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生命,多少深长》为我数十载修习“人与生命”这个宏大的话题做了自己微薄的进言,不算多少,无论深浅,终于付梓,略感欣慰。
值此,多少年的心脑体之智暂止于一限。由后及前想去,对“人与生命”兴趣之由来,其实是从1978年开始的——我的第一本启蒙读物,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国兴所着的《人怎样认识自己的起源》(上册)。那时的我,刚参加工作没几年,因了工作的关系和个人的好奇,对这类书籍开始感兴趣。从出版发行年代即知,这是一本在浓重的时代烙印背景下写就的科普类读物,尽管如此,我还是逐行看完并记住了“人猿同祖论”这句话。及至后来的几十年间,我的书柜里,此类书籍逐渐增多。2002年5月,我算是买到了我所看到的最系统论述、最值得看、也是最厚的一本关于人、关于生命、关于医学科学发展史的巨着,那就是洛伊斯·N·玛格纳的《生命科学史》。我用了一年半早起晚睡的时间,边看书边做笔记,总算啃完了这本如砖巨着。由此,我对人的起源、对生命的认识,就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浮皮潦草,渐进到了后来的尚知一二。
知一二便开始思路信缰、笔不自持,东写西写,逐渐将长长短短的文字或付于报端杂志,或收进电脑束之高阁。一俟机会,便从角角落落里翻将出来,汇成一宗小册,一是对自己这数十年来的辛劳算是有个归纳;二是期望能示于同好、新结书友。
凭书识友结友,亦应凭书感恩谢友,这是机缘,我当然不错过。在此,我首先要感谢的,是宁夏作协副主席、银川文联主席、《黄河文学》总编郭文斌先生,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写作一直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感谢为我这本小集作序的我的老领导、宁夏医科大学孙涛校长;感谢《黄河文学》副总编闻玉霞女士,她为我的归纳思路给予了好的建议;感谢为丛书辛劳的主编朱撇捺先生、副主编闵生裕先生等、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田燕编辑。另外,为给本书增添内涵,我在书中插进了近三十幅图片资料,除绝大部分为我平日所拍摄外,值得一提的,是梅运丽教授早几年为我提供的十多幅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我选用了其中的五幅,为《战地梅》做了精彩的配图。难得的历史镜头为这篇纪实文学作品做了有力的、直观的诠释。值此,我再一次对梅运丽教授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我还选用了郭勇龙先生提供的一幅医院老照片,在此向他表示感谢。
谨记。
2012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