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聪明人从小就爱玩的500个侦探推理游戏
7579300000016

第16章 案件越混乱越需要“肃清” (4)

请问,探长为什么逮捕其中一名嫌疑人呢?

“破案”思维提示>>>>>>>>>>>>>>>>>>>>>>>>>>

从保安的叙述中得知,凶手一边隐蔽自己的身体,一边从草垛右边,也就是凶手左边进行射击,说明凶手是左撇子。

189.宾馆在哪里

有一个外地人路过一个小镇的十字路口,准备投宿,路上只有3个小木牌。第一个木牌上写着:这条路上有宾馆。第二个木牌上写着:这条路上没有宾馆。第三个木牌上写着:那两个木牌有一个写的是事实,另一个是假的。

按照第三个木牌的话为依据,你觉得你会找到宾馆吗?

“破案”思维提示>>>>>>>>>>>>>>>>>>>>>>>>>>

如果第一个木牌是正确的,那么第一个小木牌所在的路上就有宾馆,第二条路上没有宾馆,第二句话也就是真的了,这样就有两句真话了;如果第二句话是正确的,那么第一句话就是假的,第一、二条路上都没有宾馆,这样一来就符合了第三句所说的。所说第一句是错误的。

190.游轮上的谋杀案

警探接到报警电话,说在太平洋的一艘豪华游轮上发生了命案。警探火速赶往案发地点,通过调查得知:受害者是一个老富翁,被杀害在自己的客舱之中。警察调查后锁定了两个嫌疑人:一个是老富翁的外甥,他的公司在一次买卖中亏损严重,欠下了大量债务,因为老富翁没有其他亲人,所以外甥是其财产的直接继承人。另一个是他的管家,因为挪用了他的钱而被他责骂,现在面临失业的危险。

请问,谁最有可能是凶手?

“破案”思维提示>>>>>>>>>>>>>>>>>>>>>>>>>>

分析一下老富翁的外甥以及管家和老富翁的关系,看看谁具有杀人动机。

191.女演员之死

一天晚上,探长接到了报警电话,说有一名女演员突然死亡,赶到现场后,发现洛丽塔女士的尸体正躺在地上,嘴角处有白沫。

负责人说:“洛丽塔正在参加一场演出,表演完一个节目后,洛丽塔小姐喝了一瓶冰冻水,随后就口吐白沫死了。”

后经化验得知,洛丽塔喝的那瓶水和水瓶本身都没有毒。

探长沉思了许久,然后看了看死者脸上那浓厚的舞台装,说:“我知道谁是凶手了。”

请问,凶手是谁?

“破案”思维提示>>>>>>>>>>>>>>>>>>>>>>>>>>

一般人认为毒药应该是在食物或者水里,但是探长采用迂回思维,从另外一个侧面思考问题,不是所有的中毒都是通过食物或者水的,洛丽塔的中毒事件,就是毒药从皮肤的毛孔进入皮肤的。

192.为情杀人

一天夜里,远处传来一声凄惨的叫声。探长赶到传出声音的那个房间,当时是晚上11点整。到了现场之后,他见一个男人抱着一个女人,安慰着她。在这两个人的旁边还躺着一具男尸。

探长询问这两个人,男的说自己是女子的哥哥,而那个女子说她是死者的妻子。

后来经过法医鉴定,死者应该是被小刀刺死的,死亡时间为晚上10点45分。

自称是死者妻子的琳达说:“实在太残忍了,晚上10点45分我起来小便,就看见我的老公死在了地上,随后我就被人打昏了,还是哥哥把我叫醒的……”

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凶手又是谁?

“破案”思维提示>>>>>>>>>>>>>>>>>>>>>>>>>>

如果你理清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相信你离解开案件也就不远了。

193.密码在哪里

高级侦探老K经过缜密的监视和追踪,终于将S国的军事间谍逮捕,并采用各种手段对他进行搜查,可是什么也没查到。间谍的提箱里只有一封信。

突然老K脑袋里闪出了破案的灵感,刚才因为它太普通了,才会在检查中被疏忽掉,密码一定在它上面。

结果,密码果真在这个毫不起眼被疏忽了的地方。你知道它在什么地方吗?

“破案”思维提示>>>>>>>>>>>>>>>>>>>>>>>>>>

把邮票作为突破口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就会找到密码了。

194.老板娘被谋杀案

酒店的老板娘爱惠昨天晚上被人杀了。警长闻讯后,立刻前往查看。发现尸体的是酒店管理员坂本,他说:“刚才我到楼上去,发现爱惠的门没锁,就推门进去,叫了几声没反应。我把她的头抬起来一看,才发现她死了。”

爱惠的男朋友山田也被叫去问话。山田说:“昨晚9点多我去找她,看到爱惠靠在沙发上,本想跟她开个玩笑的,结果发现她死了。”

听了他们两个人的供词,警长说:“你们俩当中有一个在说谎!”请问,说谎的人是谁呢?

“破案”思维提示>>>>>>>>>>>>>>>>>>>>>>>>>>

因为尸体经过24小时就会变硬,所以不可能把她的头给抬起来。

195.真正的疑犯

一个冬天的夜里,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警卫追出去后,发现站台上有6个人,但是他也没看清模样。

一个警卫仔细地看了看这6个人,一个人正在和管理人员争吵,吵得很凶;第二个人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热闹;第三个人正在看一张报纸,报纸把脸遮住了,看不清面目;第四个人正在原地跑步取暖;第五个人一边等火车,一边不停地看手表,显得很着急;第六个人裹着大衣坐在座位上,冷得直发抖。

这个警卫观察了一下,指着其中一个人说:“他就是嫌疑犯!”请问,你知道警卫指的是哪个人吗?

