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上最伟大的犹太商道
7576800000032

第32章 犹太人的生活哲理(3)

后者就恰似东施效颦。效颦不成,反碰一鼻子灰。在犹太人看来,懒惰的人一事无成,上帝和人们只会奖赏给那些勤勉的劳作者。犹太人也正是靠着勤勉,在勤勉中自力更生才生存了下来,取得瞩目的成就。

情绪与健康的内在秘密

犹太人在长期的流亡中,并没有放弃对生的依恋。他们积极而乐观的处世态度给予了他们很大的精神力量,并在具体的生活中注重身体的健康。他们不仅总结了一套健身的方式和方法,甚至在心情与身体的关系方面,也摸索出许多有重要价值的发现。而这些发现,说来竟与现代社会中的有关健身的科学研究结果惊人地接近。

犹太人提出了告诫:

不要沉浸在悲伤里,或者故意使自己痛苦。

愉快的心使人保持生机,快乐使人长寿。

嫉妒和愤怒缩短人的寿命,焦虑使人早衰。

心情愉快的人胃口好,吃得津津有味。

吃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在胃里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隙。当你愤怒的时候,就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你的怒气。

《塔木德》里更明确地总结道:

三种东西损害人的健康:焦虑、旅行、罪恶。

三种东西有利于恢复人的精神:动听的声音、美丽的景物、好闻的味道。

情感的波动给身体带来明显的变化,既清楚又明显,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

一个身体健壮的人声音洪亮愉快,容貌灿烂。如果他突然感到一阵恶心,他脸上的表情就低落下来,失去光泽。他皮肤的光彩发生变化,他的声音变得沙哑微弱,他的力量减弱,偶尔因为巨大的衰弱而颤抖,他有力的脉搏变得细弱无力……

相反,有人身体很弱,他的外貌很奇怪,声音很低。当突然有巨大的欢乐降临在他身上,你就会发现他的身体突然变得强壮起来,他的声音开始变得洪亮,脸上放出异彩,动作变得敏捷了,脉搏突然有力了,皮肤变得温暖了,欢乐和愉快在他的脸上和眼睑上清晰地复现……当人们沉浸在幻想中,陷入沉思,避开社会交往,或者避开曾经身处其中的愉快体验,在他从极端的情绪中自拔出来以前,医生什么也不必去做。

当然,坏脾气并非一定会给身体带来坏处。举例来说,哭泣可以排毒,对身体是有益的,而兴奋过头则会影响人的新陈代谢和体内微循环。只不过,身体的健康的确与人的情绪、心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健康的人,可能因为抑郁、哀愁、悲观而逐渐衰颓;而一个患病者,也可能因为积极良好的心态而顺利康复。

一个人的真正财富

拉比约书亚是一个博学而朴实的学者。

一天,罗马皇帝哈德良的女儿对约书亚说道:“在你这么丑陋的人的脑袋里,怎么可能有了不起的智慧呢?”

听到这直言不讳的攻击,约书亚非但没有恼怒,反而笑容满面地问道:“在你父亲的宫殿里,葡萄酒装在什么样的容器里?”

公主答道:“装在陶罐里。”

“陶罐!普通老百姓才把葡萄酒装在陶罐中,”约书亚迅速地诘问,“你应该把葡萄酒放在金银器皿里。”

于是,公主便令佣人把葡萄酒从陶罐里倒出来,装到了金罐和银罐中,不久,所有的葡萄酒竟然都变了质,失去了葡萄酒的味道和醇香。

公主没想到会把事情弄得这么糟糕,于是就去找约书亚算账:“你为什么让我这样做?”

拉比温和地说:“我只是要让你明白,珍稀的东西有时候必须装在简陋而普通的容器中才能保存其价值。”

“难道没有既出身好又博学的人吗?”

