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7681200000043

第43章 十二画(3)

用法:用水3碗煎至1碗,连服2~4日。

主治:内痔炎症出血。第二方:鲜紫茉莉根6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前列腺炎,糖尿病,尿路感染,宫颈糜烂,痢疾。第三方:鲜白胭脂花根(去粗皮)60克,热加豆腐2块,体寒加猪脚1只。

用法:加水炖烂,吃肉喝汤。

主治:急性关节炎。第四方:鲜紫茉莉根120克,白鸡冠花15克,白木槿花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白带。第五方:紫茉莉花果仁30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紫茉莉花果剥去壳,研细末,蜂蜜调成软膏,洗脸后涂搽患处,每日早、中、晚各1次。

主治:雀斑。第六方:鲜紫茉莉根及茎叶适量。

用法:捣烂敷患处。

主治: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第七方:鲜紫茉莉根30克,板蓝根30克,韩信草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子宫颈糜烂。第八方:鲜紫茉莉块根(去粗皮)6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主治:前列腺炎。第九方:鲜紫茉莉根60~120克,白果14粒(去壳)。

用法:水炖服。

主治:糖尿病。

酢浆草

【别称】酸浆草、三叶酸、斑鸠酸、酸咪咪、老鸦酸、黄瓜草。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匍匐事斜升,多分枝,节节生根。叶互生,掌状复叶,形小;小叶3枚,倒心脏形。五~七月开花,伞形花序,苞片线形;萼片,花瓣,黄色,倒卵形;雄蕊10个,花丝下部联合成筒;子房心皮5个,花柱5个,柱头头状。蒴果近圆柱形,有5棱,熟时裂开将种子弹出。种子小,扁卵形,褐色。全草入药,四季可采,夏秋为佳,鲜用或干用。

【生长环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路旁、荒地或田野阴湿之地。

【性味功效】性寒,味酸微涩。消热利湿,消肿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酢浆草30克,黄荆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流感。第二方:鲜酢浆草30克。

用法:加大米少许煮服。

主治:喘咳。第三方:鲜酢浆草60克。

用法:洗净,捣烂,绞汁炖开服。1日2次

主治:腕管综合征(手指麻木、疼痛,以拇、食、中指为重)第四方:酢浆草60克,野菊花叶30克,龙眼树叶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感冒发热。第五方:鲜酢浆草50克,蜀椒49粒(去目)。

用法:将蜀椒研末,与酢浆草共捣烂,搓合成黄豆大小1块,干燥备用。每用1块,塞龋孔中。

主治:龋齿疼痛,遇冷痛甚。第六方:鲜酢浆草30克。

用法:晾至半干,切碎,加水炖汁服,服至水肿消退。忌食盐120日。

主治:肾炎水肿。第七方:鲜酢浆草50克,松针15克,大枣10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第八方:酢浆草30克,半边莲30克,水蜈蚣30克,海金沙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

锁阳

【别称】黄骨狼、琐阳、不老药、锈铁棒。

【形态特征】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茎肉质肥厚,圆柱形,直径3~6厘米,暗褐色或棕褐色,下部埋藏于土中。叶鳞片状,卵圆形、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0.5~1厘米,宽不及1厘米,先端尖,密集于茎基部,覆瓦状排列,上部排列稍疏松,螺旋状排列。六~七月开花,花很小,暗紫色或紫红色,密集,排列成穗状花序棒状长圆形,长5~15厘米,直径2.5~6厘米;花被片5片;雄蕊1枚。七~八月结果,果实小,球形;有硬壳状果皮。肉质茎于春季采挖为佳,除去花序,切段,晒干备用。

【生长环境】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有分布。多生于沙丘下半部、干燥多沙地带,多寄生于植物红柳和白刺的根上。

【性味功效】味甘,性温。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验方精选】第一方:锁阳10克,茯苓10克,桑螵蛸10克,龙骨15克。

用法:共研细粉,每次服6克,日服3次,开水送服。

主治:肾虚遗精。第二方:锁阳15克,白茅根30克,忍冬藤(金银花藤)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泌尿系感染尿血。第三方:锁阳、龙骨、肉苁蓉、桑螵蛸、茯苓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日服2次,早晚各1次,每次服1丸,开水或淡盐开水送服。

主治:肾虚遗精,阳痿。第四方:锁阳30克,韭菜子30克,菟丝子30克,肉苁蓉30克,鹿角霜30克,莲须30克,龙骨30克。

用法:共研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10克,每次服1丸,日服3次,淡盐水或开水送服。

