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7627300000009

第9章 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想不断扩充自己的疆域,增强实力,因此经常发生战争。

一次,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他想到这个计划一定会有不少大臣反对,于是在朝廷上严肃地对大臣们说:“谁要对我攻打楚国有意见,我就让他去死!”大臣们都了解吴王的脾气,他说到做到。虽然不少大臣都知道这次攻打楚国对吴国很不利,但一想到劝谏不成反而会遭到杀身之祸,于是都不再说话了。

吴王在积极准备打仗,大臣们心急如焚。吴王的一名叫少孺子的近侍看到这情形,心里也非常着急。想前去直言劝谏吴王不要伐楚,但又怕劝不成。伐楚的时间越来越迫近。少孺子整天愁眉不展。

一天早朝,吴王发现他的侍臣少孺子浑身都湿漉漉的,心里挺奇怪,便问他:“早上你干什么去了,怎么弄得全身上下都湿了呢?”少孺子赶紧回答说:“我早早起来,带了弹弓,在后花园散步闲逛,想打只鸟什么的。我走着走着,发现了一件让我不能忘怀的事情。”吴王插话说:“什么事让你不能忘怀,说出来听听。”少孺子接着说:“我看见一只蝉在树上凄厉地鸣叫,喝着露水。可这蝉怎么知道,有一只螳螂这时正在下边悄悄地向上爬,紧紧地盯着它,想作为一顿美餐呢!再细看那螳螂,屈着身子,张伸着足爪,一步一步接近了蝉。可是,螳螂又怎么知道,这时正有一只黄雀隐藏在离它不远的一根树枝上,两眼死死盯着螳螂,准备振翅飞起啄那专心专意向前爬的螳螂!黄雀呢,伸着脖子心想那螳螂一定跑不了了,也来顿美餐。可黄雀哪里会想到,这时有人正用弹弓瞄准它,它的生命就要结束了!哎,这三个小东西,都是只顾前,不思后,它们的处境真是太危险了啊!大王,您看,这事多么精彩,这场面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呀!所以我就站着观看,时间长了,露水就把衣服都打湿了。”

吴王一边听,一边思索,听完这番话,恍然大悟,此时才明白少孺子的一番苦心。吴王哈哈大笑着,一手指着少孺子,说:“你这个聪明鬼,小滑头,竟把我说活了,攻打楚国的事就停了吧。”满朝文武大臣,奔走相告,吴王在朝廷上又正式宣布:“伐楚的计划取消了。”

智慧寄语

父母应教导孩子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顾全大局,为人处事时要近忧远虑,居安思危。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身后祸患。虽然这个道理对孩子来说比较深奥,但是父母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加深认识。

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就是孟子。孟子,名轲,是战国时期邹国(即现在山东省邹城东南一带)人。孟子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仅靠母亲艰难地抚养。

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

孟子所以能学有所成,继承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孟母严格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孟家附近有一片松林,松林旁边有一块墓地,只要谁家死了人,送葬的就从他家门口过。那时候,谁家死了人,都要办丧事,尤其大户人家,出殡、送葬非常热闹,队伍很长。送葬人的啼哭声和吹鼓手乐队的吹吹打打声混在一起,往往招来许多观看的人,其中小孩子最多。小孟轲和小伙伴们看了以后,常模仿出殡、送葬,挖坑,埋假死人,堆土堆,之后,大家一起跪在土堆前哭哭啼啼。有的装成吹鼓手,拾个小木棍也学那吹吹打打的样子,他们玩的很愉快,场面好不热闹。

孩子们经常做埋葬死人的游戏,被孟母知道了,她很生气。一天小孟轲刚回家,孟母将他叫到屋内,严肃地对他说:“孩子,你记住,咱们家的祖先,是鲁国的富贵人家,后来衰落了,才搬迁到邹国来。你父亲是读书人,很有学识,可惜死得早。现在,我们家境贫寒,才住到这城外的荒野之地。可你不好好在家读书,却经常与那些淘气的孩子一起玩耍,在坟墓间埋死人,哭哭啼啼的,这成什么样子,这样怎么会有出息呢?你要争气啊!”

孟母说完,小孟轲表示坚决悔改。为给孩子找个好的学习环境,孟母决定改变环境,不久把家迁到了城里。为此,孟母将辛勤劳动节俭下来的积蓄,全用光了。孟母还把收藏的孔子的学生整理的《论语》找出来,要儿子好好地读,学作孔子那样的人。

从此,小孟轲天天在家里认真读书,也没有伙伴来找他。可是,没有多久,小孟轲就坐不住了,总想到外边去看看。一天,孟母不在家,他偷偷跑到外边,一看,好热闹。因为,这个新家位居闹市,摊主的叫卖声,附近还有打铁匠,终日叮当叮当的打铁声,人来人往。不久,小孟轲又结识了新的一群小伙伴。他们在一起玩耍,有时玩得高兴忘记回家吃饭。孩子们玩得有滋有味,有的模仿卖东西,高叫声叫卖,还有的当顾客。也真有趣。

