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一触即发(电视剧《一触即发》原著小说)
7574200000019

第19章 平生际遇似萍飘(2)

“不是一场游戏。”阿初说。“您爱上她了,少爷。不然,何必生气呢?你起初只是想捞一根救命稻草,可是,你不知道,感情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的,你为此付出了时间、精力。爱情,不是游戏,在里面做游戏的人,很可能被游戏束缚。雅淑小姐很聪明,很实际,她知道一个女人应该怎样去面对残酷的生活。她无非是想多一些选择而已,无可厚非。”

“你很得意是吧?她选择了你,而不是我。”

“她谁也没有选。少爷,你已经剥夺了她选择的权利。你有浓烈的怀旧情结,你允许你自己的心灵同时拥有两个女人的精神世界。但是,你不允许雅淑小姐的行为有任何偏差,这本身也是不公平的。”

“你暗示我歧视女性?”荣升忍无可忍地往前逼近了一步。

阿初不自觉地往后退却,他低下头,说:“我对事不对人。”

“你教训我?”荣升冷笑。“我已经放弃了做一个寂寞的智者,选择做一个平凡的庸人,你却轻而易举地把我美好的梦想给打破了。当我变成一个歧路徘徊的懦夫时,你就来振振有词地教训我。你以为你是谁?荣家的主人?”荣升狂怒地砸翻了砚台和笔架,满地狼藉。

荣升最后一句话严重地伤害到阿初的自尊。阿初很难过,他在不断克制自己的心绪,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争论不能升级,他要顾及到荣家的颜面。

他选择沉默。沉默代表无声的抗议。

殊不知这种简单而又直接的防御手段,像一根尖锐的刺扎在荣升眼睛里,有一种不除不快的感觉。

“你怎么不说话了?你应该继续发表你的高论啊。你不是字玑句珠吗?你的浅德幽光足可以照亮整个荣家大院了。你不屑跟我讲话是吧?巧得很,我也不想再聆听你的教诲。”荣升转过头去,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突然又指向阿初说:“掌嘴。”

荣升发难了。

“少爷?”阿初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要跟我讲平等、自由是吧?我不跟你讲。我跟你讲专制、讲身份。”荣升的话异常刻薄起来。“我歧视雅淑这类女人,我讨厌你虚伪的宽容和忍让,我憎恨情感,厌恶你这种看上去委屈,实际上张狂的眼光。你无非就是用沉默来告诉我……你很阳光,我很阴暗。”

阿初对荣升如此大的情绪波动,始料不及。

“我叫你掌嘴!你没听见吗?打呀!”荣升像一头受了伤的猎豹,他想撕裂一切他可以撕裂的面具。

不是第一次忍受家法,但是,阿初第一次感到难过和难堪,他们之间永远不可能有平等。一个是高高在上施恩的人,一个是感激涕零受人恩惠的人,怎么可能平等?平等只是偶然的,不平等是必然的。

阿初仿佛回到了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国度。荣升的面庞此刻变得十分陌生,不,不是陌生,而是逐渐清晰,逐渐熟悉。这八年来,荣升并没有丝毫的改变。改变的是自己!自己的思维和心灵已经改变,这种改变促使他不愿意回到从前,像少爷手中的标尺一样,任意由人调整刻度、拉伸卷曲。

如果大家不能安然共处,那么,夺门而去,拂袖就走,并非难事。

可是,四太太怎么办呢?自己走得爽快,要回头也就难了。四太太的家庭地位,二十年来的殷殷期盼,化为乌有。自己在大太太面前不是信誓旦旦地要报荣家的栽培之恩吗?怎么能出尔反尔呢?

