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代公共关系学
7571700000055

第55章 公共关系专题活动(2)

(2)收集反应,检测效果。公关人员必须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广泛收集各个媒体对本事件的报道角度和情况。收集到会的记者在报刊、电台、电视台及网络的各类报道和评论,并进行归类总结分析,观察公众的反应和舆论走势,检查是否达到主办方预期的目标,以此来检测发布会的效果。对照新闻发布会签到簿,检查参加发布会的记者是否都发了稿件,并对记者稿件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便了解新闻机构和记者所持的意见、态度及产生原因,便于以后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并以此作为下次新闻发布会邀请记者的主要参考依据。

(3)对于不利于本组织的报道,应当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果是不正确或歪曲事实的报道,组织要主动采取行动,讲明真相,并向报道的新闻机构提出更正要求;如果是报道了客观事实但却是本组织的负面新闻,则应通过有关媒体向公众表示歉意,并制定改进措施,尽可能多地挽回组织声誉。

13.2庆典

13.2.1庆典活动的含义和作用

1.庆典的含义

庆典活动是指社会组织为了引起社会的关注、扩大本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最终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重大节日或重大事件而举行的庆祝活动。庆典活动是社会组织最为重要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许多社会组织都充分利用庆典活动这一公关形式精心策划,借助喜庆和热烈的气氛,渲染社会组织的形象,力争在新的起点上,加深和强化公众对组织的印象,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做好铺垫。它包括各种节日庆典、开业庆典、竣工典礼、喜庆活动、组织周年或若干周年庆典等。庆典活动与组织的日常活动相比更有特殊性和隆重性,公共关系人员作为这类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应当研究和掌握组织这类活动的规律,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环境。

2.庆典活动的作用

举办任何庆典活动,都是组织向社会公众展示自身形象的宝贵机会,有助于增加广大公众对组织的认识,并借此机会增进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并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因此,庆典活动对于组织形象的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适时举办庆典活动,可以为组织广造声势,吸引社会各界对组织的关注,使一个组织的社会影响有所扩大。

(2)举办庆典活动,组织无形中向外界表明了自身的强大实力,可以使公众产生和增强对组织的信任感。庆典活动所达到的这一效果,与现代公共关系为建立信誉而扩大知名度、提高美誉度的思路相吻合,有助于组织构建宽松的发展环境。

(3)庆典活动的喜庆、欢快、轻松的环境有助于形成组织与公众之间无拘无束的直接沟通的氛围,更有利于与公众增进感情,沟通关系。

(4)对于组织内部的员工而言,开展庆典活动,有助于增加他们的自豪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组织内部公众更热爱本组织,为组织进一步向前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组织发展的一股强大合力。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庆典活动的一般方法和程序。

13.2.2开幕典礼

1.开幕典礼的含义和类型

开幕典礼又称为开幕式,是指社会组织为首次亮相或为重大活动的第一次面世而举行的简短、庄重而又热烈的活动形式。开幕典礼如果成功,组织会迅速提高知名度,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给社会公众留下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开幕典礼包括企业的开业典礼、重大工程的开工典礼、大型活动的开幕式等。

2.开幕典礼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1)起草严密的计划。计划应从大局出发,规划整个活动的主题、规模、日程、场地、时间、内容、对象,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必要的话可以列出具体的明细清单。

(2)拟定邀请名单。认真拟定出席典礼的宾客名单,邀请出席开幕式的嘉宾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常包括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社区的负责人、同业代表、新闻记者、员工代表及公众代表等。名单拟定后,首先要征得上级领导的同意,然后印制准确无误的请柬,一般需要提前十天左右将请柬送交受邀人,以便对方及早做出安排。

(3)拟定典礼程序。典礼程序一般为宣布典礼开始、宣读重要来宾名单、致贺词、致答谢词、剪彩。

(4)确定致辞、剪彩人员。一般情况下,参加致辞和剪彩的己方人员是本次活动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客方人员应是地位较高、有一定名望的知名人士。致辞和剪彩人员及主要宾客,应事先确定好他们的座次、站位。

(5)确定主持人,为领导人拟好开幕词、致贺词、答谢词的提纲。这些都应言简意赅、热情庄重,达到增进友谊的目的。

(6)安排各项接待事宜。应事先确定签到、接待、剪彩、放鞭炮、摄影、录像、扩音等有关服务人员,这些人员要在典礼前到达指定岗位。

(7)安排一些精彩的助兴节目。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喜庆气氛,在典礼的进行过程中可以安排当地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锣鼓、礼花烟火、民族舞蹈等。

(8)做好摄影、录音、录像的安排。对开幕式环境、会场、照明、音响等应做好认真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9)开幕典礼的结束工作。根据活动的规模和需要,开幕典礼结束后可有选择地开展一些其他的公关活动。

①组织参观。典礼仪式结束后,可安排前来观礼的嘉宾到本单位的工作现场参观,了解生产情况、服务设施及产品等,以使上级、同行和社会公众更直观地了解本单位。

②征求意见和题词。可以举行短时间的座谈会或请来宾在留言簿上留言,以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还可以准备笔墨纸砚,请来宾中地位高且擅长书法者题词以作纪念。

③必要时还可以安排宴请招待,或赠送有纪念意义的小礼品,以密切关系,表示谢意。

3.策划开幕式典礼应该注意的事项

(1)重点突出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第一印象。社会组织要策划出独具特色的开幕式,这样才能给公众留下美好的回忆。

(2)开幕典礼的形式应求简单,耗时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2个小时。

(3)开幕典礼的场面要办得热烈隆重、丰富多彩,体现喜庆、欢快的气氛。借此机会展示社会组织的雄厚实力,显示社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4)公关人员应准备充分、热情接待、指挥有序,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多制订出几套后备应急方案。

