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共关系教程
7731700000012

第12章 公关活动中的参与要素(3)

而为了防范某些组织及公关公司的入侵,进入这些QQ群的难度也很大。从某种意义讲,这种称之为聚散公众的群组可以认为是异化了的社会群体。危机公关必须重视社会群体的存在。

第二节 公关信息的载体——媒体

媒体是公关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关活动的重要手段。在新传播时代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关活动可以选择与驾驭的媒体手段将越来越丰富。但在越来越满足需求的同时,还要谨慎面对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一、大众媒体

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组织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包括互联网以及新兴媒体等大众媒体向社会公众传送信息的过程。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宪章中首先使用这个概念。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大众传播将从单向传播的过程向双向过程转化。

(一)基本特点

根据众多学者的定义,大众传播体现出如下特征:

公开性。受众不局限于私密的人际交往范围,大众媒体往往通过利用科技手段实现对广大公众信息的传导。如今这种广播化逐步向窄播化转变。

间接性。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存在时间空间距离。

单向性。在发送者与受众之间不发生角色互换。但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传播的单向性,互动性成为最为显着的特征。

(二)主要类型

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媒介有印刷类和电子类两大类。

1.印刷类传播信息的优势和缺点

报纸传播信息的优势是:文字表现力强,能在保证一定时效性的基础上实现深入分析和报道,便于携带、保存和查找,阅读率较高,传播成本低,发行量较大。但时效性受到明显挑战,受众衰减比较高。但仍不失为一种生命力较强的传统媒体。

杂志传播信息的优势是:受众针对性强,定位清晰,长于深度报道,易收藏。但受出版周期影响,时效性缩水较大,受发行量所限,广泛影响力不足。

图书传播信息的优势:形式规范,装订成册,便于长期保存;内容详尽、具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带有很强的史料性。但传统制作周期较长,价格也缺乏吸引力。但电子图书的出现有望改变这一劣势。

2.电子类传播信息的优势和缺点

电子类大众传播媒介是指运用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设备及其产品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包括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光碟等。

广播的优点主要有:传播面广、迅速,可实现同步传输,制作成本低,受环境影响小。但传播效果不长久,保存性较差,听众的选择性较差,由于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表现力不够,也把一些学识水平较差的公众排除在外。随着车辆的普及,逐步成为大众媒体的新宠。

电视的优点主要有: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可实现同步传输,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同时拥有了最大的受众群。但同样是传播效果不长久,保存性较差,观众的选择性较差,而且制作、传送、接受和保存成本较高。

作为新兴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根据易观Enfodesk TM近期发布《2008年第4季度中国DTV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第4季度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累计用户达到4510万户,环比增长13.5%。

数字电视是利用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提供卫星电视传播与数字电视节目服务,从而为用户带来集高品质图像质量、特色化服务内容于一身的数字电视频道服务。数字电视使电视节目的选择更宽、内容更丰富多彩,可以自主地选择频道,并可以随时根据用户的不同口味与需求更换节目。

作为另外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应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对于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

而相反的看法,这种传播的强制性则在拓展“无聊经济”方面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分众传媒为代表的企业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与新媒体的融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传统大众媒体单一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由于受到小众媒体的强烈冲击,大众媒体面临着受众分化、群体缩小、观看频率降低、消费行为与观念变化、广告抵达受众受到干扰等重重困境。但这并不表示大众媒体将就此一蹶不振,实际上,大众媒体仍然拥有强势的影响力。2008年初结束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电视是国民依赖程度最高的媒体,其次是互联网,第三位是报纸,就是一个明证。同时,网络、数字化技术的崛起,还在进一步加剧受众的分化,并不断异化传统的报道形式、新闻产品形态,媒介融合也是必然的趋势。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从广义角度看,媒体融合是平面、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之间二维或者多维融合,从狭义角度看,媒体融合主要体现在新旧媒体之间的整合。由于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成本大大降低,现代化的数字压缩技术使网络传输系统兼容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传统媒体传播手段,超强的加载能力使新旧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未来传媒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大众媒体大胆将新型的信息传播手段逐步引入到常规的传播中,央视国际网站的成立将观众的注意力从电视延伸到网络,将观众对于电视广告客户的认知在网络上得以加强;报业联盟积极实现报业数字化,南方报业投资上亿元打造新媒体项目奥一网(oeeee.com);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广播焕发出新的活力,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早在2005年就开始试播数字广播节目。

而埃菲社的一则报道则体现了一种反向融合。一份名为《印刷博客》的报纸每周出版一期,将在美国芝加哥和旧金山等地免费发放。在首次发行的2600份报纸中,有数百份将通过邮寄的方式免费发放到芝加哥和旧金山。该报创始人兼主编乔舒亚·卡普说:“我希望报纸永远不消失。阅读印刷报纸和接收手机报的感觉完全不同。星期天的早上在桌上摊开报纸,任手指沾染油墨的乐趣是无与伦比的。”

(四)公关启示

下面这一案例则对于在媒体融合形势下开展公关活动充满启发。

2006年,《新闻晚报》与所属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新闻晨报社开设的门户网站嗨嗨网合作,开出了实名制的记者博客,其内容着重新闻工作本身,同时也包括记者个人的各类随笔、评论、人生感悟等,受到网民的热烈追捧,嗨嗨网浏览量迅速提高。

