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触即发(电视剧《一触即发》原著小说)
7574200000040

第40章 一笑相逢哪易得(1)

丛锋一袭长衫,头发强硬得挺拔,他很精神,脸上带着久别重逢的笑容。荣华穿一件绣着梅花的湖色旗袍,窄身修腰,明艳动人。他们活像一幅水墨人物画,在夜霭的掩护下,朦朦胧胧,如梦如烟般呈现在阿初面前。

阿初不由自主地向前挪动了一下,挪动始于内心的感触,他的心在震动。

丛锋没有过激的动作,他用手指了指阿初,再指荣华,那意思,是他吗?你的同志?荣华摇头,那么……他的手指向自己,我的朋友?他的眼神在询问阿初。

阿初的眼光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痛和悲凉,丛锋的世界里,自己应该是善良的、正直的,有朝气的、自信的,活在阳光底的。而现在的自己活在阴谋里,暴虐、杀人、狂野,他相信,这是自己的精神遭受摧残后的一种变异。自己再也不是一个健康的人、正常的人,自己就像一个疯子。惭愧和怨愤一点一滴渗透到阿初的心灵,巨大的精神落差使他无法面对丛锋那久违的、亲切的、热情的、温暖的、包容的目光。阿初心中的酸痛渐渐化作充溢的泪花。

丛锋从阿初湿润的眼眶里找到了答案。

“阿初!”他向阿初走过来,舒展双臂,敞开怀抱。

阿初动作有点僵,不过,他很快适应过来,尽可能放轻松地绽放出英国式的礼貌微笑。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久久地捶打对方的背,孕育了片刻的温情于瞬间爆发,阿初的泪终于夺眶而出。

“丈夫重知己。”丛锋深有感触地说。

“万里同一乡。”阿初有些哽咽。

“脱胎换骨了?”丛锋放松手臂,审视阿初。

“你也是。”阿初说。

“想我和惠吗?”

“深心挂念。”

两个人开心一笑,再次握手。

“我来介绍一下。”丛锋拉起荣华的手。“我太太。”

阿初笑得很幽默。

“我们认识的。”荣华干脆说穿。

“认识?”丛锋很意外。

“我们两个很小就认识。”阿初补充一句。

“哦。”丛锋理会了,“青梅竹马?初恋情人?”

“哥哥和妹妹。”荣华含蓄地笑。

“小姐与家奴。”阿初不避讳。

丛锋明白过来。“姓荣的?荣家的小姐。”

两个人不约而同地颔首。

丛锋爽朗地笑起来,“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啊。”他伸开双臂搭在两个人的肩上,“走,到我屋里去谈谈。”

“这……不太方便吧?”阿初看荣华。

“这有什么不方便,家人团聚啊。”丛锋的兴致很高,浑然忘了所在之地。阿初再次用眼神问询荣华,荣华点头默许。

“麻烦你二小姐,门口有我的司机,您去告诉他,我今夜留在这里了。”阿初客气地说。

“好的。”荣华转过身去,微风中,听着两个久别的朋友讲话。

“你现在做什么?”丛锋问。

“实业。”

“怎么,不做医生了?”丛锋真的很惊异。

“医家要有割股救人之心。坦率地说,现在的我,做不到。既然做不到,何必勉强自己呢?你呢?还是政治?”

“政治和实业也不分家。”

“聪明人说得每一句话都是聪明话。”

“我觉得你变许多。”

“哪里?”

“这里。”丛锋指着自己的大脑,而后,注视阿初的双眸,“你的眼睛,像深不可测的大海。”

阿初故作惊奇地说:“哇,怎么开始读雪莱了?我一直以为你不喜欢他。”

“那你认为我应该读谁的诗歌?”

