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口裂大,捕食方便。背鳍和臀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部有一黑斑点。
(2)习性乌鳢属底栖鱼类,喜居水草丛生的静水或微流水水域中,能在其他鱼类不能生活的环境中生存。水中缺氧,它可以依靠鳃上器在空气中呼吸。即使没有水只要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就可以存活1周以上。乌鳢跳跃能力很强,成鱼能跃进出水面1.5m以上,6.6~10cm的鱼种能跃进离水面0.3m以上。因此在鱼池中饲养要注意防逃。
乌鳢为凶猛性鱼类,在食物缺乏时有残食同类的现象。食物的组成随个体的增大而改变。30mm以下的幼鱼以甲壳类、桡足类、枝角类及水生昆虫为食。80mm以下幼鱼以昆虫、小鱼虾类为食。成鱼阶段主要以银鲫、刺鳅、蛙类为食。
乌鳢生长迅速,当年孵化的幼鱼到秋季平均可达15cm,体重50g左右,5龄鱼可达5kg左右。水温20℃时,乌鳢生长最快。
(3)繁殖习性乌鳢长至2龄可达性成熟,怀卵量为1.4~3.4×104粒。亲鱼于5~7月在长有茂盛水草的静水浅滩处繁殖。亲鱼成对地活动于产卵场所,非常活跃,有时还跃出水面。雄鱼用口将水草筑成约33cm直径的“鱼巢”。产卵在宁静的日出之前,先是雌鱼进入鱼巢,腹部向上成仰卧姿势,身体缓缓摇动而产卵;随后雄鱼以同样方式射精。产卵后,雌雄鱼一同守在巢的底下,保护鱼卵,防止敌害侵袭。2~3天后,仔鱼孵出。仔鱼集群生活于近岸的水草丛中,雄鱼随群保护,待幼鱼长至4~5cm时,亲鱼不再进行保护,幼鱼分散营独立生活。
2、分布
乌鳢分布极广,是一种广温性鱼类。除西部高原地区外,从黑龙江至海南的河川、湖泊、水库、池塘等各种类型的水体皆产此鱼,国外产于朝鲜西、南部。
3、经济价值
乌鳢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其肉中含蛋白质、脂肪、18种氨基酸等,还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身体虚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气虚、营养不良,贫血之人食用。鳢鱼有祛风治疳、补脾益气、利水消肿之效,因此三北地区常有产妇、风湿病患者、小儿疳病者觅乌鳢鱼食之,作为一种辅助食疗法。它作为一种名优养殖品种被人们喜爱。
2.1.10团头鲂
拉丁名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别名武昌鱼、团头鳊,平胸鳊
分类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体高而侧扁,呈菱形,头较小。腹棱自腹鳍至肛门。胸鳍较短,达到或仅达腹鳍基部。雄鱼第一根胸鳍条肥厚,略呈波浪形弯曲。
(2)习性团头鲂性情温和,适应于静水环境,通常在水草丛生的区域栖息,平时多栖息于底质为淤泥、有沉水植物的敞水区中下层。团头鲂不耐低氧。草食性,与草鱼的食性相似。幼鱼摄食浮游动物,成鱼主要摄食水草和植物碎屑,但摄食能力和强度不如草鱼。人工养殖条件下喜食人工饲料。团头鲂为中型鱼类,生长速度较快,当年鱼体长可达12~23cm,二龄鱼可达30cm,以后逐渐减慢。最大个体可达3kg左右。一般主养时,当年鱼种可达50g,2龄鱼种可达300g左右。
(3)繁殖习性一般2~3龄达性成熟,最小性成熟年龄为2龄。一般性成熟的雌性个体重450g,雄鱼体重400g。产卵期为5~6月,多在夜间产卵。产卵最适水温为20~29℃,对水流要求不严格。卵具有微黏性(黏着力比鲤、鲫鱼的卵差一些,附着力弱,容易脱落),淡黄色,黏附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因此其产卵场多在浅水多草的地方。团头鲂的雌雄鉴别较易,即雌鱼胸鳍的第一根鳍条薄而平直。雄鱼则厚而呈波流形弯曲,性成熟时胸鳍的前数根鳍条的背面有“珠星”,用手抚摸有粗糙感。
2、分布
原产于长江中游一带通江的中型湖泊,现已推广到全国各地养殖。
3、经济价值
团头鲂,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我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属名贵淡水鱼类。又因为现代有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词句,使武昌鱼更为闻名遐迩。
2.1.11鳜鱼
拉丁名Siniperca chuatsi
别名桂花鱼、季花鱼、桂鱼、花鲫鱼
