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生气了,明明跟你没关系,你却跟着害怕,害怕他生气;别人忧伤了,你也跟着忧伤;朋友信任你,跟你倾诉了一大堆,他舒畅了,你却开始有情绪了;某个同事,喜欢找你倾诉那些鸡毛蒜皮的不如意,愁眉苦脸,然后就弄得你也很心烦。这就是捡别人的垃圾。
捡别人的情绪垃圾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别人跟你无关的情绪,你总觉得跟自己有关,或担心影响到自己;一种是别人有情绪,在你身边或者找你倾诉,然后通过话语和气场传染给了你。
无论哪种情况,你都要谨防捡拾别人的情绪垃圾。自己产生的那么多情绪垃圾都无处处理,还要去捡别人的?
你需要做的就是,区分。区分出哪是自己的,哪是别人的。然后把别人的还给别人,该拒绝的时候拒绝,该清理的时候清理。在心里做好划分:这是你的情绪和你的事情,你需要为它负责,我还给你,而无需承担。
情绪是不能因压抑而消失的
无论受了多少委屈,也要自己憋在心里。这是很多人的生活箴言。
我知道你很绅士,很坚强,很礼貌,很文明,所以你从来不轻易有情绪,你要做个老好人,“很明事理”的老好人。
于是当分歧出现,当情绪产生,你会这样做:压抑、不承认。
有的人会这样不承认,他会大声地喊出“我没生气”,有的人则会哭着说“我不难过”。这都是比较好的,他们只是嘴上不承认,但他们的身体已经在表达情绪。更有好些人,身体也不会表达,语言也不会表达,而是十足的压抑,若无其事的样子。然后在心里不断地告诫自己:犯不着跟他一般见识,我不应该为这种事有情绪,我无所谓,我要做个懂事的人。
但是不是这样压抑了,情绪就真的没有了呢?
如果你家里产生了垃圾,你把它扫床底下去,看不见了。那垃圾就没有了吗?
很显然不是,那床底下的垃圾会以你看不见的方式持续影响着这个屋子。如果情绪被压抑,会从意识压抑到潜意识里,假装没有了。但是潜意识里有一个装情绪的罐子,随着你装得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重,这就会让你消耗更多的精力想把它们压抑住,这时候你的精力被消耗太多,就会失去活力。你假装没事,但却笑不出来,也活跃不起来。所以你是没事的吗?
当情绪的罐子满了的时候就会突然爆发,不分对象。有时候我们会见到一个人莫名其妙地因为很小的一个问题小题大做发了大火,就是因为如此。被压抑的情绪也是这样一个“雷区”,不允许任何人触动,且一触即发。触动这个雷的人不过是在他即将满了的情绪罐子里填满了情绪而已。
即使没有人动这颗雷,一点小事也会让他自己引爆。有的人很敏感,一点不好的事情就容易感觉到挫败和无助,一点不如意的地方就会心烦和生气,这都是以前的经验中没有处理掉的情绪遗留而来的。
这时候的情绪与当下的情境是没有多大关系的,这种爆发是一种不健康的保护机制,它的目的是为了将体内的情绪一点点释放出来,但是却影响了当下的生活。这种防御机制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移情,即把在他处所产生并没有处理完的情绪带到了当下情境。
情绪在身体里,也会伤害身体,让我们产生一些身体上的疾病。老祖宗早已经在《黄帝内经》里将情绪对身体的伤害研究得淋漓尽致了。
情绪是一种能量,不会因压抑而消失,只能释放和转化。但是首先,当你有情绪的时候需要承认它的存在。
情绪本身没有好坏对错
为什么你喜欢压抑情绪?
有的情绪你喜欢,例如高兴、喜悦、舒畅。有的情绪你不喜欢,例如忧伤、愤怒、悲哀。所以你说,不能有负面情绪,只能有正面情绪。
但是情绪有好坏之分吗?
