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素质教育在中国
7579200000027

第27章 当有创新意识的教师(3)

自信是自己对自身的信任程度。自信心是建立在自身对自己能力估计和能力所能达到的程度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二者是人精神生活中最重要的支柱。一个对自己都无法相信的人,一切的外在力量都是徒劳的。无论身处何境,只要还有生命,没有失去自信心,全部希望依然存在。林肯在1832年失业后,开始竞选州议员、议长、国会议员。28年间,他参加了11次竞选,可仅成功了2次。可他一直未丧失自信心,从未放弃当一个政治家的理想,1860年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日本发明学会会长丰泽氏曾说:“搞出发明创造的首要‘秘诀’,就是认为创造发明并不难。”只要一个人精神不垮,即使行动上失败了,依然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前进;反之,则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自信心是确保创新的精神武器。

(三)宽容很重要

一个创造者,只有具备宽容的人格才能够容纳不同人、不同见解,甚至与自己观点相反的见解,才会使自己受到更多启发,容纳更多的创造信息,从而不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更深层的涵义就是创新型教师只有具备宽容的人格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要尊重那些不为世俗所理解的个性表现。

(四)独立性

具有独立性的人在智力活动和实际活动中,能够独立地找到问题和处理问题。创新特别需要独立的人格,凡事喜欢自己动手、自己思考、乐于标新立异,不惟上、不惟书、不惟权威、不惟定见。缺少独立性之人,循规蹈矩、人云亦云,一味地服从和依赖他人。依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而言,具有独立人格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性成熟的标志,更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的标尺。那么创造型教师就必须具备独立人格。

(五)坚韧性

创新活动会遇到来自于主客观的困难、阻碍、挫折。创新本身具备一定冒险性,冒险往往会面对暂时的失败,具备坚韧性格的人,就会敢于面对失败不屈服,身处逆境而刚强,身受非议而坚强,坚定地追求目标,果敢地选择,调动出巨大的心理能量,执著进取。贝多芬能成为那样“卓越的人”的原因就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拿破仑之所以能顶天立地,就是他所说的“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的扉页上有一段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六)合群性

身教重于言教。首先,教师的合作精神、合作行为表现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隐示性榜样,对学生合作精神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的合作精神有更多获取创造信息的机会,突破思维定势和创造性灵感,实现知识、思维、能力互补、人格上的互补的效果。其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具有组织学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要通过发挥自身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不同类型、不同个性、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学生组织起来,使之互相配合、互相协作,一起完成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的创新人格是教师创新素质的保障系统,定为:责任感,这对激发学生创造欲望、释放创造潜能极其重要;自信力,是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支柱,是确保创新的精神武器;宽容性,教师具有宽容性才能成为民主型教师,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民主、自由、融洽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与潜力;独立性,是教师成熟个性的标志,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否有成就的标尺;坚韧性,是教师在创新活动中克服阻碍、战胜困难和挫折的重要武器;融入性,教师的合作精神、合作行为本身就是学生创新的隐示性榜样,对教师而言说,还要具备组织学生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师创新的行动表现

行动是创造的先导,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成为思想的源泉。陶行知说:“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因为惟其行动,方才觉得困难,困难而求解决,于是有新价值的产生。所以我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是精辟的见解,教师既要尽可能地从事教育创新的实际活动,在其中表现与获得创新行为,还要鼓励学生一方面善于将思想转化为行为、行动,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行动引发创造,成为激发创造的源泉。

教师的创新行为是通过创新行为方式和创新行为习惯来表现的。当创新行为方式经常表现并成为动力定型时,就形成了创新行为习惯。教师形成创新行为习惯后,就能经常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育要用科学的工具和方法评估创新素质教育。这样才能使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同时通过对创新素质教育效果的价值判断亦可为创新素质教育提供有效反馈信息,从而修正的培养目标。二者是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

教育评价与创新素质教育评价概念解释

评价的概念与教育评价概念

评价是指依据一些确定的标准对人或事所进行的价值判断。《辞海》的解释是:“评论货物的价格”,而“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朗曼当代英语词典》“评价”的解释是:“计算价值或程度。”《双解英汉字典》的解释是:“评价,估计;求出……的数量或价值。”

评价作为一种对人物或事物的价值判断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评价(edutacion evaluation)是指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的价值判断。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注重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价值判断”。第二,明确评价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第三,确定了教育评价的价值准则,即评价必须“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

