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好,激发了我的收藏热情。收藏兴趣的提高和完善,说明了我的爱好选择是对的。我的收藏刚刚起步,已体验到人在其中,乐融融,其情悠悠。我愿将此事进行到底,并将它和我的爱好完美结合至真至纯。
喜读—陈学士书法作品集》有感
我因事去兰州“小稍门外”的地方,偶遇当年结识的年轻同志李陈学士书法一览飞舟。谈起过去的一些同事和朋友,知道在书法艺术上已颇有些名气的陈学士同志就和他在一个单位,近来因身体不适,在家休息调养。我得知了这一消息,备下礼品,前往陈学士同志家里,一则看望过去的领导和朋友,二则也想向他求教书法方面的知识。当然若是能得到他的亲自书写的条幅,这是我的无比荣幸和求之不得的好事。
我小心翼翼地敲开了他家的门(因为他做过手术不久,怕惊扰了他的休息),他热情地欢迎我这未请自来的不速之客的到来。我询问了他的身体情况,表达了我的问候和慰问,他很高兴。看到他,我不由得想起了我们大家在一个单位工作期间,作为单位机关党委和工会主要负责人的陈学士同志牢记“三个代表”,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谋好处争权益种种善举的往事。让我们多少年过去了,现今仍难以忘怀。我端视他家四壁墙上悬挂的毛泽东书法体的条幅和横幅墨迹,当得知是他临摹的毛泽东书法帖,我难以相信是他的手笔,因为他已将毛体书法演练得“以假乱真”程度,别说是我这个书法上的外行,难辨真假,只能望而生叹了;就是书法大家们也会惊叹不已的。
陈学士同志看我是真心求教,便拿出了他多年潜心研究和书写的陈学士大篆体书法—陈学士书法作品集》,题写“培铸先生行家请赏”赠送于我。借助陈学士同志豁朗大度,我“蹬鼻子上脸”,请他书写字条于我,没有想到在他身体还未十分康复的情况下,数日之后,他就打电话让我去取他书写的“培铸诚信”(篆体书法)和“宁静致远”(仿毛体书法),当我千恩万谢表示感谢时,他笑而答曰:“你我都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的朋友,不言谢。”为了照顾他还未彻底痊愈的身体,在嘱咐他安心养病祝福早日康复话别后,我告辞了。
回到家中,我迫不及待地阅读起陈学士同志赠送的他的“作品集”,竟至到了废寝忘食地步,惹得妻子“醋”性大发:“对我,你也没有这样在乎过啊!”数遍学习之后,我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心得,故借助拙笔,表一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尽管它偏重于从政治思想性和教育意义上来说的多,但我觉得是道出了我的心声。
首先通览书法全集,让人犹如进入了栩栩如生的毛泽东书法的美感世界,看到了它,让我想起了毛泽东主席。不仅尽享毛体书法艺术的魅力,也更让人体验到毛泽东同志气吞山河,胸怀世界的革命英雄主义伟大气概和大无畏革命精神。我不敢相提并论与文艺界领导高占祥先生褒奖的那样:“能将毛体书法学到形神兼备,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之地步”,非陈学士同志莫属评语,但我所收集到的毛泽东同志书法墨宝,无论是临摹的,还是仿真的,莫如陈学士同志摹写的那样逼真,这无怪乎毛泽东同志的亲属和后人,都要千方百计进行收藏陈学士书法作品的原因所在了。
第二点,“作品集”反映了陈学士同志的书法艺术,既凝聚了他对毛泽东同志人格和书法的热爱情感,也表现了他在毛体书法学习的基础上求变创新,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书法艺术的不断进取精神和风格。正如陈学士同志所言:“一个书法家是不能囿于一家或一体”的道理,他,大学博采各家书法之精粹、浑然一体成为自己的风格艺术。在陈学士作品集里,除了毛体书法艺术以外,我们还可以欣赏阅读到他书写的篆体、隶书体和他自己创意的其他书法作品等。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可以看出陈学士同志是求知无止境啊。
第三点,通篇书法集,有许多自勉做人准则的戒条或警句,让读者受益匪浅,更有甚者,能使人在灵魂上受到震动,受到教育。如“身处闹市纷争地,心悉松林清泉间”;“读书添才”、“宠辱不惊”……而“遇色遇钱,守住自己”更是让人震撼魂魄,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敲响警钟,把握住自己,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啊。
第四点,我觉得陈学士书法集里有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那就是他运用书法,教育和告诉人们怎样对子女和后代进行教育和寄予期望。他的作品里有一幅“陈汤女儿勉之,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使人备受感动。这里面寓含着,陈学士同志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方面,不仅仅重视她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更着意塑造孩子的思想和灵魂的高尚品位,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化和教育问题。采取书法形式教育子女的方法,实是陈学士同志的一种创造,令我惊奇,乃至好好学习和效仿之。
陈学士同志及他的书法艺术,为我们学习地方甚多,只怨自己学识寡陋,恕我冒昧,发此不雅之论,望陈学士同志和读者们赐教,不胜感激。
骗子的骗术并非高明,上当吃亏者在于贪占小便宜
不论是节假日出外休闲漫步,还是平时出去参加锻炼身体,我都喜欢往人多热闹的地方去。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热闹非凡。望着假日休闲的人群,聆听着人们富有活力的欢声笑语,我原本沉闷的心情和不快的感觉随之烟消雾散了。朗朗乾坤,人们尽情地享受阳光雨露的明媚和滋润的垂青,为新生活拍手叫好。然而,在阳光下,个别角落里也不乏阴霾灰暗的色彩和情调存在。我的话绝非空穴来风或“此地无银三百两”,那就是我们遇到的各类可恶骗子,和被骗上当者多是因贪小便宜的悲哀的事例。
我所经历的事情,至今令我难以忘怀。你愿意听我的讲述吗?
