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自学百日通
7542400000122

第122章 推拿学入门(2)

(2)动作要求: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附着于一定的部位上,运用腕关节的屈伸外旋的连续活动,使产生的压力轻重交替而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本法的动作要领应掌握以下几点。①肩臂不要过分紧张,肘关节屈曲120°~140°;②手腕要放松,动时掌背尺侧部要紧贴体表,不可跳动或使手背拖来拖去摩擦;③手背动幅度控制在120°左右,即当腕关节屈曲时向外动80°左右,腕关节伸展时向内动40°左右;④压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不可忽快忽慢或时轻时重。动频率为每分钟120~160次。

(3)临床应用:法的特点是接触面较广,压力大而柔和,故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部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对于风湿酸痛、麻木不仁、肢体瘫痪以及关节运动功能障碍等症运用本法治疗,具有舒筋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韧带痉挛,增强肌肉、韧带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在临床运用时,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手法操作可作适当变化,一般是以掌背尺侧部着力的按法为主,但在治疗腰臀法部等肌肉发达丰厚的部位时,则可用掌指关节着力的法。此两种法前者柔和舒适,后者刚劲有力,本法有通络活血、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的功效。

3.揉法

(1)定义:用手掌大鱼际、掌根或手指罗纹面,附着于穴位及体表部位上,做缓和轻柔的回旋揉动,称揉法。用大鱼际或掌根部着力的称为掌揉法,用手指罗纹面着力的称指揉法。

揉法是推拿常用手法之一,手法柔和,一般是法、一指禅推法的早期练习手法。

(2)动作要求

①掌根揉法:是用掌根部着力,手腕放松,以前臂的横向摆动连同腕关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压力要轻柔,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60次。揉动时着力部位要吸定,不可摩擦。

②大鱼际揉法:是用大鱼际着力,手腕放松,以前臂的横向摆动连同腕关节做小幅度的回旋活动,揉动频率一般每分钟120~160次。揉动时着力部位要吸定,不可摩擦。

③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面,或用食、中、无名指指面轻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腕部放松,做轻柔的小幅度的环旋揉动。频率同上。

(3)临床应用:揉法刺激缓和,柔软舒适,所以老幼皆宜,全身各部都可应用。

掌揉法常用于治疗脘腹胀痛,胸闷胁痛,便秘泄泻等肠胃道疾患以及因外伤引起的软组织红肿疼痛等症,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等作用;指揉法多用于小儿,其治疗作用根据所取穴位及揉动方向而异。

(二)摩擦类手法

以手掌或指面或肘部贴附在体表上做直线或环旋移动的手法属摩擦类手法。这类手法包括摩法、擦法、推法、搓法、抹法等。

1.摩法

(1)定义:用食、中、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附着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称为摩法。前者称为指摩法,后者称为掌摩法。

摩法是最早应用推拿治疗的手法之一,在《黄帝内经》中有多处提到摩法的应用,摩是抚摩之意,是推拿手法中最轻柔的一种手法。

(2)动作要求:肘关节微屈,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轻放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盘旋活动,着力部分要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有节律的抚摩,用力自然,每分钟120次左右。

(3)临床应用:摩法着力轻,接触面大,刺激缓和而舒适,最适宜用于胸腔及胁肋部,临床上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治疗胸胁胀满、脘腹疼痛、便秘、泄泻、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疾病,具有宽胸理气,和中健脾,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等功能。若用于外伤红肿,还有活血散瘀的作用。临床常与一指禅推法结合成为推摩复合手法。

这是点与面相结合的手法,操作时用拇指推所取的穴位,其余四指摩相应的部位,更能加强其治疗作用。

古代应用摩法时常配以药膏,以加强手法的治疗效果,称为膏摩。近代则常用葱姜汁、冬青膏、松节油、按摩乳、当归霜等作为摩法的辅助用药,以加强治疗效果。

2.擦法

(1)定义: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紧贴皮肤,着力于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称为擦法。以整个掌面紧贴皮肤,做上、下的往返摩擦,称掌擦法。用大鱼际紧贴皮肤,做往返运动,称大鱼际擦法。用小鱼际着力摩擦的称为侧擦法。

