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强放射治疗(IMRT)是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体外三维立体照射技术,它不仅能使照射野的形状在BEV方向上与肿瘤的形状一致,而且还可对照射野内各点的输出剂量进行调制(调强),从而使其产生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高度相适形,因此它比3DCRT更先进,适应于各种形状的肿瘤治疗。
目前国内正开始对以上的IMRT调强方式进行研究,如北京大恒、深圳一体智能公司、四川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上海拓能等都相应开发了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系统软件;一体智能则开发了带有全自动MLC的软硬件系统,可在现有的治疗机实现功能上的升级换代,以进行适形调强放疗。
精确定位是精确放疗的前提。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器官或靶区,已有较完备的定位方法。但如何消除器官的生理运动的影响,如呼吸运动、肿瘤的增大或缩小以及器官的弹性形变等,尚在研究之中。曾开展过呼吸门控技术对消除呼吸运动影响的研究。近年来有学者或厂家将治疗机与影像设备结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影像导引技术,来对患者进行靶区自动定位,而且治疗过程中治疗机可自动跟踪靶区位置的变化,来减少由于摆位和病人解剖位置的变化如呼吸运动、膀胱充盈、小肠蠕动等引起的位置差异,即IGRT。
IMRT集合了多种新技术,计划设计与验证必须严谨细致。其中,IMRT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尤为突出。关于常规放疗和适形放疗,目前已有规范的QA、QC方法与手段,但IMRT却较之复杂很多,如何进一步做好准确、简便的QA、QC,是物理工作者的一个课题。
目前的放疗技术已实现从二维到三维或四维的转变,至今尽管仍存在一些问题尚待改进,但总体上,三维精确放疗的物理技术已基本趋于成熟,可以说精确放疗中物理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如精确放疗中的最大困难在于医生对临床靶区CTV的勾画多带有经验性和不确定性,勾画的靶区中常会遗漏亚临床病灶;此外在调强或适形放疗中,在靶区内并不考虑生物因素,而只要求达到物理剂量的均匀,这样的要求并不合理,为进一步改进精确放疗的疗效又提出了多维放疗技术的概念。所谓四维照射技术,就是在三维照射技术的基础上加上时间概念,主要包括适时照射和自适应照射(Adaptive Radio-therapy),即在治疗的前若干次每天行1次影像学检查并通过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确定其计划靶区,然后综合分析这几次的结果来确定最终的计划靶区;五维照射技术是在四维照射技术的基础上将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放射生物学因素考虑在内,引入了生物靶区BTV的概念。
3DCRT和IMRT已经做到了剂量的物理适形,而没有考虑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因素,即一个肿瘤内存在生物学行为不同、放射敏感性不一的许多肿瘤亚群。近年来医学影像学已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介入了生物学、生理学,如MRI、功能性MRI(fMRI)、单光子放射断层扫描(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上述新技术不但能提供更准确的医学影像信息,即肿瘤及其周围正常组织结构的解剖影像,还能提供肿瘤和正常组织的生理和功能信息。此外,随着肿瘤生物学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提供肿瘤的生物学和放射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性、影响放疗疗效的肿瘤放射敏感性、与之有关的基因特性等。这样就有可能区别出肿瘤靶区中哪一部分肿瘤亚群是放射抵抗的,哪一部分亚群是增殖很快的,哪一部分亚群是放射敏感的。从而使放射靶区的定义和概念得以扩展,在空间物理的靶区基础上加入有关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的信息,即生物靶区BTV(Biological Target Volume)。目前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尤其在3DCRT领域。若再能将生物学影像的各个方面相结合,就可确定BTV,这样就可个性化地在治疗体积内给不同区域予以不同的照射剂量。如可按乏氧区域(PET、124I-UdR)、肿瘤高负荷区域(MRI/MRS影像的胆碱/枸橼酸比率)、高增殖能力(PET、124I-UdR)的数据来勾画出BTV,再按3D适形计划来实施放疗,这样就可对一个肿瘤内不同放射敏感性的肿瘤细胞亚群给予不同的剂量,即从生物学方面也达到适形。有的学者预言生物适形及生物调强将是本世纪放疗研究的重要热点,这需要包括放射生物学及物理学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精确放射治疗技术是一个仍然不断发展的学科,正如近年着名美国放射物理学家C.Clifton Ling所作的精辟总结那样,他说:“调强治疗已促使放疗物理优化的适形剂量分布趋向顶峰,而生物影像技术则可能开启了生物适形放疗的全新时代。在新世纪中,多维精确放疗可能更进一步地提高放疗疗效。”
