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了解疾病护理(实用生活文库)
7582600000008

第8章 缺铁性贫血

疾病简介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疾病解析

【病因】

①铁摄入不足和铁需要量增加。②铁的吸收障碍。③铁的损失过多。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为头昏、乏力、耳鸣、眼花、记忆力减退、踝部水肿等,严重者可有神经或精神症状,皮肤黏膜改变及劳动耐力、免疫力、抗寒能力的改变。

【治疗原则】

在治疗前应尽可能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①在治疗前应尽可能明确病因,针对病因治疗,除早产儿、发育期及妊娠妇女外,缺铁的原因一般为慢性失血或肠道吸收不良。②铁剂治疗。

【护理】

1.了解贫血的程度。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1~120g/L;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1~90g/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1~60g/L;极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g/L。如出现吞咽困难,肢端麻木、刺痛等症状,多为重度缺铁而引起的神经症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一般护理。中度贫血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重度贫血应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并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从而使由于大脑与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得到改善。

3.铁剂治疗。最常用的为硫酸亚铁,服用此类药物易出现消化道症状,应在进食时或饭后服用。中度贫血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制酸剂如碳酸氢钠、草酸磷酸盐、四环素、茶水、鸡蛋、奶制品、面包及谷类食物如与铁同时服用,可形成不易溶解的复合物而影响吸收。因而在服用上述食物前1小时或食后2小时均不宜服用铁剂药物。口服铁剂后大便可呈黑色,此种粪便能影响潜血检查。注意药物不要与牙齿接触,服液体铁剂时可使用吸管,以防牙齿变黑。

4.心理护理。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常与患者谈心,告知缺铁性贫血是可治愈的,使其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1.饮食。纠正偏食习惯,给予丰富的含维生素、蛋白质、含铁、易消化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豆类、蔬菜等。注意饮食调配,以增进食欲。

2.活动。①轻度贫血:症状轻微者,可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但以不感劳累为度。②重度贫血: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氧的消耗。

3.防感冒。抗寒能力差、免疫功能减退者注意预防受凉感冒。

4.定期复查血象、血清铁蛋白含量。服用铁剂后5~11天,网织红细胞可升高,7~12天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一般贫血多在2个月左右纠正,如口服铁剂3周,网织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无明显增加,应查找原因。

5.观察疗效。患者服铁剂后自觉症状可很快恢复,但在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治疗6~12个月,以补充体内铁的储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