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甬商风景这边独好
7732800000059

第59章 骆永富:“我在精神上永远富有!”

文/李航、张超

十三年前,他打破了手中的金饭碗,放弃优厚待遇的政府工作,选择下海经商,如今,他的公司已与欧洲十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展开贸易合作——面对这看似传奇的经历,已年届不惑的骆永富却淡淡地说:“我比较单纯,只是愿意尝试罢了。”

见到骆永富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阳光投射在茶几上,反射到他的身上,泛起一片光彩,更显精神焕发。采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了。

创业、苦中有乐

一个城市的文化积淀对于在这个城市出生的人影响极大。得益于宁波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百年来甬商的优良传统,骆永富身上深深体现了一种儒商的气质。“我一直是个传统的人,受家庭观念影响比较深……”不急不缓的语气中,骆永富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讲述起自己的爷爷在百年前曾在宁波从事商业经营,富甲江口镇,因战乱没落的辛酸历史和勤劳朴实的父母苦持家计的生活情景。

按照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青年骆永富的梦想就是能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当一个“官”。大专毕业后,骆永富如愿成为一名团支部书记。而后,又被分配到基层机关,在工业局下属的工业办公室就职。此间与各个乡镇企业建立起的广泛联系,为他后来的下海经商打下了深厚的人脉基础。

1996年是改革开放的第18个年头,我国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已得到迅速发展。眼看不少经商的朋友都硕果累累,骆永富的思想开始矛盾了:是继续从政,还是跟随时代潮流,选择另一条道路呢?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骆永富加盟了中国三大男装品牌之一的罗蒙公司。不久,他被公司委派到东北组建分公司,以沈阳为基地经销罗蒙服饰。五年里,担任分公司经理的骆永富不辞劳苦地奔波于东三省各地级市,从北国边陲的黑龙江黑河,到东三省最南端的大连,使罗蒙在当地以一种儒雅高贵的品牌出现,当时很多东北人以穿罗蒙为荣,销售屡创新高。

回忆起在东北创业之初的艰苦,骆永富却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平和,“吃苦的标准是什么呢?一开始确实艰苦,跑过很多地方,说过很多好话,做过好多没有效益的事情。但这些创业经历中的苦难对我来说是上苍赐予我的财富,人生必须经历过接受它,才会坚强。所以关键是心态,人活着重在精神,精神状态好了,自然就会觉得很快乐。”

就是在在那时,骆永富结交了很多朋友。“一个人活在社会里,就好像一棵树一样,种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了。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承诺人家的,就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朋友自然就多了。”后来与他合作的一汽,还有沈阳华晨汽车、沈阳机床等大型国有企业都是那时候认识的。这为他日后在汽配行业发展建立了广阔的社会关系。

经商同时,骆永富也用心打造公司的企业文化:在服务意识上,以“顾客的满意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宗旨;在品牌建设上,保证名优品质,坚持质量是生命、创新是灵魂的企业理念;在员工素质上,倡导学习型和自省型,创建一流优秀团队。

发展、历练成长

2001年,凭借多年打拼下来的资本,骆永富创办了石化公司。“当时石油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好不容易向一家公司投标订到货,可最后还是被另外一家公司挖走了。我并不生气,反而觉得人家比我有水平,应该要总结经验了。于是把每个环节理一遍,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我出价太低了,还是人家觉得我实力不够呢?还是时间晚了呢?还是信誉度不够呢?总之,我在‘碰壁’后就会及时总结,吸取教训,争取下次做得更好。不管是为人还是做事,人活着都应该日有三省。”

石化公司壮大后,2003年,骆永富进军钢材物资领域。2006年,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第四年,骆永富展开他在沈阳的另一番宏图:在沈阳经济开发区置地300亩,成立沈阳科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同时,与一汽合作研发、生产发动机机壳,供给一汽与其他汽车企业;与全球第一大机床生产商沈阳机床集团洽谈合作,生产产品;与华晨集团合作,生产汽车配件,供给华晨使用;并与一汽达成战略合作项目,合作代理一汽的汽车配件出口服务。

