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生三求:吃得下、睡得着、想得开
7564700000004

第4章 幸福是一种感觉(3)

建立好心态的意义就是帮助你找到最好的活法,然后顺其自然地努力和奋斗。既不感叹命运也不抱怨时代,当不了大树就当小草,当不了太阳就当星星,当不了江河就当小溪……明白自己该走的路,就会发现生活带给你的幸福与快乐。

“幸福的心灵就像良药一样易使病人康复。”把痛苦紧紧抱在怀里念念不忘,会使我们最终被痛苦淹没。“把生活看得太严肃,还有什么价值呢?”歌德曾经说过,“如果早上醒来我们没有感受到新的喜悦,如果夜晚降临没有赋予我们对新的幸福的期望,那么每天的睡觉和醒来还有什么价值呢?今天的阳光照耀在我身上,我应该去认真地感受生活。”在时光的沙漏里,流出去的沙子永远装不回去。请珍视时光里沙漏中的每一粒沙,选择自己的活法,用一颗容易满足的心,去精心装点美好的生活。

不要苛求完美

“聪明的人是其心灵的主人;愚蠢的人是其心灵的奴隶。”或许你不是完美的,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维纳斯因为断臂而美丽。因此,不完美并不是什么至关重要的事,只要你在不完美的基础上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完美就可以了。做最好的自己,做快乐的自己,一步步向成功迈进。

生活就是这样的,你不可以太过苛求,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下面,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人生就是要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时候我们总是想要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其实,没有缺憾我们就无法去衡量完美。

人生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会满足自己的思维空间和自己生存的环境,对自己的生活水准更不会感到满足,这也就决定了我们人类不断创造、追求。人生没有缺陷也许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人如果没有了追求,便意味着停滞。人生圆满了便会停止了追求上进的脚步。

在人类生活要求的标准衡量下,生活是不能够尽善尽美,更不会那么尽如人意,正是因为有了残缺,使我们的生活才会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的同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美的自我。

追求完美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些人以争取高水准为乐,他们要求的是合理的卓越表现,这种健康的追求,并非我们所说的“追求完美”。当然,不重视素质的人根本就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但“追求完美的人”却强迫自己达到不可能的目标,并且完全用成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结果,他们不仅变得极度害怕失败,而且感到自己不断受到鞭策,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事实证明,强逼自己追求完美既有碍身心健康,引起像沮丧、焦虑、紧张等情绪不安的症状,在工作效果、人际关系、自尊心等方面也会自招失败。

我们必须研究一下,为什么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容易情绪不安,为什么他们的工作效果会受到影响?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以一种不正确和不合逻辑的态度看待人生。追求完美的人最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认为不完美便毫无价值。譬如说,一个每科成绩取得甲等的学生,由于在一次考试中有一科拿了乙等成绩,因而大感沮丧,认为那就是失败。在这类想法引导下,追求完美的人特别害怕犯错误,一旦犯错误就会做出过分的反应。

他们的另一个误解是相信错误会一再重复,认为“我永远都不能把这件事做对”。追求完美的人不会自问能从错误中学到什么,而只是自怨自艾,说:“我真不该犯这样的错误,我绝不能再犯了!”这种自责态度导致产生一种受挫和内疚的感觉,反而会使他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伯恩斯教授最近进行一项调查,作为他研究工作效果和情绪健康的一个环节。他向150名每年收入1万~15万美元的推销员提出一系列问题,结果发现,他们之中约有40%是属于追求完美的人。可以预料的是,这40%的人所受的压力,比其余那些不追求完美的人要大得多。但他们的成就是否更大呢?说来奇怪,答案却是否定的。这些追求完美的人在生活中显然较常感到焦虑和沮丧,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们的收入较其余的人为高。

为了帮助追求完美的人戒除这个心理习惯,伯恩斯教授首先请他们列出追求完美的好处和弊端。

一名向他求助的法律系学生只举出一个好处:“这样做有时会得到优秀成绩。”接着她列出六个弊端:

①它令我神经非常紧张,以致有时连普通成绩也拿不到。

②我往往不愿冒险犯错,而那些错误却是创作过程中所必然会发生的。

③我不敢尝试新的东西。

④我对自己诸多苛求,令生活失去了乐趣。

⑤由于总是发现有些东西未臻完美,因此我根本不能松弛下来。

⑥我变得不能容忍别人,结果别人认为我是个吹毛求疵者。”

根据这个利弊分析,她终于认为若放弃追求完美,生活可能会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伯恩斯指出:“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作力和更有工作成效。我不是鼓吹放弃努力奋斗,不过,事实上你也许会发现,在你不是追求出类拔萃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可能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你也可以用反躬自问的方式来抗拒追求完美的思想,例如,“我从错误中可以学到什么?”你可以做个实验,想想你犯过的一项错误,然后把从中得到的教训详列出来。千万别放弃犯错的权力,否则你便会失去学习新事物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能力。你要牢记,追求完美心理的背后隐藏着恐惧。

人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而人不能苦于那种“完美”的追求之中,只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如果事事苛求完美,生命也就毫无快乐可言。当你面对不幸与挫折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如果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生活中如果尽善尽美,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给予会更快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也是一种快乐!给予更能传播快乐,让我们把爱与快乐给予父母,给予朋友,给予身边的所有人……

人活在世上要学会分享与给予,养成互爱互助的行善的习惯。正像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所说:“神奇的爱,使数学法则失去平衡,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只有一个痛苦;而两个人共享一个幸福,却有两个幸福。”

很多时候,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严以律己,善待他人,可以减少许多麻烦。善于为别人着想,就要理解他人,以宽大的胸怀经受来自于各方的大大小小的压力,把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冲突看得淡一些。心存高远目标,才不会为小事动摇,更不会花太多的精力去和别人计较。应该明白,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要具有忍耐和宽容精神,善于用自身的高贵品行去感化对方;要有团结和谐为重的博大胸怀,要能以德报怨,不念旧恶。宽容的基础是对人的信任和爱,相信别人有求善的愿望,昨天的敌人在明天就有可能成为朋友。

生活就像山谷回声,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耕种什么,就收获什么。帮助别人就是强大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为自己铺开后路。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帮人并不意味着自己吃亏。

一对待人极好的夫妇不幸下岗了,不过在朋友、亲属以及街坊邻居们的帮助下,他们在小城新兴的一个市场里开起了一家火锅店。

刚刚开张的火锅店生意冷清,全靠朋友和街坊照顾才得以维持。但不出三个月,夫妇俩便以待人热忱、收费公道而赢得了大批的“回头客”,火锅店的生意也一天一天地好起来。

几乎每到吃饭的时间,小城里行乞的七八个大小乞丐,都会成群结队地到他们的火锅店来行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