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7670100000035

第35章 背水一战(1)

整个7月,北朝鲜人民军都在连续不断地痛击沃尔顿·沃克的第8集团军,迫使其向朝鲜靴形半岛的末端方向后撤,外界都看到沃克的部队正在节节败退。战地记者们报道北朝鲜人采取了“人海战术”,并且兵力在战场上拥有4∶1的优势。每天的报纸战局图上标明战线的黑线总是向南移动。英国《政治家报》载文猛烈抨击英国派遣一个1 800人的旅去朝鲜作战:“这场胡闹可以休矣”,“美国应该承认败局已定,不要再向这个亚洲的无底洞倾注兵力”。共产党世界则得意扬扬,似乎北朝鲜人已稳操胜券,而苏联则满怀同情地喋喋不休说什么“美帝国主义阻止朝鲜人民争取统一、独立和自由的企图破产了”。

但是,透过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某些明显的趋势预示着沃克的部队前景良好。最重要的是联合国军的兵力迅速增加,到7月22日,它已经在数量上达到与北朝鲜势均力敌的水平——双方兵力均约为9.5万人。第8集团军在前沿部署了3个美国师——第24师,该师在战斗的头几天遭到重创,但仍有战斗力;第25师和第1骑兵师。一个拥有2 200人的美国陆战旅和一个英国旅正开赴战场。韩国军队通过强行征兵,重新组建起一支约4.5万人的军队。但是,多数韩国士兵的战斗力令人怀疑——抓丁队从农村收罗男人和少年,未经训练就将其投入战斗。

随着这些新部队源源而来的是沃克为在势均力敌的基础上同北朝鲜人民军作战所需要的重型装备——首批运来的坦克是在日本封存的;还有自行火炮、重迫击炮、即刻可用的无线电台。考虑到新兵训练的水准,沃克远未做好反攻的准备。但是即便是后退,他对撤往哪里,撤退后该做些什么已胸有成竹。

沃克打算在最南端的釜山港的周围地区建立一条防线并坚决固守,通过这个口子,他的部队可以源源不断地得到人员和装备补给。他可以把整个朝鲜都让给北朝鲜人民军,除了这个被称为釜山环形防御圈的地区。这里的面积是5000平方英里,第8集团军在此固守了45个殊死战斗的昼夜,双方都付出了朝鲜战争中较为惨重的伤亡代价。7月31日晚至8月1日,第8集团军最后一批部队撤过洛东江并沿南岸掘壕据守,从此揭开了釜山防御圈保卫战的序幕。对釜山的围困持续到9月中旬,直到麦克阿瑟将军在仁川实施敌后登陆,才扭转了战局。

沃克的主要目标是坚守釜山及其周围地域,地形决定了固守的合理战线:一个约50英里宽的矩形地带,从洛东江向东延伸至日本海,纵深约100英里。洛东江蜿蜒曲折,宛如一条蟒蛇盘卧在半岛上。它的下游对沃克至关重要,其江面宽约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英里不等,水深6至8英尺。洛东江两岸是沙质河沿和谷地里的稻田,河岸两侧群山耸立,居高临下;东岸沿江向大邱方向的山头高达1 200英尺,往内地延伸几英里就达2500英尺;北朝鲜人要进攻的西岸也是2000英尺的高山。

7月底至8月初,沃克的座机驾驶员迈克·林奇上尉多次载他飞临洛东江。林奇说:“洛东江的旮旮旯旯沃克都看过。当战斗在某某高地进行时,沃克就可以立刻想象出那里的地形。这在防御战中帮了他大忙。”在沃克看来,洛东江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屏障,护卫着四分之三的釜山防御圈。

沃克布防的方式来自西点军校学员入学第一年的基础教科书,他将依托面前的洛东江作战而不是背水一战。他把兵力部署在瞰制渡口以及通往渡口道路的高地上。白天(由于美军拥有空中优势,北朝鲜人不愿意在光天化日下运动),这些防御阵地不过是观察哨所。夜幕降临后,它们便收缩为潜听哨所或者自成一体的防御据点,通常配备有半个班的兵力——就是说大约6名士兵。当优势兵力来袭时,这些兵力是无法抵挡和作战的,他们仅是一支早期报警分队,负责报告敌军活动的情况。一旦他们遭到大规模攻击,就立刻退至美军主阵地。

那里有美军主力在据守。这是一支消防队式的部队,时刻准备回应前方发来的警报。在靠后的位置上,火炮和迫击炮兵花费了好几个小时筑起火炮阵地,准备向已知的渡口和其他可能登陆的地点以及北朝鲜人民军可能占领的高地射击。总的目标是协同步兵和炮兵,以守住制高点并且控制山地和稻田间尘土飞扬的简易公路。

