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7543400000009

第9章 中国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5)

明清时期,陵墓建筑继承唐宋规制,但又有创新,更加强调中轴线的作用,把宝顶与祭殿布置在中轴线上,形成院落,北京明十三陵是此期陵墓建筑的主要代表。长陵是其主陵,布局按照“前朝后寝”形制,由三进院落依次布置祾恩门、祾恩殿、方城明楼和宝顶。祾恩殿是供奉明成祖和皇后牌位以及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面阔9间,66.64m,进深5间,29.30m,与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正殿一样,都是现存古代建筑规模最大的殿堂。祾恩殿在室内空间的处理上,与以上两座殿堂有相似之处,都强调“当心间”的重要地位,据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载:“中四柱饰金莲,余髹漆。”说明明代中央4根柱子的表面处理与其他28根柱子是不相同的。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现已发掘,由前、中、后三殿和左、右配殿组成,用白石拱券结构砌筑,前殿长20m,宽6m,高7.2m,中殿长32m,宽6m,高7.2m,左右配殿均长26m,宽7.1m,高7.4m,后殿长30.1m,宽9.1m,高9.5m。前室无陈设;中殿后部居中设万历帝的神座,其前方左右两侧分列二位皇后的神座,都是汉白玉须弥座式坐椅,座前陈设五供及用于长明灯的装油瓷缸,相当于祭殿;后殿中部设须弥座式宝床,上置三具棺椁,相当于寝殿;左右配殿也设宝床以及棺椁,是妃子的墓室。清代帝陵共有六处,包括关外四陵和关内清东陵、清西陵。其中,东陵的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墓,地宫由明堂券、穿堂券、金券三部分组成,全部用石材砌筑,整个地宫的墙壁、顶部和门上都刻满佛像、法器和经文,既庄重又精美,犹如一座雕刻博物馆。

