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报告
7716000000013

第13章 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形势(8)

处理好先行示范与可复制可推广的关系

作为转型发展和绿色崛起的先进典范,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贵阳牵手中国“硅谷”后,一路高歌猛进。2014年6月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六部门联合印发《贵州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新时代。6月9日,贵州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会议其中与贵阳市有关的举措有24项。这24项举措围绕紧扣贵阳“绿色崛起”,包括了打造“贵阳——安顺”都市圈、形成以贵阳为核心区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推进贵阳市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由此可见,贵阳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不仅仅是贵阳一城一市的事,更重要的是服务国家战略,立足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努力为全国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精耕细作服务国家和省的战略,这是贵阳当前最大的政治担当。

“十个结合”提升生态贵阳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具有更高形态和价值意义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它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和谐共融、五位一体,体现了人类实现绿色、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贵阳的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在扶贫和可持续发展方向上的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贵阳市生态文明的示范建设,不仅要加快推动贵阳市经济升级版,更重要的是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更多城市提供模型、样本和案例。为此,要在以下十个结合上下功夫。

实现生态示范与生态改革相结合

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是否具有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必须同步推进改革,尤其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要抓住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重点领域,明确时间表、工作量、路线图和责任人,全力抓好具有示范性、能够破解当前发展和保护难题、具有先行意义的各项改革。抓住加快建立和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制度体系三个环节,划定生态红线,严格用途管制,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实时公布水、大气监测数据及排名,通过改革创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面对到2020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庄严承诺;面对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火车头”“发动机”的重要使命;面对实现“四个突破”和处理好“三个关系”的发展要求,贵阳市要找到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的绿色发展的制度构架和路径选择,奋力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生态保护为底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党的建设为保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是顺应潮流的大局大势,重在落实。要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编制实施方案,加强协调配合,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凝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强大正能量。要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局的指导和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更大支持。完善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督查和巡查,加大考核、公布、排名力度,对环境质量下滑或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要严格问责。

实现产业转型与绿色融合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与发达地区比较,贵阳工业长期存在增加值总量偏少,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的问题。产业布局凌乱、同质化竞争严重已成为制约贵阳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靠消耗资源,靠重工业、污染行业和过剩产能的发展,贵阳没有出路,必须立足于现有产业、传统产业,下大力气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标准化种植、信息化改造、规模化经营、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等方式,进行结构转型,保障经济结构的有序更替。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加快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等路径努力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当前,贵阳市已经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融合发展相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和绿色服务业有序推进。接下来,要进一步明确未来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决定以打造实体经济“升级版”为主攻方向,由发展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转变,由发展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由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全面提高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绿色工业。围绕“产业布局园区化、资源利用集约化、产业结构高新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的思路,着力发展新型工业。

(1)狠抓园区建设。贵阳规划建设了面积达339.82平方千米的12个产业园区,已建成55平方千米,2012年园区工业产值达112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2.5%;装备制造、磷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现代制药、特色食品、烟草制品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5%。

(2)调整结构。2014年一季度轻工业仅用8%的用电量就支撑了49%的工业增加值。

(3)坚持标准。近三年贵阳市拒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项目,金额达1000亿元以上。发展绿色工业的同时,贵阳还在积极逐步减少落后产业的比重,2013年,贵阳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再生资源利用,淘汰落后产能158.2万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272万平方米。

绿色农业。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和环城林带保护等林业生态经济建设,规模化发展高附加值的生态农业,加大农业生态安全宣传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围绕畜、禽、蛋、奶、菜、果、茶、药、花、烟十大产业,初步建成了一批资源利用效率高、产业优势突出、生产过程无公害、产品效益明显的生态产业生产基地,促进可持续发展。2013年,贵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达到8488元,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高696元。

现代服务业。依托贵阳突出的生态优势和要素聚集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金融、物流、商贸、会展“四大区域中心”和旅游集散服务母港,避暑经济迈开大步、会展经济异军突起、引金入筑成效显着、物流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贵阳市服务业比重占全市GDP的54.1%,超过第二产业12.1个百分点。贵阳市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被评为中国十大低碳城市,是唯一入选《中国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的省会城市;与气候组织合作开展的“千村计划”在联合国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评为最佳案例之一,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

接下来,贵阳市要更好地将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产业相结合,淘汰对环境有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能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的产业,如大数据产业、信息产业、建设第四代生态产业园(富士康)等。

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优化相结合

科学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对维持城市生态安全与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关键是看该城市基础设施是否现代化。因此,城市建设必须把生态与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到城市建设的首位来抓,大力建设绿色基础设施。2014年5月,贵州省发布2014年第14号文件,要求从2014年起,用4年时间力争累计完成投资6200亿元,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基本解决贵州省城市基础设施总量不足、标准不高、管理粗放等问题。按照《贵阳市“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确定的思想规划原则,贵阳市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各类城市基础设施,以城市远期发展战略为指导,协调近、远期利益,明确近期发展目标,突出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统筹旧城提升与新区开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区域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共建共享,合理并相对集中布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高配套建设水平。同时,立足于适度超前,适应发展的思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建设适度超前,既满足当前需要,又适应未来几年的发展需求,不断增强城市的承载、聚集和辐射作用,引导城市发展。另外,要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合理确定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科学优化布局,形成规模合理、等级有序、联系密切的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提高使用效率。

实现城镇化与治理现代化相结合

贵阳市城镇化发展迅速,根据贵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截至2011年,贵阳市常住人口432万人,10年增加60万人。预计到2020年贵阳市城镇人口将超过500万人,快速涌进城市的大量人口,而面向这一群体的就业、生活、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有待完善,社会融合面临挑战。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既要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要着力解决深层次问题,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因此,贵阳市在打造经济升级版过程中,要采取三项措施,实现城镇化和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结合,不仅要让进城农民进的来,更要让他们留得下,并且住得好。

首先,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把贵阳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其次,注重农业转移人口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再就业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免因不适应城市发展而变成贫民。

再次,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对于要转为市民的农业人口,要做好城乡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