“破案”思维提示>>>>>>>>>>>>>>>>>>>>>>>>>>

因为嫌疑犯跑了很长一段路,一定气喘吁吁,而这6个人中,只有第四个人在大口大口地喘气,并试图用跑步取暖来掩饰,因此可以判断这个人就是嫌疑犯。

196.凶器留下的痕迹

警探接到医院的报警,说有一位富翁在住进他们医院的第二天早晨,被人用水果刀刺死了。随后,警探经过调查,找到了杀人凶器,凶器是在医院的花园里找到的。由于凶手在行凶时用布裹着刀,刀柄上没有凶手的指纹,但在水果刀被发现时,细心的警探发现刀柄上爬着许多蚂蚁。

随即经过调查,医院里面的几个病人有嫌疑,他们分别是5号病房的肠结核病人约翰逊、6号病房的糖尿病人、12号病房的肾炎病人。警探看到这份名单时,随即指着其中一个说:“凶手就是这个病人。”请问,凶手是哪一个病人呢?

“破案”思维提示>>>>>>>>>>>>>>>>>>>>>>>>>>

凶手行凶时会因紧张而手掌出汗,而患糖尿病的病人不但比正常人都容易出汗,汗液中还含有糖分,很容易吸引蚂蚁。

197.5个纵火嫌疑犯

在一场火灾过后,警察逮捕了5个纵火嫌疑人,并对他们进行了审讯,但5个人都不承认自己是纵火犯。供词如下:

约翰:“莱恩是凶手。”

布鲁斯:“我是无辜的。”

约翰逊:“凶手不会是琼斯。”

莱恩:“约翰撒了谎。”

琼斯:“约翰逊说的是真话。”

只有3个人说了真话。请问谁是真凶?

“破案”思维提示>>>>>>>>>>>>>>>>>>>>>>>>>>

这个问题,我们要充分利用假设,然后作排除,逐一找出真相。

198.谁才是凶手

一天早上,探长接到格里先生的报警电话,称自己发现了一具尸体,死者叫杰克,死在自家附近的一条小道上,法医鉴定是被人用刀刺进下腹部因流血过多而亡,凶器就扔在尸体旁。警探再仔细观察,发现死者衣着整齐,身上的物品也没有丢失,双手和尸体周围均没有发现血迹,只是脸部沾有一些。

报警的格里先生说:“我昨晚在家听到有争吵的声音,但没听清内容。不过我知道杰克前几天晚上一直在和妻子分割财产,闹得不可开交。”

探长和助手们再经过调查得知:杰克只跟几个人有来往,他们是约翰、斯伯、莱恩。案发时,约翰与斯伯都有不在现场的证明,而约翰与莱恩关系恶劣,莱恩先生比杰克高大约7英寸,他们生前有过过节。警探仔细地研究着案情,过了不久之后便抬起头说:“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请问,凶手到底是谁呢?

“破案”思维提示>>>>>>>>>>>>>>>>>>>>>>>>>>

约翰先生与斯伯先生都有不在现场的证明,所以可以排除。而死者手上没有血迹且衣服比较整齐,说明他并没有挣扎,可能是在昏迷中或是在睡觉的时候被人杀死的。而几个嫌疑人当中,杰克的妻子最有可能在杰克睡觉时接近杰克。而莱恩比杰克高很多,用刀插应当是在胸部,况且两人关系恶劣,两人接近的可能性很少,所以最有可能的就是死者的妻子。

199.聪明的探长

苏珊是在教堂的停车场里被人谋杀的,当时教堂里面正在进行星期天的礼拜活动。警察在她的额头上看到了一个弹孔,子弹很明显是从旁边那座25米高的钟楼顶上射出来的。

当探长梅特雷到达现场时,他的助手已经确定了3个嫌疑人。

首先是惠特尼牧师。苏珊一向喜欢在教堂里炫耀自己,这使得惠特尼牧师非常恼火。

第二个是卡罗尔,苏珊的表妹,她一直对苏珊的钱财比自己多而怀恨在心。

最后一个是老兵维克多。他由于在战争中受伤,眼睛很不好,苏珊常讥笑他,对此他一直耿耿于怀。

助手汇报完了,梅特雷探长微微一笑:“我知道谁是凶手了。”

凶手是谁呢?

“破案”思维提示>>>>>>>>>>>>>>>>>>>>>>>>>>

首先,老兵维克多不可能是凶手。他的眼睛很不好,不可能在25米远的地方开枪打开苏珊的额头。

其次,凶手也不可能是惠特尼牧师。当时教堂里正在做礼拜,牧师肯定在那里。

所以,杀死苏珊的肯定是卡罗尔。

200.凶手可能是美国人

在旧金山的一家宾馆内,有位客人服毒自杀。“这个英国人两天前就住在这里,桌上还留有遗书。”旅馆负责人指着桌上的一封信说。劳伦小心翼翼地拿起遗书细看,内文是用打字机打出来的,只有签名及日期是用笔写上的。

劳伦凝视着信上的日期——3.15.99,然后像是得到答案似的说:“若死者是英国人,则这封遗书肯定是假的。相信这是一宗谋杀案,凶手可能是美国人。”究竟劳伦凭什么这么说呢?

“破案”思维提示>>>>>>>>>>>>>>>>>>>>>>>>>>

英国人和美国人书写日期的方式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