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新技术·如何实现节水农业
7568400000053

第53章 什么是水稻薄浅湿晒灌溉模式?

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的基本做法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田间湿润管理,分蘖后期晒田,拔节抽穗期保持薄水,乳熟期保持田间湿润,黄熟期湿润落干。

(1)薄水插秧,浅水返青。插秧时,田间保持薄水层,有利于保证栽插质量,避免漂秧,要求水层不超过20毫米。返青期田间水层保持在40毫米以内,低于5毫米应及时灌水。

(2)分蘖前期湿润,分蘖后期晒田。秧苗返青后,根系生长恢复正常,保持田面处于湿润状态,有利于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分蘖早发,分蘖前期应3~5天灌1次10毫米以下的薄水层,经常保持田间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

够苗后,为了抑制无效分蘖的发生,促进根系的伸长,为生殖生长打下基础,需要进行晒田。

(3)拔节孕穗期回灌溉水。拔节孕穗期是水稻的需水临界期,也是水稻吸肥最旺盛的时期,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壮秆,并为大穗打下基础。

此期田间应保持10~20毫米的浅水层,在地下水位比较高的田块,也可以采用湿润灌溉方法。

(4)抽穗开花期保持薄水。抽穗开花期,水稻光合作用强。新陈代谢旺盛,也是水稻对水分反应较敏感的时期,耗水量仅次于拔节孕穗期,这个时期应采用薄水层5~15毫米灌溉。

(5)乳熟期湿润。乳熟期是净光合生产率最高的时期,水分管理应以养根保叶为目的。此期田间的土壤水分要保持湿润饱和状态。一般掌握3~5天灌1次10毫米以下的薄水层。

(6)黄熟期湿润落干。黄熟期水稻田间耗水已急剧下降,为了保证籽粒饱满,前期保持湿润,后期使其落干,遇雨应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