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心心相应的磁
7720500000007

第7章 人类之宝——磁应用(3)

其中,最着名的是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和激光雷达。相控阵雷达是一种新型的有源电扫阵列多功能雷达;它不但具有传统雷达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其他射频功能。有源电扫阵列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能直接向空中辐射和接收射频能量;它与机械扫描天线系统相比,有许多显着的优点。相控阵省略了整个天线驱动系统,因此,其中个别部件发生故障时,仍能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万小时;而机械扫描雷达天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则少于1000小时。

合成孔径雷达就是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将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并且能有效地识别伪装,穿透掩盖物。

合成孔径雷达主要用于航空测量、航空遥感、卫星海洋观测、航天侦察、图像匹配制导等。它能发现隐蔽和伪装的目标,如识别伪装的导弹地下发射井、识别云雾笼罩地区的地面目标等。

在导弹图像匹配制导中,它采用的是合成孔径雷达摄图,能使导弹击中隐蔽和伪装的目标。合成孔径雷达还用于深空探测。例如,用合成孔径雷达探测月球、金星的地质结构。

激光雷达是用激光器作为辐射源的雷达。它是激光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激光雷达采用脉冲或连续波两种工作方式。其探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探测与外差探测。激光扫描方法是科技上获取三维地理信息的主要途径。另外,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数据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农业开发、水利工程、土地利用、环境监测、交通通讯、防震减灾及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等方面,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并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成像激光雷达可以显示水下目标的形状等特征,更加便于识别目标。水下监测特性是成像激光雷达的一大优势。

4.战火枭雄——电磁武器

科学已证实,电磁波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一些国家也正在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威力巨大的电磁武器。

根据电磁波的波长,电磁武器可以分为五类:低频和极低频武器、射频武器、超高频(或微波,简称MO)武器、光频武器和粒子武器。

低频和极低频武器威力较小。它不会摧毁人的细胞、伤害人的性命,但仍是一种令人生畏的武器。它的射线能够改变人的新陈代谢过程,特别是干扰人体内甲状腺的功能,从而使人的反应速度降低,记忆力减退,动作变得笨拙。射线的频率越高,其威力就越大。

目前,还有一种正在研制的电磁武器,它能够摧毁物质目标,尤其是电子目标,甚至摧毁所有有生命的目标。但是,人体对电场和微波束的抵抗能力很强,因而只有功率强大的电磁武器才能杀伤人类。它杀伤人类的原理是,它能够在人体内诱导出有害的生物学反应,特别是对人的大脑功能造成干扰。

一些国家正在开发新的电磁能源和武器。这种新研发的武器,能使人的肌肉不能随意运动;能控制人的感情和行动;给人催眠或给人传递睡眠暗示;干扰人的记忆,使记忆发生错乱,甚至消失。

因此,这种新型武器一旦发明成功,其杀伤力绝对是不可小觑的。

其实,可怕的电磁武器家族中还有一种“杀人雷达”,简称RF/MO武器。它是功率特强的射频、超高频或微波武器,其发射功率从几亿瓦到几十万亿瓦不等。根据所发射的电磁波频率、调制方式和功率强度的不同,RF/MO武器可以在人体的不同组织或器官产生不同的效应。人体最易遭受电磁武器攻击的组织和器官当然是大脑、脖子、胸部和生殖腺。不过,不管哪个部位受到攻击时,都会受到一定的伤害。

它表现的主要症状是身心疲惫、记忆紊乱、皮肤生病、眼睛出血、白内障、角膜和视网膜损伤,更严重的甚至罹患癌症。

大功率的RF/MO武器能产生强大的超短波,其摧毁能力类似于核武器。电磁波束压缩器其实也就是电磁炸弹。它可以被巡航导弹携带,或像普通炸弹一样被轰炸机投放,也可以像普通炮弹一样被榴弹炮发射出去。电磁炸弹爆炸时,会在几微秒的时间内,释放出强度高达几百万安培的电流。强大的电流被转换成强度高达3万亿瓦的脉冲电磁波,释放出非常巨大的能量。

现在,RF/MO武器已经小型化。它可以被安装在卡车、舰船和飞机上,有的国家甚至打算将它安装到卫星和太空站上。

有的国家还在研制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可以向电离层发射高频电磁波,局部干扰电离层,从而使依靠电离层作为反射层的广播电台和雷达失效。如果电磁波足够强大的话,还能使一些气象要素受到干扰,从而引起气象灾害,如暴风雨、龙卷风、持续干旱。因此,人们甚至打算将来利用可控能源在太空操纵气象。

激光武器是电磁武器的一种,早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根据功率大小的不同,激光武器可以干扰敌人的光学传感器、摧毁遥远的目标、让敌人的眼睛失明。功率高达100万瓦的激光武器可以在300千米~800千米外,将敌人正在发射和飞行中的弹道导弹摧毁。

电磁武器的优点非常突出。它的“子弹”是各类电磁波,其速度等于光速,即每秒30万千米;而常规火器中飞行速度最快的导弹,飞行速度也不超过每小时3万千米。常规火器按枪管或炮管的口径分类,而电磁武器的分类,则是根据其所发射电磁波的频率长短和调制方式来划分。

定向能电磁辐射武器是利用高度定向、高能量的从电磁波到光波的电磁辐射,使敌方的人员和电子武器等受到伤害。自由电子激光器和自由电子微波激射器,便是其中一类新的定向能辐射武器。其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由电子束源产生的自由电子束进入电子加速器,在加速器中受到高电压的加速作用。被加速的自由电子具有很高的能量。这些高能自由电子束,经过磁场作用可以改变其运动方向,并进入扭轨磁场(或称扭摆磁场)中。扭轨磁场是由一组磁场方向不断反向的永磁铁组成的,它构成具有特定的强度和方向、一定分布规律和空间周期的磁场系统。高能自由电子在这扭轨磁场中受到这种磁场的作用,作扭摆式运动。同时,由主振荡器产生的电磁波(光波或微波)通过共振腔与电子束作同向运动。在扭轨磁场的作用下,高能电子束向该电磁波输送能量,从而使电磁波受到放大作用而使电磁波能量增强。改变扭轨磁场的参量和其他相关参量,便可以改变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微波激射器的波长和输出功率。

这种自由电子激光器和微波激射器,具有很高的功率、良好的相干性和超短的脉冲,因而可在高能量高定向电磁辐射(光波和微波)武器中得到应用。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武器。

与传统的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因此,其作用的时间较长,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由于电磁炮的优势显而易见,因而引起了世界各国军事家们的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电磁炮在未来武器的发展计划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电磁炮是利用强脉冲电磁能来发射炮弹的,而一般的炮则利用火药的化学能来发射炮弹。电磁炮在发射炮弹时在炮弹中通过强脉冲电流,并在发射架的强脉冲磁场的同时作用下,受到强大的推动力而发射出去。也可以利用相同的原理来发射电磁导弹,它的费用低于一般火箭发射。但电磁炮和电磁导弹都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

电磁炮与常规火炮相比,有以下特点:电磁炮利用电磁力所做的功作为发射能量,不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和弥漫的烟雾,因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电磁炮可根据目标的性质和距离,调节、选择适当的能量来调整弹丸的射程。

电磁炮没有圆形炮管,弹丸体积小,重量轻。因此,它在飞行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很小。这样,电磁炮不仅发射稳定性好,初速度高,而且射程远。由于电磁炮的发射过程全部由计算机控制,弹头又装有激光制导或其他制导装置,所以它的射击精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