东北的许多国有大型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重工业基础,却往往受制于体制,效益不佳。正是像骆永富这样的民营企业家的到来,通过双方在资本、人才、技术上的合作,为东北老工业区注入新鲜血液,这样既让国有企业摆脱困境,搞活经济,同时也为民营企业搭建了高起点的发展平台,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双赢。2008年6月,在接受家乡媒体采访的时候,骆永富给那段时期做了一个总结,“在东北创业,就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起点高,发展也快。”

回顾自己这几年的经历,骆永富深有感触,“我创业时间不长,从商经验不多。但我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比方说,做生意的时候,我总是先做好最坏的打算,创业之初就规划好如何合理分配资金,而不是盲目地去闯荡。因此,尽管有时候高额投入换来的是竞标失败,或者损失几百万,但因为做了最坏的打算,风险都在预计之中,所以失败就不那么可怕了,反倒能够泰然处之,因为任何事情都应有节度,做到目标管理。

“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再到一个有影响力的公司,积累财富的过程就是一个长跑。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讲究信誉第一,不道德的事情绝不做,做到和谐进取,必要时还要牺牲小我的利益。还是那句话,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这样离成功才会越来越近。”

思源、情系故里

2006年5月,在与宁波市委副书记郭正伟等领导叙乡情、献良策,共谋宁波发展大计时,骆永富表示,要继续发扬老一辈“宁波帮”情系故里、报效桑梓的优良传统,积极为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骆永富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早在2003年9月,骆永富就在宁波明州(方桥)工业园置地100亩,成立宁波科导机电工业有限公司,专事汽车发动机配件生产,主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元件制造业。

2005年7月,他与沈阳市长陈政高(现任辽宁省长)为代表的沈阳政府代表团洽谈创建沈阳宁波工业园。骆永富又以宁波工业园区筹建小组组长的身份考察了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方就宁波工业园的具体项目、建设情况及相关政策等事宜进行了商谈。

2007年6月,骆永富名下的宁波科导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又着手为奉化市职教中心的学生提供实践岗位。虽然这批学生年纪轻,有着年轻人缺乏毅力的毛病,但在骆永富看来,当初企业引进这批学生的决策没有错,他还表示,通过正确引导把这批学生都培养成企业的骨干职工,企业发展的希望属于他们。

2006年4月23日,在沈阳召开的辽宁宁波经促会一届九次理事会上,骆永富接任会长。2008年元月十二日,辽宁宁波经促会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骆永富当选新一届会长。“其实我做会长并不是领导,而是一种服务。现在我也没特别的压力,主要依靠大家集体的力量,自己做到无欲则刚、有容为大、一如既往、尽心尽责地为家乡人民做贡献吧!”至今,作为会长的骆永富在每年来宁波经促会参加会议期间,都向宁波市委、市政府及经促会领导汇报宁波人在辽宁的工商业绩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并为宁波与沈阳的互访交流搭起了服务的桥梁。目前,辽宁宁波经促会里上万个宁波人及近千家企业在辽沈地区积极参与项目的合作,踊跃投资,企业蓬勃发展。

2008年9月17日,骆永富走进了“宁波市外甬商创业创新大会”的会场。

此时的他,不仅是辽宁宁波经济促进会会长,还身兼宁波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副会长、宁波兴苑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等数职。谈到市外甬商大会,他说:“这是宁波第一次召开市外甬商大会,体现了政府对我们在外地创业发展的宁波人的关心。大会对我们外地商人支持力度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精神上的鼓励,感觉到跟市政府的距离很近,信心更充足。我也希望能有机会与家乡的企业展开深入合作。”

当被问到影响过自己的人,骆永富说到了李嘉诚和松下幸之助。“李嘉诚将自己的事业与社会责任紧紧地结合了在一起。他用他的社会责任感,实践了一个中国大商人的标准。松下幸之助“以人为本”,具体到松下的事业,我们看到,松下的服务一直是为人所称道的。大商人与小商人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信念与责任感。对于他们我始终怀着敬仰之心,他们是我人生奋斗的标杆。”

许多在外创业的甬商都有个梦想,就是要成就一番事业,要无愧于“甬商”的称号。如今,在骆永富的带领下,科导形成了一个南北资源共享,共同创造品牌的远景规划,将全力发展汽车配件大工业生产,着力打造12万平方的科导工业园,力争把它建设成为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优秀企业。正如他的名字——永富,如今的他无疑是“富有”的,而骆永富更乐意说:“我在精神上永远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