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医生都发现,成功者人群中通常会有下列症状:消化性溃疡,痉挛性大肠炎,高血压,便秘,酒精中毒,饮食过量和肥胖症,食欲不振,等等。这些都是所谓"成功者"经常抱怨的症状。实际上那些人的身体器官可能一点毛病也没有。为什么成功没有给他们带来快乐,反而让他们百病缠身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大多数人担忧的事情太多了。
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怕这怕那,怕那些给自我造成压力的东西。但是实际情况是,他们的忧虑大多是思维观念问题。如果不信,请看下面关于忧虑的统计数字:人们忧虑的事情中有40%永远不会发生;还有30%的忧虑涉及过去作出的决定,是无法改变的;还有12%的忧虑集中于别人出于自卑感而作出的批评;其中10%的忧虑与健康直接有关,而且越担忧问题就越严重;只有8%的忧虑可以列入"合理"范围,是真正值得忧虑的。
以上数字不是很令人吃惊吗?引起紧张的10个问题当中,真正值得担忧的问题平均还不到一个。其余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和心理的调整来加以消除。
美国心理学家苔丝向400名男女调查过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办法,提出了如下忠告:
人们需要摆脱的不良情绪首推气恼,当你开车在公路上突然被一个横过马路的骑车人逼得急踩煞车时,你本能的反应是:真险!差点要了他的命,不能把这小子放走!你越想越恼火,结果,血压升高,车子也开得"毛"起来。怎样才能平息怒气有种甚为流行的说法是:发泄会使你好受些。但事实上,这是一种最坏的方式,它启动了脑兴奋系统,增加而不是减少你的气恼。
比较有效的策略是"重建",即有意识地用建设性的态度去对情况重新解释。例如,对无故刁难你的人,你可以对自己说:可能他并不是故意的。苔丝认为这种方法很见效。单独外出"冷静"也是消除怒气的好办法,尤其当你的思路理不清的时候。苔丝发现相当部分男人采取猛开汽车的办法。她认为比较安全的方法是尽快转换思维热点,去考虑或讨论别的问题,或者是悠然地放松一下,诸如散步、打球等。再加上"深呼吸"和"沉思"(即集中思绪于某一令人愉快的环境)一类放松技巧,你就有了对付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8)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每人都会感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不得不做的,但是我们从内心深处并不喜欢做。结果呢?我们一边做事,一边怨天尤人,内心没有一点快乐的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创新思维来帮忙了。当我们能够把迫不得已的"要我做",变为自觉自愿的"我要做"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在日常工作中获得充分的满足和快乐。
美国大学生橄榄球运动员们有时会想"我得不让这人跑在我边上",或是"我得把球传过去"。这是典型的"要我做"思路。而有个叫约翰逊的球员,从大学二年级时起就从"想做"的角度思考:"把球传过来,给我个机会。每次我拦住一个球,就像是得了l万美元的奖金。"他并没有想:"如果我没拦截住这个球,我们会输了这场比赛,我会挨骂的。"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绝大多数失败者的生活都是建立在"不得不做"的基础上的,他们不为自己所做的事承担责任。一旦你对自己说"我不得不去做"时,你不但丧失了责任心,而且会有损你的自尊心,"我不得不做"意味着"我不是我自己的,别人在操纵我"。在这种情形下,你会不停地在想:"如果让我选择,我才不会这样做呢。"这意味着:"我违背自己的意愿,被迫在做。"比如你在心里想:"我得熬夜了,老板让我今天就写完这份报告。"这意思是:"他们让我做的。"他们是谁当你被他人主宰时,你已不再有自尊。"我已丧失了主宰自己生活的力量。"此时,你反而必须告诉自己:"我还不想回去,我愿意呆在这儿做完报告,这样我会十分轻松满意地离开这里。"
其实,你不必非得去做什么,你不必非得让孩子学画画,让他们去选择吧;你也不必非得在冬天打开取暖器,你可以在屋子里穿上厚厚的夜服。你可以做任何你喜欢的事--只要你乐意面对结果。你的孩子也许会说:"我得学习去了,如果我不做功课,老师会让我不及格的。我没办法。"请告诉他们:"你有选择余地,你可以不去做功课,也许你会不及格。这不是重大的选择,但它们是选择。"关键在于看看自己最乐意做什么,而不是对自己说:"我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应该对自己说:"我想这样做,我乐意去做。"这样,就是我们自己在操纵自己。
抛弃"不得不做"的束缚,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光明和快乐。
(9)心地平稳安宁,处处青山绿水
人们通常认为,人心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它不但能够影响我们本身,还会影响到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当我内心平静,心态平和安稳的时候,心里就会充满愉快。在这个时候,我观察外部世界,就会看到,到处是青山绿水。每一种外界事物,都会引起我的快乐。如果内心波浪起伏,充满烦恼,那么,我再来看外部世界,就会发现到处是穷山恶水,每一棵草,每一棵树,都会引起痛苦。
