程如下:

由于企业增长的资金来源有增加负债和增加股东权益两个方面。

所以:资产增加额=股东权益增加额+负债增加额(1)

假设:资产周转率不变即资产随销售正比例增加

则有:资产增加额/本期资产总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

资产增加额=(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本期资产总额(2)

假设:销售净利率不变,并且不发售新股

则有:股东权益增加额=收益留存率×(净利润/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3)

假设:财务结构不变即负债和股东权益同比例增加

则有:负债增加额=股东权益增加额×(负债/股东权益)=[收益留存率×(净利润/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负债/股东权益)

(4)将(2)、(3)、(4)代入(1)

(销售增加额/本期销售额)×本期资产总额=收益留存率×(净利润/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收益留存率×(净利润/本期销售额)×(基期销售额+销售增加额)]×(负债/股东权益)

(三)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持续增长率是企业当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而实际增长率是本年销售额比上年销售额的增长百分比。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1.如果某一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上年相同,则实际增长率等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这种增长状态,在资金上可以永远持续发展下去,称之为平衡增长。当然,外部条件是公司不断增加的产品能力为市场所接受。

2.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四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增加,则实际增长率就会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即超常增长是“改变”财务比率的结果,而不是持续当前状态的结果。企业不可能每年提高这四个财务比率,也就不可能使超常增长继续下去。

3.如果某一年的公式中的四个财务比率有一个或多个数值比上年下降,则实际增长率就会低于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超常增长后,低潮必然接踵而来,对此事先要有所准备。如果不愿接受这种现实,继续强调冲刺,现金周转的危机很快就会来临。

可持续增长率的高低,取决于公式中四个财务比率。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乘积是资产净利率,它体现了企业运用资产获取收益的能力,决定于企业的综合实力。至于采用“薄利多销”还是“厚利限销”的方针,则是政策选择问题。收益留存率和权益乘数的高低是财务政策选择问题,取决于决策人对收益与风险的权衡。企业的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增长速度。

可持续增长率可以用于检测计划增长率的可行性。当企业计划的增长率高于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就说明企业的增长不平衡,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达到新的增长的平衡。

通过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异,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政策有何变化?高速增长的资金从哪里来?能否持续下去?

仍用【例4‐8】的例子,来说明分析的方法

1.公司经营政策有何变化

(1)2006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2005年相同。2006年的实际增长率、2005年和2006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均为10%。

(2)2007年权益乘数提高,另外三个财务比率没有变化。实际增长率上升为50%,可持续增长率上升为13.64%,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为10%。提高财务杠杆,提供了高速增长所需要的资金。

(3)2008年权益乘数下降,另外三个财务比率没有变化,实际增长率下降—16.67%,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为13.64%,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为10%。为了归还借款,使财务杠杆恢复到历史正常水平,降低了销售增长速度。

(4)2009年的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与2008年相同。实际增长率、上年和本年的可持续增长率均为10%。

2.高速增长的资金从哪里来

该公司2007年的实际增长率是50%,大大超过上年的可持续增长率10%。

(1)计算超常的销售额:

按可持续增长率计算的销售额=上年销售×(1+可持续增长率)=1100×(1+10%)=1210(万元)

超常增长的销售额=实际销售—可持续增长销售=1650—1210=440(万元)

(2)计算超常增长所需资金:

实际销售需要的资金=实际销售÷本年资产周转率=1650÷2.5641=643.5(万元)

持续增长需要资金=可持续增长销售÷上年资产周转率=[1100×(1+10%)]÷2.5641=471.90(万元)

超常部分销售额所需资金=实际增长需要资金—持续增长需要资金=643.5—471.9=171.6(万元)

(3)分析超常增长的资金来源:

留存收益提供资金=49.5(万元)

其中:按可持续增长率增长提供的留存收益=33×(1+10%)=36.3(万元)

超常增长产生的留存收益=实际利润留存—可持续增长利润留存=49.5—36.3=13.2(万元)

负债提供资金=231—66=165(万元)

其中:按可持续增长率增长需要增加的负债=66×10%=6.6(万元)

超常增长额外负债—165—6.6=158.4(万元)

因此,超常增长额所需的171.6万元资金,有13.2万元来自超常增长本身引起的留存收益增加,另外的158.4万元来自额外增加的负债。正是这一增量权益资金和增量借款的比例不同于原来的资本结构,使得权益乘数提高到1.56。

如果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使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则企业增长率可以相应提高。但由于财务杠杆和股利分配率受资本市场的制约,通过提高这两个比率支持高增长,只能是一次性的临时解决办法,不可能持续使用。

企业的增长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处的寿命周期。通常,一个企业发展的寿命周期将经历四个阶段。在起始阶段,企业为了开发新产品和抢占市场份额而投入大量资金;随后进入一个盈利的高增长阶段,此时企业因高增长而急需不断注入外部资金;第三阶段是成熟期,其特征是增长速度减缓,并逐步从筹集外部资金支持高增长的状况转入仅靠内部产生的资金就能满足投资需求,而且还有多余资金的状况;最后,企业进入下降阶段。虽然此时企业可能仍能勉强盈利,但销售额的下降和本身投资机会的减少将促使企业为由此产生的大量闲置资金寻找出路。

对企业增长的计划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些企业由于发展过快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另一些企业由于增长太慢遇到困难甚至被其他企业收购,都说明不当的增长速度足以毁掉一个企业。

第三节 财务预算

一、财务预算的含义

财务预算是一系列专门反映企业未来一定预算期内预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收支等价值指标的各种预算的总称。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一部分,它和其他预算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个全面预算是一个数字相互衔接的整体。全面预算是根据企业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即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具体包括特种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按其适用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预算和短期预算。长期预算主要是指一年以上的预算。如构造大型设备或扩建、改建、新建厂房等的长期投资预算,按年度划分的长期资金收支预算,长期科研经费预算等等。短期预算就是本章所介绍的财务总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不超过一年或一个经营周期)从价值方面反映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算。具体包括现金预算、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利润分配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