纸面上的宏图总比现实更美妙。8月初,美国和韩国的情报机构从洛东江对岸收集到一些令人不安的估计报告:北朝鲜人民军集结了至少10个师约10万人的兵力准备进攻。远在华盛顿观察战备情况的陆军参谋长劳顿·柯林斯将军意识到:“如果敌方决定在沿江的任何地方全力进攻,就肯定能够突破防线。摆在美国人和南朝鲜人面前的重要任务是实施反击,把北朝鲜人赶下江,使之付出惨重的伤亡和损失大量装备。”洛东江的防线稳固与否,取决于沃克能否合理调遣他那不满员的预备队,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将其投入战斗。

倒霉的团队

沃克的当务之急是阻止北朝鲜人进入釜山以北55英里的大邱,该城是公路和铁路枢纽,拥有釜山以北唯一可供使用的机场。沃克不希望北朝鲜空袭造成更多的混乱。守卫大邱的任务由威廉·基恩少将指挥的第25步兵师担负。柯林斯将军把基恩将军描绘成一位“忠诚可靠、不屈不挠的军人,具有稳重的性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在奥马尔·布雷德利将军手下担任过参谋长,在北非和欧洲经历过战斗。尽管他担任现役军官已有31年(1919年他从西点军校毕业),但第25师是他首次指挥的实战部队。

沃克命令基恩在大邱以北构筑阵地,以阻止北朝鲜人席卷洛东江河谷。基恩率领部队抵达俯视尚州城的地方。尚州是那一地区山区公路的枢纽,位于大邱以北45英里的洛东江河谷处。在那里,美军见到的是一派混乱景象,难民和溃逃的南朝鲜士兵混在一起,组成了尘土飞扬的人流。

7月20日,第25步兵师投入战斗。第一项任务是扼守醴泉这个小城,由步兵第24团担负——这支清一色由黑人组成的部队是根据1878年国会通过的一项法令组建的。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对印第安人的战争中,第24步兵团战功显赫,但是从那以后,该部队便沦为美国军队中所盛行的种族主义的牺牲品。士兵们被用来做些服务性工作,遭受其他部队的嘲弄和蔑视,不管他们表现如何,都只能被当作“次等士兵”。因此,该团大部分人的态度是:这帮家伙不把我们当人看待,我们干吗还要替他们去送死?第24团入朝头几个月发生的情况表明了部队搞种族隔离是多么荒唐,同时也加速了黑人部队与其他部队混编,使黑人士兵同其他士兵享有同等待遇。

在醴泉开战的头一天,第24团就厄运当头。才打了几个小时仗,部队就乱了阵脚仓皇逃跑。军官们声称他们遇上了占据绝对优势的北朝鲜人民军。但是次日,一支侦察部队并未发现北朝鲜人到过醴泉的迹象,该城显然是被美军炮火击中起火的。翼侧的第35步兵团一位询问情况的指挥官抱怨说,他从第24团一名营长那里“得不到有价值的情报”。

在以后的几天里,第24团军官及其部属们还未恢复信心。第2营沿着一条山路开进时,突然遭到一门轻型迫击炮和一两支自动武器的袭击。随行的韩国军官认为那可能是一个小型路障,建议迂回绕过,但是指挥官显然没有理解他的意思,美军“乱作一团地”撤退了。直到该营营长到来,才使“惊魂未定”的士兵镇静下来。(第二天,一支韩国部队扫荡了这个路障,俘获2挺轻机枪、1门迫击炮和30多名游击队员。)

两天以后,韩国部队向东转移,以包抄沿海岸南进的北朝鲜人。由西面进入尚州的道路只剩下第24团单独防守。无论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第24团又一次自取其辱。陆军的官方史料虽然不愿意批评部队或者个人,但是它写道:

第24步兵团在尚州以西几乎所有的战斗中,都蔓延着惊慌的情绪。士兵们擅离阵地,溜向后方。他们把武器丢弃在阵地上。有一次,第3营从一座高地撤下来时,扔掉了12挺0.30口径的机枪和3挺0.50口径的机枪、8门60毫米迫击炮、3门81毫米迫击炮、4支3.5英寸火箭发射筒以及102支步枪。

另有一次,L连进入阵地时(在前线)共有4名军官和105名士兵。几天后,该连从阵地上撤离时,散兵坑里仅剩下17人。在此期间,只有1名军官和17名士兵因伤亡及其他原因离开阵地。有3名军官和88名士兵去向不明。