小孟轲与伙伴一起尽情玩耍,常常忘记学习,这时,孟母很生气。孟母想,住在这闹市,对孩子学习影响太大。于是,她历尽艰辛,又搬了一次家。这次,搬到城东的学宫的对面去了。这里和闹市大不相同,没有嘈杂的闹市声,没有来来往往的人群。而是经常听到学宫里传出的琅琅的读书声。小孟轲也常常在墙外听那读书声,不由地跟着诵读。时间久了,小孟轲的心安定下来了,喜欢读书了。有时坐在家中一读就是一整天。孟母也很高兴。

孟轲小时很聪明,对诵读过的全能熟记。别人做什么只要他见过的,就能模仿去做。例如,他常常到学宫门前往里面张望,看那里的孩子们怎样读书,怎样跟老师演习“周礼”(周礼就是周代传下来的关于祭祀、朝拜方面的礼仪。这是当时官学规定的必学内容)。

孟轲对学生们跟老师学习“周礼”时的低头、弯腰、抱拳等动作感到很好奇,回家自己就学着做,孟母见了,又以为是玩耍,心里有点不高兴。一问,才知这是在学作“周礼”。这下孟母高兴极了。

不多久,孟母就求人将儿子送进学宫。让儿子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开始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节、音乐、射箭、驾车、汉字、算术)。孟轲学习努力勤奋,常常放学回家接着学习,他进步很快。孟轲后来果然学有所成。

智慧寄语

孟母为教育孩子,不畏劳苦,三次搬迁,以便让孩子能在一个好的环境里安心学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生活成长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很大,父母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动向,及时纠正孩子的交友方向和不良行为。

蔺相如略施小计,使“和氏璧”安全回到赵国,化解了赵国的危机。

蔺相如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秦王情愿让出15座城来换赵国收藏的一块珍贵的“和氏璧”,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就跟大臣们商量,要不要答应。要想答应,怕上秦国的当,丢了和氏璧,拿不到城,要不答应,又怕得罪秦国。议论了半天,还不能决定该怎么办。

当时有人推荐蔺相如,说他是个挺有见识的人。赵惠文王就把蔺相如召来,要他出个主意。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赵惠文王说:“要是把和氏璧送了去,秦国取了璧,不给城,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拿出15座城来换一块璧玉,这个价值是够高的了。要是赵国不答应,错在赵国。大王把和氏璧送了去,要是秦国不交出城来,那么错在秦国。宁可答应,叫秦国担这个错儿。”赵惠文王说:“那么就请先生上秦国去一趟吧。可是万一秦国不守信用,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秦国交了城,我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要不然,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秦昭襄王得意地在别宫里接见他。蔺相如把和氏璧献上去。秦昭襄王接过璧,看了看,挺高兴。他把璧递给美人和左右侍臣,让大伙儿传着看。大臣们都向秦昭襄王庆贺。

蔺相如站在朝堂上等了老半天,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可是璧已落到别人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

他急中生智,上前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不容易瞧出来,让我来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瞪着眼睛,怒气冲冲地说:“大王派使者到赵国来,说是情愿用15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说着,他真的拿着和氏璧,对着柱子做出要砸的样子。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向他赔不是,说:“先生别误会,我哪儿能说了不算呢?”他就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15座城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想,可别再上他的当,就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5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5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秦昭襄王想,反正你也跑不了,就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吩咐人把蔺相如送到宾馆去歇息。

蔺相如回到宾馆,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过了5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叫蔺相如上朝。蔺相如不慌不忙地走上殿去,向秦昭襄王行了礼。秦昭襄王说:“我已经斋戒五天,现在你把璧拿出来吧。”蔺相如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前后二十几位君主,没有一个讲信义的。我怕受欺骗,丢了璧,对不起赵王,所以把璧送回赵国去了。请大王治我的罪吧。”秦昭襄王听到这里,大发雷霆。说:“是你欺骗了我,还是我欺骗你?”蔺相如镇静地说:“请大王别发怒,让我把话说完。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天下只有强国欺负弱国,决没有弱国欺压强国的道理。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璧。赵国得到了15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蔺相如说得振振有词,不好翻脸,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国的和气。”结果,还是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回到赵国,赵惠文王认为他完成了使命,就提拔他为上大夫。秦昭襄王本来也不存心想用15座城去换和氏璧,不过想借这件事试探一下赵国的态度和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后,他也没再提交换的事。

智慧寄语

通过这个故事,父母需要教导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只有从容面对,积极想出策略,才能化险为夷。

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功,被封为上卿,官职比廉颇高;廉颇心里很不服气,处处与蔺相如作对;蔺相如为顾全大局,处处退让,终究赢得了廉颇的尊敬。

廉颇负荆请罪

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入侵赵国边境,占领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5000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