(2)动作要求

①必须直线往返移动,不可歪斜,呼吸自然,不要屏气。

②摩擦时距离要拉得长,动作要连续不断,不可有间歇停顿。如果往返距离太短,就容易把皮肤擦破,而动作间歇停顿,就不能使热量深透而影响疗效。

③压力要均匀适中,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00次。

(3)临床应用:本法是通过手掌和体表的直接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以起到治疗作用。三种擦法由于接触面的大小不同,其所产生的热量也各不相同。①掌擦法所产生的热量较低,接触面较大,适用于肩背、胸腹以及胁肋等面积较大而又平坦的部位。临床上常用以治疗呼吸道疾患、消化道疾患以及体虚乏力、神衰失眠等症。

具有宽胸理气,调理脾胃,温中散寒以及扶正祛邪等功能。②侧擦法的接触面较小,擦时能产生很大的热量,是产热最快的手法,可使被擦的部位有一种烧灼感,适用于肩背腰骶部及下肢部。如在腰骶(命门、腰俞、腰阳关、八等穴)持续摩擦,常可使温热感达到少腹或者下肢。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腰背风湿痹痛,外伤筋脉拘急以及脾肾阳虚等症,具有较好的温经散寒、活血祛风、温肾壮阳等功能。③鱼际擦法的热量介于掌擦法与侧擦法之间,常用于四肢部,治疗四肢部伤筋、软组织肿痛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具有温经通络,散瘀止痛等功能。

(4)注意事项

①擦法是直接在体表上操作的手法,所以擦时必须在施术部位涂上少许润滑剂(如冬青膏、按摩乳等),这样既可防止擦破皮肤,又可借擦法使药力深透,起治疗作用。

②擦法使用后,施术部位的皮肤已经很热,因此不能再在该部使用其他手法,否则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所以在临床治疗时,擦法一般都是其他手法之后应用。但擦后可配合湿热敷,特别是对风湿痹痛以及软组织损伤等症,有利于提高疗效。

③擦法操作时,动作要缓和连续,使热量逐渐透达肌肤。呼吸自然,切忌屏气。

另外要把指甲修剪平滑,防止戳破皮肤。

3.推法

(1)定义:用指掌或其他部位着力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称为推法。推法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三种。

(2)动作要求:推法操作时指、掌或肘部要紧贴体表,用力要稳,速度要缓慢而均匀。

(3)临床应用

①指推法:接触面较小,动作灵巧,可用于肩背、腰臀、胸腹及四肢部,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活血、消瘀散结、缓解软组织痉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肉拘急,肌肤感觉迟钝等软组织疾患。

②掌推法:接触面大,刺激缓和,适用于面积较大的部位(如腰背、胸腹及大腿等部),治疗腰背酸痛,肌肉劳损,胸腹胀痛等症,有较好的活血解痉和宽胸理气等作用。

③肘推法:是推法中压力最大,刺激最强的一种,仅在身壮体胖、肌肉厚实或感觉迟钝的患者使用,多用于腰背脊柱两旁的膀胱经及臀部等。治疗迁移日久的腰腿痛及腰背风湿痹痛而感觉迟钝等症,有较好的祛风散寒、理筋活血等作用。

4.搓法

(1)定义:用两手掌面夹住一定部位,用力做快速搓揉,并且上下往返移动。搓法是一种辅助手法,常作为推拿治疗的结束放松手法,有肩及上肢部搓法、胁肋部搓法、下肢搓法等。

(2)动作要求:搓法操作时要求紧搓慢移,即搓动的频率要快、上下移动的速度要慢,操作者呼吸自然,不可屏气。

(3)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于肩及上肢部,常作为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及肩臂酸痛等疾病推拿治疗的辅助手法。具有整复理筋、通痹止痛、舒筋通络等功效,能缓解强刺激手法所引起的疼痛反应。

5.抹法

(1)定义:用单手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紧贴皮肤,做左右上下的移动,称为抹法。

本法的动作与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推法是单方向移动,抹法则可根据不同的治疗部位而做任意地往返移动。

(2)动作要求: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面紧贴治疗部位的皮肤,其余四指轻轻扶住助力,使拇指面在往返推动时稳而沉着,要求动作缓和灵活,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着力均匀,防止推破皮肤。

(3)临床应用:抹法是一指禅推拿流派的辅助手法,常用于头面及手掌部,对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失眠及掌指酸麻乏力等症常用本法配合治疗,具有开窍镇静、安神醒脑和扩张血管等良好作用。

