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66个老故事
7627300000023

第23章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1)

文天祥被俘后关押于此,直至就义。

博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喝令把文天祥押回兵马司。他想杀掉文天祥。但是元世祖恐怕杀了文天祥,民心不服,不同意把他杀害。

文天祥被关的那间土牢,又矮又窄,阴暗潮湿。遇到雨天,屋面漏水,满地是水;一到夏天,地面上发出一阵阵蒸气,更加闷热。牢房的隔壁,有狱卒的炉灶,有陈年的谷仓,发出阵阵烟火气、霉气,再加上厕所里大粪的气味,死老鼠的臭味,使人极其难受。

文天祥被关在这间牢房里,恶劣的环境只能折磨他的身体,却并不能摧毁他的意志。他相信,只要有爱国爱民族的浩然正气,就能够战胜一切恶劣的环境。

他在牢房中,写下了千古传诵的《正气歌》。他在那首诗里,举了历史上一些坚持正义、不怕牺牲的忠臣义士的例子,认为这都是正气的表现。他在诗中写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然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进牢的第三年,河北中山府发生了一场农民起义。起义领袖自称是宋朝皇室的后代,聚集几千人马,号召大家打进大都,救出文丞相。

这一来可把元王朝吓坏了,如果不杀文天祥,恐怕闹出大乱子来。元世祖还没有丢掉招降的幻想,决定亲自劝降文天祥。

一天,文天祥被人从牢房里押出来,带到宫里。

文天祥见了元世祖,不肯下跪,只作了个揖。元世祖问他还有什么话说。文天祥说:“我是大宋宰相,竭心尽力扶助朝廷,可惜奸臣卖国,叫我英雄无用武之地。我不能恢复国土,反落得被俘受辱,我死了以后,也不甘心。”说着,咬牙切齿,不断地捶打自己的胸膛。

元世祖和颜悦色地劝说:“你的忠心,我也完全了解。事到如今,你如果能改变主意,做元朝的臣子,我仍旧让你当丞相怎么样?”

文天祥慷慨地说:“我是宋朝的宰相,哪有服侍两朝的道理。我不死,哪还有脸去见地下的忠臣烈士?”元世祖说:“你不愿做丞相,做个枢密使怎么样?”文天祥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只求一死,别的没有什么可说了。”

元世祖知道劝降已没有希望,才叫侍从把文天祥带出去。第二天,就下令把文天祥处死。这一天,北风怒号,阴云密布。京城柴市的刑场上,戒备森严。市民们听到文天祥将要就义的消息,自发集中到柴市来,一下子就聚集了一万人,把刑场团团围住。只见文天祥戴着镣铐,神色从容,来到刑场。他问旁边的百姓,哪一面是南方。百姓们指给文天祥看了。他朝着正南方向拜了几拜,端端正正坐了下来,对监斩官说:“我的事结束了。”

1283年1月,这位47岁的民族英雄终于牺牲,在民族危亡时刻,表现了他一身的浩然正气。

智慧寄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直忠诚的高尚品格,弘扬文天祥的这种浩然正气。

刘基(公元1311年-公元1375年)字伯温,温州文成县南田人。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而且精通天文及兵法。他聪明好学,少时学习颇勤奋刻苦;他为人正直、善良、忠厚,对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朝政的腐败非常痛恨;他得知朱元璋举义旗反元朝统治的消息,兴奋不已,立即离开家乡投奔农民起义军。因他学识广博,尤其精通兵法,很受朱元璋器重,后来他就成了朱元璋反元的骨干,辅佐这个起义军领袖推翻元朝,创建了大明朝。

据文献记载,刘基年轻时,一次外出,由家乡青田(今浙江省青田县)来到杭州。在家乡时他早就听说,杭州有一个卖蜜柑的商人,善于研究水果保鲜和管理,到了冬天,他卖的蜜柑表皮照样黄澄澄的,看上去十分鲜美,很招人喜爱。冬天,水果就少了,大多水分跑掉变得枯干,可惟有这位水果商人到了第二年夏天,仍然买卖兴隆,人们从他这里争先买走黄灿灿的大蜜柑。

刘基对人们的传言越想越怀疑。大酷暑天,会有这么鲜活的蜜柑?他想弄个明白,也很想亲口尝尝。一天,他找到了这位水果商。到那摊位一看,果然不错,人们正在争先恐后地购买。他也挤着买几个,走到旁边,迫不急待拿出一个,剥开皮,一看,里面就像破棉絮一样,哪里还能吃?一点儿鲜甜味也没有。刘基很生气,拿着剥开的蜜柑,走到水果商跟前责问他:“老先生,你卖的蜜柑是让人吃的呢,还是供摆着的呀?你这不是骗人吗?不能吃还拿出来卖?这么做,也太过分了吧!”

