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物质、思想和道德中都相信命运的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在观念和个性中也都有各自的范围或限制,就像命运也有它的统治者一样,也同样存在着限制它的极限。这种极限从上面看和从下面看是完全不同的,从里面看和从外面看也是有所不同的。因为,虽然命运是极其广阔的,是如此富有力量的,那么在现实的世界中,极其广阔就是一个事实。而如果命运有着极限的力量,那么,极限的力量迟早将会反对命运的安排。
对于人类来说,即使是在命运的统辖之下,自由也是必不可少的,哪怕是抛弃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如果想获得自由,那么就必须首先拥有道德。精神上的力量是拒绝被分析的,然而我们却能够用一个可以看见那些事实的知觉来感知它。当强烈的意志出现的时候,它通常是起因于组织的某个个体,就像身体的整个能源和思想都在向一个方向流动。
智力不相信命运的安排。如果你在命运的边上发现了你自己,而且说自己已经把握了命运,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命运的一部分就是人类的自由。
在我们的一生中,命运是不可预料的因素。行驶在大海中的轮船一旦解体,水手就会像灰尘一样渺小。但是,只要你学习游泳,善于劈波斩浪,锻炼出健壮体魄,你的命运也就会因此而改变。
人生哲理
生活并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让我们轻松自在地在其中旅行。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只要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一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或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
路的旁边也是路
老和尚问小沙弥:“如果你进一步则死,退一步则亡,你应该怎么办?”小沙弥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
往旁边去!是那样地显而易见。这种生活中的简单道理我们谁都懂得,但在生活的过程中,却又常常容易被一些人忘记。每当看到或听到某某人因高考落榜而割腕,因恋爱失败而上吊,因家庭变故而卧轨,因生意赔本而跳楼,因仕途无望而投河等悲剧的时候,我心里总是阵阵作痛,为他们可惜、可悲、可叹,难道这些人的智慧连小沙弥都不如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天无绝人之路”,说得很有道理。人生的路很长,但选择也很多。为环境所迫,为条件所困,为生活所累,为情感所惑……有些事情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当我们不能改变全部时,却有可能改变局部。生活中,我们有时在一条路上不断地行走,走久了,走累了,走厌了的时候,有可能觉得脚下的路越走越狭窄,甚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再没有勇气继续往前迈动步子。实际上,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其实,许多时候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狭隘的心态逼得自己无路可走。
记得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如果不能追赶太阳,就应该选择月亮。当我们在原来的道路上不能进退的时候,学会正视现实,做一些必要的妥协,往旁边跨上几步,就会出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并且最终会引领我们走向新的希望。只要自己的理想不以个人为中心,渺小,短浅;只要自己的眼光不过于窄小,眼皮不过于厚重,抬不起来,看不清远方;只要自己的认识不过于肤浅,懂得人生有顺境逆境,有成功失败,有祸福得失。那么,即使自己不能拥有花的高贵,也能拥有果的甜美。
罗马一位很有成就的女服装批发商,在回忆她的成功时,总是忘不了父亲在她几乎走向绝境时给予她的警醒:
父亲带着我,离开罗马的家,来到市郊一个小镇,爬上一座高高的教堂塔顶。我心里暗自嘀咕:领我上这儿来干什么呢?
“往下瞧瞧吧,伊尔沙!”父亲说道。
我鼓足最大的勇气,朝脚底下看去。只见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扭曲的马路,条条都通往罗马。
“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父亲慈祥地接着说:“你看,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达不到目的地,你就走另一条路试试!”
于是,聪明的女儿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在以后的道路上不断走出新境界,创造新生活。
也许这就是那句著名警言“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一个翻版。但不管怎么说,它的确向我们揭示了一条深奥的人生哲理。
人生之旅,有我们想象不到的许多复杂。我们不喜欢龌龊,不喜欢阴暗,不喜欢一切阻挡人生道路的种种障碍,可能也无法改变。然而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走向,往旁边去,通过迂回前进的方式,走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地。因为,路的旁边也是路。
人生哲理
生活中,我们在一条路上不停地走,总觉得自己把路走绝了,再不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再不会有更大的成就。实际上,路的旁边也是路。可能我们一生注定只能奔赴一个方向,如果总是沿着那条老路前进,当然有把路走烦、走厌、走绝的时候。如果你试着往旁边跨几步,就发现无数条路,而且条条都是全新的路。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人生路上走得不好,不是路太狭窄了,而是我们的眼光太狭窄了,所以,最后堵死我们的不是路,而是我们自己。
培养一种业余爱好
人一定要有一种爱好,那种只为事物本身所吸引的爱好,那样生活才会有乐趣。本文从现实出发,对世人进行定位、分类,探求人们工作、生活真正快乐的源头所在。
下面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给我们的忠告。
美国一位天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忧虑是一阵情感的冲动,意识一旦陷入某种状态,这种状态将很难被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与意识去抗争是徒劳的。意志力越强,这种抗争越显得徒劳无益。这时,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悄悄地渗入某种新的东西,来分散注意力。如果这种新的东西选择恰当,而且确实能激起你对另一领域的兴趣,渐渐地而且经常是非常迅速的,你过分紧张的情绪就会缓解,你又开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因此,对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培养一种业余爱好、一种新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但这不是一件一朝一夕或凭一时的意气就能一蹴而就的事情。这种替代忧虑的心理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种子必须精挑细选,然后播撒到肥沃的土壤里,要想得到子粒饱满、需要时随手可摘的果实,还必须对它细心呵护。