3)宗教建筑

中国古代曾有过多种宗教,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宗教建筑,如佛教建筑、道教建筑、X斯兰建筑、基督教建筑,也即我们今天常称和惯见的佛寺、道观、清真寺、教堂等。若从延续时间、传播范围、影响程度和历史地位看,显然佛寺、道观更为重要。佛寺,是供奉佛像、舍利进行宗教活动或供僧人居住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曾有浮屠祠、招提、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称,到明清时通称寺、庙。道观,是供祀神像老子进行宗教活动或供道士居住的地方。道教建筑有“宫”也有“观”,区别是供祀神像的房屋称为“宫”,而供祀老子的建筑称为“观”。西汉时,汉武帝信道,在甘泉宫内设益寿观,供奉神仙,南北朝时建有仙馆,北周时,改馆为观,到唐代时,尊老子为宗祖,从此以后,供祀老子之庙,均改为道宫、道观。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年传入中国。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时,天竺僧侣摄摩腾等人骑白马、携带佛经、佛像从西域来到洛阳,最初住在专门接待外国来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定名为“白马寺”,这可能是中国第一座佛寺建筑。以后,原作为中国官署名称的“寺”,遂成为佛教建筑的专称。魏晋南北朝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时期建造了不少佛教建筑,按类型可以分为佛寺、佛塔、石窟寺三种。佛寺有两种布局形式:一种是“中心塔式”,此形式与印度相仿佛,即以塔构成全寺的中心,佛像设在塔中,如北魏洛阳永宁寺;另一种是“宅院式”,北魏洛阳有许多贵族通过“舍宅为寺”将住宅改建成佛寺,形成“以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回廊环绕,并不建塔的格局,如北魏洛阳建中寺。佛塔有“楼阁式”、“密檐式”等多种形式,楼阁式塔是将印度传入的用于埋葬“舍利”的实心塔与中国木构楼阁相结合而形成的,塔内供奉佛像,信徒也可以登临远眺。石窟寺有三种布局形式:一种是“塔院式”,窟内用于支承窟顶的中心柱,被刻成佛塔的形象,如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4窟;另一种是“佛殿式”,窟内主要以佛像为主要内容,在后壁和左、右两壁均凿佛龛,如太原天龙山北齐第三窟;第三种是“僧院式”,主要供僧人打坐修行之用,窟内后壁凿佛龛,左、右两侧凿小窟,供一僧打坐,不过这种石窟较少,并不流行。隋唐五代宋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虽然经历了唐、五代两次“灭法运动”,但如同南北朝两次灭法一样,时间短暂,很快就得到了恢复。从唐代《戒坛图经》、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等资料看,较大规模的佛寺常以回廊院作为建筑组群的布局单元,由数个乃至数十个回廊院组合而成,在这些回廊院中,都有一个处于主导地位的主回廊院,而院落中央则是整个建筑组群主体建筑的所在。至于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或自成另外的塔院。唐代留存至今的木构建筑只有四座,都是佛殿,以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最为重要。南禅寺大殿是一座小殿,面阔3间,11.75m,进深3间,10m,殿内无内柱,顶棚采用彻上明造,属于厅堂型构架。佛光寺大殿是一座正式佛殿,面阔7间,34m,进深4间,17.66m,属于殿堂型构架,殿内以金柱为界,分为内、外槽空间,内槽空间后半部设有佛坛,坛上供奉诸佛像,佛坛背面和左、右两侧用扇面墙和夹山墙围合。内槽空间通过架空的明栿、繁密的平闇、弯曲的“背光”、偷心造的斗栱以及沿天花抹斜等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使空间与佛像的组合达到了有机的统一。宋辽金佛寺规模虽不如唐代,但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一方面,佛寺建筑组群的布局,由廊庑、配殿围合成廊庑院,与唐代的回廊院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廊庑院中的主体建筑,呈现向高层发展的趋势,形成高阁建筑。此期留存下来的佛寺中,如独乐寺观音阁、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慈氏阁都是代表实例。观音阁面阔5间,20.23m,进深4间,14.26m,外观二层,内部三层,阁内分为内、外槽空间,内槽空间设须弥座式佛坛,坛上立有一座高15.4m 的观音像,为容纳立像,在暗层开有长方形空井,上层开有收小的长六角形空井,立像由底层贯通三层,直抵顶部更小的八角形藻井之下。自下而上,从佛坛到空井,从空井再到顶部藻井,尺度和形式都随着立像大小和体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阁内空间处理与立像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元代帝王贵族崇信藏传佛教,盛行于大都、西藏、蒙古一带,建有北京妙应寺、西藏日喀则萨迦南寺等。到清代时,藏传佛教更为兴盛,在都城及各地大量建造藏传佛教寺院,如承德外八庙、北京雍和宫、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召、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等。其中,承德外八庙是康熙、乾隆两朝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造了12座寺庙,有8座清廷派驻喇嘛,故俗称“外八庙”。普陀宗乘庙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整个建筑组群后部的“大红台”是其主体建筑,它由三组外绕高楼、内有庭院的建筑组成,“万法归一”主殿即位于庭院的中心位置,面阔和进深都是7间,殿内顶棚由斗栱套叠八角形组成方形藻井,中央为浑金蟠龙,周围天花饰以梵文“六字真言”图案,下方中央偏后部位设须弥座式宝座台,台上设有达赖喇嘛的宝座,两侧有珊瑚树、铜胎珐琅塔等陈设。

在中国古代宗教中,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从春秋战国到东汉,一些巫觋方士所倡导的阴阳五行、”炼丹药、东海三神山等思想,对当时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尚未形成规制和教义。自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逐渐模仿佛教完善和丰富自己,到北魏时,道教才兴盛起来,并成为一种宗教。然而,在以后的发展中,道教虽然受到一些帝王贵族的提倡,但始终不如佛教流行。道教建筑也是如此,其规模一般比佛教建筑偏小,也没有形成独立的风格,形制主要因循宫殿、祠庙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主。现存道教建筑的代表实例,是建于元代的山西永济县永乐宫,1959年,为建三门峡水库,永乐宫被整体搬迁至芮城县重建。永乐宫主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依次为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其中,三清殿为主体殿堂,面阔7间,34m,进深4间,21m,殿内采用减柱法,仅用8根内柱,扩大了室内空间,顶棚外槽施平棊,内槽施藻井,下方中央偏后地方设有神坛,坛上供奉太清、玉清、上清神像。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内的壁画,均为元代壁画精品。