“有,”约书亚回答道,“但如果出身艰苦一些的话,他们的学问会更大。”

犹太人中的穷人遇到富家子弟时,不会像某些人那样陷入自卑,更不会觉得有什么可畏惧,因为他们相信,出身富贵之家的人并不一定有学问。也因此,一旦遇到有知识的人,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会对他非常尊崇有加。这是因为犹太人比看重一个人的财产,家庭背景等,更重视个人的才华和品行,他们的标准是个人,而不是个人的外在凭借之物,例如,他的家庭和出身。

事实上,有很多著名的犹太拉比,出身都很卑微,如希莱尔,他出生于木匠家庭,拉比雅奇巴,则是牧羊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犹太人中的杰出人物,就是因为他们拥有能力和智慧。他们之所以能够受世人尊崇,并取得成就,就是在于犹太民族中不重个人门庭出身的观念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大环境。正是因为犹太人重个人才华而不重门庭出身,才使犹太民族产生出许多杰出的人物。而这一观念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便是犹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门第观念,在人与人交往中,犹太人也少有趋炎附势之举,即使出身再好的人,也难以依靠出身攫取社会地位,或者取得什么其他优势,人们都是依靠勤劳和智慧获得个人的地位。这也体现了犹太社会开明的民主观念:一个人需通过个人的奋斗,需凭借自身良好的内在素质,才能赢得世人的尊崇。在犹太人的社会以及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中,社会公平原则得到了充分的贯彻。

家庭温暖乃人间至福

犹太人相信,温暖的家庭是上苍赐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雷蒙,一个事业有成的男人,在工作上十分投入,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也因此他很少回家安心陪一陪家人。一次,他的女儿洁尔迎来了她7岁的生日。她好几个星期前就开始念叨着她这首次“成长”派对了。雷蒙的妻子塔米提前告诉他:“这可是女儿重要的一次派对,不管怎样你都必须参加。”雷蒙答应了下来。但凑巧的是,那天他在旧金山刚好签到一单不容错过的大买卖。于是他去查日程安排,发现会面之后有一班飞机能够让他在女儿生日派对前赶回西雅图。他订好了票,便放心地去忙那件生意上的要事。

到了那天,会面顺利地结束。即将做成一笔大生意,让雷蒙兴奋不已。下午,雷蒙赶到机场,没想到飞机竟然晚点。于是他立即决定订坐另一班飞机,可是已经再也找不到合适的飞机。他坐在候机室,用手机拨通了办公室电话,他对搭档弗兰克说:“会面很成功,但我现在被困在了飞机场,错过了女儿的生日派对!”一阵失落感突然涌上心头,他难过极了。

他回到家时,餐桌上的一束气球轻轻摇摆,他心头又涌上一阵难受。气球上贴着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对不起,我迟到了——爱你的爸爸。”他想,这肯定是弗兰克的主意。这时妻子塔米从后院走进来,疲惫却面带微笑的洁尔跟在后面,高声喊道:“爸爸!”

“生日快乐!”他迎向自己的女儿,抱起她,给了她一个热烈的吻。他面带惭愧地对妻子说:“至少这些气球没有迟到。”

妻子说:“雷蒙,你知道,这张生日卡片很有趣——真的,一点也不像你的作风。”

“嗯,实际上……”,雷蒙有些犹豫,但他还是说了出来:“这些气球不是我送来的。我想应该是弗兰克的主意,他知道我赶不回来。”

他害怕这时他的妻子会转而责骂他,但妻子没有这样做,而是握着一张卡片对他说:“雷蒙,你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他看着卡片上的笔迹——这些话是送给妻子、女儿这样的亲人的,却是由一个根本不认识她们的人写下的……

一天早晨,他把公司的每个人都叫到了会议室。他宣布:“从今天开始,公司将做出一些调整。新的工作时间将从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早晨9点到下午5点——最迟到6点。休息日我不接任何有关工作的电话。过去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守着你们工作,现在我要你们独立进行。”他的下属顿时欢呼雀跃。此时他也在想,他的妻子和女儿也会因此而激动。

一般来说,工作的确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生存之道,但是工作也仅仅是一种劳动,不是生活的根本目的。工作不只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获得幸福,尤其是获得和美的家庭幸福。对于一个已经成家立业的人来说,哪能不渴望享受家庭的温暖呢?人们不是常常把家比作港湾么?的确是这样的,家庭是遮风挡雨的地方,是心灵船舶停靠的码头,是游子浪迹天涯的归所,也是饱经沧桑之人的伊甸园。拥有温暖的家庭,无疑是拥有了人间的至福。

犹太商人何以如此看重知识

“知识就是力量”,犹太人也深谙其中的道理。

犹太民族似乎具有某种神秘的知识力量。知识在这个古老民族中所焕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大,是知识拯救且复兴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民族。犹太人认为,没有知识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商人,就没太大必要从事商业活动。他们对没文化的商人通常是鄙薄的,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一个商人,若做不到博闻强记,见多识广,将失去从商的根本的资格,也因此,来源于这一传统的正面鼓励和反面推促,犹太商人大多学识渊博、头脑灵敏。

