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背针疗法治百病
7612800000015

第15章 背针常用疗法(2)

五、注意事项

1.面部应用火针要慎重。因火针刺后,有可能遗留有小瘢痕,因此,除治疗面部痣和扁平疣外,一般面部不用火针。

2.对于血管和主要神经分布部位亦不宜施用火针。

3.在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未能完全消失时,应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4.发热的病症,不宜用火针。

5.针后局部发痒,不能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6.针孔处理:如果针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处理。若针刺4~5分深,针刺后用消毒纱布贴敷,用胶布固定1~2d,以防感染。

第四节艾灸疗法

灸法就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一、操作方法

1.艾炷直接灸将灸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称为直接灸。根据灸后有无烧伤化脓,又分为化脓灸和非化脓灸。

(1)化脓灸。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然后,在施灸的穴位处涂以少量的葱、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强黏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后,用线香将之点燃。每灸完一壮,以纱布蘸冷开水抹净所灸穴位,复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壮。灸治完毕后,应将局部擦拭干净,然后在施灸穴位上敷贴玉红膏,可1~2日换贴1次。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经30~40d,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

(2)非化脓灸(无瘢痕灸)。先将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在穴位上,并将之点燃,不等艾火烧到皮肤,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即用镊子将艾炷夹去或压灭,更换艾炷再灸,连续灸3~7壮,不留瘢痕。

2.艾炷间接灸又称间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垫一衬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称间接灸。

(1)隔姜灸: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穴位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可将姜片稍许上提,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此法多用于治疗外感表证和虚寒性疾病。

(2)隔蒜灸:用独头大蒜切成约0.5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穿刺数孔,放在穴位或肿块上(如未溃破化脓的脓头处),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壮。多用于治疗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

(3)隔盐灸:本法只适于脐部。以纯白干燥的食盐,填平脐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脐部凸出,可用湿面条围脐如井口,再填盐于脐中,如上法施灸。对急性腹痛、吐泻、痢疾、四肢厥冷和虚脱等症,具有回阳救逆的作用。

(4)隔附子(饼)灸:以附子片或附子饼(将附子切细研末,以黄酒调和做饼,厚约0.5cm,直径约2cm)作间隔,上置艾炷灸之。用来治疗各种阳虚证。

3.艾条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肤有一定距离,灸10~20min,以灸至皮肤温热红晕。

(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进行熏烧,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移动。

(3)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进行灸治。

4.药条灸是指用药物与艾绒卷成艾条。一端烧着,用布7层包裹其烧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则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5.温针灸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长2cm左右艾条一段,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

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取出。

6.灯火灸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可听“叭”响,为一壮,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症。

二、作用和适应证

作用:①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可用于治疗寒邪所致疾患。②有引导气血的作用,或升提中气或引气下行,可治中气下陷、肝阳上亢之证。③回阳固脱、补气固本,治阳气虚脱证。④行气活血、散瘀消肿,能治疗各种痛证和寒性疖肿等。

灸法对慢性病、虚寒等证较为适合,如久泄、痰饮、水肿、痿证、痹证、腹痛、胃痛、阳痿、遗尿、疝、虚劳,妇女崩漏、阴挺、卒中脱证、外科阴疽、瘰疬、瘿瘤等。

三、禁忌证

1.阴虚阳亢、邪实内闭及热毒炽盛等病证。

2.颜面、五官、阴部和大血管所在部位不宜用直接灸法。

四、注意事项

1.施灸前应向患者说明施术要求,消除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合作。若需选用瘢痕灸时,必须先征得患者同意。

2.凡初病、体质强壮的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久病、体质虚弱的艾炷宜小,壮数宜少。在头面胸部施灸不宜大炷多灸;在腰腹区施灸可大炷多壮;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肩及两股皮厚而肌肉丰满处,宜大炷多壮。更应结合病情施灸,如属沉寒痼冷,阳气欲脱者,非大炷多灸不可奏效;若属风寒外感、痈疽痹痛,则应掌握适度,否则易使邪热内郁产生不良后果。

3.施灸时,对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等部位不宜选用直接灸法,对于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在施灸或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以免造成皮肤及衣物的烧损。灸后若局部出现水疱,只要不擦破,可任其自然吸收。若水疱过大,可用消毒针从疱底刺破,放出水液后,再涂以甲紫(龙胆紫)药水。对于化脓灸者,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从事体力劳动,要注意休息,严防感染。若有继发感染,应及时对症处理。此外,尤其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灸治时,更应注意。

第五节穴位埋线疗法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操作方法

1.注线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镊取一段1~2cm长已消毒的羊肠线,放置在腰椎穿刺针针管的前端,后接针芯,左手拇示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刺入至所需的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在穴位的皮下组织或肌层内,针孔处覆盖消毒纱布。

2.植线法局部皮肤消毒后,做浸润麻醉,剪取羊肠线一段放在穴位下方,针尖缺口向下挂住肠线,以15°~40°方向刺入,当针头缺口进入皮内后,即将线挂入皮内,再进针0.5cm,随后把针退出,用棉球或纱布压迫针孔片刻,再用纱布敷盖保护创口。

