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远程教育起源于函授教育。1952年刘少奇批准了吴玉章和成仿吾的报告,率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函授部。自此,函授教育这种新的校外教育形态在我国宣告诞生。嗣后,中国远程教育有几次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黑白电视刚刚出现在我国的一些中心城市,北京、上海等电视大学的建立,开创了国际上应用电视媒体开展远程高等教育的一代先河;第二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但微波传输的彩色电视网已在全国初步形成,邓小平高瞻远瞩,亲自批准成立了面向全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使我国远程教育抓住了一次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为第二代国际远程教育在东方文化背景下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三次是在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进入“盛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为远程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国政府实施了包括“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内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年教育部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在资源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学信息传输平台建设、质量管理和课题研究方面全面启动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2.我国远程老年教育的发展
我国远程老年教育也起步于函授教育。山东老年大学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函授班以解决基层老年人上学难的问题。福建泉州老园丁大学于1994年开始创办了“老年保健”函授班,但人数尚有限。而具备一定规模的当属由安徽省老年大学与安徽医科大学联合开办的“安徽老年大学保健函授学院”于2004年正式挂牌。他们利用安徽医科大学的专业教学资源,面向全国招生,并专门编写出一套10本函授系列教材,同时组织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定期发放教材和辅导材料,批改作业,解答难题,传递教学信息,确保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这一形式,培养出一批达到大专水平的老年学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函授教育这种早期的教育形式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开始被广播、电视教育所替代。
广播老年教育起步比较早的是武汉老年大学,1998年该校同湖北楚天广播电台在《枫林漫步》栏目联手开办了“空中课堂”,开播了“老年保健”和“古典诗词赏析”两门课。一经播出,就受到老年人的欢迎。在群众呼声下,从2000年开始。该校又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联手开办了“老年常见病防治”和“家庭护理”等课程的空中讲座。安徽省利用广播手段开展远程老年教育的时间是2002年,它由省老年大学协会和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了“安徽空中老年大学”,受到政府与广大老年人的支持。每年都有固定的办学经费,播出的课程也比较多,内容极为丰富,使“空中不空”。如农业科技、隔代教育、系列保健等课程,这些课程特别受到边远山区老年人的喜爱。
远程老年教育发展到90年代中期,远程电视教育又成了老年学习者的宠儿,它一经诞生,其踪迹迅速地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1995年10月由上海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和上海电视台首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远程老年大学,即上海空中老年大学。1997年,北京老年电视大学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宣告成立。1998年,由浙江省老龄委、省人事厅、省总工会联合创办了浙江老年电视大学。尔后,江苏、安徽、武汉、陕西、天津、泉州、柳州等地也纷纷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远程老年教育。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远程老年教育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现代远程老年教育(即基于计算机网络、数字卫星电视网和电信网三大通信网络“三位一体”的远程教育)又登台亮相,它以自己特殊的魅力与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不可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征服了老年学习者。上海老年大学、上海市老龄委、上海电视大学于1999年10月联合创办了“上海网上老年大学”,于2006年更名为“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并进行全新改版,于当年正式开通。目前,“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已于中国老年网、北方老年网、武汉老年大学、江苏空中老年大学、浙江东方老年网等老年教育网站建立了相互链接,点击人数更为可观。2007年北京学习型城市网站正式开通。2008年重庆市农村老年远程教育正式开播。近年来,武汉老年大学在积极推动区、县远程网络教育建设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之,现代远程老年教育正在我国各地破土而出,越来越成为老年教育中颇具前瞻性、开创性的一种崭新形式,受到广大老年学习者的青睐。
第二节我国远程老年教育发展的现状
远程老年教育的发展是有它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背景为基础的,它驱动着远程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初创到成熟、从传统到现代不断茁壮成长。我国远程老年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处于初创阶段,存在一些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远程老年教育学员的基本现状
教育学理论上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即教育必须根据受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远程老年教育同样需要深入了解学员的心理年龄特征、性别差异、文化程度、学习需求等情况,来制定教育的策略与方法,这样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达到教育目的。
(一)性别与年龄结构
根据上海的调查,接受老年教育的人群中,男性占41.6%;女性占58.4%。男性比女性少16.8个百分点。原因是退休后的男性老人在社会上“发挥余热”的比女性多,加上退休时间晚。此外女性倾向“人”,男性倾向“物”的性别差异也是一个理由。
(二)文化程度和电脑掌握情况
上海的调查数据表明,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学员基本上都处于中等学历水平:初中占35.6%;高中占36.8%。而小学以下仅占14.8%,大学以上的只占11.8%。这无疑告诉我们:现阶段的老年人尽管在文化程度上与老年大学在校学员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上海老年大学最近调查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0%以上),但是,高中学历的学员比2004年提高7.1个百分点(2004年为29.7%)。这说明远程老年教育面对的老年人还是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关键是如何因材施教,把握好课程、教材的难易度,找准切入口。
