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大智慧
7541200000016

第16章 老子智慧16

对待老实人,我们要坚决奉行“以实打实,将心比心”的做法;然而对待那些奸诈叵测的竞争对手,我们不妨来点儿“虚实并进”,在虚虚实实中挫败对手。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老子《道德经》第九章【释义】

事情达成目的后,要懂得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功成身退”,这是天的道,人要符合天的道;功业已经成了,就引身后退,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功成身退”是一种智慧。它告诫我们,当我们有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在一些人面前摆老资格,更不要动不动就是当初怎么样。如果与这一智慧背道而驰,不但不能显示自己的功劳,反而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甚是危险。

历史上大部分兵戈上位的皇帝,在开国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总会削除大部分开国功臣的兵权。削除兵权有两种:一种就是和平解决,另一种就是随便加个罪名、“名正言顺”地铲除。

历史上和平削除兵权的例子不多:唐太宗李世民算一个、宋太祖赵匡胤也算一个。而功成后谋杀功臣的皇帝则比比皆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清朝雍正皇帝等等。他们的开国功臣中,只有极少数懂得“功成身退”道理的才幸免于难。

韩信就是因为不懂得“功成身退”而惨遭杀害的典型。

毫不避讳地说,刘邦的江山有一大半是韩信打下来的,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西汉王朝,刘邦更不可能当皇帝。韩信功高盖主,在刘邦当皇帝之后他本应该想到这点,然而他还是傻乎乎地以功臣自居,完全没有了当初带兵打仗时的聪明智慧。刘邦可想到了这点,为了巩固他的皇帝地位,他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还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使其远离自己的发迹之地。然后又有人适时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将他再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吕后又和刘邦唱了一出双簧:前脚刘邦带兵出征,后脚吕后就让萧何将韩信诱至长乐宫冠以谋反之罪杀掉。

同韩信并称“汉初三杰”中的张良则聪明得多。刘邦即位后,大封功臣,张良再三推辞,最后只领留侯的头衔,坚决不受三万户食禄,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怪不得后人用诗来称赞张良的智慧过人:“运筹帷幄见真知,暗渡明修尚未迟。业就功成身引退,免遭吕氏害贤时。”

明朝的一批开国功臣,也同样因懂得“功成身退”的而存活下来了,而那些不知此道的人,最终都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因女婿胡唯庸涉嫌谋反受牵连而被灭门;开国大将、凉国公蓝玉因被锦衣卫告发谋反而被灭三族;功臣冯胜、傅友德、廖永忠、朱亮祖也因失宠先后被杀。徐达没有被朱元璋直接杀害,但也是被朱元璋间接“赐死”的,因为朱元璋趁徐达最忌吃蒸鹅的背疽时,偏偏赐蒸鹅给他吃,没几天徐达就离开了人世。只有汤和因主动交出兵权,告老还乡,从此闭口不谈国事,才保住了终身。

在古代,“功成身退”是一种明哲保身的方法,只有智者可为。人生在世,竭尽所能报效社会是必要的,但当成功了,危险也就来了;可能在论功的时候,就包含分配不公,或骄傲让人嫉恨,更有功高镇主等危险和矛盾潜伏着,要学会化解,更要学会韬光养晦,锋芒内敛。

《道德经》讲得好:“夫为不居,是以不去”。学会适时的功成身退,对于保存自己的名节,延长自己的寿命都很有益处: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功成身退”也是他的人生成功智慧上的一“环”。在40岁时,他成功地推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创造了福特公司日产汽车七千辆的辉煌。但福特在中年以后就退隐了。他在故乡营造了一个住所,在那里和家人一起过着清闲的日子。他在这安静、惬意的农庄度过了32年安静、舒服的日子,一直活到83岁才去世。这位当时在美国数一数二的巨富,家庭生活却令人难以相信的俭朴,据说只用5个仆人和半个洗衣工人。但他曾以700万美元捐助一所医院,又降低货价、提高工人工资、红利、收容伤残,福特公司收留的残疾工人近万名。

福特的这种行为同样是一种功成身退,更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尖锐的东西,它很容易受到挫折,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释义】