没想到,那位水果商听了刘基的话,毫不介意。刘基是那么生气,他却面带几分笑,不慌不忙对刘基说:“这位客官,您别生气。不瞒您说,我卖这个蜜柑有好几年了,为的是养家糊口。再者,我卖,您买,这

是自由买卖,我没非要您买啊。我卖这蜜柑,买的人也很多,就您来找我。您要是明眼人,就来管管这混账世道,您睁眼瞅瞅,真正搞欺骗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他们威风凛凛的样子,在家坐着虎皮椅,出门坐大轿,或是骑着高头大马,头戴乌纱,身着锦袍。看上去,一个个人模人样,实则,他们整日干什么实事啦?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下边官吏为非作歹,社会盗贼四起,……那样相貌堂堂的不是白坐着高位、享受丰厚的待遇吗?这些人,单从外表看,住高房,骑大马,吃美宴,喝美酒,谁人不羡慕?

可实际,他们是大盗贼,跟我卖的蜜柑一样,外表似金玉,里边是破败絮。那么,您这位客官,不去问问那些人,为何单单查问我呢?”

刘基听了这席话,原来的气渐渐地消了,转而渐渐地理解了这位水果商人。他一时说不出什么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智慧寄语

父母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动向,消除孩子之间攀比吃穿用的不良风气,引用故事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知识文化内涵远比外表更重要。

马皇后(公元1331年-公元1382年)安徽省宿州人,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郭子兴做农民起义军元帅时,马氏嫁给了英勇善战的朱元璋。

深明大义的马皇后

历代开国皇帝大多有同甘苦、贤慧能干的妻子。最典型的要算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马皇后跟随朱元璋征南逐北,郭子兴为首领时,曾怀疑朱元璋对自己不忠,马皇后请求郭子兴的妻子,要她帮忙解释下。一次正逢饥荒,朱元璋又被郭子兴怀疑,没有东西吃,马氏偷偷烙了一张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热饼在怀中烤焦了肌肤,疼得她一头大汗。朱元璋即位多年后,还时常想起马皇后当年从怀里掏出热饼的情景。在军中,马氏率领将士的妻子们跟随大军,在短暂的休息时还为士兵们缝制衣鞋,后来又将宫中的钱财用来犒劳军士。

马氏不仅具备妇女善良、贤淑的品质,还具有高于朱元璋的文化修养,好读书史,朱在军中的签记都由马氏掌管。马氏还告诫朱元璋,平定天下一定不要杀人。

攻克元大都时,没收了元宫中很多的宝物。马皇后见到这些宝物,寓意深长地问朱元璋:“元有这些东西而不能免于灭亡,看来还得拥有其他的宝贝才行啊?”朱元璋答:“我知道皇后指的是得贤为宝”。马皇后拜谢,说:“如陛下所说,我与陛下一起经历贫贱的生活,到了今天。就怕因为生活过的太奢侈引起大的变故啊,一定要找到贤人一起治理天下啊。”

马皇后深明大义,始终坚持得贤为宝的观念,在行动中也不遗余力地维护她所认定的观念。一次,名儒宋濂因涉嫌与孙子的罪有关联而被捕。明初法令严酷,稍触犯法令便大罪相加,因此宋濂被判死刑。马皇后得知此案,认为宋濂是当今硕儒,又是朱元璋的老师,一定要保护宋先生。不料朱元璋根本不听,一意要将宋濂付之死刑。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轻易地丢弃一位有经世济国之才的学者,去标明自己执法无情,实在太令人悲哀了。在进餐时,马皇后酒肉不沾,朱元璋问她为什么,马皇后答道:“我在替宋先生积德呢。”恻隐之情袭上朱元璋心头,他把筷子一投站了起来。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

马皇后以德立足于宫中,除天生一头美发外,对服饰无所求,娱乐更是不屑于介入。皇帝曾携宫嫔、诸王一同游濯龙苑,大家发现皇后不在场,便请皇帝派人叫马皇后来。皇帝笑着说:“她不喜欢热闹,来了也不开心。”对于一般皇后来说,不被召幸游玩,便意味着遭到冷遇,然而马皇后却一点也不在意。皇帝遇到繁杂的政务,离不清头绪时,经常想到马皇后,马皇后也不负于皇帝的重视。

马皇后先于朱元璋死去,朱元璋恸哭,不再立皇后。

智慧寄语

“贤能淑德”是古代人赞扬女性最高的字眼。这类故事的教育意义在于吸取传统思想中的精髓部分,尤其针对女孩子,一些传统还是要遵守的。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过圣。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这郑和的名字还是明成祖给他起的。但是民间把他的小名叫惯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保太监”,后来,有的书上也写成“三宝太监”。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么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

京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