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马来西亚
7718700000008

第8章 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2)

开斋节期间,亲友们相互拜访,大街小巷到处可以看到身穿节日服装的马来人群。家家都会随时准备着丰盛的、富有马来风味的饭食,以招待前来登门拜访的亲朋好友。最常见的有咖喱牛肉、咖喱鸡块、烤肉串、米糕、用棕叶包裹的各种甜味的小糯米年糕及各种小巧的糕点,香喷喷的竹筒饭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

印度屠妖节

屠妖节是印度民族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又称为灯节。屠妖节这天,一大清早,印度族的人们沐浴后穿上节日的民族盛装,捧着用鲜花做成的花串,带着香蕉、槟榔等敬神物品,全家老少一起涌向印度寺庙,虔诚地祈祷,祈求神灵的庇护。这一天,印度族人家家户户都用各式各样的灯装点,到处一片灯火辉煌。在印度族人看来,这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邪不胜正。这一天也是举家外出、探亲访友的好日子。

每逢各民族的重大节日,像马来人的开斋节、华人新年、印度族人的屠妖节,庆祝该节日的民族就会开放家庭。开放家庭,可说是马来西亚一项特有的民族风情。简单的说,就是敞开家门欢迎朋友来做客,并予以热情款待。例如华人新年时,华人家庭开放;开斋节时,马来人家庭开放;同样,过屠妖节时是印度族人家庭开放。

每当这些节日来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过自己民族节日的家庭,都会敞开家门,用富有本民族特色的茶点、菜肴盛情款待上门来祝贺节日的各族朋友。若是其他民族的节日,人们又都会热情地登门祝贺,形成了一种民族过节,他族共同来庆贺的习俗。马来西亚通过开放家庭这一形式增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睦邻友好,也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时游客若有幸参与其中,在向庆祝节日的家庭主人道过“节日愉快”等祝贺语后,便可尽情享受主人家准备的美味佳肴,并与大家边吃边聊,绝无失礼之处。相反,此时若一口不吃,倒显得辜负了主人的一番情意。不过在与主人道别时,一定不要忘记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和他们准备的丰盛菜肴。

而在开斋节期间,不仅马来族平民百姓和一般官员开放家庭,总理也会对国民们敞开大门热情款待。人群不停地在总理官邸大院里进进出出,大人、小孩,马来人以及外国人,不分种族、贫富。总理的官邸里里外外干净整洁,宽大的厅堂里摆满各色马来风味的茶点和菜肴,供人们享用。总理不时地出来会见前来共祝节日的各族同胞,各民族的人们争着与总理握手和拍照留念。总理则充满爱意地向前来祝贺节日的孩子们赠送红包。

3.马来人的特色节日

马来西亚民族众多,不仅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还有很多生活在沙巴和沙捞越的少数民族,以及马来半岛上的葡萄牙后裔。他们也有各自民族的节日,并且会在节日到来时隆重庆祝。

丰收节

丰收节,在每年的5月底举行。是沙巴州最大的民族卡达山杜顺族人欢庆稻谷丰收而举行的感恩仪式,也是沙巴州最隆重最引人注目的节日。卡达山杜顺族日常的宗教仪式活动,通常都是由一名称为波波吉占的女祭司负责主持。每当这一天,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因此这是观赏卡达山杜顺人传统表演和土风舞的最好时刻。

鸟节

沙捞越被称做“犀鸟之乡”,而犀鸟被人们视为勇士神的化身,鸟节就是专门祭勇士神的,沙捞越的人们认为勇士神能赐给人力量,战胜困难,获得胜利。鸟节的庆祝仪式,只有男性勇士才能参加。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祭物是一根雕着犀鸟的木柱,前来祭祀的勇士们要围坐在木柱旁,吃着半生不熟的肉,喝猪血、鸡血与米酒。他们认为这样才可以使自己变得勇敢,成为勇士。

石节

石节,是伊班人举行的一个祭拜石头的节日。实际上是为了祭拜谷神,以祈求谷神赐给族人丰收。当一座新的长屋落成后,首先必须庆祝的是石节,祈求谷神保佑长屋中的农户丰收。祭拜过后,长屋中的每一户都要把一块经过祭拜过的石头放置在稻田中,农作物收割完毕后,再把石头小心地收藏起来。

如果一座长屋在哪一年收成太差,人们也要举行石节,拜祭谷神,以求来年丰收。由一名族人向每一户收一点祭品,拜祭后就把祭品丢掉,献给鬼神享用。再到田间去祭拜和献供品,举行游行,迎接善神和谷神,祈求赐予好收成。接着就由族长或村长宰杀一头猪,取出猪肝,根据猪肝显示的征兆,预测来年的收成。最后要在次日早晨,把祭拜过的石头放到田间去。至此,整个仪式才算完成,等待丰收的到来。

