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060

第60章 安神药

定义

凡以安定神志、治疗心神不宁病证为主的药物,称安神药。

药性特点

本类药主入心、肝经,具有镇惊安神或养心安神之效。

功效

安神药除具有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作用外,某些药物还兼有清热解毒、平肝潜阳、纳气平喘、敛汗、润肠、祛痰等作用。

分类及其适应证

重镇安神药——实证心神不安

养心安神药——虚证心神不安

第一节重镇安神药

1.朱砂为硫化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味,以颗粒大、色鲜红有光泽、质脆、易碎、无沙石杂质者为佳。

本品性味甘,微寒,有毒,归心经。具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的功效。本品甘寒质重,寒能降火,重可镇怯,专入心经,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为镇心、清火、安神定志之要药。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

本品性寒,不论内服、外用,均有清热解毒作用,可用于口疮、喉痹、疮疡肿毒。外用适量,常配其他药物研末干撒患处。

用量:0.1~0.5g,多入丸散服;外用适量。

该品不宜久服、多服,以防慢性汞中毒;肝、肾功能不正常者尤宜慎用。

2.龙骨为古代大型哺乳类动物象类、三趾马类、犀类、鹿类、牛类等骨骼的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生用或煅用。

本品性味甘、涩,平,归心、肝、肾经。具有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的功效。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惊痫癫狂。本品质重,入心、肝经,能镇静安神,为重镇安神的常用药。本品入肝经,质重沉降,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可用于肝阳眩晕。本品味涩能敛,有收敛固涩功效,通过不同配伍可治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自汗、盗汗等多种正虚滑脱之证。本品性收涩,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效,掺敷患处,可用治湿疮痒疹,疮疡久溃不敛。

用量:15~30g,宜先煎。外用适量。镇静安神,平肝潜阳多生用;收敛固涩宜煅用。

湿热积滞者不宜使用。

附药:龙齿

龙齿为古代多种大型哺乳动物的牙齿骨骼化石。采挖龙骨时即收集龙齿,刷净泥土,敲去牙床,研碎生用或煅用。本品性味甘、涩,凉,归心、肝经。功效为镇惊安神,主要适用于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证。用法、用量与龙骨相同。生龙齿功专镇惊安神,煅龙齿则略兼收涩之性。

第二节养心安神药

1.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主产于河北、陕西、河南、辽宁等地,本品扁圆形,形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光泽,边缘略薄,外皮薄而坚硬。皮内有仁,黄白色,肥厚油润。

本品性味生则甘、凉;炒则甘,温。归心、肝、胆经。具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之功效。用于心悸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在自汗、盗汗中也经常使用。酸枣仁含有较多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并含有甾醇、三皂萜化合物、维生素C,还含有白桦脂肪、白桦脂酸、酸枣苷等,有镇痛、降低血压和调节神经等作用。

可以煮粥治疗失眠证。

用量:9~15g。研末吞服,每次1.5~2g。

2.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冬二季采收成熟种子,晒干,除去种皮,收集种仁,生用。质软,富油性。气微香,味淡。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脾、肝经。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此外,本品甘润,可滋补阴液,还可用治阴虚盗汗、小儿惊痫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柏子仁内含大量植物脂肪和少量挥发油。它虽非长生不老之药,但对老年虚秘、阴虚精亏、劳损低热等虚损性疾病大有裨益。

用量:10~20g。

便溏及多痰者慎用。

3.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生用或炙用。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本品以筒粗、肉厚、皮细、色黄者为佳。

远志为常用中药,性温,味苦、辛。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之功效。

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其性善宣泄通达,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智强识之佳品。能利心窍,逐痰涎,故可用治痰阻心窍所致之癫抽搐,惊风发狂等症。本品苦温性燥,入肺经,炙用能祛痰止咳。

用量:3~9g。外用适量。化痰止咳宜炙用。

凡实热或痰火内盛者,以及有胃溃疡或胃炎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