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影响世界的百位名人(中华阅读文库)
7677700000032

第32章 匆匆闪过的一颗刺目流星

——赫鲁晓夫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1894—1971)出身于苏联库尔斯克省加利诺夫卡(现属乌克兰共和国)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参加劳动,帮助大人放羊、养牛,只在村里的教会小学读了几年书。为了生计,他的父亲来到顿巴斯的煤矿做工。在尼基塔14岁时,全家迁到顿涅茨煤矿的一个工人居住区,他也进了一家工厂做钳工。在工人中间,他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了布尔什维克的拥护者。在罢工运动中,他成了工人领袖。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充满着战斗精神的赫鲁晓夫在当地被选为采矿工业金属业工会主席。在白匪猖獗的时期,他参加了工人赤卫队,成为布尔什维克中的一员。工人赤卫队失败后,他逃回家乡,在那里加入红军,当上了营政治委员。国内战争结束后,他回到煤矿。此时,国内经济十分困难,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为了使煤矿尽快出煤,赫鲁晓夫上下奔波:动员群众,发表演说,修理设备,下井采煤。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很快恢复了生产。因表现突出,他被送进顿巴斯中等技术学校的工农速成班学习,同时担任学校的政治指导员及党支部书记。在校学习期间,他与学校的教师尼娜·彼得罗芙娜结为伉俪。

1924年年底,赫鲁晓夫结束了学业。他没有得到工程师的证书,却成为一个区的区委书记。他精力旺盛,积极肯干,一年后作为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联共(布)第14次代表大会。1928年,新上任的乌克兰共产党中央总书记斯·柯秀尔要求选择优秀的工人干部参加机关工作,赫鲁晓夫有幸中选,一跃而当上了乌克兰党中央的组织部副部长,不久又调任乌克兰首都基辅市的组织部部长。

1929年,他来到莫斯科,进入为培养工人干部而兴办的斯大林工业学院学习,并担任学院的党委书记。两年后,他从学院毕业,被留在莫斯科做区委书记。1932年升任莫斯科市委第二书记,1934年1月任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莫斯科州委第二书记。在为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进行经济建设的热潮中,他成功地领导了修建莫斯科地铁的第一期工程,荣获了一枚列宁勋章。在首都工作的这几年,他青云直上,特别是在与国家领导人直接接触中,博得了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青睐。当然,他也为斯大林的魅力所倾倒,全力拥护斯大林的一切主张。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党的领导人基洛夫被暗杀为导火线而开始的30年代的“大清洗”,使党的许多干部未能幸免。在1937—1938年间,乌克兰的党政领导人相继罹难。于是,斯大林委派赫鲁晓夫出任乌克兰党中央的第一书记。同时,他当选为苏联党中央政治局的候补委员。作为乌克兰的最高负责人,赫鲁晓夫几乎走遍了乌克兰全境,政治、经济一手抓,工业、农业都有所发展。1939年,又荣获一枚劳动红旗勋章,并在联共(布)18大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德条约签订后,波兰、罗马尼亚的部分国土并入乌克兰,为了新边境的建制与巩固,赫鲁晓夫到处奔波。战争爆发后,他兼任基辅军区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权力更大了。1943年获陆军中将军衔。战后,他领导了乌克兰的重建工作。他主管的农业喜获丰收,人民的生活有了改善。

1949年,他回到中央,重任莫斯科的州委和市委第一书记,并成为中央书记。他根据在乌克兰工作的经验,提出合并集体农庄、扩大经营规模的计划。此举使莫斯科州的农庄数目由1949年的6069个减为1541个。接着他又提出建立“农业城”的设想,孰料受到斯大林的批评,他只好承认错误,从此不再提起。在1952年党的第19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代表中央作了修改党章的报告。

1953年3月,斯大林遽然去世,中央领导层一片混乱。苏共中央、苏联部长会议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召开的联合会议,任命马林科夫为部长会议主席、贝利亚为内务部部长。为了让赫鲁晓夫集中精力做好中央书记的工作,免去了他的莫斯科州委和市委书记的职务。几天后,赫鲁晓夫以实行“集体领导”的名义,让马林科夫辞去了中央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成了党内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在1953年9月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正式当选为苏共中央的第一书记。在此之前,赫鲁晓夫已积极行动起来,串联其他人,除掉了不得人心的贝利亚,开始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平反。马林科夫因一直在中央工作,又与贝利亚关系密切,在很多事情上自然难逃干系,处境渐渐尴尬起来。1955年被迫辞去政府首脑的职务,由与赫鲁晓夫关系密切的布尔加宁取而代之。

