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这七个人在大爷和班主任刘玉的指挥下,大家一趟又一趟的,将书全都搬到楼上教室的讲台上。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发书环节,从第一排第一个开始,一个接一个,等发完了书,基本上已经放学了。
班主任刘玉说到:“今天都到这里,明天起,我们正是上课,课表我贴在这里了!”说完,班主任就将课表贴在黑板旁边,王羽离得最近,可是课表上的字太小,坐在座位上王羽就看不到啊,还是得走两步。
新学期就这样开始了……
而王羽的同桌经常也会掐一掐王羽的胳膊,出出气!王羽这懒病老是犯,春乏秋困,夏盹冬眠,不过有了同桌这个免费的闹钟,王羽虽然很困,也会被她给掐醒。
一个月过去了,也迎来了第一次月考,老师呢,会根据这次月考成绩,来选出课代表。
成绩出来了,这次是一个班会,班主任刘玉开始根据成绩来选择课代表。王羽还是平平淡淡的分数,还是困的很,直打哈欠。
政治课代表,冀小北,女,音乐生。
英语课代表,杨小柔,女,音乐生,而这个杨小柔呢,就是王羽的同桌了,看不出来哈,真人不露像,英语成绩还挺高的。
然后是别的课代表,这里就忽略不计了,这其中只有两个课代表是男生,一个是语文课代表周杨,另一个就忽略了不记,因为班级里面本来就是女生多啊!
最后集体投票,选班长,大家也都不怎么熟,也不知道该选择谁,于是乎,将让政治课代表冀小北暂时代理班长。
接下来又是一段平平常常的日子,直到这一天……
王羽路过周莉的身旁,看到她在看一本古风小说,王羽鼓起勇气说到:“你那个小说,能不能借我看一下?”
周莉正看得认真,一回头就看到了王羽,就像是第一次认识王羽,不过在王羽眼里,已经认识她成百次了,于是周莉很有礼貌的微笑着说到:“我明天借给你吧,我就快看完了!”
“好,好,谢谢,”王羽也笑着连忙说到,然后就坐回了自己座位,能和她说一句话,王羽便已经心跳加速,脸红不已,总算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第二天,第三节刚一下课,王羽正无聊的趴在桌子上,然后周莉走了过来,将那本古风小说放在王羽的面前,什么话也没说,看了王羽一眼,便快步离开了。
王羽拿起来翻看,只见第一页写着她的名字:周莉二字,这字写的太漂亮了,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再翻看故事内容,这才发现这些都是那种续集的小说,每一期出一段故事,所以看起来,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也没个结局,人物都是突然跳出来的,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所以王羽看了两篇,便觉得无聊,正乱翻着,见里面掉出来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首诗: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这首诗,是出自清代的一位侠女,名字叫做秋瑾。
王羽也是后来查了查百度,才知道这首诗的出处,于是王羽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将这首诗抄了下来。
也不知道她是故意夹在书中的,还是无意的,不过,不得不说,她周莉还真有侠女的风范……
王羽自己写了一句诗,“云遮月,草木羞,月夜身凉心亦凉”,将回信夹在这本小说里。
然后在下课后,又将小说还给了她,王羽又回到了自己座位上,她也翻了几下,看到了王羽留的纸条,没想到王羽还有两把刷子。
于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开始爆发了……
她也自己写了首诗,回给王羽,趁王羽爬在桌子上的时候,一个纸团就飞到了王羽的脸上,打开后只见上面写到:
忆往昔
曾经执笔笑风华,
豪言阔语数百家,
不知谁家芙蓉子,
落笔便是万古佳。
——周莉
王羽看了后也是懂了大概得意思,就是说自己之前也是很爱写东西,曾经无数人都羡慕不已,小小年纪的芙蓉小女孩,总是能够写出千古佳句来。
王羽当然是不服气,也是写了一首诗回敬给她,也是假装路过,扔在她的怀里,只见上面写到:
初晴
小轩窗外雨正喧
桥边红药无人怜
淡淡暮色枫林晚
点点荷塘碧连天
——王羽
这可真的是神仙打架啊,两个学生在这里居然斗诗,(这里没有表明作者的诗都属于作者本人原创,请勿盗用,谢谢)这要是让老师看到了,那还得了。
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偷偷拉紧了许多……
两天后,周莉她又回消息了,这次纸团上只有一句话,“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王羽是第一次听到这么美的诗句,
王羽一放学便跑去了网吧,只是为了查清楚这两句诗的来源,这两句诗出自《红楼梦》,前一句,是史湘云所做,后一句是林黛玉所做,动物对植物,多么惊艳且凄凉的两句诗。
于是,王羽开始了他的泡网吧之旅,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将八七版的《红楼梦》影视剧看完,就因为周莉给他写的那两句诗。
接下来,二人又是一番《红楼梦》里的诗词往来……
王羽按照红楼的剧情原诗写到: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她仍然是红楼里的原诗回复: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
王羽写到: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周莉回复到: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谁迟。
…………
少不看红楼,老不读三国,过来人都这么说,自然也是有他们的道理的。
个人理解为,年纪轻轻的少年,可能看不懂《红楼梦》,里面的感情太过于复杂,而且大人们学习的,都是里面的各种制度和背景。老不读三国可能是因为,人老了,心老了,再看三国的时候,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四射,心潮澎湃,难免感叹英雄迟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