(三)振动类手法

以较高频率进行节律性的轻重交替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人体,使之产生颤动感的手法称为振动类手法。这里着重介绍抖法和振法。

1.抖法

(1)定义:用双手或单手握住患肢远端,微用力做小幅度的上下或左右的连续抖动,使关节有松动感,称为抖法。

(2)动作要求:抖动的幅度要小,抖动的频率要快。一般以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

(3)临床应用:上肢抖法为治疗肩臂酸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常用辅助手法;下肢牵抖法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等的辅助手法。抖法的主要作用为疏通脉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故临床上常作为治疗四肢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等症的辅助手法,尤以上肢部为常用。

2.振法

(1)定义:用手指或掌面按压在人体的穴位或一定部位上,并做连续不断的快速颤动称为振法,亦称颤法、振荡法等。用手指着力颤动的为指振法;用掌面着力颤动的为掌振法。

(2)动作要求:操作时手臂的肌肉需强力地静止性用力,要呼吸自然,切忌屏气。

(3)临床应用:振法多用于胸腹部及头面部,具有舒筋通络、祛瘀消积、活血止痛、温中理气及调节肠胃功能等作用,常作为治疗胸腹胀痛、消化不良、头痛失眠等症的辅助手法。

(四)挤压类手法

用手指、手掌或肢体其他部分锨压或挤捏体表的手法称为挤压类手法。本类手法主要有按、压、点、掐、捏、拿、捻和踩跷等法。

1.按法

(1)定义: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在体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包括指按法和掌按法。

(2)动作要求:按压的方向要垂直往下,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压力充分达到机体组织的深部。切忌用迅猛的暴发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由于按压的刺激较强,故在实际操作时常与揉法结合使用,组成按中有揉的按揉法,使手法刚柔相济,既有力又柔和。

①指按法:是用拇指面或食、中、环三指指面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的拇指重叠按压。临床上以拇指按法为常用。

②掌按法:是用掌根、鱼际或全掌面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单掌力量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当按压到一定深度时,掌面再做小幅度的揉动,边按揉边缓缓地移动。

(3)临床应用

①指按法:接触面较小,但刺激的强弱和压力的轻重容易控制调节,所以对全身各部的经络穴位及各个部位都可应用,具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和开通闭塞,温经散寒等功能。临床常用拇指按揉心俞、膈俞等穴治疗心绞痛,按揉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治疗胃脘痛和腹痛,按合谷治疗头痛、牙痛等都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②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较为柔和。临床上常用于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胸腹部等,具有疏通筋脉、温中散寒、活血散瘀等作用。对一般急慢性腰背疼痛、筋脉拘急、肌肉痉挛、功能性脊柱侧凸以及脘腹疼痛等症常用本法治疗。

2.点法

(1)定义:以指端或食指、中指近侧指间关节突起部或肘尖着力,用重力按压人体深层组织的手法称为点法。根据按其着力部位的不同分别称拇指点法、中指点法、屈指点法、肘点法等。

(2)动作要求:以各着力点为支撑点,先轻后重、由浅入深地缓缓向下用力,可加小幅度揉动,5~10秒后结束。操作3~5次。点压方向与受术部位要垂直。刺激量要在患者能耐受的范围内进行,不可使用暴力。

(3)临床应用:点法的接触面较按法小,作用层次深,刺激较强,具有开通闭塞、通经止痛、调理脏腑之功效。点压痛点可以“以痛止痛”,临床多治疗痛证及痿证,如腹腔挛痛、风湿顽痹、陈伤疼痛、肢痿瘫痪等。

3.掐法

(1)定义:用拇指指甲着力于人体一定穴位向下按压的手法。

(2)动作要求:使拇指指甲垂直向下按压,至痛即止,不刺破皮肤。每次操作次数不宜太多。用力要平稳,逐渐用力,但急救时宜用重力掐按,用力方向与治疗面垂直,可垫一软布防止皮肤破损。重掐法次数一般掌握在3~5次即可。

(3)临床应用:本法具有开窍、醒神、镇惊止痛、解除痉挛之功效,本法刺激强,多用于急症,如昏厥抽搐、小儿惊风、肢体痉挛等。

4.拿法

(1)定义:用大拇指与食指、中指或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地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松一紧的拿捏,称为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