创新素质教育评价的概念

创新素质教育评价是一种教育评价。参照教育评价的定义,创新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依据一定的创新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创新素质发展变化及形成其变化的各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即说评价创新素质教育与评价普通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其评价的价值标准不同。依据现代教育的眼光看,创新标准是最有价值的教育评价标准。其约定本身就可以对创新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评价是按某些确定的标准对人或对事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变化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创新素质教育评价,是按一定创新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创新素质发展及构成其变化的诸种因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创新素质教育评价的大致过程

创新素质教育的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劳动。具体阶段:

首先确定目的

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取决于评价的目的性。评价目的对于整个评价过程具有支配作用和定向作用。目的是评价过程的参照系,评价工具和方法的选择都要以评价目的为基点。评价目的既要明确,又要具体,才有益于制定评价的操作性指标。这样既能增强评价效率,又能避免盲目性,获得理想的评价效果。创新素质的评价目标要建立在对学生大量调查研究基础上,创新素质教育的评价目标要与创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继以目标分析

明确之后,就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创新素质教育评价的具体目的,这是解决评价的原因的问题;而分析评价目标,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是解决评价的内容。学校创新素质教育评价,有领域维度、类型维度、层次维度、培养途径维度、结构维度、指向性维度与参与性维度。在具体评价时可采用综合性评价目标,也即对上述各维度的创新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也可以选择某一维度进行单项性评价。但不管哪一种评价都应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结构。这个目标结构,一般由一级目标、二级目标、三级目标等一系列等级构成,每一上位目标都包括一个下位目标群;而每一下位目标都是其上位目标的具体化。分析创新素质教育也是同样,首先要确定一级目标,然后将一级目标分解成二级目标,再把二级目标分解为三级目标,构成一个各级目标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的目标等级结构。现仅以创新素质教育的结构维度为例进行分析。从创新素质教育的结构维度为基点,可将创新素质分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格、创新行为。创新意识有创新需求、创新原因、创新兴趣、创新热情、创新信念、创新理想、创新世界观等;创新思维,有创造思维(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潜意识思维与显意识思维)和创造想象;创新水平有寻求与发现信息的能力(敏锐的观察力、知识价值判断能力、利用现代传媒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与超越给定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进行变形、重组、增减、扩缩、夸张、交叉、移植、类比等),具体操作能力(包括将思想、理论变成技术的能力和手脑并用的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包括学会竞争——知己知彼的能力、扬长避短的能力、出奇制胜的能力;学会合作——掌握一定的沟通策略和技巧、建构合作互补效应,独立思考),反省认知与监控的能力(包括培养自我反省与监控的习惯、注重成功与失败)等;创新人格可以分解为责任感、自信力、宽容心、独立性、坚韧性、合作性;创新行为有创新行为方式与创新行为习惯。

进行创新素质目标分析时,要遵循一条基本原则:即要把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统一起来。创新素质的教育目标是明确评价目标的依据,此外,还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必要的评价资料收集

必要的资料是予以评价的依据,是予以价值判断的基础。收集资料要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原则,尽量收集那些客观的、可信度高的资料。从教育评价角度看,收集的资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量化资料,由实验、测量等方式获得;另一类是非量化资料,由观察、记录而取得。收集资料的工作是以评价技术为中心环节的工作,是解决如何评价的问题。

收集资料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要围绕创新素质的主题选择评价的依据

在创新活动中,作为评价对象的学生常以其自然的实际行为方式提供评价资料,因此评价主体应把握住时机,对其进行敏锐的观察、精确把握并记录。对于测验也是如此,测验是指评价主体运用一定标准化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反应。在此情况下,评价资料是通过答案、作品或演技等形式获得的量化资料。

(二)注意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和评价工具的利用

创新素质评价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不同所取得的资料也有区别。因此选择符合评价要求的方法和工具十分重要。尤其是创新素质的评价属于很复杂的问题,至今仍无现成的工具可以运用,只能用一些相关测试工具和自编测试工具,因此就更应小心从事,尽量使用较多的工具和方法,全面把握学生创新素质的情况,从而做出较准确的评价。

品评评价结果

是评价过程的最后一环节。评价结果的判断是在对评价资料处理的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定位。包括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对评价资料进行评分和统计;一是对评价资料予以解释。

(一)对评价资料进行评分和统计

评价资料的评分和统计就是对资料的量化工作。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让评价取得一致的标准,使被评价对象具有可比性。所以其公正评分显得非常重要,创造力、创新素质答案的不惟一性,对创新素质的公正评分难度更大,因此能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素质又不失其客观公正。

(二)对评价资料予以解释

在科学评分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价值的分析判断就是对评价资料的解释。解释的前提是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以一定的标准对资料评分和统计结果做价值的判断。采用三种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