(三)学员的学习目的
上海的调查表明,学员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使生活更充实、提高自身价值和健康、快乐。他们参加远程教育的首要的目的是使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占35.3%),能够活到老、学到老,活得充实、活得精彩。学习目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提高自身的价值”(占32.4%)。当代的老年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而且十分强调“提高自身的价值”。排在老年学员学习目的的第三位的是“健康快乐”,这是老年人参加学习的直接动因(占11.6%)。他们追求的“健康快乐”是以“增长知识”“掌握技能”为依托的,是为追求完美人生为终极目标的,也是他们参加学习最基本的、最基础的教育诉求。
综上所述,当代远程老年教育学员的基本现状是:男女比例日趋平衡;文化程度略有提高,中等学历占了极大多数;年龄结构以61~70岁老人为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对电脑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尝试着网上畅游;他们参加远程老年教育的目的分别是“使生活更充实”“提高自身价值”和“健康快乐”。远程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教育计划、课程设置等必须从学员的这些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
二、远程老年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管理同科学技术一起成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远程老年教育管理对象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宏观管理主要是指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用立法、行政、财政等手段对各级各类远程老年教育机构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和控制。微观管理则是指远程老年学校教育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其中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和人员管理。
从宏观层面、国家层面而言,目前我国远程老年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领导管理体制。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工作委员会起到了联系、沟通、协调、交流的作用。在全国尚无政府部门直接统一管理的态势下,远程老年教育原则上都由各地区老年大学主动地在操办,各地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如武汉老年大学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小组、山东老年大学建立了远程教育中心、重庆老年大学成立了远程教育部、上海老年大学建立了远程教育办公室等。
在远程老年大学管理体制方面,多数省市沿用了“一方牵头,各方参与,分工负责,协调发展”的体制,例如,浙江老年电视大学,由浙江省老龄委、省人事厅、省总工会联合创办,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广电厅共同协办的管理体制,其中浙江省老龄委为牵头单位。又如,“武汉老年电视大课堂”成立于2001年8月,由武汉老年大学、武汉广播电视大学和武汉教育电视台共同承办,牵头单位是武汉老年大学。除了各方合作办学管理模式外,也有独立管理的模式,如,“北京东方银龄教育科技中心”、武汉电信部门在《武汉热线》上搭建的“常青亭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服务平台等。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领导管理体制,是在上海市教委直接领导下,由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牵头,专门成立了学校校务委员会,校务委员会由教委终身教育处、财务处、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有关领导和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家单位的领导组成,并作出明确分工和开展日常实践活动,具有一定代表性,也比较吻合我国的国情,在数年的实际运行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远程老年教育财政经费投入的现状
远程教育的财政,广义地说,就是远程教育的成本或费用的分担问题;狭义地说,专指国家财政(各级政府)如何承担远程教育的经费及其拨款机制问题。国际远程教育界普遍认同:对于远程教育的费用,应该实行“谁受益、谁承担”的分摊准则。谁是远程老年教育的受益者呢?通常认为,远程老年教育的三个主要受益者是国家、社会和老年学习者。国家与社会,通过远程老年教育达到提升老年人整体素质,提高老年人生活、生命质量,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乃至提高综合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国家与社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各级政府理应对远程老年教育增加投入,进行财政拨款;社会各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例如:敬老院、福利院、社区活动中心等部门)它们同样是受益者,也应该承担远程老年教育的部分费用;老年学习者接受远程教育也是一种个体的精神投资,他们增长了知识、才干,为生活、生命的提升增添了活力,他们自然也是受益者,按理应该承担一定远程教育的成本。但我们认为,远程老年教育是一种公益性事业、福利性事业,是国家、社会对辛勤奉献一辈子的长者所作的回报,加上老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这部分费用应该尽量做到少收,乃至免收。
目前,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与领导重视程度不一,在财政经费投入上有很大差异。
但从总体而言,远程老年教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认为尚有不少潜力可挖,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群策群力。
四、远程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收视点)建设现状
远程老年教育的重心在基层,在社区,在农村,在基层各个教学点(收视点)上。在全国各地远程老年教育的收视点创建实践中,大家逐渐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归纳起来,有“七个结合”:
其一,课程教育与其他形式的老年教育形式相结合;其二,教育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其三,教育和老年群众文体活动相结合;其四,教育与服务社会、志愿者活动相结合;其五,辅导员的面对面的辅导与授课老师的远距离教学相结合;其六,集中收视与分散收视相结合;其七,日常的制度建设与定期的验收、评比相结合。
五、远程老年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现状
(一)远程老年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内涵和要素
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对“课程”作了如下定义:“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其中包含了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乃至评价方法在内的广泛的概念。”(钟启泉,1998)。教育部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和11项试用标准(简介)V1.0版》中指出,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教育部,2000)。这是指导我国远程老年教育课程开发的基本要求和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