某日我去假日开放的中立桥集市贸易市场游逛。走到临近贸易鸽子的市场,只见有几十人围聚了一个由“人流”自然形成的圈子,出于好奇,我也踮足观看。只见有一个瘦个子、左额头上有一刀疤的年轻男子,他手持三张分别为红桃Q、梅花9和方块2的扑克牌,嘴里念念有词:“凡压红桃Q者,所有人押的钱归你!”随着他的喊声,但见旁边有几个年轻人(不乏女青年),争先恐后掏出十元二十元不等钱钞,押在地面上的“红桃Q”上,有押对者喜气洋洋,未有押对者,也与运气好的一样,再掏出钱钞继续押(压)“宝”,直到押对大获全胜,仍在做着重复的押钱游戏。他们这样往来复去的叫喊和动作,引诱了一位衣着像是农村来的、脸上布满皱纹的老汉的好奇,只见他先是将十元钱,押在落放在自己脚下的红桃Q上,算他运气好,一次收回来三倍的钱钞。他满怀信心,再将“红桃Q”踏在脚下,忙着取钱去押,孰料说时迟、那时快,他脚下的扑克牌早被“刀疤”男子换成梅花9了。有些懊恼的“皱纹”老汉,又抱着侥幸“天上掉馅饼”的念头,掏出了身上所有的十元二十元的零钱去押“红桃Q”,结果却是一次更比一次糟糕。不知这“皱纹”老汉如何想的,竟昏了头发发狠,又掏出了百元大钞一张欲押在被牢牢踩在自己脚下的“红桃Q”上,“刀疤”脸汉子,却将他百元大钞扔在一旁……这种游戏刺激了“皱纹”老汉的发财欲,也“伤”了他的自尊心,竟再一次又重复了押在“红桃Q”的动作,真可惜脚下的“红桃Q”早已不翼而飞,被“刀疤”汉子调包为分文不值得方块2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正欲劝解“皱纹”老汉不要轻易妄动。旁边站立二个小伙子向我丢过来恶狠狠的目光,那意思不言而喻(少管闲事)。我退出观看的圈子,未走出多远,忽听得那“皱纹”老汉呜哩哇啦的哭喊声,知他必定是上当受骗了。刚才围得水泄不通的人圈子忽拉拉地散去、无了踪影。待我转到中立桥上的时候,只见刚才那叫喊押(压)扑克牌的“刀疤”汉子和二三个年轻人,正围观另一个以玉米粒为道具押(压)“宝”的汉子所搞的另一类游戏了。
无独有偶。某日,我去中央广场办事。当我途经广场西口工商银行附近时,只见有一个衣着时髦的年轻女子,在吆喝叫卖用临时支架上摆放纸箱子里面的标着洋字码、说是“飞利浦”牌剃须刀若干。
她的叫卖声,很快地招徕了不少行人,其中有年轻人为多,也有少数老者,我也趋步向前观看。那女子见人渐多,便满面春风,声音甜甜地言道:“这剃须刀,商店里卖680元,我只卖120元,东西不多,卖完了可就没了……”在那女子旁边有一个年轻男子,言道:“120元,不好找兑,100元我拿一个!”也未等那女子说话,那男子丢下100元,拿走一个剃须刀,转身就往西面跑去。其他围观的人们见状,顿时解囊哄抢起来。一个操着外地口音的中年人竟掏出一沓百元大钞说是1000元,将所余下的货品全买下了。我身旁一位老者,无不感慨地说道:“那外地人上当了。”我不解其说,问道“老人家,你怎知道他上当了?”那老汉捋捋花白胡子调侃道:“你没看刚才第一个买刀子的小伙子是‘托儿’嘛!”我恍然大悟,再看西口并未走远的那个小伙子,正向我们这里张望呢……看这一例骗术,似乎比前一例要“高明”得多,甜言蜜语里让你悄悄上当,却说也说不出口,这就叫“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但是这老者,却偏是“火晴金眼”看出门道,这怕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吧!