鬼节

鬼节是祭拜死去的亲人鬼魂的节日,也有纪念死者的意义。鬼节的举行与石节正好相反,是当一座长屋连续多年大丰收之后,才举行的一种仪式。鬼节的准备工作相当复杂,一般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人们雕制一座小巧的木屋,再镶上事先已编织好的非常精致的装饰物,由长屋的居民和来宾一起举行通宵达旦的庆祝仪式。

达雅节

在沙捞越州很多部族都属于达雅族群,包括伊班人、比达友人、马兰诺人、加央人和肯雅人等。

达雅节是沙捞越州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它既是属于整个达雅族群的民族节日,也是整个族群的新年。

每年的四五月间,农作物收割完毕后,达雅族群便开始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庆祝丰收,所以达雅节又称为丰收节。达雅节原本并没有固定的日子,人们在收获后便随时可以庆祝。马来西亚独立后,沙捞越州的达雅族群的一些有学识的领袖,提出将丰收节固定在每年的6月1日,受到族人的普遍支持。从此以后,6月1日被定为达雅节,也是达雅族群的丰收节或新年。这一天也成为州属官方规定的公共假期,全州6月1日和2日放假两天。

达雅族群的丰收节庆祝活动,从5月31日开始,持续时间为3到7天,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居住在拉让江畔的伊班族,在长屋中欢度佳节。伴着村中长老主持庄严的祈祷,祭拜仪式开始,族长或村长主刀,宰杀一头猪,将猪肝取出,交由长老验视,以此预测明年的收成和族人的运气如何。

传统的祈祷和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便开始唱歌跳舞,开怀畅饮。

在长屋的长廊里,男女老幼围坐在草席上,中间摆满长屋中各户人家早已准备好的糕饼、菜肴、熏猪肉、饮料、米酒和竹筒饭,大家不分彼此,共同享用。

伊班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善于用舞蹈表达他们的情感。妇女们身围齐胸的沙笼,裸露着肩膀,敲击着乐器叮咚作响,青年和孩子则随着节奏跳起传统的土风舞,表达节日的喜庆。热情好客的伊班人,很欢迎外人在丰收节期间来长屋做客,他们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热情地捧出自酿的米酒和最好的食物让客人品尝。不管长屋里住有几十户,还是上百户的人家,只要主人捧出的米酒,客人都要一一品尝。即使不会喝酒的人,也不能拒绝主人的盛情。因为在伊班人看来,拒绝主人献上的美酒是不礼貌的。来访的客人无不被伊班人的热情、豪爽和他们的欢乐气氛所感染。

葡萄牙人后裔及节日

除了在东马的沙巴和沙捞越两州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外,在马六甲地区还有一个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葡萄牙人后裔。他们大多数居住在马六甲城海边的葡萄牙村内,以捕鱼为生。

这些人的祖先在16世纪初葡萄牙人入侵马六甲时来到这里,迄今已有近500年了。这些葡萄牙人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早已融入马来西亚的社会中。他们所讲的语言,仍是中世纪时期的葡萄牙语,现代的葡萄牙语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除了不会讲现代葡萄牙语外,他们仍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特别是欢度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圣约翰节和圣彼得节。

圣约翰节:葡萄牙人信奉天主教,16世纪初,便在马六甲修建了圣保罗教堂。葡萄牙人后裔延续先人的宗教信仰,他们认为,如果不是天主教徒,便不是葡萄牙人后裔,可见他们对本民族宗教信仰的虔诚。

每年一度的圣约翰节,便是他们最隆重的宗教节日。庆典仪式在每年的6月份举行。

圣彼得节:这是葡萄牙人最主要的节日,在每年6月29日举行隆重的庆典,用以纪念渔民崇拜的海神——圣彼得。

在圣彼得节到来时,渔民们把一艘艘渔船都拖到岸上,清洗干净,涂上新油漆,再竖起画有彩色图案的布帆。每只船都用彩灯、彩旗装饰后,排列在村中空地上,景象十分壮观。

这一天,人们依照天主教的礼仪,在村里举行隆重盛大的感恩弥撒,然后由神父向排列的渔船洒圣水,祝福渔船能有丰收的季节。除了圣约翰节和圣彼得节外,葡萄牙人后裔也欢庆圣诞节。

第二节 风格各异的服饰文化

马来西亚人民的服装既有多民族性,又有共同性,在穿着上追求舒适,充分体现出热带国家的风情面貌。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他们所穿的服装,不仅款式多,而且花色品种也多种多样。马来西亚人的服饰偏好红色、橙色和其他一些鲜艳的颜色,他们认为黑色属于消极之色。行走在这样一个鲜艳明快的国家中,心情也会不自觉地飞翔起来。

