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治疗与功能锻炼相结合,医患配合,并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第四节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使周围的软组织受损害所引起的症候群,轻者只影响肩颈部肌肉,严重者可影响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及脊髓。
颈椎病还可通过间接的途径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和组织,引起所谓的“颈椎相关性疾病”,症情更为复杂多变。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颈椎病发病率有不断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制】
颈椎病的内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是颈椎病病理改变的中心环节。椎间盘厚度的缩窄,使得连接颈椎活动节段两骨性结构间的韧带组织出现相对的“过长”。韧带连接结构的相对“过长”会导致另外两种继发的病理生理改变,其一是颈椎骨质的增生,其二是活动阶段内在稳定性的下降。
骨质增生减少了椎间孔、椎管的有效空间容积,而颈椎功能活动节段因稳定性下降又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及继发的炎症反应。肿胀的软组织与增生的骨质共同形成所谓的“混合性突起物”,使已经降低的椎间孔、椎管容积与内容物之间脆弱的平衡进一步破坏,产生对血管和神经组织的机械压迫和化学性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临床症状的发生。
颈椎病的外因则有颈部外伤、慢性应力性劳损及不良气候条件(如风寒湿)对颈部微环境的影响等。肌肉、韧带作为脊柱的运动和稳定性装置,与脊柱的退行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双向性因果关系。神经组织的刺激而产生疼痛-肌肉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链。
肌肉、韧带组织的外在损伤,必然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及力学平衡。肌肉、韧带组织的损伤,又能引起继发的微血管反应和炎症反应,产生严重的疼痛和肌痉挛。长期从事低头工作的职业人员、不良的气候环境(如风、寒、湿)通过颈部的微血管反应及使颈部肌肉处于痉挛状态而影响颈椎的内稳定。
【临床表现】
目前,多数专家倾向于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
1.颈型颈椎病病理特点是椎间盘处于退变的早期阶段,可有纤维环结构的部分破坏、椎间盘组织的轻度膨出及椎骨骨质的轻度增生,这些膨出及增生的结构尚未构成对神经、血管组织的实质性压迫,但可刺激分布于其间的椎窦神经。后者则向中枢发放传入冲动,经脊髓节段反射及近节段反射的途径,导致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的状态,出现该区域的肌紧张性疼痛。
同时,由于颈椎稳定性的下降,在日常生活中易由过度运动而造成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活动节段错位,肩胛骨内缘肌肉附着处酸痛,颈部易于疲劳;出现“落枕”的频繁发作;患者颈部前屈、旋转幅度明显减小,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张力明显增高,肩胛提肌、菱形肌、冈下肌,大、小圆肌处往往可触及条索状改变及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时,不能发现明确的定位体征。X线检查结果并不与患者的症状完全符合。
2.神经根型颈椎病病理特点是由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骨赘及损伤肿胀的软组织共同形成混合性的突出物,对神经根产生机械压迫和化学刺激的双重伤害,引起典型的放射性神经痛。
颈椎椎骨错缝与神经根的伤害往往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错位椎骨使一侧椎间孔及神经根管的内径减小,进一步加剧了其减少的容积与内容物体积之间的矛盾,引起临床症状的急性发作。
突出的表现为向上肢传导的放射痛。放射性神经痛往往呈急性发作,或在慢性疼痛的基础上急剧加重的特点。
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皮肤在急性期可能出现痛觉的过敏,后期则表现为感觉的减退;所支配的肌肉则往往出现肌力的减弱,但明显肌肉萎缩者罕见。
颈部活动范围减小,尤以向患侧旋转和侧屈的运动范围出现更为明显的限制,若勉强向患侧旋转及侧屈,则可能导致放射性神经痛的加重。特殊检查中,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使椎间孔上下径进一步减小而引起上肢放射痛加剧,呈阳性反应;颈椎拔伸试验则因扩大了椎间孔上下径的尺度而使放射痛减轻,亦呈阳性反应。有时可见患肢肱二头肌或肱三头肌反射减弱。
3.脊髓型颈椎病病理特点是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增生的椎体后缘骨赘、向下滑脱的椎体、增厚的黄韧带和椎管内肿胀的软组织形成混合性突出,对脊髓造成压迫;或由于血管因素的参与,导致脊髓缺血、变性、坏死,并由此而引起脊髓长传导束功能障碍。表现为两下肢的波浪型、进行型麻木和运动障碍。患者感到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步态笨拙,主诉有“脚下踩棉花”的感觉。上肢症状不典型,主要为沉重无力,根性痛并不多见。
体检见下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膝、踝反射亢进,可见到髌阵挛及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感觉障碍不平衡,一般是痛、温觉感觉障碍明显而触觉障碍较轻或正常,下肢感觉障碍较重而躯干部感觉障碍较轻。X线侧位片上可见椎体后缘有较明显的骨赘和(或)出现椎体沿后关节突斜面向后下方滑脱,但确定是否存在颈脊髓的机械压迫需依靠CT或MRI检查。
