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纸上的村庄
7554900000001

第1章 勤勉·痴情·朴素

王泉根

通过青年诗人罗英,我认识了魏棋宇这位年轻的诗友。他是福建人,1986年考入杭州大学经济系旅游专业,1990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现在他在福建省政府驻京办任职。小魏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六个字:勤勉、痴情、朴素。读过手上他写的一叠诗稿,更印证了我的判断。

一个曾是经济系旅游专业大学生的经济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了上千首诗,在国内多家大报大刊发表过诗作,还出版过两部诗集,这不能不让我惊讶。干什么工作都要靠勤奋才能出成绩,一个懒散的人是很难于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业来的。特别是时下,市声喧哗,许多人整天为金钱名利忙忙碌碌,哪有心思顾及清纯的诗歌呢?小魏那么执着,那么认真,真不容易!

我读了小魏的近作,觉得小魏是一位颇有艺术潜质的诗人。请看《一些诗句与梦相关》:一些诗句吸收了梦的营养,在梦的胎盘里孕育,从梦的脐带上脱落,她们是梦的直系血亲,阅读这些长短不一的诗句,我们看到似曾相识的面容,犹如远古的祖先在光阴深处微笑,我们在诗意里漫游清醒的梦境,置身于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我们与隔世的亲人达成沟通,阅读这些诗句我们情不自禁,获得关于梦的一种解析很显然,魏棋宇对诗与梦乃至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悟性,不然,“诗”与“梦”之间的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会解析得这样清晰呢?

魏棋宇的骨子里肯定是古典的,他的诗歌中多次出现的“梦境”、“老歌”、“陶片”、“花园”、“石林”、“青瓦”、“屋檐下的雨滴”、“街巷”、“蓝天”、“岩画”、“乡村的蛙声”等意象,这些意象构筑着飘忽的、幽深的甚至神秘的意境,让人难以捉摸,却又不得不沉醉。也许是身处都市而对乡村怀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吧,也许是面对世俗而对真情有着分外的渴求吧,魏棋宇笔下的诗行里总透露出一个年轻人难得的清亮的眼神。

岁月之河流淌绵延的思索,清风吹散萦绕的愁云,明月歌吟,坚韧的身躯,挺拔于冷艳的清辉里,排列成痴情的听众(《石林》)这是借景抒怀,让人窥见一份难得的坚强和痴情。

雪山之上的蓝天一尘不染,待白云散尽,隐约传来众神谈笑的声音(《雪山之上是蓝天》)这诗行里有空旷的意境,有一种超然的清纯的人格。

淳朴的韵味令人遐想,把自己想像成一株稚嫩的秧苗,在一片春天的水田里扎根,种在和煦的暮色里,伴着雨水一般充沛的蛙声生长(《乡村蛙声》)思乡的情绪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总体上看来,魏棋宇正在试图建立自己的诗歌风格,但由于艺术的积蓄是需要时间的,所以从他的诗中还可以看出某些不足之处。可贵的是,他没有沾染当下诗坛的那些玩弄语言,将诗歌当作文字游戏的人的怪癖,他写得很认真,甚至有点寂寞,但我觉得他是一位值得肯定的青年诗人,相信经过一番更为执着的锤炼,他的诗艺会更上层次,更人深境。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着名文学理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