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欧洲——冰岛
7719100000004

第4章 岛国风采——经济政治之光(2)

渔业是冰岛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冰岛政府在开展对外渔业合作方面很是慎重。冰岛总统格里姆松称,渔业是冰岛最根本的产业,冰岛政府不可能将占出口总额60%的渔业控制权交给外国组织。因此,在可预见的将来,冰岛不会申请加入欧盟。冰岛总理奥德松也曾说,冰岛政府正致力于改善本国投资环境,但对冰岛渔业部门投资将仍会有些障碍,而在其他所有领域,冰岛将积极采取吸引外资的措施。

冰岛政府一般不轻易用其渔业资源在国际上换取其他利益。目前其对外渔业合作主要有如下形式:一是《西北大西洋未来多边渔业合作公约》框架下的渔业合作。根据该公约,冰岛与丹麦、格陵兰、挪威、瑞典、俄罗斯、法罗群岛及欧盟等,开展专属经济区内捕鱼互惠合作。在始于2002年6月21日午夜的2002-2003年度毛鳞鱼捕获期,共有47艘捕毛鳞鱼的国外船只获准进入冰岛专属经济区。所有来自冰岛和欧洲的渔船,在相互专属经济区内捕鱼,均享有完全的互惠权利。

二是与日本间的金枪鱼捕捞合作。据反映,日本金枪鱼拖网渔船队于2001年9月开始在冰岛水域捕鱼。船上配有冰方领航员,负责向冰岛渔业管理总局报告情况。日本渔船在冰岛捕鱼始于1996年,当时只有两艘渔船获得短期研究许可证。1年后,有3艘渔船开始在冰岛捕鱼。

随后,根据经营者与冰岛渔业部之间的合同,共有5艘日本渔船一直在冰岛海域捕鱼。

中国和冰岛两国之间相距遥远,并且施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但是早在1987年及以后,两国就已经签订了许多关于渔业方面互惠互利的条约,近年来双方政府高层互访不断,使两国间政治经济关系有了新的发展和加强。因此,中国和冰岛两国友好的国家关系,为两国间从事渔业合作提供了重要前提和保障。一方面冰岛有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而另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从冰岛进口商品共计31个品种,其中17个是海产品,约占55%,其价值约为3000万美元,占中国从冰岛进口商品总额的81%。尤其是冰岛的优质北极虾等,很受中国人民的喜欢。此外,冰岛从中国大陆进口的船舶等运输设备总金额为2090万美元,占当年中国对冰岛出口贸易总额的32%。

3.难以寻觅的冰岛农民

在冰岛,作为一名农民是件很骄傲的事情,但很多时候,作为农民的冰岛人会发现自己没有事情做,因为冰岛几乎没有农业。

有一幅画面是对冰岛农业的描述:笔直的柏油公路伸向远方,但很少有汽车从对面开过来,公路两边没有树木,没有庄稼,一会儿是绵延不断的凝固火山岩,一会儿是无边无际的草场,广阔的原野上可以看到孤零零的农舍和一些牛羊,感觉很荒凉。

冰岛没有农业肯定不是因为冷。事实上,冰岛虽然地处北纬66°左右,靠近北极圈,但因为大西洋暖流的缘故,冰岛远比同纬度的其他地方要暖和。就拿雷克雅未克来说,这里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0℃左右,最冷时也不会低于-10℃,比黑龙江还要暖和。即使是10月中旬,白天的气温通常也在5℃左右。和黑龙江相比,冰岛夏天的气温却不高,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5℃左右。

但气温高却并不一定适合农作物生长。因为纬度太高,冰岛的日照强度即使在夏天也不高。另外,冰岛的日照时间变化幅度很大,7月份每天能有20小时的白天,但到了10月中旬白天就已经明显缩短,每天早上9点才见到太阳,17点太阳就落山了,而1月份冰岛每天只有4个小时是白天,因此很不适合农作物生长。