分类鲈形目、真鲈科、鳜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鳜鱼体呈纺锤形,略侧扁,背部隆起腹缘浅弧形。体色为褐黄色和棕黄色,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斑块或斑点,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及下方有一条棕褐色或红褐色条纹.腹部灰白,第六至七背鳍基下方通常有一条暗棕色的纵带,背鳍、臀鳍和尾鳍上有棕色斑点连成带状。头端侧视呈锥形,吻尖。鼻孔位于眼前缘,前鼻孔后缘有一鼻瓣,后鼻孔细狭。眼侧上位,较大,大于眼间距。口上位,略倾斜,下颌显著突出,口裂大,具辅上颌骨,上颌骨后端超过眼中点垂直线,有的几乎达到眼后缘垂直下方。上下颌、犁骨、口盖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尖齿,其中上下颌的齿扩大成犬齿状。舌狭长,前端游离。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大棘,鳃盖骨后有两个大棘。背鳍较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的鳍条为硬刺状12根,后半部为软鳍条13~15根。
(2)习性鳜鱼是淡水定居性鱼类,尤其喜欢栖息于清洁、透明度较好、有微流水的环境中,在肥水池塘很难生存。常钻入洞穴石缝中或草丛内,夜间喜出来觅食,冬季潜入深水处。鳜鱼为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食活饵料,孵出后就要以其它鱼类的鱼苗为食,饥饿时自相残食。常吞食超过自身长度的鲢鱼、草鱼、青鱼、团头鲂、鳊、细鳞斜颌鲴等活鱼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其摄食对象有所不同。成鳜易吞食的最大饵料鱼的长度为本身长度的60%,而以26~36%者适口性较好。在饲养条件下,饵料适口、充足,生长较快。鳜鱼在冬季并不完全停食,仍继续生长,只不过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有所减慢。
(3)繁殖习性鳜鱼繁殖季节一般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雌鱼两年达性成熟,雄鱼一年可达性成熟。成熟的亲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中都可自然繁殖。鳜鱼怀卵量随个体大小、环境、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少则几千粒,多则几十万粒。鳜鱼首次产卵量约为怀卵量的60%左右。鳜鱼一般在下雨天或微流水环境中产卵,卵粒较小,成圆球状,橙黄色或青黄色,卵膜较厚,透明,富有弹性,比重比水大,为半漂浮性卵,受精卵随水漂流孵化。
2、分布
鳜鱼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平原的江河、湖泊、水库中,天然产量相当高。
3、经济价值
鳜鱼肉质纯白细嫩,味道鲜美可口,肉中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5~19.3g,脂肪0.4~3.5g,热量78~109Kcal,钙79~206mg,磷107~143mg,铁0.7~5.6mg,硫胺素0.01mg,核黄素0.10mg,尼克酸1.9mg。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鳜鱼肉性味甘、平,无毒,具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效。7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鳜鱼人工繁殖的研究,现已形成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成鱼技术。湖北、江苏、广东和湖南等省市养殖水平、规模效益要高一些。养殖主要品种有大眼鳜、翘嘴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养殖最为普遍,养殖效果最好。
2.1.12罗氏沼虾
拉丁名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别名白脚虾、马来西亚大虾、金钱虾、万氏对虾
分类长臂虾科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体肥大,青褐色。每节腹部有附肢1对,尾部附肢变化为尾扇。头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后逐渐变细。头胸部包括头部6节,胸部8节,由一个外壳包围。腹部7节,每节各有一壳包围。附肢每节1对,变化较大,由前向后分别为两对触角,3对颚,3对颚足,5对步足,5对游泳足,1对尾扇。成虾个体一般雄性大于雌性,最大个体雄性体长可达40cm,重600g;雌性体长可达25cm,重200g。雄性第二步足特别大,呈蔚蓝色。