知识是致富之路上强劲的推动力!犹太人对学校的正规教育和自教自学都非常看重。众所周知,学校是获取基础知识的地方,很多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技术,只有在实践或专业学习基础上才可以得到增长。此外,由于情况和条件因人而异,每个人接受到正规教育的情况都不尽相同。犹太人对自己独立获取知识技能的传统从不丢弃,而是发扬光大,不断加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在犹太人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样才能有力地保证赚钱的效率。犹太人认为能够保证赚钱的高水平,是优秀商人的重要特征。一个仅能从一个角度去观察事物的人,不但不配做商人,也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人。

一个做钻石生意的犹太商人曾问他的合作伙伴:“你知道大西洋底部有哪些鱼类吗?”听者乍一听到这个问题,可能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做钻石生意和大西洋底部的鱼类毫无关系,怎么问这样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问题呢?但犹太人有自己的想法:一个钻石商人需要的是一个精明的头脑。只有那些对钻石的各类知识有着完善认识的人,才可能真正赚大钱。这不仅是专业上的要求,也是对内在素养的一种检验,例如,犹太人时常节外生枝地问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事实上,那很可能就是对你的考验!

犹太人注重知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一旦成为自己的,便不会被轻易夺走。拥有再多的金钱,再多的物质财富,这些都只是外在的,看似牢牢地属于自己,没准哪天就被别人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夺了去。而知识则不会,知识一旦进入一个人的头脑,便如血肉一般,成为人自身的组成部分,构成思考的材料和行动的指导,甚至直接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频繁的影响,引导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可以说,知识是有着神奇力量的一种精神现象。犹太人之所以热爱知识,主要就在于他们能认识到知识是唯一夺不走的财富。这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认识,但如果能够结合犹太人漫长的流亡史再来看,便会发现他们的这一认识是真正来自生存体验的,而决非泛泛的抽象的逻辑思辨。换句话说,他们已把知识当成一种世界观,一种内在的价值取向。

知识作为价值,高于金钱,也高于一切物质财产。尤其在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日新月异,在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今天,知识就是生产力,创新更占据着核心地位。像犹太人那样重视知识,学习知识,更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

内心的信念高于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德军占领了东欧某都市之后,一天,德军把犹太街的所有人都集合到广场上训话。训完话后,纳粹军官从犹太人群中拉出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男人,要他放弃犹太教。纳粹军官心想,征服了这位老师,就可以征服其他人了。

“放弃犹太教!只要你肯改变信仰,我保证你一辈子锦衣玉食。”

“我拒绝。”骨瘦如柴的教师冷静地回答。

“你的神可咒,只要诅咒你的神,你的生活和你的家人就能受到永远的保护。”

“我拒绝。”

“放弃犹太教,我们同样可以保护你。”

“你绝对不能。”教师更加严肃。

“什么绝对,你知不知道你正在说什么?假如你还这么嘴硬,我就先干掉你,杀鸡儆猴。再问你一次,你到底放不放弃犹太教?”

广场上的人敛声屏息,注视着军官和教师,有些女人甚至吓得不敢再看。

“难道犹太神真的比你的生命还要重要吗?傻瓜!好好问一问你自己吧!”

“你不能改变我的信念。”

“你只要说一声放弃犹太教的上帝就行了。”

“不。”教师厉声地拒绝道。

纳粹军官终于忍耐不住了!他拔出枪,一枪射中教师的肩膀。强大的冲击力使教师一时站立不稳,踉跄跌倒在地,鲜血流了出来,但他仍然坚持着:

“只有神才是神。”

“你这肮脏的犹太猪!你难道不知道我们比你的神伟大吗?你的生命不是由神决定的,而是由我决定的,你只要说一句放弃犹太教,我马上送你去医院,治好你的伤,让你和你的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不。”教师喘着气回答道。

纳粹军官恼羞成怒,狰狞地瞄准教师,又是数枪。

据说,教师的儿子就在人群中,他目睹了这一过程,事后他说:“我父亲是无神论者!他从来就没有信过神。”教师儿子的话令人震惊,人们对这位教师更加地敬佩了。

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在于他内心所持有的信念。自信的核心是信念,即使必须付出生命,也应坚持。

智慧既大于金钱也大于知识

若问犹太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你得到的答案一定是知性。知性不是指知识,虽然两者有关联。知性是更接近智慧的一种思索能力和观察能力。在犹太教里,知性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