阳光和温度这两个因素加在一起,使得冰岛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很短,一般农作物很难在这里成活。不过,这并不是导致冰岛没有农业的根本原因。从地图上看,冰岛总面积为103万平方千米,和韩国大致相当。但冰岛绝大部分地方都是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气温很低。只有雷克雅未克所在的南部地区有一块低洼平原,适合种植农作物。当年第一个发现冰岛的挪威人因格福尔·阿纳森就是选择在这里登岛,并在雷克雅未克建立了第一个居民点。

岛上的空气虽然较为干燥,但绝对不缺水。因为河流多、高差大,冰岛的水力资源极为丰富。水力发电不产生温室气体,因此这几年发展迅速,产生的电力已经可以向欧洲出口。据说目前冰岛的水电出口总额已经占到总出口量的30%,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因为电价便宜,冰岛人便想出了用电灯灯光充当阳光来种菜的办法。当然,用这个方法种出的菜还是比进口的菜贵很多,建这个农场更多是出于农场主的个人爱好,兼有旅游景点的功能。塑料大棚需要保温,但用的不是电暖气,而是温泉。冰岛的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经常可以看见有蒸汽从地下冒出来,形成一股股白烟。当初阿纳森第一次登陆冰岛时,即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把登陆点叫做“冒烟的草地”,这就是雷克雅未克这个名字在冰岛语里的本意。由于欧洲国家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格外重视,地热发电正逐渐成为冰岛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冰岛的地热发电已经可以占到发电总量的30%,增长空间很大。

旅游业是冰岛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冰岛因为缺乏劳动力,自然资源也很贫瘠,所以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工业。以前冰岛人只靠打鱼为生,后来发展起了旅游业,再加上水电和地热发电、铝矿出口、少量新兴的高科技企业(主要是生物技术和软件业),以及近几年才火起来的金融业,成为冰岛人获取财富的全部来源。因为人口少,这六大行业赚到的外汇足以把冰岛变成“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一、人均GDP排名第四的富裕国家。

于是,冰岛人放弃了种田的打算,纷纷离开农村,搬到雷克雅未克,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金融崩溃以后,冰岛克朗贬值,使得原来代价颇为昂贵的冰岛旅游变得划算许多,因此,在全球旅游业低迷的时候,冰岛旅游业却逆势而上,成为世界各国游客必到之处。

但是,他们忘记了,冰岛的实体经济规模都很小,总体国力不强。

如果没有农业作为保障,无法做到粮食自给自足,一旦经济出了问题,后果将相当严重。

4.金融立国,无力回天

很多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支柱性产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4%,渔业产品出口是其主要外汇来源。6年前,冰岛人发现可以从金融业获得巨额财富,冰岛政府认为,靠资源拉动的经济增长过于缓慢,于是大力发展金融业,社会经济资源也开始向扶植金融产业方向倾斜。

2005年,雷克雅未克大学的报告显示,冰岛金融业对国内总产值的贡献已经与渔业相等。特别是最近两年,冰岛金融业发展迅速,已处于经济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渔业等传统实体产业却持续萎缩。冰岛银行业近年来的海外扩张策略,为其带来了“近乎童话”的成长率和赢利能力。

但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成为高悬在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冰岛的净外部负债超过了GDP的22倍,为其经常账户收入的37倍。

冰岛克朗的汇率根据贸易加权的一篮子货币决定。冰岛没有有组织的外汇市场,中央银行授权每日公布克朗汇率,此汇率对每天所有的外汇交易具有约束力。冰岛主要的外贸货币是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则是按照美元的官方汇率以及在国际市场上美元对有关货币的汇率而定。冰岛允许银行同业间进行外汇交易并在外国市场从事套汇。

冰岛对外汇买卖既不征税也不补贴。

知识小百科

一篮子货币指作为设定汇率参考的一个外币组合,某一外币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该外币在本国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为基准。例如,如果某国的进出口有40%以美元计价,美元在该国的一篮子货币中所占的权重可能就是40%。

