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江南美食养生谭
7730800000029

第29章 精美肴选齿舌生香(27)

司徒雷登品味“皇饭儿”

杭城百年老店“皇饭儿”,又名王润兴,始创于公元186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前后,至今已有135年历史,为杭帮菜的“龙头”菜馆。民间传说的乾隆皇帝品尝鱼头豆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家菜馆里。皇饭儿的名菜鱼头豆腐、咸件儿等,享誉杭城百年,素为中外食客所赞赏。

皇饭儿之所以名气震耳,一是其佳肴制作精细、味道鲜美;二是常有名人光顾,名人效应赛过广告宣传。

皇饭儿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出生于杭州耶苏堂弄三号的杭州历史文化名人司徒雷登,曾几顾皇饭儿,是皇饭儿的常客。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司徒雷登就读燕京大学,回杭探亲,邀请当时造访司徒家的报人(浙江新闻界元老、作家)黄萍荪一起去皇饭儿就餐。黄萍荪的父亲为司徒雷登同窗学友,故黄以父执称之。当时到场还有其他人,便一起登楼落座。司徒雷登点菜,皆以一口杭州话出之,点木郎豆腐(即今日之鱼头豆腐)、响铃儿(炸响铃)等如数家珍,对跑堂则有板有眼地说:“烦你关照:木郎豆腐(鱼头豆腐)要烧得入味,‘马后’(慢一点)没有关系;炸响铃儿(炸响铃)要‘毫烧’(杭州话说要炸得快一点),否则不脆;件儿(咸件儿,清蒸大块五花咸肉,切成长方块)要瘦(精),肥了倒胃。”要是用扇子遮住他的脸孔,谁都不会相信他是一个碧眼金发的美国人在点杭帮风味的杭帮菜。

后来,司徒雷登当了燕京大学校长,而皇饭儿的第三代老板是燕大高材生,他请回杭的校长吃饭,黄萍荪因是故友,亦陪坐在场。当时正是初冬,司徒雷登身着灰色丝锦长袍,头戴珊瑚顶瓜皮帽,手捧水烟袋,对在座诸人说:“我出生在天水桥耶苏堂,爸爸是牧师,三岁识方块字,五岁入私塾,读的是论语孟子,描朱红字。白天由母亲教授英语,晚由父亲教学‘中国通’的基本功,因此我的杭州话你们、他们、我们,在做小伢儿时已经登堂入室了。再加受左邻右舍小朋友的耳濡目染,刨黄瓜儿、木佬佬、大青娘(杭州话即大姑娘)……也随而滚瓜烂熟了!”

王老板请司徒雷登点菜,司徒雷登说道:“醋鱼要带鬓(一鱼两吃,一部分做成醋鱼,一部分鱼肉切片拌以调料做生鱼片吃),件儿改刀(切小、切薄)烧菜心,木郎豆腐免辣(椒)重胡椒(多放胡椒粉)……”出口“夹格讨”(怎么样)、“什格讨”(就这样),一口地道的杭州话。

吃完饭,司徒雷登又说:“中华为余第二故乡,杭州是我血地(出生地),皇饭儿的杭菜使余难忘!”

皇饭儿因有司徒雷登这样的名人光顾,自然声名传遍杭城,致使登门之客如过江之鲫,名闻遐迩。

几经沧桑,现在皇饭儿又东山再起了。

胡雪岩请洋人吃王润兴

旧时杭州清河坊四拐角,有一家擅长制作杭帮菜的饭店,名叫王润兴。民间传说,乾隆皇帝曾经吃过这家店老板亲做的鱼头豆腐,故又名“皇饭儿”或“王饭儿”。王润兴饭店有两层,楼上是雅座,供应制作精巧的名菜,如木郎豆腐(鱼头豆腐)、咸件儿(清蒸五花儿咸肉)、醋溜鲩鱼(与西湖醋鱼相仿)、生爆鳝背、烩虾脑、清汤鱼圆等,楼下供应门板饭(以店门为桌,坐长条凳吃饭)。因为丰俭自选,精巧与大众化相结合,不论“红顶商人”,还是引车买浆者流,皆光顾此店,因此长年车水马龙,把狭窄的小街挤得水泄不通。