4.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理特点是因椎间盘退变及上位颈椎错位、横突孔骨性非连续管道扭转而引起椎动脉扭曲,或因椎体后外缘、钩突的骨质增生而导致椎动脉受压,或因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刺激而导致动脉终末支痉挛,使脑干、小脑、大脑枕叶等椎动脉供血区缺血。
眩晕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①因椎动脉长期供血不足而表现为慢性持续性的眩晕。②因椎动脉供血短暂的阻断而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的发作往往和头部位置的改变有关,精神萎靡,乏力嗜睡,耳鸣、耳聋,视力降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可透过颅骨而检测椎动脉颅内分支的血流状态,理论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理特点是增生的骨赘、痉挛的椎前肌群及炎症介质刺激颈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交感神经紧张性的慢性头痛是其最突出的表现。头痛往往呈持续性,主要出现在额部,特别是眼窝和眉棱骨处。
影响到眼睛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房水的分泌受到抑制,眼压下降,患者往往出现眼珠疼痛,伴恶心、呕吐;累及咽喉、食管黏膜时,由于黏膜腺体分泌及平滑肌活动紊乱,可产生咽喉不适、干渴和异物感、嗳气等症;干扰心脏交感紧张性时,可引起所谓的“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感到胸前区憋闷,心悸怔忡,心电图检查有窦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等异常心电活动;导致全身性交感紧张时,可引起颈性高血压。
【诊断要点】
1.颈型颈椎病
(1)反复出现“落枕”现象。
(2)平时肩胛骨内上角和内侧缘常有酸胀疼痛感。
(3)排除颈肩软组织风湿及颈椎损伤。
(4)颈椎X线片可见退行性变化。
2.神经根颈椎病
(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出现颈神经放射性疼痛。
(3)颈椎X线片显示与受害神经相对应的活动节段存在退行性征象。
(4)物理检查提示颈神经病变的定位在神经根,排除脊髓内、神经丛、神经干病变的可能性。
3.脊髓型颈椎病
(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出现脊髓长传导束受压的症状体征。
(3)脊髓损伤的平面不易确定,下肢运动与感觉障碍呈不完全性。
(4)脊髓损害症状呈波浪型逐渐发展和短暂缓解的趋势。
(5)X线平片显示椎体后缘明显骨质增生。
(6)CT、MRI显示脊髓受骨赘及膨出的颈椎间盘组织压迫。
(7)排除椎管内外占位性病变。
4.椎动脉型颈椎病
(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3)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与头颈的位置有关。
(4)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
(5)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的病变。
(6)X线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2)有慢性头痛史。
(3)出现上象限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
(4)排除器官的器质性病变。
(5)X线平片显示颈椎退行性变化。
【鉴别诊断】
(1)颈型颈椎病引起的肩胛骨内上角及内侧缘酸痛及皮下肿胀感容易与局部软组织本身的损伤或劳损相混淆。
(2)神经根颈椎病的颈神经放射性疼痛症状与胸出口综合征引起的放射性疼痛相似。
(3)脊髓型颈椎病缓慢进展的下肢运动障碍和深感觉障碍与运动神经元疾病相鉴别。
(4)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症状容易与内耳眩晕相混淆。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须与其他脏器的本身疾病相鉴别。
【治疗】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多可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手法须轻柔和缓。如需用较大力量的手法时,亦须在沿纵轴牵引的情况下进行,绝不可粗暴猛烈而急骤地过度旋转或屈曲头颈部。临床上由于不适当的手法治疗而引起的医源性残疾虽然不多,但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用手法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扩大椎间隙及椎间孔,使椎体滑脱复位,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肿胀,分解粘连,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的血液供应,促使病变组织的修复。临床上以牵引为主,按压为辅是治疗本病的指导思想。
治疗原则是舒筋活血,理筋整复。多采用、按、揉、拿、拔伸(或牵引)、拔伸旋转、拿搓、擦等手法。
患者正坐,医者先分别按揉风池、天鼎、缺盆、肩井、肩中俞、肩外俞、肩、曲池、手三里、合谷、小海、内关、外关、神门等穴。然后,医者站于患者背后,用揉法放松颈肩部、上背部及上肢的肌肉5~10分钟,再用拿法,拿揉颈项部并配合推桥弓,推肩臂部,随后做颈项部拔伸。临床常用的拔伸法有两种,一种是医者站在患者背后,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两侧肩部向下用力,双手大拇指顶在“风池”穴上方,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引起患者头晕,其余四指及手掌托起下颌部,并向上用力,前臂与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椎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向左右旋转;另一种拔伸法是嘱患者正坐,医者站于患侧,右肘关节屈曲并托住患者下颌,手扶健侧颈枕部,向上缓缓用力拔伸,并做颈部左右旋转活动,另一手拇指置于患处相应椎旁,随颈部的活动在压痛点上施按揉法。最后,提拿两侧肩井并搓患肩至前臂反复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