荣升的居高临下,是因为他坚实的家长地位。就算他自己放弃荣氏家族的权利,他也不会丧失家人的尊重。他的只言片语,也同样可以撼动荣氏家族的地基。而自己只是一个赝品,就算自己拥有了社会地位、金钱、名誉,在荣家他依然没有自我。表面上自己是驶在海上的一艘豪华游艇,实际上这只是从水中看到的倒影罢了,自己的人生犹如水中一叶浮萍。阿初强迫自己用现实地位和感恩的情感去遮蔽住自由的思想,平等的观念,尽量减低自己内心所承受的被奴役的痛苦感觉。

想着雅淑的眼泪、四太太的恩情……他扬起手狠狠地打了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却在近乎自虐中释放出来。他打得极重,没有停手,他想着自己平生的际遇,犹似萍飘,眼前甚至出现父母双亲的幻影,这来自天外的模糊幻影,不断地重叠放映。他流泪了,血从嘴角处缓缓渗出。

阿初听见了哭声。不是幻觉,真的有人在哭泣。是为我哭吗?他想。

的确不是阿初的幻觉,荣升也听见了哭声。

“呜呜咽咽”的声音是从窗外传来的,是杏儿和蝉儿等人在用她们特殊的方式为阿初抱屈,她们觉得大少爷太过无情,量刑过重了。

她们的哭声削弱了荣升强硬的态度和病态的心理。同时,也减轻了阿初心中的愤怨,他感到了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关怀,所谓贤愚冷暖,尽在这哭声中融化了。

“够了!”荣升喝住阿初的同时,也给了自己台阶下。“以后做人做事,中规中矩。不要再给我擅作威福的借口。”荣升说完,摔门而去。

丫鬟们不提防他突然冲出来,怯怯然纷纷后退。

“哭什么?”荣升冷若冰霜地说。“该怜悯的人,得不到怜悯!珍贵的眼泪,应该留给你们将来所爱的人,而不是轻狂地、廉价地抛售给一个在你们爱情旅程里毫不相关的路人。”

丫鬟们听不懂,一味地低头退让少爷。

阿初懂了。

他可怜荣升对爱的狭隘和自私;他也怜悯荣升在爱情旅途里不幸的遭遇。他想到了丛惠,自己回国,对丛惠也许是一种伤害。

他听见荣升离去的脚步声和丫鬟们纷纷进屋的声音。

她们谁都没有说话,她们替阿初倒水、擦洗嘴角上的血污,她们悄无声息地打扫房间,扶正笔架,铺好宣纸。

“阿初,阿初……我的初。你怎么样了?”闻讯而来的四太太在红儿的陪伴下,气喘吁吁地冲进来。阿初赶紧笑着迎过去,说:“这是做什么?好像我得了一场大病似的。”

“你还胡说。”四太太凑近了来看他,心疼地说,“你干吗要惹他?生出这无妄之灾。”

“谁敢惹他,他不讲理罢了。”阿初说。“又不是第一次。”

“我保证,阿初。”四太太含着眼泪说。“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再也不会了,阿初,再也没有下一次了,绝对没有。”

阿初看着四太太,心生感动,他很想告诉四太太,她像极了自己幻境中的母亲。

傍晚时分,荣华到“墨菊斋”来给老余拿消炎药。原来阿初事先跟她约好的,今天送药过去,偏偏阿初今天忘了这件事。所以,他一看见荣华就恍然有所悟地说:“该死,该死。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害二小姐跑一趟。”

“那有什么,我跑你跑,还不都是一样。”

“他还住您哪里吗?”

“我叫阿福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阿福一直以为是我开车撞了人,比我还担心呢。”荣华笑着说。

阿初把药递给荣华,说:“他现在不发烧了吧?”

“略有些低烧。你脸上怎么了?”荣华关心地问。

“不好意思。”阿初有些尴尬。

“是我大哥吗?”荣华试探地说。“我一直听说他脾气不大好,有暴力倾向。”

“没有这么严重。”阿初笑起来。“这件事说起来,也是我自作聪明,自作自受。”

“为什么呢?”

阿初不好明说其事,他想着替雅淑留点薄面,毕竟自己还要面对雅淑,当然,也许面对的是她的唾弃。

“权当是自己的错,该当家法吧。”阿初自言自语地笑笑。

“家法?法字怎么写?”荣华问。

阿初提起笔来,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法”字,示意荣华看。

“古体怎么写?”荣华继续问。

“古体?”阿初想想,提起笔,写了更大的一个“灋”字。

“怎么解?”荣华的眼睛里不自觉地泛起一丝钦羡才华的光泽。

“灋,刑也。水字旁寓意公平,平之如水嘛。”

“那么廌呢?做何解?”荣华故意巧妙地提笔把“廌”字圈起来。

阿初没有荣华的心机,老老实实地回答,说:“廌是中古代时期传说中的独角兽,生性正直勇猛,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它会用角去顶,所以它的下面是一个去字。”他接过荣华手中的笔,在“去”字头上画了一个向上顶的小箭头。

“去顶!很形象。”荣华说。“可是,你为什么不顶?”

