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
7604700000020

第20章 认知他人(4)

蜡,就其天然状态而言,是一种既硬又脆的实体,稍微加点温则变得柔软如泥,可以随心所欲地捏成各种形状。同样,人在本性上更容易变得乖戾、刻薄,但只要对他们温文尔雅、和善友好,你就能使他们变得柔顺谦和。因此,文雅之于人性如同温暖之于蜡块。

当然,要做到举止文雅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对每个人都表示出极大的尊重,它还要求当我们为摆脱与人们的关系而兴高采烈时,装作对他们仍有极大的兴趣。将文雅与自尊结合起来真是智慧的一大杰作。

我们应当尽量不要动辄就对一种伤害大发雷霆,伤害这个词的严格意义是我们没有受到应有的尊敬,一方面,我们并没有对我们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作如此言过其实的评价;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已经弄清一个人私下里将传给另一个人的究竟是什么。假如人们偶然听到自己的熟人在议论自己,假如他们可能受到非议,哪怕是极微小的可能,都可以想像出他们的心情。你应清楚,即温文尔雅只不过是一张笑容可掬的面具而已,如果这张面具稍微变换一下位置或挪开片刻,肯定会让人惊得大叫起来。一个人若的确粗鲁无礼,拿掉面具的他就仿佛脱得一丝不挂,赤裸裸地站在你的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他像大多数人一样一扫往昔之斯文,留下的只是令人厌恶的面孔。

你决不应以某个人为典范,以他指导自己的言谈举止,因为不可能有完全相似的地位和环境,并且性格的差异也使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出独特的风度。同样的事两个人去做,结果往往大相径庭。人们只要对他所谋之事三思而后行,就会顺其本性而为之。结果必然是,每件事各有其独特之处;否则,其言行必与其本性不符。

不要反驳任何人的意见,即便你能活到麦修彻拉的年纪,也决不可能让他反对自己所相信的事,尽管它是荒诞不经的。

也不要试图纠正别人在谈话中的错误,这样做极易冒犯他人,即使不可能得罪人,想要纠正其错误也是难乎其难。

假如你偶然听到两个人的交谈,并且为他们的荒谬评论感到恼火,就应当想像自己正在听一出喜剧中的两个傻瓜的对话。

人一来到世界上就带着这样的观念,即惟有他才真正赋有至关重要的使命,如果他安然无恙,就会认为自己的运气好。

假如你希望别人接受你的判断,就应冷静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将它表达出来。如果你充满激情地表达你的判断,人们将认为这种判断完全是意志所为,而非知识的结晶,知识在本质上是冷静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既然意志是人性中原始的、根本的因素,而理智仅仅是第二性的派生物,那么人们更愿意相信你满怀激情发表的意见是由于你的意志亢奋所致,而不愿认为意志的亢奋是由于你的意见本身是热烈的。

即便你对自己的褒奖完全公正不倚,你也决不能受此诱惑而误入歧途。因为虚荣是如此平庸粗俗,而美德则非凡杰出,假如一个人看起来像是在自我炫耀,无论他做得多么隐蔽巧妙,人们也极可能认为他纯粹是出于虚荣心在夸奖自己,还会认为他居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径多么像一个十足的大傻瓜。

培根的话或许还有些道理,正如你身遭诽谤时,若反唇相讥、恶语相还,自我炫耀也同样如此。结论是:稍微有点自我吹嘘还是可以让人接受的。

如果你怀疑一个人正在向你撒谎,并且你有充分的理由,但你表面看起来像是相信他的每句话,这会怂恿他继续撒谎,他将更加振振有词地坚持自己的说法,最后落得个玩火自焚的下场。

再如,你察觉一个人正试图向你掩饰着什么,但又露出了蛛丝马迹,你看起来并不相信他,这种敌对情绪会促使他向你和盘托出事情的全部过程,竭尽全力来打消你的不信任和疑问。

你应当对个人的隐私保密,对你的熟人与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一样,只让他们知道他们所看见的东西。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迁移,你会发现即使让他们知道有关你的最无伤大雅的事,也是极为不利的。

