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瘀血病证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其中活血作用较强者,又称破血药,或逐瘀药。
药性特点
活血化瘀药,性味多为辛、苦、温,部分动物类药味咸,主入心、肝两经。味辛则能散、能行,味苦则通泄,且均入血分,故能行血活血,使血脉通畅,瘀滞消散。
分类及适应证
活血化瘀药按其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的不同,可分为活血止痛药、活血调经药、活血疗伤药、破血消药四类。
第一节活血止痛药
1.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切片生用或酒炙。
本品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本品为“血中之气药”,可治疗血瘀气滞痛证。川芎善“下调经水,中开郁结”,为妇科要药,能活血调经,可用治多种妇产科的疾病,也为治头痛要药。本品辛散温通,能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治风湿痹痛。
用量:3~9g。
阴虚火旺、多汗、热盛、无瘀之出血证及孕妇慎用。
2.延胡索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夏初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切厚片或捣碎,生用或醋炙用。
本品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本品性味辛、苦,温,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胸腹疼痛,肢体疼痛,疝痛,痛经等症。本品活血力弱,止痛力佳,既能治血瘀疼痛之治,又能治气滞疼痛,单味用亦效,也可配伍其他药物入于煎剂,用治气血瘀滞之痛证。
为活血行气止痛之良药,前人谓其能“行血中之气滞,气中血滞,故能专治一身上下诸痛”。本品为常用的止痛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
用量:3~9g,研末冲服每次1.5~3g。
3.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块根。切片或打碎,生用,或矾水炙用。
本品性味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具有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发狂,黄疸尿赤。通过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郁金清心,凉血止血,可用于温热病,高热谵语;清热化痰开窍治疗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热癫狂。本品能顺气降火而凉血止血,用治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其通过利胆退黄,又常用治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疾病。
用量:5~12g;研末服,2~5g。
畏丁香。
4.乳香与没药乳香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树脂。打碎生用,内服多炒用。没药为橄榄科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打成碎块生用,内服多制用,清炒或醋炙。
乳香性味辛、苦,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散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用于跌打损伤,疮疡痈肿。乳香为外伤科要药,也可用以治疗气滞血瘀之痛证。专家认为,乳香中含有一种未知的杀菌物质,能杀死幽门螺杆菌。
没药的功效主治与乳香相似。常与乳香相须为用。区别在于乳香偏于行气、伸筋,治疗痹证多用。没药偏于散血化瘀,治疗血瘀气滞较重之胃痛多用。另外,二药可用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以及瘰疬、痰核坚硬不消者。
用量:3~10g,宜炒去油用。外用适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胃弱者慎用,孕妇及无瘀滞者忌用。
5.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生用或醋炙、酒炙用。
本品性味苦、咸、甘,温,归肝经。具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的功效。用于胸胁、脘腹刺痛,痛经,经闭,产后血瘀疼痛,跌仆肿痛,蛇虫咬伤。本品对于瘀血阻络、血不循经的瘀滞出血证也有较好的疗效。
用量:3~10g,宜包煎。
血虚无瘀及孕妇慎用。“十九畏”认为人参畏五灵脂,一般不宜同用。
第二节活血调经药
1.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切成厚片,晒干。生用或酒炙用。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丹参商品呈长圆柱形,略弯曲,并有须状细根。本品以条粗、色紫红、无芦头、无须根者为佳。
丹参为常用中药,性微寒、味苦。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可单用研末酒调服。本品对热病烦躁神昏及心悸失眠亦有效。
用量:5~15g。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反藜芦。孕妇慎用。
2.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筒状花冠。夏季开花,花色由黄转为鲜红时采摘。阴干或微火烘干。红花又名黄兰、红兰花、草红花、红花菜。菊科红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晋代张华着《博物志》称中原的红花是“张骞得种于西域”,可知其为丝绸之路上的物产之一。
本品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治痛经,单用奏效,以本品一味与酒煎服。本品对胸痹心痛、血瘀腹痛、胁痛有良效。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制为红花油、红花酊涂。此外,红花还可用于回乳,治疗瘀阻头痛、眩晕、中风偏瘫、喉痹、目赤肿痛等证。
今新疆仍盛产红花。红花籽用来榨油,花用来治病。红花油色黄、味香、液清,是食用油中的上品,经常食用红花油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治高血压、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症。
用量:3~9g。
附药:番红花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花柱头,又名“藏红花”“西红花”。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凉散心肝血瘀。
3.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收集果核,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桃仁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