“普希金啊。俄国口味,最适合你。大海啊,你这自由的元素。”

荣华听到此处,觉得阿初的确深不可测,他在暗示丛锋来自苏联。什么意思呢?她抬起头来,皓月清盈,回转身去。阿初浅笑回眸,正好与荣华深邃的目光交汇。阿初在风中凝视她片刻,然后,随丛锋步入浓荫底的小径,茫茫尘寰中,阿初身若纤尘,消失在荣华的视线里。

杨慕次在沪中长官公署上班。勤务兵小吴告诉他,中午十二点,有个穿旗袍的女人来找他,说家里出了点事,约他下午两点到“英伦茶室”见面。

阿次想了想,心里有些忐忑不安,究竟是谁呢?他第一个想到了辛丽丽,因为荣华是绝不可能大摇大摆地找上门来。除非,“家”里真出了大事。

下午两点过十分,杨慕次来到了“英伦茶室”,茶室布置得古典而华丽,典型的英国风格。柔和的壁灯下,他看见了一张和自己一模一样的脸。

他有点难以置信,不可捉摸。

“坐。”阿初说。

阿次异常诧异。诧异归诧异,坐归坐。

“你迟到了。”阿初拿起一张《英伦时报》来看,“你有迟到的习惯吗?”

“不。”阿次机械地回答。

“不用紧张。”

“没有啊,”阿次定了定神,反应过来了。“是您约我出来的?”

“你以为呢?”阿初一边翻阅报纸,一边说话。“喝点什么?”

“红茶。”

“Bellboy,”阿初放下报纸,吩咐闻声而来的侍应生,“一小壶咖啡,一杯红茶,再上一盘甜点,点心不要太腻。”

“好的,先生。”侍应生退下。

“初先生?是吧?”阿次微笑地问。

“杨先生,杨慕初。”

阿次的笑容凝固在阿初的话尾。“您喜欢开玩笑。”

“我不开玩笑,我为人很古板。”

阿次从烟盒里掏出一支烟来,递给阿初。“吸烟吗?”

“我不吸烟。”阿初说。

阿次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正要点烟,他发现阿初盯着他看,有点不自在,出于尊重对方,阿次礼貌性地征询阿初是否介意他吸烟。“可以吗?”

“不可以。”阿初说。

“啊?”阿次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不可以。”阿初严肃地说,“以后在我的面前,你不可以吸烟。”

“我只是出于礼貌,征询一下你的同意,并不等于你可以替我做决定。”

“无论你处于何种立场,你征询了我的意见,你就应该尊重我的决定。”

“我跟你素不相识。”

“素不相识,就可以言而无信吗?”

“我没答应你什么啊?”阿次觉得自己很冤,负气地把烟掷在桌上。

侍应生过来摆咖啡、红茶、点心,然后,礼貌地请二人享用,退下。

“您叫我来,有什么事吗?大家开门见山吧。”

“好啊,我曾经救过你的朋友余先生。你应该知道是吧?”阿初漫不经心地说。

“余先生?我认识好几位余先生呢,您说的是哪一位?”

“你不记得,也无所谓,你还有位朋友刚从苏联……”

“初先生!”阿次立即打断他的话。

“我话还没有讲完呢,你这样肆意打断我的话,很没有家教。”

“你!”阿次长吁了一口气,低声问:“你到底要什么?”

“余先生上次忘了付医药费。”

“明白,明白了。”阿次准备掏钱。“您说,他欠您多少?我付钱。”

“一百万!”

“一百万?”阿次惊叫起来。

“怎么?听不懂吗?我想我说的话还算是通俗易懂。”阿初平静地说。

阿次觉得这个人简直不可理喻。“你知道,我一个月薪水是多少钱?”

“这是你的私人隐私,跟我没有任何关系。”

“我觉得你有必要知道,我一个少校副官,一个月的薪水是八十块。”阿次说。

“一百万,这笔钱的数目不算大,尤其是对上海杨家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初先生,您可能对我的了解还不够,我杨慕次不是一个可以令人随意挟制,而予取予夺的人。”

“予取予夺,也是与生俱来的,是父母赐予的恩惠。”

“真是笑话。您是叫我一个七尺汉子,去向父母伸手,索要钱财?”

“这一点,我们不谋而合。”

阿次忍无可忍,倏地站起来,冷冰冰地说:“中国人有句老话,叫‘自取其辱’,不知道初先生听说过没有?”