创办胡庆余堂的胡雪岩曾与王润兴老板的先祖有过交往。当年胡雪岩还未发迹时,经常挤在贩夫走卒中到此吃大众化的门板饭,老板的先祖怜其境遇不佳,常关照柜上伙计,先让其吃饭而后记账。后来,胡雪岩得逢左宗棠信任,一时身价百倍,待胡庆余堂开张时,已是身穿黄马褂的红顶商人了。此人君子不忘其旧,一日来到王润兴饭店,命从人陪其吃门板饭,以重温旧时光景。是时观者如堵,围店几重,欲看新闻。至此,胡雪岩便邀请观看的市民一起登楼入座,叫店家每桌烧10大碗荤素佳肴予以招待。胡雪岩对众人说:“贫贱之交不可忘,贫贱之交不可忘啊!”胡雪岩是个精于做生意的商人,这举动无疑是为王润兴开了一次精彩的现场广告会。胡雪岩知恩图报,为了给王润兴饭店捧场,他还别出心裁地邀请了当时杭州两个有名的英国人梅藤更和赫德到王润兴吃饭。梅藤更是杭州英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医院——广济医院的院长(广济医院为如今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前身);赫德是杭州总税务司(相当于杭州市税务局局长)。胡雪岩请了这样两个碧眼金发的“中国通”到王润兴吃饭,无疑是当时杭城一大新闻。梅藤更与赫德品尝了王润兴的拿手菜鱼头豆腐、咸件儿、醋溜鲩鱼、生爆鳝背等后,像杭州人一样伸出大拇指称赞,并用杭州话“顶刮刮”来夸奖。

浙江新闻界的元老、原《东南日报》名记者黄萍荪的往事回首,使我们得以了解了100年前红顶商人胡雪岩与百年老店王润兴饭店结缘的这段传奇性故事。

济公与无锡肉骨头

提起南宋名僧济公,在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济公故事,更是在民间代代相传,流传不绝。特别是喜剧演员游本昌以精湛的演艺与夸张的手法在电视连续剧《济公》中,重现了济公的形象,以及他唱的“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歌曲后,更是使这个群众喜闻乐见的神话人物不胫而走,名传海内外,并深入人心。

济公(1148-1209),本姓李,名心远,祖籍浙江天台县人,原出生富家,后遁入空门,法号道济,因疯疯颠颠,人称济颠和尚。据地方志记载,他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后居住净慈寺,死后葬于虎跑寺中,至今坟冢尚在。大多数人认为济公只是个吃狗肉、喝老酒的“酒肉和尚”。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济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对美食的鉴别水准,而且人情味很重。相传,名闻海内外的“无锡肉骨头”,与济公有着一段不解之缘。

南宋时,无锡城里来了一位身穿袈裟、手持破蒲扇的游方和尚。他走到一家熟肉庄门口,向老板讨钱,老板说:刚开店门没有钱,给你一块肉吧!于是,便拿了一块熟肉递给这个和尚。原来,这和尚就是济公。吃完手中的肉后,济公又问老板要,老板又给了一块,济公吃了后又要,老板不高兴了,说:“肉都给你吃完了,我明天卖什么呀!”济公接过话题答道:“卖肉骨头嘛!”说着,就从破蒲扇上拉下几根蒲茎,交给老板:“把这几根蒲茎放在肉骨头锅里一起炖,我吃的肉,日后会加倍还给你的。”老板闻言,半信半疑。翌日,老板如法炮制,锅中肉骨头果然异香扑鼻,整个无锡古城都能闻到香气。因此,这家肉庄便开始经营起肉骨头生意来。

据地方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无锡的肉骨头已经畅销于市,尤以无锡南门外的黄裕兴肉庄的肉骨头最为有名。该肉庄的肉骨头均用数十年前流存下来的原卤汁烧煮,风味独异。后来,无锡肉骨头又形成南北两种风味特色。1927年,无锡三凤桥附近,有一家慎余肉店,以高薪聘请了几位烧肉师傅,兼收南北两派烧肉的特色,改进选料、调味、操作方法,终于创制出今日无锡肉骨头最有代表性的名牌产品。

每当人们游览无锡,无不为“无锡肉骨头”的美味所吸引,纷纷争相购买,以携归馈赠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