行事遇困境而坚持力行的人,是有志气的人。

老子并非是一个行事中庸、不积极的人,他认为“强行者有志”:在遇到艰难困苦时,一定要不畏艰苦,只有这样才是有志气的人。

事实上,在很多生活小事上,我们都在客观地实践着老子的这一智慧:你不会因为打开报纸发现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你不会因为禽畜身上存在着各种病患而成为素食主义者;你同样不会因离婚率居高不下,而拒绝恋爱、结婚……

对于想要成就大事的人来说,老子“迎难而上、不畏风雨”的智慧就必须提高到个人主观认识层面。

1796年,年仅27岁的拿破仑率领六万军队进入意大利阻击对手,但法国和意大利之间是正处于冬季、被皑皑白雪覆盖的阿尔卑斯山,六万人在几乎是没路的情况下排成了一条长20英里的长蛇阵,一旦来到无路可走的峭壁,拿破仑就命人吹起冲锋号,每个人都精疲力尽,但队伍却在不停地前进。很快,山就被踩到了脚下,翻过阿尔卑斯山后,击溃了对手!从此这个世界的历史上就多了一句“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的名言,多了一位身高1.65米却敢说自己比阿尔卑斯山还高的皇帝。

一个人遇到困难,或者是退让,或者是挺进,这两种不同的选择自然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有些人凭一股韧劲,对待自己认准的事,大胆而果敢地去做下去,这叫气魄。敢于大胆去做的人常说:“我总有机会!”失败者的借口是:“我没有机会!”失败者常常说,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少机会,是因为没有成功者垂青,好位置就只好让别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去竞争。

可是有眼力的人绝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等待机会,也不向亲友们哀求,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

亚历山大在某一次战斗胜利后,有人问他,是否等待机会来临,再去进攻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听了这话,竟大发雷霆,他说:“机会?机会是要靠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创造机会,便是亚历山大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因此,惟有去创造机会的人,才能建立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

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情总要等待机会,那是极危险的。一切努力和热望,都可能因等待机会而付诸东流,而那机会最终也不可得。

有人认为,机会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一旦有了机会,便能稳操胜券,走向成功。然而机会并不是等来的,也不是从众多事情中“挑拣”来的,而是在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中收获的。

爱迪生发明灯泡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当他用到一千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一千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一千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了六千多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爱迪生因为这上千次的失败而放弃了后面的试验,电灯不能说发明不出来,但至少要晚上几个世纪,人们也将在“黑暗”中多挣扎几个世纪。

如果将爱迪生的每次试验失败都算成一次挫折,那么,爱迪生发明电灯也就是遇上了六千多次的挫折,无疑这个数目是惊人的。由此可见,爱迪生的毅力更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爱迪生的这种毅力,同样来自老子“强行者有志”这一智慧基础之上的。

人生就像一条曲折而多石子的道路。因为它是曲折的,所以常使人感到无奈;因为它多石,所以常令人跌倒。若想走好这条路,就必须拥有迎难而上、不怕困难的信念,让它支撑着我们披荆斩棘,迎接人生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佛语云:“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说的无非是让我们勤于自省,多加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长足的进步。老子曾说过的“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与此观点不谋而合,发人深省。1视不足为缺憾,方能进取【原典】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释义】

观察入微,称为“明”;保持柔弱,称为“强”。发挥涵蓄着的“光”,回到深细的“明”,不给自己带来灾害,这就是隐藏着的常道。

在老子的本段论述中,隐含着这么一个智慧或者说是一种忠告: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对这些不足加以防范和改正,才有利于长远发展。

1984年,一群苏联专家来华传播“巡回展览画派”的绘画艺术。中方负责接待的同志热情地用“勤劳、智慧”等词语称赞俄罗斯民族,但苏联专家却摇头笑了,毫不掩饰地说:“俄罗斯民族是智慧的,但它是懒惰的。”由此看来,俄罗斯人是可贵的,他们敢正视自己的缺点。这使他们在二战后变得强大,与美国成为竞争对手。而清朝末期,中国由于不把敌人放在眼里,骄傲自居,结果被外国打得支离破碎。实践证明,只有知道差距不足,才有可能进步!

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弱点却愚昧地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样才真的毁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地、客观地与别人做比较,找出不足,继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克服,而不是讳疾忌医。这点我们应该多向西汉的郑庄多学习学习。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