(2)习性罗氏沼虾是一种生长速度快,食谱广,营养丰富的经济虾类,体型大,最大可40cm,重600g。池塘养殖虾体多呈灰黄色,不耐低温,其生存水温为15-35℃,生长适宜水温为20~34℃,对水体溶氧量要求较高。罗氏沼虾为杂食性甲壳动物,偏爱动物性食物,罗氏沼虾幼体发育阶段,必须生活在具有一定盐度的咸淡水中,在纯淡水中不久就会死亡。幼体变态为幼虾后,直到成虾、亲虾,均生活在淡水中,并行底栖生活。罗氏沼虾对水温和溶氧极为敏感。
罗氏沼虾属杂食性甲壳动物,刚孵出的蚤状幼体,第一次蜕壳后即开始摄食小型浮游动物。经4~5次蜕壳,即可摄食煮熟的鱼肉碎片、鱼卵、蛋黄等细小适口的动物性铒料,直到变态成幼虾。从幼虾开始,其食性变为杂食。水生虫幼体、小型甲壳类、水生蠕虫、动物尸体及有机碎屑、幼嫩的植物碎片都是其可口食物。罗氏沼虾在饥馏时会出现相互残食现象。
蜕壳是罗氏沼虾重要的习性(在幼体阶段称蜕皮),与幼体发育、幼虾和成虾生长,以及亲虾产卵繁荣昌盛殖都有直接关系。罗氏沼虾蜕壳与水温有密切关系,水温在20℃以上时,全年都可蜕壳生长,一旦水温降到20℃以下,其蜕壳中止,生长也就停滞了。当水温回升到20℃以上时,其蜕壳和生长又会正常进行。罗氏沼虾雌虾在抱卵孵化期间,不蜕壳也不生长。罗氏沼虾在蜕壳期间,容易遭受敌害和同类残食,造成很大伤亡,人工养虾应投食充足,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提高成活率。
2、分布
原产于印度太平洋地区,60年代以来,先后移养于亚洲、欧洲、美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1976年自日本引进中国,目前主要在南方l0多个省(市、区)推广养殖,以广东发展最快。
3、经济价值
是目前世界上养殖量最高的三大虾种之一。其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富有一般淡水虾类的风味之外,成熟的罗氏沼虾头胸甲内充满了生殖腺,具有近似于蟹黄的特殊鲜美之味。每100g虾肉虾肉含蛋白质20.6g,脂肪0.7g,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系高蛋白营养水产品。
2.1.13河蟹
拉丁名Eriocheir sinensis Milne-Edwards
别名螃蟹、毛蟹、清水大闸蟹
分类甲壳纲,绒螯蟹属
1、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河蟹的头部和胸部愈合在一起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称头胸部,是身体的主要部分,身体前端长着一对眼,它最前端的一对附肢叫螯足,螯足上长满绒毛,螯足之后有4对步足,侧扁而较长;腹肢已退化。头胸甲明显隆起,额平直,额缘具四个锐齿,额的宽度不超过头胸甲宽度的一半,额角的后方有六个疣突,前侧边缘具四齿,足强大,其腹部(俗称蟹脐)的形状(雄性狭长呈三角形,雌性呈园形)是区别雌雄性别的主要标志。
内部特征河蟹内部有完整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和生殖系统。肝脏是腹腔中唯一的消化腺,也是贮藏营养物质的仓库,河蟹用鳃呼吸,血液无色,卵巢呈“H”形,成熟时呈酱紫色或豆沙色,非常发达,精巢乳白色;卵巢和肝脏统称“蟹黄”,雄性生殖腺统称“蟹膏”,均为人们美食的精华部分。
(2)习性河蟹每年秋季常洄游到出海的河口产卵,第二年3~5月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它栖居随各个发育阶段不同而异。蚤状幼体阶段需生活在半咸水或海水的环境里,进入蟹苗阶段,便能离开海水环境,在淡水水域中生活。其主要生活方式为底栖和穴居,一般生活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河蟹掘穴为其本能,河蟹掘穴一般选择在土质坚硬的陡岸,岸边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缓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这为我们养殖池塘建设提供了依据。
河蟹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同类相残,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时也会因一条死鱼而招致同类争食,一般情况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来得容易,常构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还有一些泥沙,这是河蟹摄食底栖生物和腐殖质的一种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