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7612800000004

第4章 背部解剖与经络分布(3)

(2)耳后一支: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面部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下行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散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横向进入髋关节部。

(3)外行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沿足背进入第4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

(4)足背一支:从足背分出(足临泣),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

2.病候本经异常会表现为下列病症:嘴里发苦,喜嗳气,胸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部像蒙着微薄的灰尘,身体没有脂润光泽,小腿外侧热,还可发展为足少阳部分的气血阻逆,见厥冷、麻木、酸痛等症。

本经腧穴主治“骨”方面所发生的病症:偏头痛,颞痛,眼睛外眦痛,缺盆(锁骨上窝)肿痛,腋下肿,如“马刀挟瘿”等症,自汗出,战栗发冷,疟疾;胸部、胁肋、大腿及膝部外侧以至小腿腓骨下段“绝骨”、外踝的前面,以及各骨节都酸痛,小趾侧的次趾(足无名趾)运动不自如。

3.本经穴瞳子髎、听会、上关、颔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窍阴、完骨、本神、阳白、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渊液、辄筋、日月(胆募)、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阳关、阳陵泉(合)、阳交、外丘(郄)、光明(络)、阳辅(经)、悬钟、丘墟(原)、临泣(输)、地五会、侠溪(荥)、窍阴(井)。

4.交会穴头维(足阳明),下关(足阳明),翳风、角孙、和髎(手少阳),听宫(手太阳),秉风(手太阳),大椎(督脉),章门(足厥阴),上髎、下髎(足太阳),天池(手厥阴)。

5.背部经脉循行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

6.背部穴肩井。

第三节脊髓节段与组织器官的关系

根据解剖学原理,脊髓节段与全身大部分组织器官有联系,主要有体表定位标志、肌肉、皮肤感觉区、内脏牵涉痛、内脏与血管以及椎骨等,因为这种联系,不同的节段有病会产生相应的疾病和症状。由于脊髓节段、脊神经与躯体的这种密切关系,对背针疗法的临床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中医学原理,背部的督脉、夹脊穴与脊髓、脊神经有相类似的功能和作用,与脏腑及疾病有密切关系,故一同介绍。

十二、夹脊穴压痛点与各系统的关系

呼吸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胸椎1~5夹脊穴;消化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胸椎6~12夹脊穴;循环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胸椎5~8夹脊穴;神经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颈椎4~5夹脊穴,胸椎6~8夹脊穴;运动系统病症,压痛点上肢病多见于胸椎1~3夹脊穴,下肢病多见于腰椎1~5夹脊穴;

代谢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胸椎8~9夹脊穴,腰椎1~4夹脊穴;内分泌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颈椎4~6夹脊穴,胸椎3~5夹脊穴;产科泌乳障碍,压痛点多见于胸椎6~7夹脊穴;五官科疾病,压痛点多见于颈椎4~6夹脊穴;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压痛点多见于腰椎1~5夹脊穴,骶椎1夹脊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