情绪一般只划分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但无所谓好坏。由情绪引发的行为则有好坏之分、行为的后果有好坏之分,你不喜欢的可以是结果、行为,但无需排斥情绪。
情绪是造物主造物的时候所抹下的神奇一笔,造物主创造的一切都是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意义的。情绪作为能量,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如果你会用,情绪将为你创造很大的生产力。
哲人说:“被猎人打伤的熊跑得更快,受了伤的心会更加奋发图强”,这就是因为情绪转化为生产力。有的小孩在受刺激、被嘲笑、被认为不可能考上大学后,带着愤怒和委屈为证明自己使劲学习,从而考试第一;有的人在赌气后,一定要做出成绩来,这就是化悲痛为力量,也是情绪的升华。客观看待情绪,找出每种情绪的资源和意义,是放下评判的一个方法。例如:愤怒有什么用?愤怒是一种能源。愤怒的人是充满力量和冲劲的,天不怕地不怕。愤怒可以释放痛苦。我们的悲痛若不通过愤怒释放出来,我们就会更加伤痛。愤怒可以让人有自信或较强的存在感。愤怒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坚持自己是对的。愤怒可以避免沮丧。愤怒的时候是情绪高涨的,也是兴奋的。阻止或惩罚反对意见。愤怒的时候,气势是很旺盛的,反对意见会因此而减弱。由这样的视角,你可以发掘出其他情绪有哪些积极资源,并尝试着发挥出这些积极资源来为自己的行为服务。
情绪在身体里,而不在头脑中
你认为你很生气,还是你感觉到很生气?是你的大脑在感觉呢,还是你的身体?
很多人把情绪和思考混为一谈,当某人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劝他不要生气,焦虑的时候劝他不要多想。事实上这些对头脑里意识的控制产生过作用吗?这些劝说对头脑里意识的控制如隔靴搔痒,无济于事。
只要我们活着,感受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当我们觉察,就会发现在我们体内每时都有着感受。这些感受不断升起,然后又灭去。当感受加剧并通过外在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成为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情绪,引起头脑的意识,引起身体的变化。
感受和情绪住在我们身体内,是我们生物体的一部分,我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拥有它。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会出现脸红脖子粗、血液流动加速、呼吸急促等生理症状。当我们恐惧的时候,会出现身体紧缩、肌肉绷紧、变得异常敏感等。当我们紧张的时候,会出现心悸、憋气、血压升高、体温升高、脸红、发抖、手心冒汗、出冷汗等症状。情绪再加剧的时候,身体就会以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喜会手舞足蹈、怒会咬牙切齿、忧会茶饭不思、悲会痛心疾首,等等,而我们的大脑从来没刻意控制过要这么做。
我们的每个细胞都是一个小大脑,记录着很多信息。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很多事情在时间上已经成为了过去,我们的头脑已经遗忘,但是我们的身体细胞并没有遗忘,而是一直保持着对情绪的记忆直到现在。
因此我们觉察情绪的时候,也要从身体上去觉察,去感受我们身体的感受。你可以静下心来,去感觉一下自己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此刻,它们有着怎样的感受。当下的自己,有着怎样的感受。
感受与情绪的处理
感受与情绪需要通过有效的处理,来让人们变得更加一致,身心健康。如果没有处理好情绪,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像这个小白领一样危及生命:
某某是公司管理层,有一天他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但他不允许自己生气,生气却一直在自己生长。他去卫生间洗漱,刮胡子时不小心剃须刀掉地上了,捡起来不小心又掉了,他更生气了。但他不能对剃须刀有情绪呀,跟剃须刀生气太窝囊了。他走出卫生间,了解到小孩昨天的作业没有做完,于是他大发雷霆,打了小孩一巴掌。他老婆莫名其妙,于是他们吵了起来。他摔门而出,准备开车去办公室。但最后他没能到达办公室,因为路上他没好气地开车,横冲直撞,出车祸了。
体验,并接纳
在感受里,你需要的是体验,体验那到底是种什么感觉。你可能知道你有情绪,但你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感觉吗?可能你仅仅限于“知道”,那来自于你理性的认识和思考。正如你看到一棵树,你扫一眼就知道了这是棵树,但是你知道它的样子吗?你观察过它吗?你在判断之前仔细了解过它吗?
当感受生起,那是怎样一种体验?