3.穿线法在距离穴位两侧1~2cm处做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或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捏起两针孔之间的皮紧贴皮肤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d。每次可用1~3个穴位,一般20~30d埋线1次。

4.切埋法在穴位上做浸润麻醉,用刀尖刺开皮肤(0.5~1.0cm),先将血管钳探至穴位深处,经过浅筋膜达肌层探找敏感点按摩数秒钟,休息1~2min。然后用0.5~1.0cm长的羊肠线4~5根埋于肌层内。切口处用丝线缝合,盖上消毒纱布,5~7d后拆去丝线。

二、适应证

本法主要适用于临床各科的一些慢性病和较顽固性疾病。

三、禁忌证

皮肤局部有感染或有溃疡时不宜埋线,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严重心脏病或妊娠期等均不宜使用本法。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三角针埋线时操作要轻、准,防止断针。

2.埋线最好埋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肌肉丰满的地方可埋入肌层,羊肠线不可暴露在皮肤外面。

3.根据不同部位,掌握埋线的深度,不要伤及内脏、大血管和神经干(不要直接结扎神经和血管),以免造成功能障碍和疼痛。

4.羊肠线用剩后,可浸泡在70%乙醇中,或用苯扎溴铵处理,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

5.在1个穴位上进行多次治疗时应偏离前次治疗的点位。

6.埋线后,在1~5d内,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热等无菌性炎症反应。少数病例反应较重,切口处有少量渗出液,亦属正常现象,一般不需处理。少数病人可有全身反应,即埋线后4~24h内体温上升持续2~4d后体温恢复正常。

第六节皮肤针疗法

皮肤针为丛针浅刺法,是以多支短针浅刺人体一定部位(穴位)的一种针刺方法。

一、针具

皮肤针是针头呈小锤形的一种针具,一般针柄长15~19cm,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用针具针支数目多少的不同,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应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尖应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针具的检查,可用干脱脂棉轻沾针尖,如果针尖有钩或有缺损时则棉絮易被带动。

针具在使用前应注意消毒,一般可用75%乙醇浸泡30min。

二、操作方法

1.持针式硬柄和软柄两种皮肤针持针方式略有不同。硬柄皮肤针的持针式是用右手握住针柄,以拇指、中指夹持针柄,示指置于针柄中段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固定在小鱼际处,针柄未端露出手掌后2~5cm;软柄皮肤针的持针式是将针柄末端固定在掌心,拇指在上,示指在下,其余手指呈握拳状握住针柄。

2.叩刺法皮肤常规消毒,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反复进行。针刺部位须准确,按预定应刺部位下针,每一针之间的距离,一般在1.0~1.5cm。常见如下两种:①压击法。

拇指和中指、环指掌住针柄,针柄末端靠在手掌后部,示指压在针柄上。压击时手腕活动,示指加压,刺激的强度在于示指的压力。适合于硬柄针。②敲击法。拇指和示指捏住针柄的末端,上下颤动针头,利用针柄的弹性敲击皮肤,刺激的轻重应根据针头的重量和针柄的弹力,靠颤动的力量来掌握。适合于弹性针柄。

3.刺激强度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年龄、叩打部位的不同,有弱、中、强三种强度。弱刺激:用较轻腕力叩刺,针尖接触皮肤时间较短,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者无疼痛感觉。适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中刺激:叩刺的腕力介于弱、强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适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外,其余部位均可选用。

三、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指沿着经脉循行路线进行叩刺,常用于颈项、背腰骶部的督脉经、膀胱经为主,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的三阴、三阳经,可以治疗其相应的脏腑经络病变。

2.穴位叩刺指选取与所治病症相关的穴位叩刺,主要指某些特定穴、华佗夹脊穴和阳性反应点。

3.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进行叩刺,如头面五官疾病、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等病症。

上述三法可单独应用,也可结合应用。各部位叩刺顺序为:头部、颈后区、颈部、肩胛部、脊背部、骶部、上肢、面部、眼部、鼻部和耳部。

四、适应证

主要的常见适应证有:头痛、偏头痛,胸痛、胁痛,失眠,上下肢痛及腰扭伤,口眼斜,痹证,呃逆,痿证,胃脘痛、呕吐,腹痛,哮喘、咳嗽,遗尿,遗精、阳痿,心悸,眩晕,痛经,小儿惊风,目疾,鼻塞、鼻渊,瘰疬。

五、禁忌证

1.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

2.孕妇的骶部、小腹部不能叩刺。

六、注意事项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乙醇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

3.叩刺速度要均匀,防止快慢不一、用力不匀地乱刺。针尖起落要呈垂直方向,即将针垂直地刺下,垂直地提起,如此反复操作。防止针尖斜着刺入和向后拖拉着起针,这样会增加病人的疼痛。

第七节挑刺疗法

挑刺法是在一定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挑刺用具

1.三棱针、圆利针、大号注射针头,亦可用牙科用的器械改制成锋利的三棱针样长约10cm的挑治针,还可用眼科“角膜钩”改制成“钩状挑治针。”

2.消毒用品、乙醇棉球、碘酒和碘酒棉球、敷料、胶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