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在中国
7579200000006

第6章 素质教育的理论(3)

智力是保证人们顺利进行认识活动的各种语言心理特点的综合,它结合了观察力、忆想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因素。

1.观察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与外在事物的纽带。

2.记忆力。记忆力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基础愈牢靠,记忆仓库中贮存的信息就会越丰富,开展智力活动才会更加顺利而有效。

3.想象力。想象力是智力活动的辅助条件,赋予智力活动以创造性。

4.思维力。思维力是智力活动的中心内容,为智力活动提供十大方法。即是说,智力的五大因素是以思维力为核心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分析法与综合法、抽象法与概括法、分类法与比较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具体化法与系统化法。

5.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保卫人员和调节者。

(二)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分为广义的,狭义的和具体的三个层次。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非智力因素,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五个要素。现单就第二层次的五个因素进行分析:

1.动机。动机是激励、引导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维持、调节已有活动,并促使该活动朝向一定目标开展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力量。它有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之分,其中外动机维持时间较短,内在动力维持时间较长。

2.兴趣。分为两种: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前者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兴趣,后者是对活动的目的或结果的兴趣,它是人们以好奇心与求知欲为基础去积极探求某种事物与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3.情感。在一定客观事物影响下它是人们所产生的心理波动性与感染性的反应。包括三种形式:它包括情绪、情感和情操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是由低级到高级的。三是情操。它是一种更高级、更复杂的情感,也可以说,情操是一种最深厚、最生动、最坚定的高级社会情感。它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与审美感。

4.意志。或者说,意志就是人们自觉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排除万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其过程由信心、决心与恒心三个环节(阶段)构成。

5.性格。它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是足以支配一个人的个性的那些心理特征的独特结合。世界观、现实态度、心理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与意志特征)与活动方式等四个层次的心理因素组成。

(三)两种因素的关系

总之,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可概括为互相依存与互相制约两方面:

1.互相依存的关系。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是一对相对的概念。现在国内外有些学者坚持否定非智力因素存在的主张,认为美国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构成)即包含有所谓非智力因素,或者干脆把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情绪与情感也视为智力,并杜撰情感智力这样一个不伦不类的术语。这种由智力一统心理天下的观点,显然是很值得商榷的。

2.互相制约的关系。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是相互制约的,智力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可以促其倒退,反之亦然。随着智力的增高,非智力因素也会增高。

以上二者的互相依存与互相制约,是一条客观规律,IN结合论就是以这条规律为基础构成的。

IN结合论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论。很明显,它含有三个关键词,即智力、非智力因素、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而反映IN关系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依存与互相制约的规律,乃是构成IN结合论的客观基础。

IN结合论的内容

可以简括为,IN结合论=三条核心思想+五对十个命题。兹分析如下:

(一)三条核心思想

1.一个目的。IN结合论的目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2.一条假设。IN结合论认为,人们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但智力因素的水平往往差别很大。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在后天逐渐发展、形成的。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会有较大差别。

3.一个公式。IN结合论的公式是:A=f(IN)。其中A代表成就、成功,f代表函数关系,I代表智力,N代表非智力因素,也就是说,成功是由智力、非智力和外界条件决定的。虽然我国有些学者对此发出质疑,但这一公式确实说明了一个人的成功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没有必要去精确计算。现代西方三大学习理论派别正好各强调一个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如行为(联结)派强调E,认知派强调I,人本派则强调N。这与我们的成功公式是大相径庭的。我国也有研究者对我们的这个成功公式发出质疑,指出它是“浪费了函数式”,因为“属函数一般表达方式,本身不可计算,也就无法检验它们作为假设性理论是否被经验证据所支持。这样的‘函数式’没有数学意义,于是乎大材只能小用,聊充一个比喻,显得很浪费”。我们认为,通过这个公式只是想说明一个人学习的成功受E、I、N(实际上是受外因与内因两方面)的影响,确实是“不可计算”,也不必去对其作精确的计算;而且,谁要是力图把E、I、N相互间的影响以及它们对成功的影响用数字表达出来,那所得到的只能是“缘木求鱼”式的回报。

(二)五对十个命题

1.第一对命题的内涵:学习上,智力起直接作用,非智力因素起间接作用。没有智力的参与,学习就不可能进行,而非智力因素却在学习的过程中影响了其效果。大多数学者认为此命题正确,但也有相反看法,认为不能简单的用“直接”与“间接”来表述,确实有些草率,而且也不能用公式来表达。不过我们认为,IN结合论的这一命题表达不用怀疑。

