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商培养书——青少年情商培训辅导
7675400000034

第34章 终极目标:高情商成就精彩人生(4)

比如,家里的事儿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赶快上班或出去散心、找知心朋友聊聊天;身患绝症者别去医院看望危重病人;以一种决断态度来“逃避”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这里的“逃避”是主动摆脱,不是消极的那一种);自己崇拜的偶像去世了,不要过度地伤痛,要及时地调整心态,把“目标”再投向其他优秀的明星偶像身上……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

以上这些可算作客观回避法。

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努力来强化人本能的潜抑机制,忘掉或不去想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单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你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动手去干一件你认为非常有意义的事(当然,最好是大家也都支持你干这件事,并能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或鼓励),所谓“一心不可二用”,道理就在这儿。

转视法

当然,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回避的。有的时候,同一客观现实或情境,从某个角度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心理,这时,人便陷入心理困境;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它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进而豁然开朗地走出心理困境。

有个故事很有哲理,我国古代有一位老太太,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下雨,老太太又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啊?于是,又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渐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幸有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雨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个儿一想,您就没愁可发喽。”果然,经智者这么一解释,老太太恍然大悟,从那以后,变愁为欢、心宽体健起来。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看问题,常常会使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自慰法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那只狐狸便不再感到苦恼了。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

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却有维持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儿: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您为此而茶饭不思也太不值了,要知道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呢;再者说,职称和称职也不完全是一回事,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儿,何必为此大伤脑筋而愁坏身体?

恋人无情地分手而去,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果真成婚,说不定还要再离婚,早跟她(他)“拜拜”,岂不免去后患?

自行车丢了——嗨,这年月,谁还没丢过车子!就当这月奖金没发过,何况“破财免灾”,只要全家平安、健康,那还不是大福大贵吗?自己跟自己说:“想开点儿,没啥大不了的!”

这种自慰法其实就是“精神胜利法”。要知道,在某些时候,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因为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那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

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以其充满热情和英雄气概的创作,对欧洲音乐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艰难坎坷而又光辉夺目的一生,伟大的人格,超人的毅力,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称他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正直与真诚的大师”。

贝多芬的一生充满磨难与不幸,但他都以顽强的意志挺了过去,因为他要为他的追求奋斗。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又整日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娘的女儿。他的童年时代,从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父亲想培养他的音乐天赋,把他当神童一样炫耀。4岁时,他被整天钉在琴键前面,几乎被繁重的练习压死,父亲使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

11岁时,他加入戏院乐队;13岁,他当大风琴手;17岁时,他失去了他亲爱的母亲。母亲死后,他开始负担两个弟弟的教育之责。他不得不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人家把养老金交给儿子收领。

1789年,贝多芬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德国文学。三年后,战事蔓延到这里,他离开故乡,住到德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受到爱国情绪的鼓动,他把当时的战争诗谱写成音乐。大革命已征服了世界,征服了贝多芬。虽然奥地利和法国的关系很紧张,贝多芬仍和法国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他拥护共和的情绪愈加坚定,这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这期间,他从幼年培养起来并得到良师指导的音乐才能成长起来,1795年3月20日,他在维也纳举办了首次钢琴演奏会,崭露头角,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1795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25岁!不是已经来临了吗?”有人说他很高傲,举止粗野,态度抑郁并带着非常强烈的内地口音,但他藏在骄傲笨拙之下的慈悲,唯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知道,他写信给他的密友医生韦该勒报告成功时,第一个念头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入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要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多美妙。”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1796年至1800年间,他的耳朵日夜作响,他的内脏也受剧烈的痛楚折磨,听觉越来越衰退。开始的好几年中,他瞒着别人,连最亲密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疾不致被人发现;他独自守着这个可怕的秘密。后来,他不能再沉默了,他绝望地告诉了他的两个朋友--韦该勒医生和阿芒达牧师:“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劣……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

在肉体的痛苦之上,又加了另一种痛苦--爱情的挫折。他对于爱情的神圣抱着毫无假借的观点,但他一生却做了爱情的牺牲品,他不断地梦想着幸福,然而却不断幻灭,随后是悲苦的煎熬。1801年,一个姑娘闯入了他的生活,这就是贝多芬曾题赠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的琪丽哀太·琪却尔弟。他们曾彼此相爱,但这段爱情却使贝多芬付出了很高的代价。爱情使他格外感到自己的残废和境况的艰难,以至于他无法娶他所爱的人,而琪丽哀太的风骚、稚气和自私使贝多芬苦恼,两年之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这打击是摧残心灵的,尤其是贝多芬由于疾病而使心灵变得虚弱的时候,狂乱的情绪更有把他毁灭的危险。他一生只有一次,似乎到了癫狂的关头。他给兄弟卡尔与约翰写好了遗嘱,注明“等我死后开拆”。他差不多要结束他的生命了。

可是贝多芬并没有屈服,他顽强地活着,他的刚毅的天性没有遇到磨难就屈服。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他的爱情、痛苦、意志,他的时而颓废时而骄傲的情绪,都反映在他的一系列的作品里,有《悲怆奏鸣曲》,有附有葬礼进行曲的奏鸣曲,有悲壮惨痛的宗教歌……但是他的心灵并不安于愁苦,他的苦痛时期的作品也有欢悦的乐曲,反映青年人天真、热烈的爱情。他渴望爱情和幸福。

他的作品中有几部进行曲,节奏感十分强,当拿破仑大军兵临贝多芬居住的维也纳城下时,他写下了《英雄交响曲》,最初的手稿上写着“波拿巴”这个题目,他把拿破仑当做理想中的革命天才,当拿破仑称帝的消息传来时,他说:“他也不过是一个凡夫俗子”。

1806年,贝多芬写下了《第四交响曲》:一朵精致的、蕴藏在他一生中平静日子的带香味的花。这一年5月,他和丹兰士订了婚,丹兰士是琪丽哀太的表妹,当她还是个小姑娘时,跟贝多芬学习钢琴。他们的爱情十分热烈而动人,但最后的结局是他们的婚约毁了。

10年后,贝多芬还说:“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仍和第一天见到她时跳得一样剧烈。”在贝多芬晚年,一位朋友无意中撞见他拥着丹兰士赠给他的画像,高声地自言自语:“你这样的美,这样伟大,和天使一样!”

1814年是贝多芬荣耀的顶点,在维也纳会议上,他被看做是欧罗巴的光荣,他在庆祝会上非常活跃,亲人们向他致敬,而他则听任他们追逐。

在此荣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从1815年冬天起,他和人们只有纸上交谈。1822年,贝多芬要求亲自指挥最后一次预奏,显而易见,他完全没听见台上的歌唱,他把乐曲的进行延缓很多。当乐队跟着他的指挥棒进行时,台上的歌手自顾自地匆匆向前,结果全局都乱了。平时的乐队指挥不得不提议休息一会儿,重新开始后,同样的混乱又发生了,没有人忍心对他说出真相;大家默不做声,他的好友在他的谈话手册中写道:“恳请你勿再继续,回去后再告诉你理由。”

他一口气跑回家,倒在便榻上,直到晚饭时分。用餐时,他一言不发,保持着深深痛苦的表情。然而,顽强的贝多芬并没有屈服。

在痛苦的深渊中,贝多芬更加执著于欢乐,他要把欢乐作为他作品的结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日子,在《第九交响曲》中,终于完成了这桩心愿。在这沸腾的乐章里,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喊,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如醉如狂,激情鼓动,仿佛整个人类都向天空张着手臂。

1827年3月26日,他在暴风雨和一声响雷中,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