并且,沉默寡言要比高谈阔论更能显示你的聪明才智,因为沉默是老成持重的表现,而多言则给人以空虚自负之感。人们往往更愿意享受扬言带来的瞬间满足,而不愿意选择沉默所致的恒常裨益。

生气勃勃、精神旺盛的人,从高谈阔论中能体验到一种宽慰,但不应沉湎其中,更不要使它变成一种习惯,因为思想正是借此种途径而与言谈建立极友好的关系,而谈话很可能变成一种出声的思想过程。要做到老成持重,就必须在所思与所说之间设立一道宽宽的鸿沟。

我们经常认为,人们根本不可能相信冒充我们的骗子所说的话,其实他们压根儿想不起来要去怀疑那些假话。如果我们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来怀疑,。他们会发现若要再相信那些话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们常常经不住诱惑而泄露一些事情,就是因为我们猜想人们不会注意它们。这正像一个人惊慌失措,以为无法再坚持站稳脚跟而从高处摔下来一样,他的处境给他造成的苦恼如此巨大,以致他认为还是立即结束现状为好,这是一种被称作“恐高症”的精神错乱。

人们在那些与之密切相关的事上多么地精明,虽然在其他事情上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一丝敏锐来。这是一种为人熟知的代数学,给他们一种据以判断的事实,他们就能解决最复杂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想讲述一件很久以前发生的事件而又不提任何名字,或者详细描绘某些你所喜欢的人,你就应当注意不要在你所讲述的事件中加进某些明确的事实——无论它多么遥远,也不论它是某个特定的地方还是某个具体的日期,或是仅在很小范围内才涉及某人的名字,或者其他任何与此事件有哪怕极细微关系的事物,——因为那会给人们提供某种实在的东西进行判断,并且,他们会借上述代数学的帮助一举发现其他一切。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好奇心会变成一种热情:他们的意志驱动着他们的理智,不断地追寻着答案,一直刨根问底。因为,人们虽然对普遍真理兴味索然,但对具体细节的描绘却是热切无比。

人们将会发现凡是自称能教人以人生智慧者,无一不极力推崇践履沉默寡言,并列举各种理由证明这一点,所以并非我一定要有意扩大这一问题的范围。有几条阿拉伯谚语与我之前所述尤其吻合:

不告诉敌人的事,也不要告诉朋友。

秘密受我监管,我为主人;秘密遁我而去,则我为囚徒。

缄默之树结出宁静和平之果。

与其让钱被别人骗走,不如将它花光。这样还可以使你一举赢得精明之称。

如果可能,任何人都不应感到仇恨和憎恶。仔细观察并记住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以便衡量评判其价值,你会因此而以他的行为方式为楷模;但绝不要忽略品性是难以改变的,忘记一个人品性中的瑕疵如同扔掉辛苦挣来的钱一样难。你还应提防那些不明智的亲密和愚蠢的友好可能造成的后果。

既不屈从爱也不屈从恨,这只能算是半个处世智慧,还需加上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信。这个世界需要的便是这样的准则,一个人惟有依赖这两条准则,才能幡然醒悟而不为所蔽。

怒气冲冲地对人说话,以表示你对所说之事或所见所闻的不平,完全是多余之举。也就是说,这是危险的、愚蠢的、可笑的和粗俗的。

绝不应当对他人流露出生气或憎恨的情绪,除非是对你自己;感情会对行为产生极大影响,因此在任何情况下你都不要表现出来。只有蜇刺有毒的冷血动物才会这样做。

说话模棱两可是精明人处世惯用的计谋,它意味着让别人去揣摩你的意思,如果听话者反应迟缓,则根本把握不住你说的话。如果你说话意思明确,则能抓住听话者的注意力,结果往往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如果你举止文雅,语调柔和,你可以公然非礼,甚至间接地冒犯听话者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