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7729800000078

第78章 港澳台地区物流地理本章要点(6)

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台湾进行了一次较为广泛的财政、外贸、金融体制的改革,台湾从此走上了一条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道路。经过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台湾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1962年,工业产品出口比例达到50.5%,首次超过农产品出口金额;1964年,台湾经济首次出现两位数增长,财政收支改变长达14年的赤字而出现盈余,“人均国民所得”首次突破200美元;1965年,对外贸易额首次超过10亿美元,其中纺织品超过糖成为台湾最大出口产品;1966年,重工业产值比例首次超过轻工业,达到52%;1968年,制造业单项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标志着台湾由农业经济时代跨入工业经济时代。

1960-1973年,台湾出口额从4.6亿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台湾经济年平均增长率达10.1%,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达19.4%。

(3)经济结构调整

经过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打击与洗礼,台湾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将原制订的第六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重新改为“六年经济建设计划”。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改善工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强化农村建设,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交通设施,建立现代化的运输系统;开发能源与海洋资源;拓展对外贸易。台湾经济发展也进入所谓的“第二次进口替代”与“出口扩张时期”。

(4)经济自由化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下,台湾新台币被迫大幅升值,接着工资迅速上涨,土地价格飙升,台湾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要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又开始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道路。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自由化、国际化与制度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其核心是开放市场,减少干预,实现经济自由化,于是台湾开始走向了更加开放的自由经济体系。随后,台湾当局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主要包括解除外汇管制,逐渐实行利率自由化,在美国压力下逐步开放内部市场,大幅降低进口关税与减少非关税壁垒,推动公营企业民营化,开放民营银行的设立等。这些改革措施旨在鼓励自由竞争,健全市场调节机制,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以达到充分发挥市场机能、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经济竞争力与效率之目的。

然而,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为台湾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困难。夕阳产业或传统产业在新台币大幅升值、工资与土地等生产成本迅速上升下,生存困难,被迫外移。于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台湾传统产业迅速向大陆、东南亚转移。从此时起,对外投资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与特征。

经济的自由化与国际化、传统产业的外移,为岛内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产业升级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台湾经济也得以迅速转型。2000年后,第三产业产值已占了GDP的65%以上,成为台湾经济的主体。在制造业内部,以信息半导体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则成为台湾支柱性产业,技术密集性产品也成为新的出口主力。

(5)不断更新的重大经济计划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当局在经济发展上先后提出许多重大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了“六年建设计划”、“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全球运筹中心计划”与“六年重点发展计划”

等。然而,由于台湾政坛的政治斗争激烈,主持经济建设的官员变换频繁,许多重大计划未能真正推动或执行,影响了台湾经济的平稳发展。2001年,台湾经济甚至出现50年代以来的负增长;随后进入3%的低增长期。

尽管如此,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到1992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跃居世纪第20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居世纪第25位;外贸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高居世界第14位;外汇储备9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到2007年,台湾“国民生产总值”突破3500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4660.6亿美元,同比增长9.2%。

3.产业分析

(1)工业

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基本上建立了部门比较齐全、以委托加工型态为主体、以信息电子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前,台湾工业特别是加工出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也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基础,但发展重心始终是以轻纺工业为主,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缺乏重化工业与生产资料生产工业。20世纪70年代初起,台湾在继续发展加工出口工业的同时,开始推动第二次进口替代工业。在第六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中,台湾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并以“人造纤维、塑胶-石化”及“金属制品、机械-钢铁”两大系列作为代表,采取保护政策(即进口替代),建立台湾自己的重化工业。

然而,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改变了台湾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台湾当局便于1974年提出推动“十项建设计划”,发展能源交通运输等基础工业及重化工业(即兴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油化学工厂)。随着十项建设工程的相继完成,台湾重化工业得以初步建立与发展。1978年,台湾重工业生产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台湾有了自己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台湾除继续发展以出口为主的轻纺电子工业及加强重化工业的建设(1978年提出的十二项建设计划中继续扩建钢铁厂、造船厂与石化工厂等)外,开始转向发展所谓的“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重点鼓励民间投资,发展信息电子、精密机械仪器、光电工业等。1980年,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正式建立,是科技工业政策调整的重要标志。其主要目的是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吸引与培养高科技人才,建立与发展技术密集工业。1981年底,台湾又提出以信息与机械工业等为代表的策略性工业,并逐渐形成“二高”(附加价值高,技术密集度高)、“二大”(产业关联效果大,市场发挥潜力大)、“二低”(污染程度低,能源密集度低)的策略性工业发展标准,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鼓励,以实现工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资本与技术密集工业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传统工业或劳力密集型工业。但就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的工业发展来说,受世界经济与市场波动的影响,台湾工业生产增长极不稳定,波动相当大;1974年出现50年代初以来第一次负增长;1976-1978年又出现13%~23%的高增长。20世纪80年代,台湾工业在波动中保持中速增长,年平均增长6.9%,其中1982年出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第二次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主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在1990年制订的“六年建设计划(1991-1996)”中,台湾进一步提出发展十大新兴工业,即通信工业、资讯(信息)工业、消费性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精密器械与自动化工业、航空航天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医疗保健工业与污染防治工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台湾开始推动以建设“科技岛”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虽然有不少规划未能全面落实与实现,但仍促进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台湾工业发展的主体与核心。整体来说,20世纪90年代,台湾工业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年平均增长4.4%,其中1990年出现50年代以来第三次负增长,2001年出现第四次负增长。