(5)所有宾客无论地位高低,均不得怠慢,对围观群众也应以礼相待。

13.2.3专题日活动

1.专题日活动的含义

公共关系中的专题日活动,指社会组织为了达到公共关系目标,巧妙利用节庆日、纪念日或创造特定机会,经过精心策划,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一些内容或形式相对集中的专门活动。这是公共关系活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重要形式。

专题日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公共关系实务活动,通过面对社会各界公众,借助各种传播媒介与公关手段,以新颖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注意,给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提高本组织的声誉,树立本组织良好的形象。

2.专题日活动的类型

1)利用节庆日的专题日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利用世界各国著名的节日、各民族民间节日及相关的宗教节日等,策划并设计出公众可以接受的专题日活动。利用节庆日的专题日活动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①影响广泛。各种节庆日都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形成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利用节庆日策划的专题日活动,可以借助节日自身的社会影响尽量去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面。

②公众易接受。有些节庆日已经和人民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就成为合家团聚的代名词。一家人无论分得再远,到了春节都会抽出时间回家和自己的亲人团圆。利用这种节日举办的专题日活动,就容易让公众接受。

③形式灵活多样。组织举办专题日活动可以结合不同节日的性质、特点,设计出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专题日活动,并且不同的活动还可以紧扣当地的风土人情,变幻出各种为公众所喜爱的活动方式来。

利用节庆日举办的专题日活动,应该使专题日的主题与节日性质相一致,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等最好都能紧扣节庆日的特点,将策划活动的重点放在迎合公众心理上,使公众能对此活动产生深刻的印象。

2)利用周年纪念日的专题日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利用历史上有重大或广泛影响的重要日子,或对于组织自身有重要意义的日子,搞一些周年纪念或庆祝的专题日活动,以扩大自己的影响。特别是在组织成立或开业的周年纪念日,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开展一次有意义、有影响、有特色的公共关系活动。

同开业典礼一样,周年专题日活动的形式也要丰富多样。因此要根据组织自身的特质、所处的环境、所具备的条件、主观追求的目标等许多因素而定,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以下内容都是必备的。

(1)明确主题。确定周年专题日活动的主题,如“创新”、“顾客是永远的上帝”、“开创新局面”等。

(2)介绍组织自身取得的成绩。例如,生产性组织可以介绍生产经营特色、产品质量、经营方针、服务宗旨、发展规模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3)感谢业界同仁及其他来宾的支持。根据实际情况、平时业务往来关系及今后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提出要感谢的具体单位及其主要领导。

(4)提出将来的发展规划。说明本组织目前的社会价值及将来可对社会产生的贡献,并积极表示今后要继续求得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与关爱。

在基本程序上的安排也可以与开业典礼相似。组织来宾参观、征求各方意见及颁发纪念品等。

3)创造性的专题日活动

这类活动主要指社会组织为了达到某一公共关系目标而特意创造出的专题日活动。创造性专题日活动的目的是针对专门公众为解决特定问题而举办专项活动。因此,公共关系人员要精心构思,提炼出活动的特定含义与主题,并使之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延续下去,形成优良的传统,对社会造成积极的影响,如市长接待日、总经理接待日、家属日、员工日等。

13.3展览会

13.3.1展览会的含义和特点

1.展览会的含义

展览会是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来展示组织的成就、推广产品、树立组织形象、建立良好公共关系的大型活动。它也是组织经常采用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形式之一。展览会具有一定的知识性、趣味性,能广泛吸引公众的注意和参观,并吸引新闻界的注意和指导,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2.展览会的特点

(1)展览会是一种复合性的传播方式。展览会通常同时运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媒介进行混合交叉式的传播,包括:文字媒介,如文字注释、宣传手册、介绍材料等;声音媒介,如讲解、交谈、现场广播;图像媒介,如照片、图片、幻灯片、录像等;实物媒介,如实物或模型。由于展览会综合运用了多种传播媒介的优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因而其效果一般都比较好。

(2)展览会是一种非常直观、形象和生动的传播方式。展览会将实物或模型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并通过现场操作或者专业人士的讲解,加上精心的展会布置、动人的解说、友好的交谈、优美的造型、优雅的乐曲,往往能起到强化效果的作用,使参观者对展品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3)展览会提供了组织与公众之间进行直接双向交流的机会。展览会除了可以当面向公众展示组织自身形象,让公众了解组织、了解产品,同时组织通过咨询、洽谈等形式可以了解到广大公众的现实需要,能及时地收集公众的反馈意见,并据此调整和改进工作。

(4)展览会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高效率的沟通方式。一个展览会集中了许多不同行业的各类展品,也可以集中同一个行业中不同品牌的同类产品,这样能为参观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和选择余地,节省时间和费用,提高选购效率。

(5)展览会能产生较强的新闻效应。展览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大型活动,通常在开幕式时都会邀请相关的政府官员、知名人士,所以比较容易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对象。再加上组织在展览会期间可以制造新闻、扩大影响,吸引媒体报道展览会的情况,因而新闻效应明显。

13.3.2展览会的类型

展览会从不同角度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按性质区分

按展览会的性质区分,有贸易展览会和宣传展览会。

①贸易展览会主要是商业、企业等行业的实物展示,通过展览促进产品的销售,开拓产品市场。展品以产品的实物为主,以文字、图片、图表为辅。如我国一年两次在广州举办的出口商品交易展览会。

②宣传展览会是通过实物、图表、艺术作品、文字、幻灯、录像等资料来宣传某一观点、思想、信仰、组织成就等,只展不销,如交通安全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