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大智慧
7541200000019

第19章 老子智慧19

庞涓的结局很显然是咎由自取。他对待昔日的老同学一点也不厚道、心眼太小了,以至于后来招来了报复。做人不厚道、害人终害己的岂止他一个,商鞅也是“做人不厚道”的典型。

秦、魏两国军队摆开阵势以后,商鞅派人给魏国领兵的将领公子卯送上一封信,信上假惺惺地说:“我和您是老朋友,现如今是敌对的两国将领。我不得不接受秦王的委派带兵前来攻打您。我很想和您见上一面,签订个盟约,大家高高兴兴地喝一杯,然后领兵回营,使秦、魏两国都相安无事,不是很好吗?”商鞅本来就是公子卯的老朋友,信上又把主动请命领兵伐魏说成是“秦王令我领兵伐魏”,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谎话说得那么不脸红,也就很有欺骗性。难怪魏公子卯不听军吏劝阻,应邀与商鞅相见。没有想到,会盟之后,正在尽情饮酒之际,早已埋伏下的全副武装的刀斧手突然出现在席间。公子卯还没有清醒过来,便当了俘虏,成了阶下囚。

商鞅虽因俘虏公子卯、大破魏军、割河西之地而名利双收,得到商、於十五邑的封地,戴上“商君”的桂冠。然而这胜利的花环掩盖不了他灵魂的丑恶、为人的卑劣。与庞涓一样,商鞅也无法逃脱道德的惩罚,无法改变“恶有恶报”的戒律。待他的支持者秦孝公死后,不得不离秦去魏。魏人怨恨商鞅欺诈公子卯而使魏国损兵折将、割地,而不肯接纳他,并愤愤地将其押送回秦国。秦国杀了他犹不解恨,又“车裂”之,并灭其族。

如果一个人总是玩弄权术、“机关算尽”,只能得利于一时,最终还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看来,做人还是厚道、坦荡一点好。人生在世,要干一番事业,就无法回避与人的竞争。而竞争应当靠真本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那种靠诈骗与人周旋的人,早晚会露馅儿,为人们所唾弃。

做人要坦诚、厚道,就是对待别人以心换心,以情换情,千万不要做一个损人利己、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冷血人。那样,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且往往会受到别人的唾骂,为人所不齿!6得失常挂心,宠辱皆心惊【原典】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释义】

宠代表利益,辱代表灾祸;得到灾祸会恐惧,一心想远离;得到利益也会恐惧,因为不知何时会失去。因此,得到也心惊,失去也心惊,这就叫做“宠辱都会让人心惊”。

老子曾经说过:“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意思是说,人们倘若将荣辱得失过于放在心头,在得到和失去时都会心惊:没有时怕得不到;凭空得到后又怕失去。人们一旦整天生活在得失的心惊之中,没有病也会被折腾出病来的。

生活中就是有这么一些人,整天被笼罩在患得患失的阴影之中,心里被得失纷扰得寝食难安,终日忧心忡忡。

在一个很大的寺院里面,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这个庙的香火很盛,经常有人来上供一些好东西。这个和尚就把这些东西卖掉,慢慢地积攒起一大堆钱。自从有了这些钱以后,和尚整天疑神疑鬼。无论白天黑夜,他都把这些钱抱在自己的怀里,不敢有一时松懈,生怕丢失或被别人偷走了。每天每夜,他都感到心神不宁,痛苦不堪。

古人说,“得不喜,失不忧。”这话说起来不难,做起来却并非容易。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夏王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面对得失成败,不同人有不同的态度,但患得患失却是不少人的通病。面对得失,斤斤计较,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一个和尚肩上挑着一根扁担信步而走,扁担上悬挂着一个盛满绿豆汤的壶子。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子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这位和尚仍若无若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这时,有一个人急忙跑过来说:“你不知道壶子已经破了吗?”

“我知道。”老和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么你怎么不转身,看看该怎么办?”

“它已经破碎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在得失之间,一定要有寓言中和尚那样的心态:得则得之,失则是之。任何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何必让自己饱受心惊的煎熬呢?

古人有诗云: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也有花落,又如天边云,云舒也有云卷,何必患得患失,终日萦挂于怀呢?观世间万事,既得之,则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复失。这是一种自然、旷达、超然的人生智慧。7忠言多逆耳,美言常害人【原典】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释义】

真话不好听,好听的不是真话。

人们都喜欢听夸耀自己的美言,不喜欢听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建议;人们都喜欢吃甘甜的药草,不喜欢吃涩苦的药草。但事实上,听信美言常常使人迷失自我,陷自己于危难之中,甘甜的药草一般很难达到药到病除的功效。

人际交往中说话很重要,聆听也很重要。中国文化中关于聆听的智慧是非常多而且美妙的,名言警句络绎不绝,熠熠生辉。老子所谓“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要人们提高对语言的鉴别能力,不能一味地听信顺耳美言,摒弃逆耳忠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尽人皆知。邹忌在镜前穿朝服,随口问妻:“我和徐公谁漂亮?”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徐公之美齐国有名,邹忌当然不信,又问其妾:“我与徐公谁漂亮?”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翌日有客来访,邹忌再问:“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还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后来邹忌亲眼见到徐公,方知确实不如人家。换别人,故事可能就结束了。但邹忌的特别之处恰恰在此:他先是“寝而思之”,明白了“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然后又以此事面谏齐威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导致齐威王下令悬赏纳谏,促使国家得以振兴。

邹忌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够对称赞自己的美言抱有怀疑的态度,而不是毫不客气地收入耳中,飘飘然起来。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对大臣萧禹说:“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得到好弓几十张,自以为再不会有更好的弓了,近来拿给工匠看,工匠说都不是好弓。我问是什么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自然脉理都斜,弓虽然硬,发箭却不能直。’我才知道以往的鉴别不够精确。我以弓箭定天下,尚且不能真正识别弓箭的优劣,天下的事我怎么能都懂得。”有一次,他问魏徵:“君王怎样才算明智,怎样才算昏暗?”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十分赞同,于是,鼓励大小官员都可以积极进谏。

李世民在位时,魏徵进谏二百多次,提出的意见都是十分尖锐的,但是李世民每次都能非常理性地对待,改变自己的施政方略,对开创盛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讲话说得天花乱坠,很动听、很华美,但是到头来是让你上当受骗。因为他不伪装得美一些,怎么会打动你、让你上钩?所以“不信”的话经过外表“包装”变成的“美言”,不就容易使一些人相信了!相反,“信言”是真实的、素朴的,一般都不会使用“包装”,没有那种外表的掩饰,却经常被一些人愤怒地抛弃。历史告诉我们,谁能够区分美言与忠言,并能接受那些逆耳忠言,谁就能成为圣人。

生活中,有的人笑脸迎人,心中未必友好;有的人痛哭失声,心中未必悲伤。人的内心常与外表不一,很难看透。给你恰当批评的人,是你的老师;给你恰当肯定的人,是你的朋友;给你不恰当恭维的人,是你的敌人。讲别人的坏话,并非直爽;帮别人做坏事,并非有义。8妄言自损,守中多做【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