1.“国服”巴迪衫

“巴迪”是马来语“Batik”的译音,它的中文意思是“蜡染”。正宗的巴迪衫是用一种马来西亚传统的蜡染花布——巴迪布来缝制的。制作巴迪布要经过一道独特的程序,先以蜡打底,再将布料煮沸,将这个程序反复几次才能完成。正宗的巴迪布都是手工生产出来的,由工匠们在一块几米长的布料上,直接用蜡绘制各种不同花色图案。由于每一块布料的图案都不相同,制作起来比较费工,加上手工绘制花色图案工艺性强,因而数量少,所以正宗的巴迪布在价格上理所当然要昂贵一些。那些讲究穿着的人们喜欢购买这种布料的巴迪衫,以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和风采。

由于人们对巴迪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巴迪布也开始采用现代工艺生产。一种花色图案可以生产出整匹或更多的巴迪布,其价格也较为大众化。巴迪布料的特点是质地轻薄,透气性好,用它制作长袖衬衫,穿起来很凉爽,又能遮挡强烈的太阳照射,很适合马来西亚的热带天气。

随着蜡染技术的不断改进,蜡染采用了现代的染料及工具,从而拓宽了印染的面料,不仅能生产普通的巴迪布,还能生产各种麻纱、丝绸和缎子的巴迪面料。花色品种越来越丰富,质量也不断提高。于是出现很多以丝绸面料和高质量的涤纶面料制作的高档巴迪衫。这种巴迪衫既轻薄又透气,穿着舒适凉爽。

巴迪衫在价格和质量上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花色品种又多,因而适合各阶层人士穿着。上至最高元首、总理、部长、富豪,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欢穿这种美观大方的服装。

巴迪衫适合多种场合。马来西亚包括总理在内的很多高级官员,在出席一些大型的群众集会、观看大型体育比赛及各种文艺演出、欢度开斋节和华人新年团拜等多种活动中,或是到外地巡视工作时,也常常身穿巴迪衫,下身配一条质地良好的白色裤子。这种穿着既随意、舒适、贴近民众,又不失风雅。这种穿法受到不少人的效仿,不少社团组织在举办活动时,也纷纷穿着统一服装,即同一花色的巴迪衫加白裤子,显得格外整齐、精神,富有朝气。

1998年11月,第六次亚太经济合作论坛非正式首脑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办,马来西亚作为东道主为与会的各国领导人每人特别制作了一件色彩鲜艳的巴迪衫,各国领导人穿上五颜六色的巴迪衫合影留念,既典雅华丽,又朴实适宜。使巴迪衫被各国人民广泛认识。

巴迪衫以它穿着的舒适性、广泛性,赢得了马来西亚各族各阶层人士的喜爱。

国家虽然并没有正式明文规定,但马来西亚人民却亲切地把巴迪衫称为“国服”。不仅如此,马来西亚官方也把巴迪衫当成正式服装来看待。在官方举行一些活动时,在向外国使馆或其他外宾发出的请柬中,在服装要求的栏目里,常常注明邀请出席者穿巴迪衫。由此可见,称巴迪衫为“国服”,确实是名副其实。不少外国游客常常趁着旅游观光的机会,买一件马来西亚的巴迪衫穿在身上。

2.克巴亚与沙笼

受伊斯兰教的影响,马来妇女们衣着比较严密,身体裸露的部分很少。以前马来人大多生活在甘榜(Kampung即“乡村”的意思),服装比较简单,妇女常穿的服装是使用同一块布料制作的长袍和长裙。上衣是套头式的,前襟脖领部分剪成一个约10厘米的开口,包缝好,以方便套头穿,一般是直筒形的,没有腰身,比较肥大,裙子穿在长袍里面。这种服装称为“克巴亚”。服装的颜色大多趋于白色或是一些小碎花,显得很素,布料的质地也很一般。现在只是一些老年妇女穿这种克巴亚马来服装。

马来男人则多穿沙笼,这种服装的上衣是一件类似女装的套头衫,只是短一些,大多是白色或黑颜色的,下身则用一块布围裹而成。沙笼的制作很简单,一块布两端缝合成一个很肥大的直筒子即可。有趣的是,沙笼在穿时并不使用腰带,只在前边腰际部位将肥出的部分分别由左右向中间打褶,并抄在里边,使沙笼上下在中间形成一条褶缝,如同一个开口,再将沙笼腰的部分向外翻卷几层,形成一圈鼓楞,固定在腰部。

沙笼大多由各种颜色的格子布制作而成,长度从腰部一直到脚面以上。通常乡村的男士们总喜欢光着上身,赤着脚,下身围着沙笼。

沙笼不仅是衣着,还可以有其他的用途,如躺下睡觉,可以当铺盖用,感觉寒冷时,可以拉到脖子处当做斗篷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