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扁斜,边缘较薄。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本品性味苦、甘,平,有小毒,归心、肝、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痛经,瘕痞块,跌仆损伤,肠燥便秘。
用量:5~10g。
孕妇忌用。便溏者慎用。本品有毒,不可过量。
4.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未开或初开时采割,晒干,或切段晒干。生用或熬膏用。气微,味微苦。
本品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膀胱经。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对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可单用熬膏服,配当归等药用。本品可治疗小便不利或血瘀(先病血后病水)引起的水肿。本品既能活血散瘀以止痛,又能清热解毒以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痛,可与川芎、当归同用;治疮痈肿毒,皮肤瘾疹,可单用外洗或外敷,亦可配黄柏、蒲公英、苦参等煎汤内服。
用量:9~30g。
孕妇禁用。
5.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和川牛膝(甜牛膝)的根。生用或酒炙用。
本品性味苦,甘、酸,平,归肝、肾经。具有活血利水、补肝肾、引火(血)下行的功效。用于治疗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仆伤痛;腰膝酸痛,下肢痿软;火热上炎,阴虚火旺之头痛、眩晕、齿痛、口舌生疮、吐血、衄血。
牛膝有川牛膝和怀牛膝之分。两者均能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但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怀牛膝长于补肝肾、强筋骨。本品为动血之品,性专下行,孕妇、月经过多者忌服。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下元不固,多梦遗精者慎用。
用量:6~15g。
活血通经、利水通淋、引血下行宜生用;补肝肾、强筋骨宜酒炙用。
6.土鳖虫属节肢动物门,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雌虫的全体。晒干或烘干。
本品是一种珍贵紧缺的药用食用动物。性寒、味咸,有微毒,能入肝、心、脾经。
具有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妇女闭经、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积聚痞块,脑血栓,心脏病。近年医学研究证明,土鳖虫对败血症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土鳖虫食用,又是一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佳肴。土鳖虫是中医中药不可缺少的要药,具有抑制肿瘤、调节血脂、免疫调节等保健功效。
用量:3~10g;研末服,1~1.5g,黄酒送服。外用适量。
孕妇忌服。
7.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渗出的树脂。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打碎研末用。本品略呈类圆四方形或方砖形,表面暗红粉,有光泽,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红粉。质硬而脆,破碎面红色,研粉为砖红色。气微,味淡。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本品性味甘、咸,平,归心、肝经。具有祛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用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内服活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外伤瘀痛,筋骨伤痛,血瘀痛经,产后瘀阻腹痛及血瘀心腹诸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善治痈疽恶疮、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本品可治疗腹中血块。
用量:内服,研末,1~2g,或入丸剂;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药用。无瘀血者不宜用,孕妇及月经期忌用。
8.莪术与三棱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或温郁金、广西莪术的根茎。生用或醋制用。
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生用或醋炙后用。
莪术性味辛、苦,温,归肝、脾经。具有破血下积的功效。所治病证二者基本相同,常相须为用。然三棱偏于破血,莪术偏于破气。二者可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食积脘腹胀痛。此外,二者既破血祛瘀,又消肿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常与其他祛瘀疗伤药同用。
用量:3~15g。醋制后可加强祛瘀止痛作用。外用适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用。
9.斑蝥为芜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全体。
本品性味辛,热,有大毒,归肝、肾、胃经。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攻毒蚀疮的功效。用于瘕、经闭。本品辛行温通而入血分,能破血通经,消散结。近人用治多种癌肿,尤以肝癌为优;治疗痈疽恶疮,顽癣,瘰疬等。本品为辛散有毒之品,外用有以毒攻毒、消肿散结之功。此外,本品外敷,有发泡作用,可作发泡疗法以治多种疾病,如面瘫、风湿痹痛等。
用量:内服多入丸散,0.03~0.06g;外用适量,研末敷贴,或酒、醋浸涂,或作发泡用。内服需与糯米同炒,或配青黛、丹参以缓其毒。
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应严格掌握剂量,体弱忌用,孕妇禁用。外用对皮肤、黏膜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红、灼热、起疱,甚至腐烂,故不宜久敷和大面积使用。
10.穿山甲为鲮鲤科动物鲮鲤的鳞甲。生用;或砂烫至鼓起,洗净,干燥;或炒后再以醋淬后用,用时捣碎。
本品性味咸,微寒,归肝、胃经。具有散血、通经、下乳的功效,用于瘕、经闭。
本品善于走窜,性专行散,既能活血祛瘀,又能消通经。本品性善走窜,内达脏腑,外通经络,活血祛瘀力强,能通利经络,透达关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瘫痪。本品活血走窜,擅长通经下乳,为治疗产后乳汁不下之要药。本品可单用研末,治疗痈肿疮毒,瘰疬。本品能活血消痈,消肿排脓,可使脓未成者消散,已成脓者速溃,为治疗疮疡肿痛之要药。
用量: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孕妇慎用。痈肿已溃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