三、住宅建筑

夏商周时期,一般把房屋称为“宫室”。从秦汉起,“宫室”才专指帝王的居所,而“第宅”专指贵族的住宅。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看,周代时,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已经基本形成,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堂”是供生活起居、接待宾客、举行礼仪的地方;“室”即寝室,堂位在前,而室位在后,要入室必先到堂,所以有“登堂入室”的说法。《释名》曰:“古者为堂,自半以前虚之为堂,自半以后实之为室。”说明堂与室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是“前堂”与“后室”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堂与室的空间特性,即堂为“虚”,室为“实”。至于“房”,《说文》曰:“房,室在旁也。”段玉裁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谓之东房、西房也。”由清代张惠言《仪礼图》可知,春秋士大夫住宅在中轴线上设有门、堂、室、房,大门两侧为门塾,门内为庭院,庭院上方为堂,堂有东、西二阶,堂左、右为房,堂后为室。

由考古发掘资料可知,春秋战国已出现单层、多层住宅。汉代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等形象资料,反映了当时住宅的许多情况,住宅布局沿用周代以来的院落式,既有三合院、四合院,也有多进院;住宅要素除有门堂、厅堂外,还有回廊、阁道、望楼、庖厨、园林等;住宅形制按居住者身份可分为两种情形,平民的小型住宅用“一堂二内”,贵族的大型住宅在内、外宅均可建堂,前部称“堂”或“厅事”,后部称“后堂”。隋唐住宅也可以按居住者身份来阐述,贵族住宅常采用多进、多路的院落式布局,在中轴线上可以建面阔5间的前厅、后堂,四周用回廊环绕,平民住宅只能建面阔3间的正房,明间设门,次间设窗。宋代住宅可以通过当时的绘画作品了解其概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中原地区汴京的情况,住宅有院落闭合、院前设门、前屋开店、后屋为宅等多种形制,还有在房屋之间增加穿堂形成工字形平面的;再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表现了许多江南乡村的情况,院落式住宅的主体建筑多为工字形平面,也有在后部建楼的,单幢住宅多为一字形、丁字形或曲尺形平面。元代仍无住宅实物留存下来,但由北京后英房住宅遗址的考古发掘和复原研究可知,整个住宅分为中、东、西三个院落。中院北面有3间正厅,宽11.83m,深6.64m,厅后有1间后廊,深2.44m,厅前有1间轩,深4.39m,厅外侧各有1间耳房,它们共建在凸字形台基上,台前有甬道,甬道两侧有东、西厢房,只残存台基。东园正中有3间工字厅,前厅宽11.16m,深4.75m,其后为3间柱廊,长3.62m,再后为3间后厅,在它的两侧有东、西厢房。西院只残存建筑的前部台基和小月台,是一座3间小厅。室内布置的最大特点是大量使用火炕,在中院正厅、东院工字厅和厢房等处都有发现。明代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城乡一些富绅、富商和地主建造了大量的大型住宅,加上此期制砖业的发展,多以砖墙代替土墙,使房屋的保存年代明显延长,我们今天所见的住宅,大多是明清两代建造的。明清住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巨大院、东北大院、云南“一颗印”、徽州天井院、江浙天井院、闽粤天井院、南方散屋、客家土楼、西北窑洞、西南干阑、新疆“阿以旺”、藏族碉房、蒙疆毡包等。由于院落式住宅是汉族及部分少数民族采用的居住形式,有着悠久历史,使用范围广泛,下面仅以院落式住宅中的北京四合院、江浙天井院的室内空间设计为例作一些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