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5日,贵阳市科技局组织14家企业,携22个技术需求赴北京中关村对接项目和技术。期间,贵阳新天光电科技公司与北京中星微电子公司达成工业机器视觉系统软硬件结合的关键技术合作研发协议。据介绍,该技术一旦取得突破,新天光电公司将建立起工业机器视觉系统的设计优化平台,产品性能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化后,工业机器视觉系统年产值将达到1亿元。
严把项目引进关——“做除法”
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贵阳没有饥不择食,而是敢于说“不”。近年来,贵阳按照“大调整、大开放、大实干”的思路,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既大力招商又严格选商,对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引进上严格把关,严格监管,宁缺毋滥。每年婉拒耗能高、污染重、效益低的投资项目涉及金额都在300亿元以上。
通过“项目审批”守住第一道防线,所有项目需通过专家库评审投票。
以生态文明引领贵阳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引领下实现跨越式发展,既是自身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直接关系贵阳市在“十二五”期间能否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以生态文明理念系统构建“六大生态体系”,是推进贵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路径。
构建绿色经济生态体系。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和“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加快构建以生态从严保护、资源深度开发、生产清洁低碳、产业升级高效为主要特征,以绿色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绿色服务业为主导的绿色经济体系,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
构建宜居城镇生态体系。按照“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和“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进一步“疏老城、建新城”,加快构建空间优化、要素聚集、产业发展、环境优美、人文和谐的宜居城镇体系,增强城市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的功能,努力使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更加幸福。
构建自强文化生态体系。大力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加快构建以多样性文化和谐共生、原生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为特色,以培养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为核心,以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友好自然生态体系。加快构建以水生态、林业生态、气候生态、土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系统为支撑,以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可持续自然生态体系,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宜居新家园。
构建和谐社会生态体系。以创建全面小康为载体,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着力构建与发展相适应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其岗、保障完善、管理有序的和谐社会体系,努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
构建清明政治生态体系。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着力构建团结协作、务实高效、公正透明、诚实守信、勤政廉洁的政治生态体系,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套理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
近年来,贵阳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采取了一系列符合经济、社会、环境、民生协调发展规律的措施,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显着成效。同时,贵阳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实践中创造性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务必做好规划。
城市建设,一般比较注重规划,有总规、有详规。但在农业工作中,规划是个薄弱环节,随意性很强。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农业规划,把配套的基础设施、要发展的优势产业带和要布局的产业园区考虑清楚、研究透彻,安排进规划盘子。
在规划编制中,一要贯穿生态文明理念,二要紧密结合各地实际。要把规划做深、做细、做透。更重要的是,规划制定之后必须要严格执行。贵阳市在全国较早开始制定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而且强调,生态农业规划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引导性,但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却具有强制性。
发展生态农业,务必抓好龙头。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禽蛋供应问题,贵阳市下了很大的功夫,搞过蛋鸡养殖小区,发动农户饲养蛋鸡,但是很快问题来了,单家独户的小生产不但产量有限,没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价格稍有变化,生产就难以为继,而且防疫也是一个大问题。因而,发展生态农业,要抓好龙头。总体上,贵阳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性不强,而贵阳的招商引资主要是工业和服务业,应该加上农业龙头企业。在相关规划中还提出,要多引进大企业、好企业,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用地、信贷、市场开拓等难题,使他们尽快做大做强。
发展生态农业,务必执行标准。
生态农业从生产环境的选择,到生产过程、产品采摘加工储运等各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抓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抓好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强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三是加强农产品标准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要建立农业质量标准信息传播网络和质量公告制度,向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发布农业、农产品质量动态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农业系统管理人员、质量监督和技术推广人员质量标准化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同时,强化政府执法职责,积极开展重要农业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督检验、统一检查和市场抽检,逐步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使标准化工作真正起到指导生产、规范市场、引导消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
发展生态农业,务必培养人才。
生态农业是农、林、牧、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农业,必须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作支撑。目前贵阳事业单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少,很难满足正常指导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下大功夫研究打破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人才瓶颈,把人才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解放思想,超常规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以前,我国采取“从公社招生,毕业后回原社队当社员”的办法,培养了不少适用技术人才,现在也可以采取类似办法。