要想真正地快乐,而且每次都能真正奏效,一个人必须有两种或三种业余爱好,并且必须是真正的业余爱好。一个人到了晚年才说要培养这种或那种兴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种尝试只能是更加增加大脑的压力。一个人可能具有与他日常工作无关的大量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并无助于他减轻心理压力。随心所欲做你所喜欢的工作不会有助于减轻你的心理压力,而是你必须设法喜欢你目前所做的工作。
大致来说,人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是累死,第二类人是愁死,第三类人是烦死。体力劳动者经过一周的辛勤劳动已经筋疲力尽,再让他们在周六下午踢足球或打棒球无助于消除他们的疲劳。对那些为一些大事已经连续工作或烦恼了六天的政治家、专业人员或工商界人士来说,在周末的时候让他们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烦恼费神,也不会使他们的身心放松。对于那些不幸的人,那些可以随意发号施令,那些随心所欲、无所不能的人,新的乐趣、新的喜悦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情。他们狂乱地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想通过不断换地方这种方式来摆脱烦恼,这是徒劳的。对他们来说,条例、规矩是他们最有希望摆脱烦恼的办法。
也可以说,理智、勤奋、有才能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人是工作与娱乐泾渭分明,第二类人是工作、娱乐合二为一。大多数的人都属于前者。他们有他们的报酬。长时间在办公室或工厂的辛勤劳作不仅使他们得到了维持生命的薪水,而且培养了他们追求快乐的强烈愿望,即使仅仅是那些最简单、最朴实的形式。然而命运女神所偏爱的却是第二类人。他们的生活自然、和谐。对他们来说,工作时间永远都不够长。每一天都是假期,法定假期到来时,他们不愿休假,认为这是强行中断了他们精彩的假期。然而,这两类人都必须改变一下他们的观点,调整一下气氛,转移一下奋斗的方向。
事实上,或许那些以工作为乐的人正是那些最需要通过一种兴趣或爱好使自己适时忘记自己工作的人。
人生哲理
“活着真累”,“活着太痛苦了”,这是时下很多人的感慨。的确,活着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金融危机下工作不好找,每月的房贷要还,孩子的择校费还没有着落,生病的老人急需帮手护理……但是,如果我们懂得享受生活、懂得追求自我,就会活得轻松、活得愉快、活得幸福。
简单生活
丽莎·茵·普兰特,原是美国一名律师,由于厌倦现代社会步调纷乱的生活,于1993年放弃律师职业,投入于简单生活研究和实践中,并与其同仁创办《简单生活》月刊,被誉为“21世纪的新生活导师”。以下,就是她为我们指明的“简单生活”。
幸福是什么?在我看来,幸福来源于“简单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托,成功、财富只是外在的荣光,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发现真实独特的自我、保持心灵的宁静。
有人问我,“简单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辞去待遇优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过活并清心寡欲?这是对“简单生活”的误解。“简单”意味着“悠闲”,仅此而已。高额的存款,如果你喜欢,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让金钱给你带来焦虑。无论是中产阶级还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尽量悠闲、舒适,在过“简单生活”这一点上人人平等。这个时代,不是人人都必须像梭罗一样带上一把斧子走进森林,才能获得平静安逸的感觉。关键是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我们是否愿意抵制媒体、商业向我们大力促销的“财富中心论”,是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与发展生命的热情、真实和意义。
简单是平息外部无休无止的喧嚣,回归内在自我的唯一途径。当我们为拥有一幢豪华别墅、一辆漂亮小汽车而加班加点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疲惫地倒下;或者是为了一次小小的晋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责并一年到头赔尽笑脸;为了无休无止的约会精心装扮、强颜欢笑,到头来回家面对的只是一个孤独苍白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真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它们真的那么重要吗?
简单的好处在于:也许我没有海滨前华丽的别墅,而只是租了一套干净漂亮的公寓,这样我就能节省一大笔钱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旅行或者是买下梦想已久的摄影机。我再也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诺诺,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晋升并不是唯一能证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从事半日制工作或者是自由职业,这样他们就有更多的时间由自己支配。如果我不是那么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应酬,我将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谈,分享一个美妙的晚上。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心在一天天枯萎。事实上,只有真实的自我才能让人真正地容光焕发,当你只为内在的自己而活,并不在乎外在的虚荣,幸福感才会润泽你干枯的心灵,就如同雨露滋润干涸的土地。
我们需求得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罗所说:“大多数豪华的生活以及许多所谓的舒适的生活,不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类进步的障碍。对于豪华和舒适,有识之士更愿过比穷人还要简单和粗陋的生活。”简朴、单纯的生活有利于清除物质与生命本质之间的樊篱。为了认清它,我们必须从清除嘈杂声和琐事开始,认清我们生活中出现的一切。哪些是我们必须拥有的,哪些是必须丢弃的。
多一分舒畅,少一分焦虑;多一分真实,少一分虚假;多一分快乐,少一分悲苦,这就是简单生活所追求的目标。外界生活的简朴将带给我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我们将发现新生活在面前敞开,我们将变得更敏锐,能真正深入、透彻地体验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们将为每一次日出、草木无声的生长而欣喜不已,我们将重新向自己喜爱的人们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自然,热情地置身于家人、朋友之中,彼此关心,分享喜悦,真诚以对。那时我们将发现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阂而不能相互沟通,不过是匆忙、疲惫造成的假象。只有当我们轻松下来,开始悠闲的生活才能体验亲密和谐、友爱无间。我们将不是在生活的表面游荡不定,而是深入进去,聆听生活本质的呼唤,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人生哲理
简单生活不是吝啬,也不是“苦行僧”,简单未必回归田园,简单也不是无所事事,简单是回到心灵的单纯明净与精神的轻松愉快中。简单生活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呈现的真实自我,过上目标明确的生活,是一种丰富、健康、和谐、悠闲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