“什么?”阿初冷不防被荣华射了一箭。

“你也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为什么不顶?”

“他是少爷。”

“这不公平。”荣华严肃起来。

“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阿初把羊毫笔轻轻投掷到砚台上,溅起黑色的墨珠。

“你看这些四溅的墨珠,本来它们在砚台里沉睡着,像一摊死水,你的笔无意中搅动了它们,墨水不平了,有了些许波澜。事物不平则鸣,所以它们肆意地飞溅,随意绽放在桌面。”荣华把羊毫笔挂上笔架,说:“墨珠尚且要争,你为什么不去争取你应有的合法权益和地位?你为荣家付出了很多辛劳,为什么从不想到索取应有的劳动报酬?你牺牲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利益,甚至是自尊。你一味忍让我哥哥蛮横的行为,其实是害他。一个不出去工作,根本不知道辛劳为何事的人,本身就是社会的沉渣。”

“二小姐!”阿初打断了荣华慷慨激昂的讲话,“二小姐,对不起,我知道您是哪一种人,我很敬佩您。不过,我的人生经历跟您相差太远。如果没有过世的老爷栽培,没有少爷在经济上给我的资助,我是无法顺利完成全部的学业,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跟您不一样,我欠荣家的。”阿初的态度异常诚恳,反让荣华局促起来。

“你很宽容。”荣华说。

“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 divine。”阿初说。这句话引自蒲柏的诗歌,犯错人难免,宽恕最可贵。

“看来,我枉做小人了。”荣华说。

“您很关心我。”阿初立即把话拉回来。“我感激在心。”

“真的?”

“点点滴滴。”阿初指心。

荣华开心了。“你这张嘴,很会哄女人。”

“您这是褒还是贬啊?”

“自己猜。”

两个人都会心地笑起来,美丽动人的剪影在粉红色的灯光照耀下,显得分外光明。此刻,蝉儿端着燕窝银耳羹敲响了书房的门。

“阿初少爷,大少爷在大太太房里歇了,您不用替他等门了。还有啊,我到厨房替你熬了一小壶燕窝银耳羹,你趁热吃。”

阿初称谢,叫荣华一起吃了。

又到清明了。

四太太想着,今年的清明节应该不同往年了。

她活着,没有爱情,只有亲情。

复仇的使命感维系着她的生命,她一生中唯一的向往就是回家,堂堂正正地回家。她为此不断地透支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二十多年来,她画地为牢、深居简出,任由无情的岁月像流水一样从自己的身边匆匆划过,美丽的风华像自己手中的春沙,从白皙的指缝间慢慢渗漏。春红谢尽了,她依然在等待,她的生命在等待中延伸……

父亲死了二十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停留在二十多年前那最后一餐的晚宴上。为了父亲的遗骸能早日迁葬,为了剥开隐瞒了二十年的血腥真相,她忍受了一生的孤独,耗去了毕生的幸福,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等待,等待揭开真相的那一刻,那一瞬间。

那一瞬间就快来临了。

慈云寺的钟声响起来。

阿初着装严谨,专程陪着一身素服的四太太到慈云寺来焚香祭祖。

阿初的情绪虽然不高,但也没有四太太那浓郁的愁结。他沿着弯曲的石阶向上走,看着到处用红漆涂写的“佛”字墙壁,感觉到空气中也泛起了藏香的气味。寺院里的佛钟敲响了,满地落红缤纷,阿初的魂魄宛如行云流动,心境美好,有一种身在世外,清新宁静的感悟。

他们在佛前许过愿后,四太太叫阿初在佛前抽了一支签。此时,一个身披黑纱长相丑陋的老尼,主动来给阿初解签。

她递给阿初一张皱巴巴的小纸片,说上面写的都是解签的话。

阿初虽然不相信,还是展开来看,上面写了四句话:平生际遇似萍飘,荣华富贵烟云罩。错认他乡是故乡,何日归家洗客袍?

“何日归家洗客袍?”阿初不自觉地重复了一句,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