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7729800000012

第12章 农业物流地理(4)

在世界各主要稻谷生产国中,我国水稻播种面积约占世界20%,次于印度;稻谷年产量约2亿吨,占世界稻谷年产量的35%,远超过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日本等。但我国优质稻米短缺。而泰国盛产香米,印度北部也出产世界一流香米。

近年我国优质水稻面积已扩大。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是国际大米市场主要输出国之一。现在,我国大米输出减少,世界大米输出国的前三名已由美国、巴基斯坦、中国变为泰国、越南、印度。2005年前后,国际大米市场的年流通总量达2600万吨,泰、越两国合占1300万~1500万吨,占据全球市场1/2以上份额。

水稻是我国稻谷生产的主体(旱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很小)。它是一种喜温、喜湿作物。我国有广阔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东部和南部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带,又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从南到北水、热条件形成有利结合,适宜水稻生长、发育。除高寒地带和水源缺乏的干旱区之外,南起北纬18.5°的海南省,北至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东起台湾,西至新疆喀什,均可种植水稻。

水稻种植的分布特点是: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我国具体有四个水稻分布区(排序按稻谷产量):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华南双季籼稻区、北方稻区、云贵高原稻区。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①长江中下游单双季稻区。它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广大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四省及四川、江苏、安徽的水稻集中产地、上海市、河南和陕西两省南部、福建西部、两广北部。它是世界着名的长江流域水稻产业地带。这些地区单季稻和双季连作稻并重,是我国水稻种植最集中、稻谷产量最大的地区。全区稻谷产量约占全国66%,以两湖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种植最集中,提供商品稻米最多。

②华南双季籼稻区。它包括岭南的广东、广西两省区大部,福建东半部和海南、台湾两省。全区稻谷总产量约占全国15%,为我国第二大稻谷集中产区。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广西东南部沿江平原和盆地,福建东部闽江、九龙江下游,台湾省西部平原,水稻分布较为集中,且多为双季连作稻,个别地区(如海南省)还有三季连作稻。

③北方稻区。它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该地区的水稻种植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尤其在有水源和排灌设施的平原、丘陵、盆地较集中,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境内,如辽河中下游平原、吉林省东部山间盆地、黑龙江省北大荒以及牡丹江一带的半山区谷地平原,河北省海河下游低地、宁夏银川平原等。这些地区的水稻全部为单季稻,以粳稻为主(黑龙江省粳稻产量居全国首位),由于生长期长,日照充足,灌溉水质较好,故米质较优,产量在20世纪90年代有大幅增长,全区稻谷总产量约占全国的13%,已超过云贵高原稻区,居全国第3位。

④云贵高原稻区。它包括云南全省、贵州省大部,还有川西南和桂西北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水稻种植较普遍,但因地势较高,水、热条件相对较差,故稻谷产量较前述三个区低。全区稻谷产量只占全国6%。水稻种植主要分布于河谷平坝地区,在纬度较南、地势较低的河谷平坝有少量双季连作稻。

(2)小麦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播种面积仅次于水稻,而产量则在稻谷、玉米以后,是全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全国小麦总产量约占世界1/6,超过美、俄和欧盟小麦产量,居世界首位。

1)地理分布特征

2006年,全球小麦产量5.96亿吨,小麦种植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和澳洲。全球小麦贸易量每年1亿~2亿吨,同产量起伏度相比,小麦贸易量起伏度更大。

在我国,最重要的是冬小麦。因它可与水稻、玉米、甘薯、棉花等秋收作物接茬种植,能充分利用地力,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因此获得广泛种植。冬小麦种植主要分布于长城以南地区。长城以北是春小麦区。同水稻相比,小麦的地理分布更广泛,遍布于全国各地,可划分为三个分布区。

①北方冬小麦区。它包括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四省大部,以及皖北和苏北的部分县市。该区的小麦总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2以上。

②南方冬小麦区。它包括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折多山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分水岭)以东地区,地域范围要辽阔得多,但种植的集中度却远不如北方冬小麦区。其中,以四川、湖北、江苏中部和南部、安徽中部等地分布最集中。

该区的小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1/5以上。

③大春小麦区。它包括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十分辽阔的地区。区内多为高寒或干冷地带,如种冬小麦,难以安全越冬,故种植春小麦。其中,以黑龙江、甘肃、新疆和内蒙古4省区种植较多。全区小麦产量近占全国小麦总产量1/5,由于实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能向市场提供较多商品麦。

2)专用小麦带建设及其布局

我国小麦产量大,但优质专用小麦却不足。鉴于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潜力大,近期我国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到2004年,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近1000万公顷,占小麦总面积44%,比2001年提高24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正在建设三个专用小麦带:一是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分布于冀、鲁等7省39个地市82个县市;二是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主要分布于苏、皖等4省10个地市20个县市;三是大兴安岭地区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的3个地市11个旗县(农场)及黑龙江垦区。

(3)玉米

玉米是世界所公认的“高产之王”、“饲料之王”、“综合利用之王”。经30多年的发展,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杂粮作物。

1)地理分布特征

玉米喜温、喜湿,降水少的地方需有灌溉方可大面积种植。随着水利条件改善,玉米地理分布大为扩展,以东北3省集中程度最高,该3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合占全国总产1/4,提供商品玉米近1/2;此外,鲁、豫、冀、川等省及内蒙古也是玉米集中产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玉米商品率上升,在国际市场上出口升至第4位(次于美国、阿根廷、南非),但从21世纪初开始,因取消出口补贴,玉米出口量下降。