近10年来,台湾本地生产总值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从1998年的31.22%下降到2008年的25.04%。

(2)农业

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在整体经济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使台湾农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门。50余年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的传统农业,逐渐转变为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种植业产值比重保持在41%~47%;渔业产值比重从过去的不足20%上升到20世纪80年代的28%上下,90年代保持在25%左右;畜牧业产值比重持续保持上升趋势,1996年达到35.5%的高峰,1997年因猪口蹄疫事件发生而下降,1999年为33.2%;林业产值比重一直很小,1995年之后一直维持在0.2%左右。

在整个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同时,每一个农业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逐步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迅速提高;在畜牧业中,在养猪、养鸡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乳牛与肉牛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比重逐渐增大;在渔业内部,已由沿岸和养殖渔业为主向近海与远洋渔业发展。

4.对外贸易

台湾对外贸易自1976年起一直维持顺差,1987年顺差达到187亿美元,创历史最高峰。随后,由于台湾市场的逐渐开放,进口增长速度加快,贸易顺差开始减少。20世纪90年代,除1991年与1996年外贸顺差超过130亿美元外,一般在90亿美元以下。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顺差降至59亿美元,创历史新低。此后,由于岛内投资与消费的下降,进口减少,外贸顺差增加,2008年达到148.3亿美元,创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新纪录。

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为美洲、亚洲与欧洲。在美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为日本、祖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等;其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较为广泛,包括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与意大利等。其中,美国、日本、祖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是台湾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5.交通运输

台湾省内交通发达,业已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海运的多层次立体交通网络。

(1)航空

台湾目前拥有两个国际机场,分别为桃园机场和高雄机场。此外,台湾还拥有10多个民航机场:台北松山机场(台北市松山区)、台中清泉岗机场(台中县沙鹿镇)、台南机场(台南市南区)、嘉义水上机场(嘉义县水上乡)、花莲机场(花莲县新城乡)、台东机场(台东市)都为省内机场;梨山机场、阿里山机场为直升机场;马公机场、绿岛机场、兰屿机场、小琉球机场、七美屿机场、望安机场为小型机场。各机场之中,以桃园、台北、高雄和花莲4个机场最大。桃园中正国际机场是台湾最重要的空运门户,近年来亚太地区空运市场成长迅速,成为全球航空客货运市场之重心。机场位于台湾桃园县大园乡,距台北市40公里。目前行驶于桃园中正机场至台北的客运巴士分属6家公司,分别是台汽公司、建明客运、大有巴士、长航通运、统联公司及桃园客运公司。每日皆有固定班次往返于中正机场与台北市区以及全省各大城市。机场与市区之间修有高速公路,车程约40分钟到1小时。高雄小港国际机场是台湾南部最重要的空运门户,也是目前台湾第一个同时拥有两座专属航站大厦的机场。机场位于高雄市小港区,航线众多,台湾省内、省外均有。

中华航空和长荣航空,为台湾最大的两家营运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而复兴航空、立荣航空(长荣航空子公司)、华信航空(中华航空子公司)、德安航空则以经营国内航线为主,部分业者也飞行短程国际航线。

(2)铁路

在台湾的轨道运输,主要分为传统铁路(台铁)、产业轻便铁路、大众捷运系统、旅客轻便铁路(轻轨、缆车),以及高速铁路(台湾高铁)等系统。台湾在日治时期,主要发展铁路运输,各种产业铁路曾密如蛛网遍布全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受美式公路主义影响,公路运输变为主要的交通方式,许多铁路线路因而走入历史。直至近年,随着快速、高速公路建设逐渐完备,以及都市面临壅塞、污染问题,政府方又重视轨道运输。

一条途经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的铁路主干道贯穿台湾省全境,各城市之间还有横向交错的铁路支线,纵横交错的各铁路干线极大地支撑了台湾的铁路交通运输。台湾省内各市县火车站每日均有发往、途经其他城市的列车,铁路运输十分便利。台北至高雄约需4小时10分钟,台北至台东约5小时50分钟。除此之外,台湾铁路还开设有专门的旅游专线列车。列车每周六上午9时从台北车站启程,先走北回线游览花东,再接南回线至西部地区观光。车内免费提供葡萄酒等酒水饮料、水果拼盘以及休闲用品,沿途旅客下车搭乘接驳巴士旅游时,观光列车就停在火车站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