别急着反应,先去体验它,观察它,品味它,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跟你的大脑右半球连接在一起,而不仅是“知道”和定义。
通常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工作的时候,需要让来访者重新体验当时的事件,才能在那次未完成的事件上重新工作。咨询师需要把来访者的体验拿回来,通过模拟情境、家庭雕塑等方式让来访者重新与感受连接。
情绪是不会死人的,情绪会在人体里不断翻滚,但是当它被接纳的时候它就会上升到一个最高点,然后渐渐灭去。下面是萨提亚工作坊的某个学员所记录的一次接纳并穿越无助的心理旅程。
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特无助,因为突然失去了某个人。昨天还在一起欢笑,今天就独守了空房。所有的家具都还在,只是人走茶凉,回忆不忍,又涌上心头。全世界天昏地暗,没有光彩,我努力告诉自己坚强,可是我只有更大的无助,直到有一刻,我准备穿越无助。
接纳无助。无助感再次袭来,又一次企图将我打败,我微笑地看着它,然后说了声谢谢。我很痛,但我已不再害怕。我允许我流泪,因为真的痛,但是流泪不代表我被打败我要逃。我就在这里看着它,我想看看它到底能把我怎样。我不再抗拒,我接纳,接纳我现在就是很无助,同时也不需要为无助而否定自己。我就在这,无助也在这,我看着它,它和我在一起,但它已经不能再掌控我,我的无助不是我,所以我不会听它的话,不会它让我逃我就逃。
无助继续肆虐,蹂躏着我的心脏,踩着我的脑袋,压迫着我的身体,让我想发狂。像海面上起了狂风,撕卷着海浪向我扑来,乌云密布,狂啸至极,企图让我害怕,让我离开。我还是看着它,像看着一个很生气的小孩一样。我就在这里,我知道我是安全的,我只是看着它但什么都不必做。
不知道过了多久,狂风开始变小,乌云开始散去,海面趋于平静,虽然还是有风,但已不再那么疯狂。无助开始淡去,窗外,天很蓝,有汽车的声音和行人匆匆。屋里,钟表滴滴答答,桌子还是那桌子,台灯还是那台灯。一切那么真实,什么都没发生,我还活着。
我又看了看我的无助,它还在那里,像一个玩累了的小孩,偶尔翻翻身,踢一下我的心脏,但是已经没有那么疼。我告诉它,抱抱,我爱你。我抱起了它,抱起了我的无助。它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虽然有时候很折磨人,但玩累了就休息。像抱着我那失去的爱情和梦想一样。它们都在,只是累了。
我在心里抱起了它,抱起了我的无助。眼泪再一次亲吻脸颊,这一次不是痛,而是心疼和感动。心疼自己,何必因为自己爱的一个孩子折磨自己就放弃自己呢。也感动自己,无助来的时候没有逃,而是看着他变大又缩小,像来时的海浪让人害怕,也终究会慢慢退去。
当无助感开始变小的时候,我想看看刚才自己一直在沙发上没有动,却经历了怎样一个心理过程。
于是我不必再告诉自己坚强,因为我本身就很坚强。
在体验到感受,与感受产生连接的时候,会有一些痛。别急着去排斥,只是接纳它。
接纳,并不是多么晦涩的字眼。接纳感受,接纳就是看着它,而不必认同它。接纳就是与它同在,看着它,而不必排斥它。接纳就是承认它是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接纳就是了解无常。感受是一种能量,让它在体验里尽情释放,不要试着阻止它的动作。感受自己会升起,灭去,再升起,再灭去。把感受还给感受,感受并不是你自己。
感受属于我而不是我。无助的时候之所以那么悲痛,原来只是认同了它,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全部。我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快乐过,悲伤过,疯狂过,寂寞过,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自我只是感受的一个载体。感受交替更换,自我未曾改变。生活除了当下环境事件的刺激产生了无助的感受外,还有很多,远方有妈妈的担心,附近有朋友的关注,门外可以买到鸡蛋灌饼,开窗可以吹到秋日凉爽的风,无助并不是世界的全部。视野渐行渐宽,才发现,无助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的一部分却并非我的全部。所以我无须为它否定自己,否定全部而想逃离现在的环境。
深入觉察
当你感受到了那种感受的时候,你需要去看看你对于这个感受还有哪些隐藏的部分。觉察,就是将自己了解得更细致,对感受有更深入的了解。
感受
当事情发生,你有着怎样的直接感受?你的第一体验是什么?是生气、委屈、无助,还是愤怒?不要尝试着去抗拒,只是去看看你的身体有了怎样的反应,那种感受是什么。
下面是你容易忽视的,一个需要被浮现、表达并加以接纳、转化和整合的情绪感受的清单,它们存在于意识或潜意识中,这些词不是为了给你的这种感觉一个定义,而是希望可以给你一个提示,它们是否存在于你的体内:
恐惧、惊慌、焦虑、紧张、愤怒、暴怒、轻蔑、无力、沮丧、屈辱、惊吓、空虚、孤独、悲伤、受伤、憎恨、羞耻、悔恨、窘迫、厌倦、怀疑、自责对于感受的几个延伸:
感受的感受
感受的感受,就是你对所产生的主要感受和第一感受有什么样的感受。比如说有时候人生气了,有的人对自己的生气感到更生气,他不断用“我怎么可以生气!”的观点来强化感受。他不仅在生别人的气,还在生自己生气的气。有的人则会感到气馁和内疚,为自己随便生气而感觉到愧疚。
在感受后面还有个感受,你对你的感受产生了怎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