2)专用玉米优势区建设及其布局

作为世界玉米第二大生产国和主要消费国,与他国相比,我国专用玉米品种少,专用性不强,玉米加工业滞后,生产与消费市场区域不平衡。随着牧业发展和玉米深加工技术应用,国内需求大增;同时,东亚是世界玉米主销区,年销3500万吨,占全球玉米贸易50%,该市场现主要被美国转基因玉米占领。我国有临近国际玉米消费市场的区位优势,又有非转基因品种优势,发展专用玉米有利因素明显。

近期我国以发展饲用玉米、加工专用玉米为主,并使产销衔接,增强产区玉米转化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我国在地域布局上重点建设两大专用玉米优势区:一是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涵盖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4省区26个地市102个县市(旗);二是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涵盖河北、山东、河南3省33个地市98个县市。到2007年,上述优势产区的玉米单产、总产分别提高20%,专用玉米占玉米总面积的60%以上,并在增强优势产区转化能力基础上形成有利的内、外贸易布局。

(4)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1936年大豆产量1330万吨,占世界90%以上,并独占世界大豆市场。后因战乱和粮食紧缺,大豆产量锐减,1949年全国只产509万吨。20世纪50年代,我国恢复大豆生产,但1958年后强调“以粮为纲”,使传统大豆产地被挤占。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豆生产发展较快,1993年产量首次超过1936年的生产规模。直至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大豆的最大生产国,但到60年代被美国取代,1974年被巴西超过,1998年又被阿根廷赶上。1993-200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徘徊于670万~700万公顷之间,总产量1300万~1750万吨。近年,由于需求激增,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1998年,我国净出口大豆100余万吨,而后转变为净进口。2005年,我国进口大豆2150万吨,远超过全国大豆总产量。

国产大豆较北美产大豆口感好,风味纯正,且都不是转基因大豆。在世界四个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中,中国是唯一没种植转基因大豆的国家。若保持这一特色,并降低其杂质、土沙含量,我国大豆出口竞争力将会提高。2002年,中国大豆在日本售价每吨280美元,美国转基因大豆仅190美元。

大豆生产与自然地理状况关系密切,随着纬度提高,大豆含油量逐增,而蛋白质含量渐减。因此,东北和内蒙古的纬度位置对扩大高油大豆生产有利。2002年开始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将我国东北、内蒙古、黄淮海地区视为大豆产业振兴的黄金地带。

目前,我国大豆生产以提高高油大豆单产、含油率为主,并降低生产成本,推行深耕深松技术和玉米、大豆轮作。我国在地域布局上重点建设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中部、辽河平原、内蒙古东四盟市等5个优势产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省(区)的30个地市(盟)127个县(市、旗)。

(5)高粱

高粱性喜温暖,抗旱、耐涝,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高粱在我国栽培较广,以东北各地产量最多。高粱谷粒可供食用、酿酒(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扫帚。高粱嫩叶及幼苗含有羟氰苷,在胃内能形成剧毒的氢氰酸,必须阴干青贮,或晒干后才能搭配作饲料;颖果能入药,燥湿祛痰,宁心安神。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高粱生产经历了地方品种的普查、征集、整理和从地方品种选择到杂交育种的转变。育种目标从单一产量育种到高产前提下的品质育种,再到高产、优质与多抗的育种变化。尽管中国高粱产区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产目的各异,比如粒用、饲用、糖用、造酒或工艺用等,但是有了良种才使亩产由20世纪50年代的73公斤提高到2006年的313公斤,在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使总产量趋于平稳。

4.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

(1)人均耕地递减

近10余年来,我国在册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双双下滑,平均每年减少约100万公顷,到2005年减至1.002亿公顷。递减的原因,在1999年以前主要是非农建设占用,以后则是由于“生态退耕”以及城市建设用地等。

全国人均土地0.73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0.093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我国耕地的总体质量不高,优质高产耕地仅占28%,中低产田所占比例很高,还有约600万公顷是大于25°的陡坡耕地,其经济效益通常很低,生态效益则是负数。

(2)商品粮基地选址与建设

由于人口基数很大,而且经历过大饥饿时代,故选择最佳地理区位建设商品粮基地、稳定大量地提供商品粮,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布局中的大局。

随着人民生活改善,虽然人均用粮有所下降,但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等却大幅度增长。粮食增产主要途径只能是提高单产。特别是在7000多万公顷粮田中,选择自然条件较好、增产潜力大、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建设起大面积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在“六五”期间,我国采用国家和地方联合投资形式建设60个商品粮基地县(市)。

1983年,由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商业部、水利电力部和黑龙江、吉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安徽和江西8省协议联合建设50个商品粮基地县(市)。同年,国家又与辽宁、内蒙古、广东的10个县(市、旗)签订联合建设合同,以确保收购更多的商品粮。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13个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包括243个县(市),生产粮食占全国1/5。上述商品粮基地可划分几个地域类型:①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吉林省中部地区,辽宁中部地区,共计59个县(市);②湖南洞庭湖平原,湖北江汉平原,江西鄱阳湖平原,共计57个县(市);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共计48个县(市);④苏北地区和皖北地区,共计46个县(市);⑤河西走廊、银川平原和内蒙古河套地区,共计33个县(市)。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县(市)增至523个。从1994年起,国家连续5年扶持523个商品粮大县继续发展。至2000年,国家级的商品粮基地县进一步增至约9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