按照“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要求,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补齐贵阳“三农”工作的短板。重点是用好“扩大开放”关键一招,引入优质外部资源,参与本地农业产业竞争,壮大现代都市农业规模,改变“小园区”、“小作坊”的局面。要坚持“深化改革”这一根本途径,提高政府的引导、调控、指挥能力,建立并发展乡镇和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实事求是”这个根本原则,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将“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生活改善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多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和改进农村治理,坚决消除农村乱搭乱建行为。要围绕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个根本途径,通过发展实体经济和推进城镇化,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可持续发展致富的问题。
生态工业
大调整——加快结构调整步伐。
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化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手,顺势而为,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不调整就是“危”,大调整就是“机”。
要适应发展形势,踩准“点子”,加快结构调整步伐。首先,产业结构要大调整,由偏重调到轻重协调发展;其次,产品结构大调整,由初级调到精深;第三,布局结构要大调整,由分散调到集中;第四,所有制结构要大调整,由国有经济占大头调到民营经济占大头。
调整结构,关键是抢占先机,占领制高点,如果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见子打子,就没有出路。象棋大师与一般棋手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能看到一两步,而前者能看到五六步、六七步。结构调整要有超前眼光,走一步看三步、看五步。
大开放——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地区孤立地发展,都不会有大出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总是难;出路出路,走出门去才有路。”只有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汇聚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各种要素,为我所用。只有在开放的格局中,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参与竞争,激活创造的渴望和创新发展的智慧。中国的机会很多,世界的机会更多,只有开放才可能分享这些机会。不搞开放,不充分开放就会坐失良机。可以说,拒绝开放就是拒绝发展。
大开放,首先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核心就是要学会算账,要学会算大账、长远账、全局账,不要算小账、眼前账、单项账。大开放,要体现在政策服务上,核心是要全方位营造适合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政策环境。大开放,要体现在放开搞活上。企业成长除了靠企业家之外,最根本的是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不引导不行,市场机制不发挥作用也不行,关键是找到政府引导和市场选择的最佳结合点。
大实干——不当“二传手”,不当“扣球手”。
贵阳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振兴工业经济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抓工业的干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首先思想要刻苦,要有全局性、战略性思维,超前谋划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到分析问题有深度、抓工作有力度,不做“井底之蛙”;其次工作要刻苦,必须扑下身子,不能只当“二传手”,不当“扣球手”,要具体研究每件事的目标、要求和责任,并使之落实。对于重要工作、关键环节,领导干部要亲自动手、亲自推动,一竿子插到底。
大升级——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突破口。
高新技术产业是引领实体经济优化升级、高端发展的核心,是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积极引进配套产业项目,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增加值;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注重智力引进、团队引进、技术领军人物引进,推进产业、科技、金融等要素的融合式发展,让更多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规模化。
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是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的核心课题之一。现代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个城市的产业体系要强,离不开现代制造业的强力支撑。要把现代制造业做大做强,又要保护和发展好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在产业政策上做足文章,从重工产品向精细化延伸,从单一产品向多领域拓展,最大限度地处理好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贵阳目前正在全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表明贵阳已经找到了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的结合点,找到了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建设生态文明的一条新路。
现代服务业
发展旅游业,关键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
发展旅游业,关键是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休闲度假旅游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所在,与观光旅游相比,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高端旅游方式,旅游消费支出大得多,对旅游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大得多。围绕发展休闲度假旅游,首先要下更大的力气宣传“爽爽的贵阳”,提升城市旅游品牌;其次要下更大的力气改善交通条件;最后要下更大的力气提供优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景区档次、品位和服务质量。
发展会展业,关键是要长期坚持。
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的发展战略重点。一个城市选择会展品牌,必须与发展产业、拉动经济发展结合起来,这样的会展才是可持续的、有生命力的,不会因领导的更换而更换,不会因领导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一个城市会展品牌的建设没有10年、20年的努力是不可能成熟的。因此,贵阳市的会展品牌需要一年一年地积累、提升、发展、成熟。
发展金融业,关键是要做好顶层设计。
金融是现代产业的核心要素。贵阳要把金融工作放在城市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金融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尽快着手贵阳金融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适度超前、符合客观需求的金融业发展体系,努力将贵阳打造成为中国西部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利用贵阳与北京开展战略合作的重大机遇,强化与北京同城化资本市场的对接,充分利用北京金融资源优势促进贵阳金融业发展。
整治服务业发展软环境,关键是要严肃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