所以,平时看到的外部世界,并不能够直接带给我们烦恼,而往往是我们内心世界对外界的一种投射。外界的山水草木,本身并没有什么性质,或者说本身首当其冲不能够直接带给我们新鲜感受。我们之所以看到柳暗花明会心情愉悦,之所以看到狂风暴雨会感到内心烦恼,主要还在于我们内心的一种投射力量。
在《诗经》中有这样两句话:"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雪雨霏霏。"在外界杨柳依依的大好春光里,我被抓去当兵,这个时候心里是十分痛苦的。当我在外面当兵多年回到家乡,这个时候心情十分愉快,尽管是雨雪交加,依然不能阻挡内心的快乐。
我们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这一点就显得十分突出。必须真正放松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投入到大自然中,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愉快地欣赏大自然的每一幅美景,正是我们内心美丽的外在投射。如果内心烦恼,那就根本无暇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就会使大自然沾染上许许多多令人烦恼的性质。
观看风景是如此,参与社会活动同样是如此。如果我们心情愉快,就会感到每一个人都很顺眼,每一件事都很顺心,到处是捷报频传,如果内心很烦恼,我们看见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会觉得不顺眼,都会觉得很讨厌。明白了这个道理,将会使我们的生活有一个较大的变化。保持一个快乐的心灵,将使头脑中的创意源源不断地涌出。
4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梦境顿悟
有一次,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三天三夜没有睡觉。他为一大堆素材困扰着。他走到书桌前,桌子上堆放着各种各样的材料,怎么把它们理出一个头绪呢?他思索了很久,但无从着手。最后,柴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立即进入了梦乡。在梦中,他把各种素材整理得好好的,非常妥帖。一觉醒来,柴可夫斯基赶紧起床,立即把梦中所谱的曲子写在一张纸上。后来,他重温这支曲子的时候,只作了一点小小的改动。
(1)创新思维潜能开发的另一个途径是做梦。
梦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经验,但是也属人们了解最少的事物之一。尽管睡梦中的人们并不清醒,但还是有感觉的。有此人不需要闹钟,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清醒过来,他们靠的是一种在睡眠状态下运作的心理自我设定系统。一个母亲可以对各种噪音听而不闻,安然人睡,但是只要她的宝宝轻轻地哼一声,她就会立刻清醒。同样,你在睡梦中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你可能会应声醒来,但是如果叫的是别人的名字,你就不会有任何反应了。由此可知,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脑子也许对周围的事物浑然不觉,但是它仍然是活跃的、有知觉的。
在古代的传说中,就有利用梦境来解决现实问题的例子,在近代的科学研究中,也同样发生过这种现象。
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据说,德国化学家弗里德利希·凯库勒(FriedrichKekule),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探讨有机化合物苯的分子结构,但是,一直未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反而把自己折腾得身心疲惫。
有一天,凯库勒面对壁炉,坐在椅子上打起了瞌睡。在这种迷蒙的状态中,他看到成群的原子在眼前飞舞跳跃,还有些较小的原子在远处躲闪着。接着众多的原子排成了一个队列,长长的队列像一条蛇那样蠕动着、缠绕着。忽然,蛇头咬住了蛇尾,形成了一个圆环在凯库勒眼前旋转着,像嘲笑他似的。这时,凯库勒像遭到电击一样猛然清醒过来,并且立即悟出:苯的分子结构是封闭的环形,而不是开放的链形。
为什么梦会带给我们这么多的启示和创新意念?因为当我们做梦时,我们超越了白天清醒状态缠绕于头脑中的"可能与不可能"、"合理与不合理"、"逻辑与非逻辑"的界限,而进入一个超越理性、横跨时空的自由自在的思维状态,获得了无限智慧的源头。
(2)梦是一种形象思维
梦境中稀奇古怪的事物与意象,似乎和搜索、分类、重整资料以图归纳出意义的过程关系密切,这和图书馆员每天闭馆之际,都要将所有书籍归位的道理一样。梦的语言不适于有意识的(亦即左脑的)消化,讲究因果关系与逻辑概念的左脑,对大量的资料搜索与分类工作无能为力。若欲解读梦的语言,就必须借助右脑的全面性运作系统。
梦境中从过去经验--有时甚至可以追溯到童年时代--跳出的奇怪意象证明,右脑进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搜索行动,企图找出恰当的解决之道。所有被我们视为诡异、毫无道理的意象,似乎都属于特殊的右脑内在沟通模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