主治:梦遗,滑泄。第五方:锁阳15克,桑椹15克。

用法:水煎取汁加蜜糖30克,分2次服。

主治:老年气弱阴虚,大便燥结。第六方:锁阳10克,龙骨30克,党参15克,桑螵蛸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肾虚白带多,腰膝酸软。

落花生

【别称】花生、落花参、南京豆、长生果。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根部有很多根瘤。茎匍匐或直立;茎、枝有棱被棕黄色长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钝或有突细尖,基部渐狭,全缘;叶柄,被棕色长毛;托叶大,基部与叶柄基部连生,成披针形,脉纹明显。六~七月开花,花黄色,单生或簇生于叶腋,开花期几无花梗;萼管细长,花冠蝶形,花瓣近圆形,花柱细长,子房内胚珠受精后,子房柄伸长至地下,发育为荚果。荚果长椭圆形,种子间常隘缩,果皮厚,革质,具突起网脉,内含种子1~4颗。果期九~十月。秋末挖取果实,剥去果壳,取种子晒干,俗称“花生米”。

【生长环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功效】性平,味甘。润肺,和胃。枝叶:甘,涩,平。宁心安神。壳:淡、涩,平。敛肺止咳。

【验方精选】第一方:花生米适量。

用法:加醋泡七日,每晚睡前嚼服7粒。

主治:高血压病。第二方:熟花生油80毫升。

用法:顿服。6小时后未见好转,再服1次。小儿剂量酌减。

主治:蛔虫性肠便阻。第三方:落花生叶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于下午、晚睡前服,连服五~七日。

主治:失眠。第四方:花生米90克,猪前脚1只。

用法:加水炖烂,分2次服。隔日1次,连服3~5次。

主治:乳汁不足。第五方:花生米、大枣各30克,芝麻15克。

用法:加水共炖烂,加蜂蜜少许调服,每日1剂,连服3~5日。

主治:燥咳。第六方:花生米50克,大枣30克,白糖10克。

用法:先将花生米、大枣炖烂,加白糖调服。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第七方:生花生米50克,鲜牛奶250毫升,炼蜂蜜30毫升。

用法:先将花生米加水泡30分钟,捣烂,加牛奶煮几分钟,加入蜂蜜,调匀,晚上临睡时服之,每日1次,可长期服用。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纳不佳。大便秘结者。

蛤蚧

【别称】大壁虎、仙蟾、蛤蚧蛇。

【形态特征】动物全长约30厘米,头体长与尾长略相等或尾略长。头略呈三角形,吻端圆凸,鼻孔近吻端,眼大突出。口大,上下颌有许多细小牙齿。全身密生细小粒鳞,其间杂有较大疣鳞,缀成纵行;背面紫灰色,有砖红色和蓝色斑点,腹面灰色,散有粉红色或黄色斑点,尾部有白色环纹六~七条。四肢的指、趾膨大成扁平状,底部有单列皮肤褶襞,能吸附峭壁。全年可捕,除去内脏,拭净(不要用水洗),放顺平扁平,低温烘干备用。

【生长环境】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省区有分布。多栖息在山岩的石缝、石洞、树洞内、屋檐上、墙壁上,或人工养殖。

【性味功效】味咸,性平,有小毒。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验方精选】第一方:蛤蚧6对。

用法:研成细末,口服,每次5克,每日3次。

主治:功能性不射精。第二方:蛤蚧1对,海螵蛸半斤。

用法:研成细粉,混合调匀,每次服10克,日服2次,早、晚用开水调白糖适量送服,连服30日为1疗程。

主治:急、慢性气管炎。第三方:蛤蚧5克,人参6克,五味子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小儿先日性心脏病,神昏,汗出气短。第四方:蛤蚧6克,北沙参10克,桑白皮10克,知母10克,杏仁1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虚劳咳嗽痰血,呼吸短速。第五方:蛤蚧1对,白及60克。

用法:研细粉,每次服10克,日服2次,开水送服。

主治:咳嗽咯血。第六方:蛤蚧尾6克,人参3克。

用法:研细粉吞服,开水送服。

主治:肺弱肾亏,呼吸短速不能平卧,肢冷畏寒,脸白自汗。第七方:鲜蛤蚧1条。

用法:去皮和内脏,切碎,同猪瘦肉30克,共剁碎,放少量油、盐蒸熟吃。

主治:小儿疳积,哮喘。第八方:蛤蚧1对。

用法:用淡盐水洗去鳞和污物,切成小块,浸泡于1000毫升的50度白酒中,浸泡3个月左右,每次服20~30毫升。

主治:身体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