2.第二对命题的内涵为:学习过程中智力是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是心理条件。智力对学习起直接作用,为学习过程所固有,构成学习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间接作用,只能作为心理条件。它以第一对命题为基础,是其进一步的具体化。

3.第三对命题的内涵为:智力是学习活动的执行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是动力——调控系统。就是说,学习活动是通过智力这一执行——操作系统来进行,但这一过程还需要非智力因素这一动力——调控系统的参与。这一对命题又是以第二对命题为基础的,是其进一步的具体化。

4.第四对命题的内涵为:智力活动不存在积极性,非智力因素才具有积极性。智力活动不具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与强化六大功能,所以它不具备积极,而非智力因素具备这六大功能,具有积极性。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来自非性智力因素。这一对命题主要是以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区别来立论的。

5.第五对命题的内涵为:智力活动指导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导智力活动。根据心理学家潘菽倡提出的“二分法”,也就是心理划分为认识与意向两部分,我们提出此命题。“二分法”理论提出,意向总是认识指引下的意向,而认识总是意向主导之下的认识。智力属于认识范畴,而非智力因素属于意向范畴。这一对命题主要是就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联系来立论的。

IN结合论的实质可以分解为三条核心思想与五对十个命题。尽管这些思想与命题曾受到某些研究者的质疑,可我们坚信,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们会焕发出其青春的光辉。

以IN结合论为基会,促进素质教育

按照上述IN结合论的构成与内涵,究竟如何以IN结合论为基点来推进素质教育呢?

(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因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相互刺约,所以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既要发挥智力的作用,也要发挥非智力的作用,要注重其中一者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另一者,不能顾此失彼。

IN结合理一贯认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燕国材教授认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从而影响其成才。但有些学者也不认同这种观点。“我们认为,一个智力水平很高的学生,如果其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他只能成为‘小器’,而不能成为‘大器’。这就是说,学生是否学习得好,是否能够成才,不能单从智力方面去找原因。还要看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水平如何。”他在引述我们上面所引用的那一段话后紧接着说:“我把这段话称为‘燕说A’,它讲的乃是I和N‘各’对A的影响。比如单是I好,只能成‘小器’,如果N‘也’好,则‘小器’变成‘大器’。于是从逻辑上说,(大器)-(小器)=(N‘单独’增加的那部分A)。”一个学生的发展或成功,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只对I与N的作用来予以讨论。即便这样,I与N对学生发展或成功的作用也充满着活生生的辩证法,怎么可以用“(大器)-(小器):(N‘单独’增加的那部分A)”的简单算术式来推算呢?我们认为对于社会历史问题,如果单纯地用数学计算来解决,显然会遇到困难,当然用在心理活动、精神现象则也会行不通。对用这类问题我们要多用辩证法,少用机械论。

(二)外因、智力与非智力的结合

在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处理外因,智力与非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要重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还要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外因。众所周知,I与N属于影响学生发展的内因,而办学条件、外部环境则属于外因,只有将内外因按照条件—根据说(已如前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素质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我们在应用成功公式,要注意千万不能丢掉“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这句话,也就是外因素(E)。外因是成功公式的条件,没有此条件,此公式并不能成立。只是就“A=f(IN)”这半截来加以评论说:这个“函数式”只能“聊充一个比喻”,“而比喻有‘两柄’兼‘多边’,不但筑不成理论的严阵,反有按下葫芦却起瓢的尴尬。惟此之故,‘比喻总是跛脚的’,推倒它们很容易,只是此起彼伏都在原地未尝向前进。”如果完整地评论这个成功公式,并把它置于条件-根据说的基础之上,虽然它可能“筑不成理论的严阵”,但要“推倒它”却也不一定“很容易”!

(三)知识、智力与非智力的结合

学校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加知识,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所以我们要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三者的联系,使其充分结合。三者的有机结合既是素质教育的手段,也体现其目标。

依照IN结合论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应抓一个“两结合”,即智力与非智力结合;两个“三结合”,即外因、智力与非智力结合,知识、智力与非智力结合。虽有重叠之处,可一经不同的结合,其性质与作用就会产生不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