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了解疾病护理(实用生活文库)
7582600000023

第23章 慢性扁桃体炎

疾病简介

慢性扁桃体炎是常见疾病,以青少年较多见,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细菌、病毒滋生而演变为慢性炎症。

疾病解析

【病因】

多由于反复急性发作,机体抵抗力下降,形成慢性病变,也可由自身变态反应因素所致,扁桃体隐窝内的微生物(抗原)长期与扁桃体接触,引起复合变态反应,使扁桃体组织容易发生感染。

【临床表现】

1.局部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有时感咽内发痒、发干、异物感、灼热或微痛,也可引起刺激性咳嗽。

因经常咽下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肠或隐窝内细菌、毒素等被吸收引起变态反应,可导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2.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妨碍儿童呼吸、吞咽和共鸣等功能。

3.可有口臭,多系炎症持续或隐窝内潴留干酪样腐败物所致。

4.因经常咽下炎性分泌物,刺激胃肠或隐窝内细菌、毒素等被吸收引起变态反应,可导致消化不良、头痛、乏力、低热等症状。

【治疗原则】

1.保持疗法。给予抗菌药物消除炎症,复方硼砂液漱口每日4次。此外,微波、激光等局部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2.手术治疗。目前最有效的治疗即为扁桃体切除术。

【护理】

1.术前护理

(1)术前监测体温,每日3次。

(2)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等。

(3)患者个人卫生的准备、洗澡、更换内衣及病号服。

有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或肾炎患者,术前3天应使用抗生素。

(4)如为男性患者术前一日应剃胡须。

(5)有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关节炎或肾炎患者,术前3天应使用抗生素。

(6)术前应将患者义齿取出,妥善保管。

2.术中护理

(1)护士应协助医生摆好体位。

(2)对儿童应耐心护理,避免哭闹而影响手术。

(3)观察术中出血情况。

3.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局麻者取半卧位。

(2)嘱患者将口内唾液吐出,不要咽下,便于估计出血量。唾液中混有少量血丝时,不必介意,如持续口吐鲜血应检查伤口,考虑采取止血措施,全麻儿童不断出现吞咽动作者,可能是将血咽下,应立即检查,及时止血。

(3)术后3小时可进冷流质饮食。

(4)颈部冷敷,可减少伤口出血。

嘱患者将口内唾液吐出,不要咽下,便于估计出血量。

(5)术后禁吃油炸食品及刺激性食物,以免伤口出血,前3天以流食为主,以后改为半流质饮食,并且多食水果或果汁,以补充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4.手术并发症及护理

(1)出血:扁桃体术后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在术后24小时内发生;后者出现在24小时以后。原发性出血常见原因为手术欠细致,止血不彻底或遗有残体,其次为咽部活动过甚、咳嗽、血压增高、凝血机制障碍等。继发性出血常发生于术后5~6天,此时局部白膜开始脱落,由于进食不慎擦伤创面而出血。对于出血患者应积极采取止血措施,尽快止血。

护理要点有:①严格卧床休息。②严密观察伤口有无继发出血及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③大量输液及输血时应注意患者的尿量及有无输液输血反应;④对情绪紧张的患者应予安慰,解除思想顾虑,使其保持安静。

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勿过早配制抗生素,以免降低药品效价。

(2)伤口感染:表现为术后腭弓肿胀,创面不生长白膜,或白膜厚薄不匀,咽痛较重,常伴有发热。

护理要点:①每日监测体温4次,连续7天;②术后给予复方硼砂液漱口,每日4次;③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勿过早配制抗生素,以免降低药品效价。

1.保守治疗的患者应注意口腔护理,特别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应同时监测体温,体温升高者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2.如有下列情况应积极到医院手术治疗

(1)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上呼吸道急性炎症或急性中耳炎与其扁桃体炎有联系者。

(2)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史者。

(3)扁桃体极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者。

3.术后保持口腔清洁,除餐后漱口外,还应每日用复方硼砂液漱口4次。

4.术后1个月内避免吃刺激性强及表皮坚硬食物,以软食为主,温度应偏低。

5.术后患者应戒烟、戒酒,不能长期坚持者,最好在术后2个月内。

6.术后患者不应大声说话或咳嗽,以免引起伤口出血。

7.注意季节变化,避免感冒,尽量不去公共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