若是提起我又一次的亲历之事,回想起来,还真让人感到后怕呢。那是2003年9月某天,我因为生病去兰州医学院(现在改为兰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看病。我下了公共汽车,慢步向医院走去。快到医院大门口、约有二百米远的地方,从我身边急匆匆走过去一位身穿黑夹袄年龄五十岁上下的人,我只觉得被他碰了一下身子。我并未在意,仍只顾往前走去。孰料不知什么时候跟在我身后的一位男子拉住了我,指着远去的“黑夹袄”男子,晃了晃他手中一个用黑塑料裹着的包,诡秘地言道:“师傅,前面那人掉了个钱包,别声张,只有咱俩看见,就平分了吧!”他一边说一边将我要往路边一个偏僻的地方拉去。我一则有病,急于去医院,另一我看出了一些门道;心里思量:你怎知所料袋里是人民币?我是什么人,你那小伎俩还想蒙骗我!想归想,一是我有病;二是像这种“小混混”还是少招惹。我采取了“好汉不吃眼前亏”婉言谢绝了那年轻汉子要平分秋色的“请求”。那个拾“钱袋子”的汉子只好怏怏离去。
第二天,我阅看—兰州晚报》,不言而言中有如我昨天所经历的一幕再现。那是一位过路的六旬老妇,被诈去了两万块钱。这位可怜的上当受骗的老大姐,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当受害吗?
为“嫉”与“忌”正名并释新义
为了弄清“嫉”与“忌”二字的意义,我遍查字典。“嫉”的字面意思是忌妒,多用于嫉恨意,即因忌妒而愤恨;“忌”本是忌妒的意思。
它与“嫉”的区别在于多指“忌讳”,即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发生。两字同音、且有通意,但也有因用途不一,产生两种截然不同之含意。我亲历过的几件事情,便是对它们二字意义的不同做了最好的释义。对与否?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当年能从甘肃边远小县城调回省城工作,按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进兰州人员指标严格控制的现实情况,除去我个人的努力不算,实事求是地说凭两位朋友,一个是得力于我上高中时候的一位知己同学(那时他在省直某企业集团担任领导),另一位是我下乡插队结识的知青插友(他,当时在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主管人事调配工作)的鼎力相助,是他们不拘一格选人才,并冒着风险,帮助我工作调动并获得成功。在我和我的家人心目中,他们是我们一家人的“救世主”,再生的衣食“父母”。更为我们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真诚友谊而自豪和欣慰。在我和我的朋友们沉浸在工作调动成功的喜悦而忘乎所以之时,我从另一位朋友口中得知一则消息,那是一位我曾经的插友,我在办理工作调动时,曾暂时栖居下榻在他家,叨扰了他和他的家人不少日子。现在见我等对他“施恩”“不报”,且又比他各方面优秀和“突出”,便由忌妒而渐生愤恨了。听了这位朋友的提示,我未十分在意,因为我和他提到的那位插友曾是患难之时建立的友情,我们彼此之间都曾是相互帮助,共同扶持。许是我的天真,或许是我太拘泥过去的人间洒满爱的幻影中。倒是过去一位老实出了名的高中同学的一番忠告,使我幡然大悟。他说:“你(指我)竟让两位去你家的高中同学、下乡插队的共患难的插友,在寒风里站了数小时,而拿‘大’(指放不下架子)不迎接到你们家……你忘本了”。为了弥补我的“过失”和“不敬”,我决定再借“五一”放长假的机会,将同学和给予帮助的朋友们请到居所,以地主之谊盛情款待并回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关爱。“一位”是数次相请而推诿不来,“另一位”是姗姗来迟,并借他人口对我大加不恭之词:“你能调动来兰州,不仅是我和XX,最主要是YY,要不然你可要露宿街头了……”这位朋友的直言忠告,终于使我明白和悟出了,“嫉”字的本意——忌妒的深刻含义了。
说完“嫉”,再来说“忌”,重点说我历经的“忌讳”之事。单位上分给我一套住房,在历经了筹款,装修等过程,终于如愿以偿入住,为了感谢同仁和朋友们的帮助,也为了给乔迁新居增添喜气,我向结识情谊深厚的亲朋好友和过去的领导发出了请柬,静候嘉宾们前来,为陋室蓬荜上生辉。谁知道在宴请宾客的前一天晚上,不时有电话打来,或宛然谢绝不能前来参加、或寻找“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借口,让我哭笑不得。我不解其意,倒是一旁的妻子的一番说教提醒了我:“你请人家来,人家总不能空手而来,再说别人又不求你,何必花钱又费时间应酬你们?”听了她的话,让我哭笑不得,这是强奸我的请客好意,我哪里是让别人携带礼物或“钱币”上门?难道人与人之间除了金钱,再没有更珍贵的东西了吗?细心一想,也不完全没有道理,恐怕是又犯了众人的“忌讳”了吧。
三天后,一位高中时候同学来电话,邀请我参加他儿子的结婚庆贺典礼。不巧当日我要去医院照顾有病住院的老父亲。为了避免他误会,更为了“忌讳”,我给另一位朋友去电话求助她去时,替我先垫付礼金,日后一定偿还,并祝新人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我的为“嫉”与“忌”注解的生活新义,不知是否对头?
毛泽东同志诞辰日纪事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1周年的日子。从我懂事那天起,在大人的说教中,就记住了1893年12月26日,是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伟大救星毛泽东的生辰日。几十年过去,每当这个日子来到之时,都要庆祝一番。自从他老人家仙逝后,则将庆祝变成纪念活动。一直坚持不懈,乃至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