11月,《新闻晚报》记者谢正宜、冯兰蔺及一批社会志愿者组成的支教队伍走进青海日月乡湟源县兔尔干山村,原本拟带去作为发稿用的两台个人笔记本电脑,不但发挥了教当地老师上网的功效,而且更在短短一周的支教活动期间和之后,起到了意料之外的宣传作用。每天晚上,记者将当天的教学日记、学生照片、现场视频传上嗨嗨网的记者博客,同时,谢正宜又将这些素材发布到经常访问的大型网站猫扑论坛。

这批照片和文字、视频在网站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猫扑论坛连续一周设为首页主打照片推荐,访问量近十万,回复数千条,此外,还被中国人网站、PCHOME网站、上海热线网站等各大网站放在首页转载推荐。一些原本没有接触过《新闻晚报》的E时代年轻人群由此得知了《新闻晚报》的这次支教活动,短短一周就有3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热心人联系到报社,表达愿意捐助当地濒临辍学的孩子的愿望,包括广州、深圳一些企业家也纷纷送去大批量的衣物、电教用品等。

支教记者回沪之后,此事在网上继续被热议关注,青海支教视频被列为视频门户网站土豆网的首页推荐,热心网友为《新闻晚报》的这次青海支教活动建立了专门的捐助网站、论坛,而小学校长则搜集当地贫困学生资料、照片,由记者博客推广,四个多月内已有220余名热心网友加入了捐助青海学生的队伍,其中包括远在英国、加拿大的华裔学生、移民,共计300名学生摆脱了中途失学的命运。一次支教活动,在新兴网络的“推波助澜”下,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所有网民共同参与的活动。

二、常见活动媒体

(一)新闻发布会

1.基本特点

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传播信息具有以下特点:

形式比较正规,隆重,规格高。

传播效果较为理想,减少了信息传递损耗,提高了传播效率。同时媒体可以就感兴趣的问题和最佳的角度进行充分采访,更好地发布信息。以实现组织与媒体的沟通交往更加紧密和默契。

但是,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耗费较高,要占用记者和组织者较多时间,同时也容易导致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失控。

2.主要类型

(1)例行新闻发布会

例行新闻发布会指由组织设立相对固定的新闻发言人,定期将组织所做的重要决策、通过的重要决定以及近期工作安排及时向社会各界进行发布,说明就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政府所持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并就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回答。

例行新闻发布会具有定期召开的特性,是新闻发布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体现,相比其他类型的新闻发布会,举办次数多、时间固定,是公众接触最多的一种新闻发布会,通常也是政府常用的新闻发布会类型。

(2)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会

突发事件是超越常规突然发生的、需要立即处理的事件,包括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者有重大影响、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自然灾害、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社会群体性事件等。

突发事件因为具有新鲜性、重要性、显着性,又因为它的复杂、敏感,往往成为传媒报道的焦点。因此,讲求时效性成为做好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的核心。

(3)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

在一些重大活动中,常常要举办新闻发布会,以此来宣传活动的内容,树立组织者的良好形象,或就重大事件,争取媒体和公众的支持。新闻发布会可以迅速、广泛地扩大活动的影响面,对重大活动的成功举办起到关键作用。

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是指在重大社会活动之前、之中或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特点是:有充分的准备,具有宣传、动员的性质,也有树立活动组织者形象的目的,往往和活动相配合,活动的内容也是新闻发布会的内容。

重大活动新闻发布会由常任新闻发言人主持,也可由能代表活动特点、展示活动风貌的临时新闻发言人主持。

(4)宣告性新闻发布会

宣告性新闻发布会指社会组织就做出的重大决定、重大方针及重大人事变动,以及举行重要会议、制定的重要计划或即将发生的其他重大事件,临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是社会组织进行自我宣传、影响社会舆论的一种形式。

宣告性新闻发布会内容集中,时间较短。在社会透明度日益增强的今天,组织必须对自身的决策和重大变动,利用媒体向国内外宣告,这也正是宣告性新闻发布会的意义所在。

(5)网络新闻发布会

网络新闻发布会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新的发布会类型,它是在一个虚拟的新闻发布现场,通过网络将无限分散的与会者组织起来,完成信息初始发布及交流探讨的传播活动。理论上说,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基本上等同于现场直播,直接参与人数、发布信息数量也基本不受限制。在使用音视频技术以前,这种信息传播是无声的、不见面的,但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与普及,它基本上可以达到与人际直接传播等同的效果,在许多方面还会优于人际直接传播。

由于互联网具有内容丰富、数据库完善和多媒体的特点,网络新闻发布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在内容上,它可以做到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图片、文字并举,充分提供与新闻发布主题相关的新闻背景、链接。在形式上,可以单独举行网上新闻发布,也可以在现场新闻发布的同时进行网上直播,并在新闻发布会后在网上组织专家和嘉宾访谈,呼应和解释新闻发布的某些重要内容等。

3.策划与实施

(1)筹备工作

选择恰当主题:主题应有较大的新闻价值,内容要单一,简明扼要。

根据主题准备好各种材料:发言稿、宣传材料、为媒体准备的新闻稿、答媒体问的备忘录等。

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发言人应由组织的主要领导人担任;主持人则由公关部负责人担任。两人事先应熟悉发言稿。

确定所邀请媒体的范围:根据发布信息的重要性确定所邀媒体的范围。

与组织有密切联系的媒体不能遗漏。

选择恰当时间:应尽量避开节假日和重大社会活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二至周四,上午9时左右或下午2时左右,总时间60分钟左右为佳。

选择合适会场:交通方便,设施完善。最好利用大型会务中心、专业新闻中心或大饭店、大宾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