“中国人还有句老话,叫做‘长兄为父’,不知道杨先生听说过没有?”阿初不急不缓地说。长兄为父,四个字,令杨慕次在惊愕之余坐下来。

“危言耸听。”

“不妨看看我们的脸。”

“人有相似,物有相同。”

“如果,你觉得是我信口开河,干嘛还要坐下来?你大可以对我嗤之以鼻,拂袖而去啊?”

“你,你以为你是谁啊?”阿次放肆地冷笑。“你以为你叫杨慕初,就可以在我的面前摆哥哥的谱?我哥哥死了,许多年了,你认为你可以从坟墓里爬出来吗?”

“谁告诉你,你哥哥死了?你父亲?还是你母亲?”阿初问,表情阴恻恻,令阿次很不舒服。“我实话告诉你,我虽然不是从坟墓里爬出来的,却是令尊大人和令堂大人亲自从坟墓里把我挖掘出来的,值得庆幸的是,我埋藏在泥底深渊的尸骨,二十年了,居然没有寒透。我的残肢缝缝补补还可以用,哦,忘了告诉你,我是学医的,这方面很擅长。”

“我觉得你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跟你开个玩笑,吓倒了?”阿初笑起来。“昨天晚上,我呢,遇见一个老友,从国外刚回来,我们聊天聊到天亮。我告诉他,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你猜他怎么样?他也被吓倒了。”

“你们聊了一夜,在哪里?”

“梅花巷。”

阿次依旧不动声色。“聊什么?”

“聊得多了。譬如,北高加索民族的解放运动,血与火的斗争,为了‘被侮辱与损害的’人去夺取政权,纯粹的俄式革命观点。还想听吗?”阿初问。

阿次做了一个停止的手势。

“初先生。”阿次郑重其事地坐直了身。

“叫我杨先生。”

“好吧,杨先生,我知道,您的社会名誉一直都很好。”

“你错了。我的社会名誉一直都不好。荣家的私生子,来历不明的医学博士,忘恩寡情的小人,放高利贷的伪君子,等等,等等。”

“杨先生您曾经是一位医生,医者父母心,您绝对不是一个眼睛里只有钱的人……或许,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你用不着替我曲为辩解。”阿初说,“我就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

话又断了。阿次喝茶继续想办法。

“我们……”

“什么?”阿初问。

“大家……”阿次的态度开始妥协。

“啊?”

“彼此……”

“你想说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我觉得你对我的态度过于霸道。我们大家能不能心平气和的彼此冷静冷静,再好好谈谈。”

“你跟我要‘民主’?”第一次有人在自己面前要求“民主”,阿初突然内心悲凉起来,自己真的变了。

“你不觉得我在你面前丧失了基本‘民权’吗?”阿次觉得眼前这个人,应该有商量的余地。

阿初喝了一口咖啡,说:“我们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从大汉朝到前清,想鱼跃龙门的举子们,在参加考试的时候,都要写一篇‘策论’。大家各说各话,从不交流。上司和下属也没有什么可以平等的对话。我跟你之间的关系,是‘利害’关系、‘利益’关系。我救了你朋友的命,替你保守秘密。你付出金钱来封我的口,天经地义。所以,我们没必要对话,我们之间如果有对话,那就是‘讨价还价’。明明是一件共存获益的好事,我不想变成市场交易。”

“我之所以想跟你继续谈,是因为我从我朋友口中所知道、所了解的初先生,跟我现在所见所闻的您,差别太大,距离太远。我想你这样做,一定有你的苦衷。大家都是青年人,有困难有问题,你可以提出来,我们可以互相帮助,何必要用‘胁迫’的手段呢?”

“你从你朋友的口中……知道我?了解我?哪位朋友?荣华吧?”阿初笑起来。“你知道荣华是谁,我是谁吗?荣华是荣家的二小姐,而我是荣家的家奴。一个家奴在小姐面前永远都是和顺的、谦恭的。”

“水无有不下,人无有不善。”阿次给阿初续咖啡。

“你相信这句话吗?”阿初逼视着阿次的眼睛问。

“我相信你。”阿次直视着阿初锋芒凌厉的目光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