一些早期肿瘤可能通过综合治疗达到治愈。化疗对一些生殖细胞肿瘤、儿童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绒癌等已达到了治愈的目的,但是仍有50%以上的晚期肿瘤病人采用现有治疗手段不能治愈。尽管新药的开发、生物疗法、基因治疗、靶向治疗等日新月异地发展,但从试验到病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况且提供足够的治疗费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如何使这些大量晚期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和肉体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规范综合治疗的研究范畴。
姑息治疗起源于Hospice运动,其最早起源于公元4世纪。1967年,世界第一个现代化的Hospice在伦敦建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姑息治疗机构逐渐发展壮大,目前英国有700余家,美国3000余家,其他欧洲及第三世界国家也陆续建立起Hospice。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00年使癌症病人不痛”,在世界范围推广应用癌痛止痛原则。1993年英国和加拿大学者编写了牛津大学教科书《姑息医学》,并于1998年再版。1990年,我国卫生部和WHO召开全国癌痛专题研讨会,把癌痛三阶梯止痛方案推向全国。此后,1991年、1994年和1999年,我国三次修改了阿片类药物的处方管理规定,在全国范围内举行多次癌痛及姑息治疗学习班及临终关怀学习班,使姑息治疗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普及和推广。
1987年,英国学者对姑息治疗做了这样的解释,姑息治疗医学是一门研究和管理一类特殊病人的学科。世界卫生组织对姑息治疗的定义是:“姑息治疗医学是对那些对治愈性治疗不反应的病人完全的主动的治疗和护理。控制疼痛及有关症状,并对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予以重视。其目的是为病人和家属赢得最好的生活质量。姑息治疗同样适用于早期肿瘤病人,将姑息治疗与抗肿瘤治疗相结合。”并进一步解释为姑息治疗,要坚定生命的信念,并把死亡看做是一正常的过程,既不促进也不推迟死亡,把心理和精神治疗统一在一起。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病人在临终前过一种尽可能主动的生活,对病人家属也提供一个支持系统,使他们能应付及正确对待病人生存期间的一切情况,以及最后自己所承受的伤痛。
姑息治疗伴随对肿瘤诊断和治疗的发展而逐渐发挥主要作用。在明确肿瘤诊断以后,即开始对各种症状予以科学的评估,对手术、放疗、化疗等不良反应采取预防措施,对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无治愈可能的患者,采用姑息性手术、放疗、化疗、多途径的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以及心理支持等来缓解肿瘤造成的各种症状及疼痛,最大限度地延长无症状生存期,提高其生活质量。当疾病进展且不能再接受常规的放疗、化疗及手术治疗时,在姑息治疗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对患者全面症状评估,如癌痛的程度和性质,是否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及其他症状,制定姑息治疗方案。尽管疾病进入晚期阶段,但患者仍然能在无明显痛苦的条件下,享受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姑息治疗的内容包括各种躯体和心理症状的评估、治疗及治疗后的再评估以及治疗调整,肿瘤的姑息治疗手段的实施,减少或防止各种晚期并发症的姑息手术,减轻疼痛及脊髓压迫的姑息放疗,各种介入性姑息措施的实施,心理和非癌性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姑息治疗过程中的医患交流,姑息治疗过程中的伦理研究,生活质量评估与研究,终末期病人的支持治疗和护理,病人家属的支持与辅导等等。
在现有条件下,肿瘤患者的治愈率不可能很快提高,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将是肿瘤防治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肿瘤规范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种诊疗方法的形成或诞生,无论是传统的、常规的、还是高科技的,都需要临床和理论的验证过程,需要学科之间融合比较的过程,需要学术界交流认识的过程,需要规范和完善的过程,需要综合优化互补的过程。因此,这就首先需要学术领域达成共识,真正做到为我所用,取长补短,也是规范综合治疗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