冰岛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发达。冰岛以前的金融部门大部分是国有的,而且监管得很严。20世纪90年代后,冰岛进入了一个“欧洲时期”。冰岛在1992年加入欧洲经济区(EEA),1994年欧洲经济区协议正式生效,从此冰岛金融体系加入了欧洲的自由化和监管框架,大部分银行被私有化。通过加入欧洲市场,冰岛获得了海外的很多机会。

这也是冰岛银行大扩张时期。欧洲经济区协议为冰岛银行提供了大量机会,比如在欧洲市场收购零售商店和连锁店,以及在北欧地区,在渔业、能源等专业领域建立金融细分市场。冰岛银行的扩张走的是综合银行的道路,一方面以较高利率吸收存款,通过“杠杆”形式,在国际市场获得大量融资;同时购入快速增长的国外银行、航空、制药等企业股份,甚至买下英超的西汉姆联队。冰岛银行短期内获取大量利润,其来源大量向国际市场倾斜。2006-2007年度,冰岛Kaupthing、Landsbanki和Glitnir 三大商业银行利润60%以上来自国际市场。每当一部分债务到期时,这些银行总能从其他金融机构或者储户那里借来资金,补上窟窿。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而冰岛的银行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短债,投资高获利长期资产。之前几年的全球经济好景,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三大银行也同样涉足跨国投机的套利交易:从利率超低的外国(如日本)或国际投资客手上借出资金,再投入收益丰厚的债市(如超过9%的冰岛政府债券),如此使得冰岛非常倚赖外资。

冰岛的商业银行主要有3家:冰岛国民银行、格利特利尔银行和冰岛克伊普辛银行。

冰岛国民银行创建于1886年,在很长的时间里是国有银行,曾长期是冰岛最大的商业银行,1998年实现股份化改制。它当时发行的特种冰岛货币与克朗等值。该银行也是为农业和渔业服务的专业银行,在1961年之前一直履行中央银行职能。冰岛中央银行成立于1961年,接替冰岛国民银行行使外汇管理、货币发行、金融监督等中央银行职能。

1992年起,冰岛中央银行不再向国库和其他公共机构提供贷款,之后在90年代中期,取消了对短期资本流动的限制。冰岛银行成立于1904年,是由外国资本投资成立的,主要为购买拖网渔轮进行融资,以满足当时渔业迅速发展的需要,该银行获得发行货币的特许权,1930年更名为冰岛渔业银行。

2006年冰岛银行更名为格利特利尔银行,同时启用新的银行标记和品牌。这个新名称来自于北欧神话,是正义之神福赛蒂的城堡,意为友好协商精神。更名原因是因为该银行在国际上有广泛的业务,已经从一个冰岛上的银行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银行。最能引人瞩目的是克伊普辛银行从一家小证券公司跃升为冰岛乃至北欧第一大商业银行。冰岛银行是1990年在原冰岛渔业银行基础上,与冰岛工业银行、冰岛商业银行以及大众银行合并而成的。

1982年克伊普辛刚刚成立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很小的金融资讯和证券交易机构。那时,冰岛还没有全国性的股票交易市场,克伊普辛是建立这个股票市场的五大合伙人之一。1986年,冰岛刚刚有了股票市场,随着90年代冰岛金融管制的放松和金融体制改革,该公司脱颖而出,在冰岛率先建立管理基金和共同基金,1992年克伊普辛开始加入欧洲市场,同时也开始私有化,1997年成为投资银行,2002年正式成为商业银行,2003年兼并了冰岛农业银行,并继续向海外扩张,截至2004年,冰岛克伊普辛银行、冰岛国民银行和冰岛银行排名为北欧前十大银行,这些银行在海外也设有很多分支机构,克伊普辛银行在欧洲大陆设有9家分行,在美国有1家;冰岛国民银行有10家分行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冰岛银行在欧洲大陆有6家分行。

这些银行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此外还有40多家储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还有投资信贷基金、保险公司等。冰岛公司规定,不允许外国银行在冰岛设立分支机构,对于外资银行参股,规定最高限额为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