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民族情怀
7586400000099

第99章 杂文三境界说

杂文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文体,应是高品位的精神产品。作为读者面极广,深受大众喜爱的杂文,其实也有品位的高低之别。老牛以为,可以将杂文按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三种境界。

富有社会批判精神,把视点和触角伸向事关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有浑厚的历史血脉、强烈的时代气息,能够唤醒民众,凝聚民众,推动观念更新,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杂文,为最高境界的杂文。这样的杂文,抛弃民族文化中的糟粕,引进和介绍外来文化的精华,触动民族麻木的神经,剔除社会肌体上的毒瘤。虽表面潇洒,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却包容着作者痛苦的自我否定,深沉的民族感情和强烈的进取意识。唯有清醒地认识到民族的处境,且对未来抱有热望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杂文。读读鲁迅、巴金、冰心等人的杂文,便可体会到这样的境界。近来这种杂文正逐渐多了起来。

第二境界的杂文,是那些视点较低,视角较窄,一事一议或几事一议的杂文。如果第一境界的杂文是“匕首”和“投枪”的话,这些杂文便是“手术刀”和“标枪”。前者的对象是“老虎”“狮子”“恶狼”,后者的对象却是“苍蝇”“蚊子”“臭虫”,以及“病人”“瘦弱者”。在现代社会,有许多的矛盾和问题困扰公众,所以公众对此类杂文的需求更为强烈,其接纳和认同度也更高。某时某处出现了某些具体的问题,及时地予以曝光和剖析,对于匡正时弊,纠正偏差,防止同类问题再度发生便会产生直接的作用,收到比之行政干预可能更为良好的效果。目前报刊登载的,50%以上是这类杂文。

第三境界的杂文,是那些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杂文。这类文章,或搞历史揭秘,或考证史实,或展示古文化精华,或涉及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名人佚事、影星旅踪,于娓娓闲谈中,帮助读者了解历史典故、逸闻趣事,以增长人们的知识,陶冶人们的性情。写此类杂文的,多系学者与夫子。

杂文固然可以分为三种境界,但并非提倡杂文家人人追求最高境界,也并非期望杂文统统成为第一境界的杂文。社会需要是多方面的,杂文从内容到形势也应当丰富多彩,所谓“百花齐放,是也。杂文存在的本身,便有倡导社会各方面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里头,当然杂文更不能搞”一枝独秀“或”满园牡丹“了。

(载《学习与交流》199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