在内政发生变化的同时,苏联的外交政策也有所变化。1955年5月,赫鲁晓夫率领苏联代表团访问南斯拉夫,承认苏联在两国关系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但他试图将责任推给贝利亚的做法不为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所接受。经过艰苦的谈判,两国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随后,他又先后出访印度、英国。

1956年2月,苏共举行了第20次代表大会。在大会闭幕的当晚,赫鲁晓夫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坚持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他在会上作了“反对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矛头所向直指斯大林,指责他“严重地滥用职权”,对党的干部“实行大规模的恐怖手段”,要求全党同个人崇拜“进行无情斗争”。但是,与会者并未注意保密。不久,美国的《纽约时报》公开披露报告全文。此事立刻震惊了世界,引起轩然大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机掀起反对社会主义的思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则思想严重混乱。西方国家的共产党内出现退党风潮;东欧各国受到强烈冲击,政局动荡,最严重的是匈牙利,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悲剧”,导致苏联出兵平定事端。

此后,在苏联国内开始批判斯大林、进行政治“解冻”、对“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大规模的平反的工作。取消了过去常用的“人民敌人”的罪名,解散了大批集中营。在1956—1957年间,有700万—800万人被释放,500万—600万已死的人获得平反。一些少数民族也被恢复名誉,如车臣、印古什等,允许他们从流放地返回故乡居住。克里姆林宫也向公众开放。

赫鲁晓夫的改革引起了党内一些人的反对。1957年6月,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决定免除他的第一书记的职务。但是,赫鲁晓夫拒不接受,声称他是由中央全会选举出来的,只有中央全会才有权罢免他。在国防部长朱可夫的支持下,很快召开了特别中央全会,会上双方争论得十分激烈。最后,赫鲁晓夫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反对者莫洛托夫、马林科夫等被冠以“反对中央委员会的列宁主义路线”的罪名,开除出主席团和中央委员会。1958年,赫鲁晓夫取代布尔加宁兼任部长会议主席,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发展到权力的顶峰。美国《时代》杂志将他列为1957年的新闻人物。

长期以来,赫鲁晓夫十分重视农业。在1953年9月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作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农业的措施》的报告。会议通过的决议规定:削减庄员的税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并动员了两万多名知识分子干部充实到集体农庄。他还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如:鼓励庄员发展副业、开垦荒地等,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但是,他的一些无视科学,强迫命令,急于求成的做法,也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在哈萨克地区的开荒活动,破坏了当地的草场,致使生态失衡;大面积推广在苏联并不适宜种植的玉米,致使产量下降等。1960年后,农业产量踟蹰不前。尽管频频更换农业部的领导,仍无济于事。农业政策的失败成为他后来下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他执政期间,对工业也作了一些改革,虽不成功,工业的发展还是很显著的,特别是在宇航领域。1957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令美国朝野大吃一惊,加快了与苏联竞争的步伐。

在苏共第22次代表大会上,他提出:苏联在现阶段已变为全民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已不再必要。此前,他已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可以和平共处,展开和平竞赛。因而他注意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1959年他出访美国,同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进行了会谈。1960年9月,他率苏联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再次来到美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因对一西方国家代表的发言不满,他竟脱下一只皮鞋在桌子上敲打,致使会议陷于中断,成为一大丑闻。在与美国竞争中发生的1961年的柏林危机和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均未占据上风,大丢脸面。在他执政期间,中苏关系急剧恶化。1960年,苏联召回在华的1390名专家,废除了257个合作项目,给中国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这一系列事件终于使他威信下降,在党内陷于孤立。1964年10月,中央全会严厉地谴责了他的错误,尽管他作了反驳与申辩,最后还是无可奈何地同意辞去一切职务。从此以后,他过着销声匿迹的、平静的退休生活。他的后继者试图抹去他的痕迹。在国内的报纸及书籍中,人们已基本上见不到他的名字,仿佛他没有存在过。1970年,他的回忆录分别在美、英两国出版,引起轰动。

赫鲁晓夫是工人出身的政治家,没有掌握多少高深的理论,但是他善于并敢于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作出改革。可是,他的急躁、主观,致使他的许多改革与创新策划不周,前后不一,方法不当,连连失败。丘吉尔曾说:他真是过于频繁地指望两步就越过深渊了。纵观他的一生,受到的批评可能远大于对他的赞扬。但是,他毕竟大大地改变了苏联的政治体制和思想体制,给当时的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并影响到以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