下山路上,17名士兵的撤退队伍不断地扩大,抵达山脚时,已拥有1名军官和35名士兵了。

第24团的战术是白天坚守,晚上逃跑。7月29日白天,北朝鲜人的迫击炮一个劲地射击,第1营的士兵中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他们连夜逃跑。阵地上只剩下1个野炮营和1个工兵连——主要是靠了不可思议的3 000发榴弹炮弹,其中大多数是直接向北朝鲜人开火的,他们那天晚上守住了阵地。

该团的军官们对此憎恶不已,他们终于在战线后方建立了检查站。团人事军官约翰·伍尔里奇少校阻拦任何驶离尚州的车辆。他平均每天截获75名逃兵,最多的一天抓住了150名。

到7月30日,第24团已经撤到尚州以西仅3英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基恩知道该团气数已尽,于是命令第35步兵团的1个营在该团后面进入阵地。第二天,北朝鲜人又进攻了,目标是主阵地前的警戒阵地。

守卫警戒阵地的连长、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约克郡的利昂·吉尔伯特中尉临阵怯逃,15名士兵追随其后。团长霍顿·怀特上校以及其他军官命令吉尔伯特返回阵地,他拒不从命,说自己吓坏了。一名士官带着士兵们返回了阵地。

第24团始终未能洗刷掉“开溜”部队这个名声——美国士兵喜欢把这个名字送给一触即溃的部队。一年以后,军服上的第24团臂章还会招致其他部队的讥讽奚落,有时还有讽刺挖苦的小调《开溜摇滚》:

中国人的迫击炮轰轰叫,

24团的老爷们撒腿跑。……

第24团的表现加快了白人和黑人混编的步伐。劳顿·柯林斯将军指出:“黑人士兵只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并与白人战友完全混编,就会同样英勇善战,并可得到平等的对待。”第24团的很多士兵在战火中英勇果敢,出类拔萃。

来自纽约市的一等兵威廉·“威利”·汤普森在该团第3营的重机枪连。8月初,在釜山以北的崇山峻岭中的一场战斗中,该营另外两个连在交火中惊慌失措,仓促溃逃。一名军官后来说,他被本连溃败的士兵撞倒过三次。汤普森却不然。当他的连队在集结地域遭到敌人伏击时,他架起机枪向进攻的敌军猛烈扫射。排长下令撤到更为有利的阵地上去,汤普森仍然不停地射击,掩护撤退。一名军士想把他从机枪上拉下来,被他一把推开。

他说:“我也许突围不出去了,那我一定要多打死几个偿命。”

该排其余人员急速撤至安全地带时,依然听见汤普森的机枪发出的嗒嗒声,接着响起北朝鲜手榴弹的爆炸声。他的枪声很快消失了。一年以后,陆军部向第24团M连一等兵威廉·汤普森追授一枚荣誉勋章。

北朝鲜人的战术打法

经过一个月的战斗,初出茅庐的美国部队对于北朝鲜人离经叛道的战术打法已经有所领教。

——敌军士兵脱光衣服,浑身涂满烂泥,企图溜进美军阵地。

——10个8个士兵的敌军小组先是进攻,然后举手佯装投降。美国人停止了射击,出来接受投降时,“一个连级规模的北朝鲜部队就从隐蔽的阵地发起攻击”。

——50多人的北朝鲜部队发动自杀式的进攻。当美国士兵集中火力对付这股部队时,另一些敌军部队就趁机包抄进攻侧翼。

——许多北朝鲜士兵携带着平民服装(一种白色的类似睡衣的南方传统装束),当他们不想被发现,或者想要隐藏在应该是友善的村子里时,他们就脱下军服。

北朝鲜人趁乱派遣心理战专家混进南方。宣传的重点因战局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例如,在8月初是强调三个主题:北朝鲜人已经攻占釜山;南朝鲜人应该待在家里,即使他们的城市已经被入侵者占领,不然就格杀勿论;南朝鲜人“不要害怕北朝鲜人民军,因为他们是来解放你们,给你们带来自由的”。北朝鲜人发明了一种原始的可视识别系统,让他们的便衣特工能够相互识别。比如在忠清地区一带,男性特工要在左手小指上绑一条白色绷带,上面涂有蓝色墨水。女间谍就要穿黑色上衣和衬衣,并随身携带一条白布和两个苹果。

北朝鲜人仗着占优势的武器装备,对美国和韩国防守部队步步紧逼,慢慢地把他们挤压到了釜山防御圈。然而在8月中旬,情报分析专家们在研究北朝鲜战俘的审讯记录时,发现了敌人的严重弱点——这个问题在美国集结重兵准备一次反攻时,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有些北朝鲜战俘年仅16岁;1950年初招募了“大量新兵”,他们在被分配到战斗连队去之前,只接受了4到6个星期的基本训练;那些具有直接可用的军事技能的人连基本的训练也免了;射击训练“极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