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
7540800000063

第63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3)

例如:我要炒肉丝。

这里“炒肉丝”可理解为一个动作,是动宾短语;也可理解是一道菜,是名词。

再如: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我写不好”可理解为“我写/不好”,意思是自己写不合适;也可理解为“我/写不好”,意思是没有能力写报告。

(3)代词指代不明引起歧义

例如: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这里“有说有笑,十分高兴”的可以是“孩子们”,也可以是“李大伯”。

2.语序不当

(1)定语语序不当

多项定语一般按以下次序排列:

表领属或时间、处所+表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的定语排列不当会影响句意表达,如:新华书店正在出售唐代新翻印的诗歌选。这里“唐代”应移到“诗歌选”之前。

(2)状语语序不当

多项状语一般按以下次序排列:表目的或原因的+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语气或对象的+表情态或程序的状语排列不当也会影响句意表达,如:张厂长在职工代表大会上向代表们已经详尽地报告了生产情况。这里“已经”应移到“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之前。

(3)误将定语作状语或将状语作定语而造成语序不当

例如:我们应当发挥广大职工的充分的积极性。

这里“充分”应是“发挥”的状语,自然应放在“发挥”前面。

(4)关联词语的位置不当

一个复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如果主语是相同的,主语应放在关联词语的前面,统领各个分句,如果主语各不相同,则应放在各自关联词语的后面。

例如:不但我们能够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还能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里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相同,所以“我们”应放到“不但”的前面。

(5)多个并列的词语、短语和句子并列不当

若干个词语、短语和句子并列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摆放,没有顺序,因为从结构上看,它们是并列,但从内容上看,彼此存在先后、轻重等逻辑关系,所以这一点也可视为不合逻辑。

例如:通过精选材料、提高工艺、优选配方,我们厂生产的新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这里“精选材料、提高工艺、优选配方”的语序就不够合理,应当调整为“优选配方、精选材料、提高工艺”才更符合逻辑。

3.搭配不当

(1)造成主谓语搭配不当

很重要的原因是,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是一个并列成分,这个词语只能与其中的一个主语或谓语搭配,却不能与另一个词语搭配。

例如:沙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主语由“浪声”和“海面”并列而成,并与谓语构成主谓关系,但其中“浪声”不能与“构成图画”搭配。

(2)动宾搭配不当

动宾搭配不当,一是由于不能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区别,二是不能区分及物与不及物动词,三是谓语或宾语中心语是一个并列成分,这个词语只能与其中的一个谓语或宾语搭配,却不能与另一个词语搭配。

例如:一走进校园,就看见人山人海,欢歌笑语。

这里宾语是由两个并列的短语组成的,动词“看见”不能和宾语中“欢歌笑语”搭配。

(3)主宾搭配不当

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主要是偷换概念造成的。

例如: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里主语“北京”不能与“季节”搭配,应该为“北京的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4)一面和两面搭配不当

这种句子的一分句往往涉及正反两种情况,另一分句只涉及其中一面,造成前后不能搭配。

例如: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这里前一分句“能不能”是“能”与“不能”两个方面,后一个分句只涉及一个方面,显然不能说“不能培养出暜四有暞新人”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前后不能搭配。

(5)修饰语、限制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听完报告,大家都激烈地鼓掌。

这里“激烈”不能修饰“鼓掌”,应该为“热烈”。

4.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①缺主语。造成主语残缺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滥用介词。

例如: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

这里“得到”的主语不清楚,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值得注意的是,主语残缺不同于主语省略句。

②缺谓语。造成谓语残缺的最主要原因是误将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当做及物动词。

例如:我们要在质量大检查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在“建立”前加谓语“完成”,与后面的“工作”搭配。

③缺宾语。造成宾语残缺的最主要原因是宾语的限制语太长,结果将宾语的中心语弄丢了。

例如:李镇长的生动具体的报告,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为实现现代化早日成才。

这里动词“激发”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热情”。

(2)成分赘余

①堆砌。例如: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这里“掌握”是多余的,应删去。

②重复。例:大约下午三点左右,我在街上看到了一群群众正在勇斗歹徒。

“大约”和“左右”表意重复,删去一个;“群众”自然不止一个人,无须加“一群”来限制。

5.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是指句子的意思不符合一般的事理。

(1)前后矛盾,意思混乱

中国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一举囊括了13枚金牌中的11枚,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囊括”是“全部获得”,13枚中只得了11枚不能说“囊括”,自相矛盾,要改为“夺得”。

多次否定,一句中多次使用否定词或具有否定意味的词,造成语义完全相反。

例如:对于犯错误的同志,我们一定要加强教育,以免不再犯错误。

“以免”就是“不要”,是否定性的,再加上“不”,意思全反了。需要注意的是,汉语中“以免”“避免”“防止”“杜绝”“忌”等具有否定的意思,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此外,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应正确使用否定词。

(2)滥用关联词语

①若干个句子之间并不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却强行加上关联词语,造成不合逻辑。

例如:因为我今年20岁了,所以应该上大学。

“上大学”和“年龄”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②不符合生活实际,一些描写性句子,为了达到某种所谓的效果,随意编造,违背基本的生活常识。

例如: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像箭一样飞奔。

③概念不清。

例如:欢迎大家踊跃订阅2004年杂志和报刊。

这里的“报刊”包括“杂志”,概念交叉,造成逻辑混乱。

二、解题技巧与方法

从考题的选项分析,每个错误的选择项的语病各不相同,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类语病,提高试题的信度,因此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全面掌握语病的各种类型,不要有投机取巧的心理,在答题过程中切莫想当然,要尽量变化角度仔细分析。

该类考题命题的素材多来源于报刊,有一定的时效性,并且是出现错误频率较高、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材料。《职业能力测验》的病句辨析一般都是选择题,难度不大,但考生应首先掌握最基本的病句类型,病句辨析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先找句子的主干,判别句子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句式杂糅等;

第二步,分析定语、状语、补语,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序不当、修饰不当、重复等;

第三步,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判断句子是否存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有歧义等。